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例如:讀書的人會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不讀書的人會覺得別人什麼都不懂。
6
回覆列表
  • 1 # 走近自然

    我小時候是一個只看課本,不看課外書的人。深受其害,儘管學習成績好,但孤陋寡聞。現在已經改變,並和孩子一起養成了讀書的習慣。經常讀書的人與不讀書的人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甚至無法交流,因為沒有共同話題了。

    讀書,說正式點就是閱讀,閱讀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基本能力。閱讀是我們人類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最主要方式,閱讀能力強的人,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就相對較強。閱讀能力是培養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要號召大家多讀書、讀好書的原因!

    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會受益終生!

  • 2 # 墨魚短影片

    個人觀點

    暫且先不對“經常讀書”和“不讀書”哪個好壞進行評價,因為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也不好說哪個就一定好,哪個就一定不好。不過,經常讀書對自己還是比較有利的,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的好處

    一、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許多名言都是說讀書的好處的。是的,讀書可以讓你懂的更多的知識,拓寬你的視野,提高你的境界。當你不開心時,你就可以看看書,書可以讓你忘記煩惱憂愁。

    二、讀書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開闊視野

    如果你想包攬金字塔的風光和中國秦兵馬俑的風采。你可以在書中看一些描寫它們的文章。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

    三、讀書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書就象一個慈祥的老人,把知識一點一點的傳授給我們,我們沒有去過,見過的東西可以透過書去了解,我們不知道的動物,植物也可以在書中查到,你可以在書中瞭解世界風情,瞭解民俗文化。

    四、讀書可以激勵我們

    每一本書都像一位啟蒙老師,指導和激勵我們,為我們前進指出方向。讀到那一個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那不向命運屈服的鬥志,我不只一次次的感動激勵我向上的鬥志和堅定的信念

    五、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在不斷的閱讀中,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使我們的寫作更加自如。

    ......

    ......

    當然讀書還有很多作用。

    最後,獲取知識的途徑有許多種,並不是只有讀書才能獲取,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同樣可以使我們明白很多道理,和讀書獲取的東西也都能碰到,再者,現代科技獲取知識的途徑大家也都知道,很多,我就不累述了。

    結論

    事物沒有絕對,只要你留心。只要心中還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地追逐

  • 3 # 雨玄夢飛哥

    經常讀書的人與不讀書的人有多大的區別可以說區別很大,也可以說區別不大,為什麼呢?

    首先說說區別:

    1、經常讀書的人會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很多;不讀書的人會覺得自己懂的很多。

    2、經常讀書的人視野比較開闊;不讀書的人往往重視眼前利益。

    3、經常讀書的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有禮有節;不讀書的人表現粗俗,狂放不羈。

    4、經常讀書的人思維比較有邏輯性,思路清晰;不讀書的人主要憑感覺,做事容易衝動。

    5、經常讀書的人生活比較有情趣,花前月下,詩詞歌賦;不讀書的人不善於表達,直來直去。

    6、經常讀書的人氣質沉靜,溫文爾雅;不讀書的人往往容易隨心隨性,敢作敢為。

    為什麼又說區別不大呢?

    因為讀書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一些有心人,雖然不經常讀書,但深入社會,善於總結學習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所以又有“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之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以,獲得知識的從書本上來,最終還要應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中去,不然只是死讀書不如不讀書,盡信書不無書,紙上談兵就是很好的例子。從這個角度說經常讀書和不讀書的人區別也不大了。

    經常讀書,還要會讀書,領悟書中的道理,並在實踐中檢驗,正確指導自己的生活才是有益的讀書。朋友們,你們認為呢?

  • 4 # 竹簡說史61589876

    謝謝邀請,這是當今普遍的問題,很多富二代因為有個有錢的爸爸,只會花錢擺闊,卻不懂得人生的意義,無法將父輩的心血做大做強,因為讀的書少,無法變通,而走入了死角,古語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現代這個金錢社會有錢的土豪也不會讓自己的子女放棄讀書。世界上智商高的人是猶太人,他們當中好多是商業奇才,有這樣一組資料,猶太人每人平均每年讀64本書,曾拿走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醫學獎,4%的經濟學獎,12%的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普利策獎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奧斯卡獎,而猶太人佔世界人的0.3%,而中國14億人口平均侮人每年卻只讀一本書。讀書雖然沒有富庶的生活,卻給了我們富庶的生命,使我們渺小的人生變的強大,讀書與不讀書就象鍛鍊身體一樣,只有日積月累,經常讀書與不讀書的人卻有天壤之別。經常抱怨別人和易動怒的人是因自己的無知和愚昧,缺乏文化的素養也由此而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別人,而讀書人卻是對此談淡一笑了之,讀書是一件高尚的事,可以提高你的素養,使你成為一個懂情趣,會思考的人,讓你清貧或富庶的人生更精采。

