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這話是對誰說的,恐怕很難知道了,除非有新材料出土。
但從內容和語氣上,可以明顯看出的是,夫子在談論如何教人的心得。
夫子為何說,對誰說是不知道了,但其實也恰恰是不重要的。
《述而篇》的核心是夫子畫像,裡面的內容構成了一個非常全面的孔子,包含言行動靜,喜怒哀樂,日常諸事,幾乎是一篇最好的回答,夫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一章之前,是夫子說了,“未嘗無誨”,也就是對應了夫子自己說的一個態度,誨人不倦。誨人不倦之所以強調不倦,因為誨和教不同,簡單而言,教偏重是示範,誨則是偏重解答。
那麼這一章,就在說了夫子是如何誨人。
夫子誨人,分為三點:1、啟之;2、發之;3、復之。
但是這三點不是並列的,其實夫子誨人,只有兩點,那就是啟和發。
這一點就顯出夫子的高明瞭,知道誨人不是讓人記住知識或者條條框框,而是讓人自己領受。
也因此,夫子的啟和發是有前提的,不是主觀上的、隨著自己的意圖啟發,那樣的話,本質還是灌輸。所謂的啟發,也不是將人引導到自己的見解或者理解之中,而是讓人明自身。要知道,夫子的教育,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人成人。
啟的前提是憤;發的前提是悱。兩個字,都是豎心旁,表示心對事物的某種狀態。
憤是心渴望一個條理,想弄清楚因果、明白先後,卻不可得的狀態;悱是心處處橫隔、障礙不通,不知如何確定方向的狀態!
憤悱之下,才能啟發,也符合禮聞來學,不聞往教。沒見追著人教育的,這樣沒有人會受教的。教本是從學而來,只有人先有想求明白的渴望,才有真的教的可能。現在的教育,都是目的,更不要說關心理清學生的憤和悱之所在了。夫子所謂的因材施教,需要的是真的老師。
憤悱啟發之後,人才會明白。什麼是明白了呢?怎麼檢驗呢,有什麼標準嗎?有!
夫子的標準就是:舉一反三。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也就是說,夫子認為,在人的憤悱之下,啟發誨之,怎麼算是真明白了呢?其人必定能夠舉一隅而以三隅反。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經驗了,什麼是明白了,不是記住了,而是懂了會了,在這會了,在那也會了。
就好比讀書的時代,一個數學公式,這道題會了,不叫會。在另一道題也知道這個公式如何運用,這才叫會。為什麼呢?一隅和三隅,就是同一個空間裡的事。就如告訴一個人,刀是用來切東西的,說了可以切西瓜,卻不知道還可以切肉、切菜、切別的,那就別繼續浪費時間了。
什麼叫不復?
不是不再教育了,也不是不再反覆了,這個復的確是再來一次的意思,但是再來一次什麼,其內容其實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不再來一次啟和發了!
不是別的不復了,就是不復啟發了,不在當下繼續啟發了!
為什麼?因為憤和悱的狀態,已經過去了。
教育就是如此需要契機。這個機會點過去了,再反覆啟發之,其實也就不對了,對方的心靈狀態早已改變,此刻教人者如果還抓住不放,那幾乎可以說就是刻舟求劍了。教人,需要非常理解時這個概念。看今天許多報道里的老師教人,不是教人,因為面對的物件不是人,眼中沒有物件的狀態。只是不斷地申述其知識、規律和條框,然後一邊責怪物件不懂。
是教人啊,不是口述和演示一遍如何操作,就是教人了。教人,是要啟發人啊!
當那啟發的時機不見了,那就不要再來一次了,因為這時候已經不是教人,是折磨人了!其實今天許多所謂教育者,包括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孩子的時候,當仔細審視這一章,寧不愧乎!
夫子的教育就是這麼清晰,先待其憤悱,後加之以啟發,若不得,則不糾結,當下停止,另尋機會。
萬代師表!
