-
1 # 一隻奔跑的魚
-
2 # 名門書院之行者
中醫的醫書有《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雜病論》,《脾胃論》,《溫病條辨》等等,醫聖仲景著的《傷寒雜病論》如果以經、論、辨來劃分屬於論,是中醫方藥臨床應用的重要理論基礎。
-
3 # 草藥黃曉敏
傷寒論實際上是中醫的方祖,以治療外感類的方論書,對中醫的傳承是經典,傷寒雜病論是以各類雜症的治法和方劑的書。告訴你怎樣辯症施治,用那些方劑,有很重要的臨床經驗書。
-
4 # 養2019
醫聖張仲景是漢朝人;成就跟孔子差不多。之所以被後人稱為醫聖;是集唐朝漢朝各名家的醫學精華而彙集於《傷寒論》;<金匱>。成為經典。
裡面的方子就叫絕對經方。
也就是說基礎方絕對不會錯。
現代的中西結合醫生;幾乎不懂其中的精華;所以才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到重症。
一個人有可能一下子就得大病、重症嗎?怎麼沒人懷疑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要問《傷寒論》屬什麼級別?簡單講:不懂傷寒論,根本不懂中醫。
-
5 # 何梅0203
《傷寒雜病論》漢代張仲景著,是醫者必修的經典著作,至今仍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仍是中醫學習的源泉。它被公認為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並被學術界譽為講究辨證論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響的臨床經典著作。它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傷寒雜病論》共16卷,包括“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後編輯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傷寒論》共10卷、22篇,397法、113方、論述了外感熱病“傷寒”的病理、診斷、治療和用藥。確立了“辨證施治”規律;《金匱要略》共15卷、25篇、139條、262方,對臟腑、經絡、內科雜病、外科、婦產、兒科等疾病分類,對病因病機的診斷和防治等進行了論述。
-
6 # 香葉嫩芽
一、地位
1、對現代中醫學上的一些疑難病症也有著很好的療效,中醫學常稱《傷寒雜病論》為“醫方之祖”。
2、該書總結了自秦漢以來的理、法、方、藥等醫藥理論,確立了辯證論治的基本方法,這一思想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起到了絕對的主宰作用。
3、晉朝王叔和,唐朝孫思邈,下至金元四大家,清朝葉天士、吳鞠通,無不是由鑽研仲景學之後,才能卓然成家。
4、現在的“傷寒學派”就是由歷代醫家繼承發揚張仲景的醫學理論而成長起來的。
5、其影響不僅限於國內,在亞洲各國,特別是日本和北韓都受到很大的推崇。
二、成書背景:
東漢末年,連年災害,加上諸侯混戰,使得疫病肆虐。張仲景的家鄉南陽地區也接二連三地發生瘟疫,很多人都因此命喪黃泉。真是“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專泣之哀”。10年之間,張仲景的家也由200多口人的大家族變成了幾十口人的小家庭,這些人大多是因患傷寒而死。於是,張仲景痛下決心,一定要研究出治療傷寒病的方法。經過幾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和不計其數的臨床經驗,張仲景終於寫成了繼《黃帝內經》之後的又一部寶貴的醫學典籍——《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為《傷寒論》,中卷和下卷為雜病論,書中共有113個處方,個個都有奇效,因此,被後人稱作“經方”。
-
7 # 梅中行
《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著。發展了中醫學的理、法、方、藥,開創了中醫學的辨證論治,使中醫學得到了很大突破。《傷寒雜病論》譽為方書之祖,仲景譽為醫中之聖。
-
8 # 趙伯文41762883
我認為《傷寒雜病論》是中醫的名書,是中醫的經典,是中醫的鉅著,是中醫的宏篇。是中醫的瑰寶,是民族的財富。如果非要給她定級別的話,那絕對是高階、頂級、超級的醫書!
為什麼呢?鄙人曾於八十年代系統學習了四年中醫,《傷寒雜病論》是必修課程,對此還是略知一二。評書先要說作者。
作者,張仲景 (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中國中醫藥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從古至今被尊稱為醫聖。在天津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老址就矗立著張仲景的雕像。何為醫聖?《難經》裡有句話:“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說的是中醫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來看病有神聖工巧之分。神聖工巧——是指中醫看病的境界,一看就知道你得的是什麼病,就像神仙似的,醫術非常厲害;聽你的聲音嗅你的氣味就知道你有什麼病,就跟聖人一樣,醫術非常高明;需要問才能瞭解疾病的,就說明醫術很有工夫;需要切脈把病瞧出來的,說明醫術也是很巧妙的。張仲景不但是醫術高明的醫聖,更是傾畢生之心血著述了影響中醫至今近兩千年的《傷寒雜病論》。彰顯了該書的難能可貴和不凡之處。
《傷寒雜病論》 是集秦漢以來中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辯證理論之精闢,施治方法之精要,我認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人企及。
如果說《黃帝內經》最早把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到中醫並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的話,那麼《傷寒雜病論》的主要貢獻一是創造性的提出了“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與“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中醫辨證論治的法則和綱領,此後一直為醫界所公認並遵循。給中醫臨床找出了診療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床實踐的基本準繩。如現在中藥湯劑電子處方箋就標註有是太陽經病或其它的六經病。二是創造性的提出了以整體觀念為指導,以調整陰陽,扶正驅邪的治則“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法)。三是創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堪稱經典的方劑。這些方劑的藥物君臣佐使配伍講究,用藥用量精準精煉,主治明確療效明顯。如麻黃湯、桂枝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白虎湯、青龍湯、麻杏石甘湯等。這些著名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併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後來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三國名醫華佗稱讚:"此真活人書也"。清初三大名醫之一喻嘉言高度讚揚:"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自古以來眾多中醫都以《傷寒雜病論》的方劑為依託加減開方,特別是中醫傷寒派、經方派更是奉為至寶無不用其及。
綜上,《傷寒雜病論》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醫學上的貢獻不可磨滅;在為芸芸眾生疾病防治上的貢獻不可磨滅;在發展中醫藥教育事業上的貢獻不可磨滅。
-
9 # indigo小宇
張仲景憑藉《傷寒雜病論》被稱為醫聖,那可是中醫界的聖人。自仲聖之後歷朝歷代的醫家要想學醫必須精研《傷寒》《金匱》,為經方之祖,光註解研究傷寒論的書籍就汗牛充棟。所以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的地位不言而喻了。舉個例子,就像法律一樣,憲法是中國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都要圍繞憲法來制定。《傷寒雜病論》在中醫裡的地位就相當於法律中的憲法。要想開方抓藥,必須先研究傷寒論
回覆列表
傷寒論原名傷寒卒病論,之所以是論,是因為他是集合了前人的方劑,這些方劑據醫史考據其實是來自黃河流域以南,我們從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就可以看到當時的醫學來自四個地域,東方砭石,西方毒藥,南方針,北方灸,但是現代人只相信西醫毒藥,而不明白醫學是個包容的學科,我們古代就有多種治療方式,西醫現在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是科學的是站不住腳的。因為西醫講的科學只是科技,中醫也是科學的,目前流傳下來的中醫只剩下內科部分,外科部分從華佗之後就失傳了,中醫應該包容西醫的毒藥學及外科學以補足現代中醫缺失的部分,這樣才能將中醫更好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