  • 5 # 芒來小姐

    開啟天窗說亮話,2017年我一共看了70本書。對比一年看上百本書的大神,我這點數量沒啥好說的,但我總結時發現我,一年多讀點書,會有以下收穫:

    1.每天去公司途中,帶上kindle,在地鐵上閱讀一小時,足夠滿足一整天的閱讀量。形成習慣後,上下班的路上都幾乎成了享受。

    2.讀完一本書,整理重點內容,然後在書的扉頁寫下每次閱讀完畢的感受,通常是一句或者幾句話。每次閱讀完,都有不同感受。

    3.做讀書筆記,不需要太詳細,只需要把書中貫穿主題的重點內容用“點”的形式羅列出來,時間多可以提煉每個章節的框架(有的書自帶章節摘要)。

    4.在書店讀書時,最好一本書一口氣讀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利用環境,把資訊轉化成知識。尤其是科普類專業書,需要起承轉合,不太適合碎片閱讀。

    5.一本書閱讀時不要隔太長時間,可以同時看三本書,或者在一週內看完兩本書,透過不同型別的書的互補,來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下面是我讀過的書單,推薦給大家,不喜歡可以忽略~

    一.心理科學

    《性愛與婚姻》羅素

    以人性的不確定性為基礎,賦予愛情婚姻和性全新視角,童年時接受的觀念對以後的行為影響極大,並且很難丟棄。“童年守信的人終究會守信,童年撒謊的人終究會出軌”

    《精神分析引論》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作為當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性”作為精神分析的整個貫穿點,卻又一再反駁自己並不是強調性,只是想借此駕馭人內心蠢蠢欲動的歪念頭。

    《行為心理學》約翰華生

    整本專業書,無法利用碎片時間看,因為中途需要停下來做很多筆記。“微表情讀人心”可以說是行為心理學的典型,但書中也指出人的細節行為同樣具有欺騙性。

    《錯把妻子當帽子》奧利弗·薩克斯

    24個有趣的行為錯構現象,神經失序患者神奇的真實經歷。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帽子,要一把抓過頭上戴。也可以用來解讀現實中把女人當做物品的行為。

    《滾床單心理學》肖雪萍

    披著心理學的馬甲,我就不知道你是一本寫給直男看的小黃書了麼?比較罕見的是,國內“性”主題心理專業書很少,這是其中的之一。

    《洞察人性》阿德勒

    詳細解讀了天主教為什麼列出人的七宗罪“憤怒、嫉妒、貪婪、饕餮、色慾、驕傲、懶惰”,因為這就是人性,不但無法避免,而且發生的時候如同呼吸一樣自然。

    《普通心理學(基礎心理學)》

    為了考二級資格證閱讀了數遍,其實是兩本書,《普通心理學》作為心理學興趣愛好者入門讀物,《基礎心理學》作為考證專用書,兩書內容很多相似之處。

    《內向者心理學》馬蒂•O.蘭尼

    《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丹尼爾戈爾曼

    這本書看了兩遍,什麼是情商?其實就是掌控情緒的能力。情商高者得天下,但情商不是萬能的,就像金錢不是萬能一樣。

    《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伯恩斯坦

    本書把人的依賴分成三大類,個體心理學代表人物阿德勒也提到依賴關係與社會感,是阿德勒“社會感”的延伸,告訴人們如何依賴他人,才能活得更好而又不會喪失自我。

    《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莉爾·朗茲

    不太推薦。整本書更多在講國外情感套路,很多幹貨例項,但不太適用於中國情感套路。

    《犯罪心理學》斯坦頓薩梅洛

    書店裡花四小時一口氣讀完,基於現實,句句在理,遺憾的是豆瓣上只有3個評價。本書告訴你反社會人格跟環境什麼都沒關係,而是基因裡自帶的,有人再潦倒也能成就偉業,有人備受寵愛卻也仇恨世界。