夫子這話是對誰說的,恐怕很難知道了,除非有新材料出土。
但從內容和語氣上,可以明顯看出的是,夫子在談論如何教人的心得。
夫子為何說,對誰說是不知道了,但其實也恰恰是不重要的。
《述而篇》的核心是夫子畫像,裡面的內容構成了一個非常全面的孔子,包含言行動靜,喜怒哀樂,日常諸事,幾乎是一篇最好的回答,夫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一章之前,是夫子說了,“未嘗無誨”,也就是對應了夫子自己說的一個態度,誨人不倦。誨人不倦之所以強調不倦,因為誨和教不同,簡單而言,教偏重是示範,誨則是偏重解答。
那麼這一章,就在說了夫子是如何誨人。
夫子誨人,分為三點:1、啟之;2、發之;3、復之。
但是這三點不是並列的,其實夫子誨人,只有兩點,那就是啟和發。
這一點就顯出夫子的高明瞭,知道誨人不是讓人記住知識或者條條框框,而是讓人自己領受。
也因此,夫子的啟和發是有前提的,不是主觀上的、隨著自己的意圖啟發,那樣的話,本質還是灌輸。所謂的啟發,也不是將人引導到自己的見解或者理解之中,而是讓人明自身。要知道,夫子的教育,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人成人。
啟的前提是憤;發的前提是悱。兩個字,都是豎心旁,表示心對事物的某種狀態。
憤是心渴望一個條理,想弄清楚因果、明白先後,卻不可得的狀態;悱是心處處橫隔、障礙不通,不知如何確定方向的狀態!
憤悱之下,才能啟發,也符合禮聞來學,不聞往教。沒見追著人教育的,這樣沒有人會受教的。教本是從學而來,只有人先有想求明白的渴望,才有真的教的可能。現在的教育,都是目的,更不要說關心理清學生的憤和悱之所在了。夫子所謂的因材施教,需要的是真的老師。
憤悱啟發之後,人才會明白。什麼是明白了呢?怎麼檢驗呢,有什麼標準嗎?有!
夫子的標準就是:舉一反三。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也就是說,夫子認為,在人的憤悱之下,啟發誨之,怎麼算是真明白了呢?其人必定能夠舉一隅而以三隅反。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經驗了,什麼是明白了,不是記住了,而是懂了會了,在這會了,在那也會了。
就好比讀書的時代,一個數學公式,這道題會了,不叫會。在另一道題也知道這個公式如何運用,這才叫會。為什麼呢?一隅和三隅,就是同一個空間裡的事。就如告訴一個人,刀是用來切東西的,說了可以切西瓜,卻不知道還可以切肉、切菜、切別的,那就別繼續浪費時間了。
什麼叫不復?
不是不再教育了,也不是不再反覆了,這個復的確是再來一次的意思,但是再來一次什麼,其內容其實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不再來一次啟和發了!
不是別的不復了,就是不復啟發了,不在當下繼續啟發了!
為什麼?因為憤和悱的狀態,已經過去了。
教育就是如此需要契機。這個機會點過去了,再反覆啟發之,其實也就不對了,對方的心靈狀態早已改變,此刻教人者如果還抓住不放,那幾乎可以說就是刻舟求劍了。教人,需要非常理解時這個概念。看今天許多報道里的老師教人,不是教人,因為面對的物件不是人,眼中沒有物件的狀態。只是不斷地申述其知識、規律和條框,然後一邊責怪物件不懂。
是教人啊,不是口述和演示一遍如何操作,就是教人了。教人,是要啟發人啊!
當那啟發的時機不見了,那就不要再來一次了,因為這時候已經不是教人,是折磨人了!其實今天許多所謂教育者,包括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孩子的時候,當仔細審視這一章,寧不愧乎!
夫子的教育就是這麼清晰,先待其憤悱,後加之以啟發,若不得,則不糾結,當下停止,另尋機會。
萬代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