    武志紅系列《為何愛會傷人》,《為何家會傷人》,《巨嬰國》

    武老師的書基本脫不開“原生家庭”和“巨嬰”兩概念,看完發現,我們生活中犯的錯幾乎在童年時都曾犯過,並且沒有糾正過來,因此後來的生活幾乎都在同一個坑裡不停摔倒。

    二.小說類

    《美國眾神》尼爾蓋曼

    推薦指數:三星。對北歐神話感興趣的人會很喜歡,這本書對神性的刻畫非常重口。另:本書有同名美劇。

    《雪人》尤奈斯博

    推薦指數:四星。情節出彩,節奏緊湊。偵探是已婚婦女情夫這一點很好很吸引人。另:本書有同名電影。

    《它》斯蒂芬金

    推薦指數:五星(我是金叔粉)。

    主題模糊了“童年陰影”的概念,“它”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恐懼,叫做孤獨。而戰勝它的方式是和夥伴一起建立聯絡,並且建立自己的角色。因此在《它》裡,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另:本書很長,有電影《小丑回魂》。

    《重生》斯蒂芬金

    推薦指數:四星。

    主角玩電,反派也玩電,但兩個人結局都很悲慘。所以本書又名:《美國版楊永信的悲慘世界》。

    《腦髓地獄》夢野久作

    推薦指數:四星。

    學了心理學之後,總算能看懂這本“推理奇書”。書中的畫從美人屍體到腐化白骨,明明是杜撰的心理學,卻讓人覺得它是真實發生的,暗搓搓的背脊發涼。

    《牆》安部公房

    推薦指數:三星,

    不太喜歡這種意識流的作品,不過故事很有趣。“無家可歸的人最終會變成繭哦。”

    《陰陽師瀧夜叉姬》夢枕貘

    推薦指數:四星,

    大學時看完了全套《陰陽師》,夢枕貘擅長用清雅的筆鋒寫混濁的慾念,《陰陽師》短篇精彩,長篇更加入骨。

    東野奎吾系列《白夜行》、《幻夜》、《神探伽利略》、《夢幻花》、《秘密》、《信》、《假面飯店》

    人性不透過殺戮,而透過社會因果來流淌,這可能才是東野想表達的東西。

    松本清張系列《隱花平原》、《蒼白的軌跡》、《死亡螺旋》、《時間的習俗》

    百年前的推理,傳統的本格推理居多,最喜歡《蒼白的軌跡》,相比其他書人物刻畫更出彩,男主又酷又傲嬌。

    三.勵志成長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採銅

    這本書看了兩遍。很多大神都在給這本書寫書評,由此可見,採銅的書乾貨極多,可操作性高,且實用性強,非常適合忙碌卻找不著北的現代人。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這本書看了三遍,心智成熟的入門級讀物,由內而外自我提升,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睡前閱讀。也適合心理學愛好者。

    《三觀易碎》王瀟

    社會我瀟姐,人美話不多,做事快準狠,寫書多幹貨。這名常年穿著西裝和運動服的女CEO,寫書和做人一樣大氣,可以說是人見人愛了。

    《最好的女子》黃佟佟

    不見得是最好的女子,但一定是當時最火的女子。香港女星的背後秘聞,又名《港姐的慾望都市》。

    《把時間當朋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李笑來

    非常推薦,提高時間敏銳度。不要為了節省時間而去做一些事,學著愛上某些事,然後自然而然的節省做它的時間。

    《拆掉思維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古典

    教你從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跳出,開啟另一個思路,學著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這本書是提高認知能力的書,推薦被環境侷限想象力的人閱讀。

    《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

    自控不是立誓言,看兩部電影,做一個計劃就可以做到的,它關係到個體對待自己的方式。自控不是壓抑,不是放棄,而是由點到面的疏導。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馬丁·塞利格曼

    這本書清楚地告訴你,人身上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很多時候我們不喜歡某人,其實是無法接受擁有那種特質的自己。

    四.哲學治癒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活的辜負》尼采

    尼采語錄,非常精妙且有趣,閒暇時讀個幾句,在快節奏的社會里深化對生活的思考。

    《生命的重建》海路易斯

    作者擁有悲慘的過去,將深刻的哲理、科學的精神與愛,結合自己的坎坷經歷,以淺顯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泉般滋潤心田。

    《幸福之路》羅素

    從“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兩方面來剖析幸福的道路,看完之後覺得,不幸福的根源在於想太多,幸福的捷徑是好奇心、熱情、堅韌與善良的秉性。

    《安靜的力量》皮克耶爾

    對忙碌的大佬們來說,“安靜”是奢侈品,如果你膩味千篇一律的生活,不妨看看這本書,它告訴你,在相同中發掘不同是一種能力。

    五.暢銷&散文

    《讓時間停止的女孩》羅伯特·富蘭克林·楊

    推薦指數:三星。

    軟科幻短篇治癒系故事集,關於時空穿越的愛情,其實也可以很溫馨。

    《一個人的好天氣》青山七惠

    強烈推薦。

    這其實不屬於暢銷書,更貼近生活隨筆,“一個人也能好好吃飯”,讀的時候心底升起一絲微微的暖意。

    《阿勒泰的角落》李娟

    推薦指數:五星。

    作者的內心世界像一汪清泉一樣純淨,連在異鄉擺攤都寫得那麼清新有趣。

    《走吧,張小硯》張小硯

    推薦指數:三星,

    非常喜歡主角的灑脫性格,本書又名《兩個活寶的第二次青春之旅》。

    《送你一顆子彈》劉瑜

    推薦指數:三星。

    作者留學海外的所思所想所感,雖然是隨筆,但挺多幹貨,蠻受益的。

    《讓我留在你身邊》張嘉佳

    推薦指數:三星,

    很可愛的一本書,

    像佐餐的小甜點。

    《萬物生長》馮唐

    推薦指數:兩星。

    詩人慣有的下半身寫作,故事像霧裡看花,只有雄性荷爾蒙像霧霾一樣巨大。

    六.文學

    《鬼谷子新解》魏慶岷

    這本書看了兩遍,相比孔子,鬼谷子的學問對人性“自私”的一面領悟更加入骨,將自私化為“無私”的技巧也讓人歎服。

    《蘇東坡傳》林語堂

    看完之後迷上蘇東坡,儘管他乖僻、任性、固執,但一根筋到了極致,就成了人見人愛的萌物。大概就是宋朝的網紅,皇帝一家老小都粉他,自帶光環,被貶職都吸粉無數。

    《時光裡的歐洲》郝景芳

    跟著作者去旅行,為作者的博聞廣識感到佩服。與其說這是一本行走的歐洲史,不如說作者是一個行走的圖書館。

    《野火集》龍應臺

    圍繞教育和時事展開的辯論集,龍應臺常常針對一種社會現象,一類具體事物,甚至於一個人、一句話、一件事,給予無情的透視和直接的批評,馬上讓人心有慼慼焉。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間失格》

    芥川不喜歡生而為人這件事,他用盡力氣去思考人是什麼,結果卻是沒有答案,因而陰鬱。故事沉重,透著絲絲的涼意。

    七.工具書

    《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田志剛

    本書列舉了很多知識管理的工具,包括網際網路與線下書本,但我覺得本書最有用的是教你“如何管理知識”,如何將碎片資訊整理成知識。

    《人生效率手冊》張萌

    一個每天早晨在大雪天裡讀英文的女子,教你如何每天12點睡,6點起床讀書。我覺得人生除了注重效率,更重要的還是多活幾年吧……

    《番茄工作法圖解》Staffan Nöteberg

    番茄工作法:20分鐘集中精力,3分鐘休息,嘗試了一下這樣的節奏,很有效。最起碼想偷懶時,有理由把自己拉回工作了。

    《刻意練習》安德斯·艾利克森

    刻意練習或許勝不過天賦,但一個每天練習2小時的人,總要比每天練習1小時的人優秀,前提是他熱愛此事,並且勤於自省。

    《定位》出井伸之

    如何從一個留學失敗的職場新人,成為成就索尼的傳奇人物?對年近中年的人,自我定位是重要轉折點。如果當前的定位並不適合自己,一定要及時反思並付出行動。

    《瘋傳 : 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喬納·伯傑

    讓一切事物在網際網路躥紅,需要滿足六點,即是STEPPS的六個原則: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和故事。

    《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J. 艾德勒

    整個月放棄了其他書,花了大半個月看完第一遍,又用十天精讀重點章節。讀完再看其他書,思路真的要清晰多了。

    《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斯蒂芬金

    學生時期一篇繁瑣論文被老師簡化後,金叔開始了逆天的寫作王霸模式。他自己總結如何成為作家,簡單來說就是簡化精煉內容,別說廢話。但當受到質疑時,他也會在心裡說:“我現在稿費可高了,你個小王八。”

    《成為作家》多蘿西婭·布蘭德

    把作家當做藝術家,強調了“藝術氣息”的重要性。如果想成為作家,除了寫作技巧,還得由內而外的培養藝術思維。這個自媒體人都是商人的時代,“藝術思維”反而珍貴。

    -END-

  • 6 # 井中有眼

    上邊說的很好,讀書的人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不讀書的人覺得自己什麼都會!

    讀書看書,重在自己的意願,能不能投入進去,瞭解這本書所寫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對你自己的吸引,和你讀完有沒有收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書不在於一時,而在於堅持,在這生活中你總會遇到你自己讀過的那本書,你會感覺到很熟悉,自己見過它。

    書是助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良藥,不可少。

  • 7 # 文開石

    我8歲開始到現在31年,平均每天保證閱讀至少四小時,當然什麼都讀,算下來一萬零幾天,但算書可能夠一萬本了,但是裡面有一天幾十本的漫畫小人書,也有幾天幾星期幾個月才能讀完的一本書,還有起碼上百本讀了不止一遍。大概閱讀的量上面和所謂讀書萬卷差不太多了。起碼所謂的世界名著、唐詩宋詞二十四史巴拉巴拉的都讀過,也不算閱讀深度太膚淺的那波。故給點個人看法。

    問:

    一位講中國金融經濟的博士,在講座中說了“如果你讀書突破100本,就到處吹噓那是可怕的無知,如果你讀書超過1000本,你會覺得世界很黑暗,如果你讀書超過1萬本,你就會覺得世界一片光明!”什麼意思?

    答:

    100本,自以為是,皮毛而已,比純粹的無知強點,因為自認為讀過書,畢竟有讀書的經歷,所以有膽量往外噴了。1000本,半瓶醋水平。知道一些事情,知道一些東西,但對於高深點的基本是人云亦云,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進行自我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就算閱讀的內容,光明樂觀的和黑暗悲觀的各佔一半,因為生命基因中的的自我保護和對未知的恐怖,自然黑暗悲觀的對他的影響會更大,所以會感到世界黑暗。10000本。量變開始引起質變,你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模式,掌握了屬於自己的思考方法。你有能力去判斷,有能力參考別人的意見,但又跳出來不受影響的獨立思考,就會發現這一些無所謂對錯,無所謂光明與黑暗。光明與黑暗是並存的,未來怎樣是未知的,要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去努力,去不斷糾正,還會加上很多不可知的因素影響,最後會如何誰也不知道。而現在如何也和你看問題的範圍、高度、角度、出發點的不同而不同。我給你個例子告訴你怎麼判斷自己屬於那種情況。斯大林朋友說過“落後就要捱打”,我們在討論清朝後期那段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時,經常用這句話做解釋。

    你聽說過這句話。

    聽得明白什麼意思。

    好的,百本書君,那邊比較涼快,您去待會?

    你聽說過這句話。還能說出中央集權與政治腐敗、保守封閉與專職政策、華夷觀念與閉關鎖國之類的一二三四五。恭喜你,千本書君,參加個高考上個大學沒問題的,我們在985211落葉飛舞的校園中約一下。

    你聽說過這句話。

    你能說出俄語原文是Вот такой вариант:Бьют за отсталость;你能說出這是斯大林在31年全蘇社會主義工業工作人員第一次代表會議上發表的《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的演說中提出來的,前後全句是“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而落後者是要捱打的。但是我們不願意捱打。不,我們絕對不願意!“;你還會告訴我,比如,其實用這句話解釋中國那段歷史是不正確的。先進才會捱打,當時西方諸國征服了海洋,卻無法透過與中國的貿易獲利,因為中國對他們的工業產品沒有剛需,反而因為他們自己對瓷器、鴉片等產品的痴迷和需求,而這些只能用黃金白銀換,人家只收這個。導致多少年掠奪來的硬通貨全歸了中國了。怎麼辦,撿起老本行來打來搶把。你還會告訴我,。。。。。。。你還會告訴我。。。。。。。

    好吧,萬先生,學生還有幾個問題不明,可否賜教一二。惺惺相惜互學互長的友誼小船啟航了。

    (博士的原話、落後就要捱打俄文原文和中文前後全句為搜尋引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又表示敘利亞不需要S300導彈,為何會出現前後不一致的矛盾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