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援庵講史

    1.道理很簡單,快要餓死的人是不會在意粥裡有沙子的,只要能活命,有沙子的粥也照樣吃的乾乾淨淨。和大人的意思無非是讓那些冒充災民蹭吃蹭喝的人滾蛋,讓真正餓的人多喝兩碗粥,或者說能多救下幾個災民。

    2.也是想讓那些吃了摻著沙子米粥的災民們明白,想吃沒有沙子的粥還得救災結束後你們自己親自種地產糧,朝廷給的賑災糧或是救濟糧再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只能保命。

  • 2 # Mer86

    看過一個段子。說有個穿著邋遢的人,進了一家麵館,問老闆能不能給碗麵吃?自己的錢包丟了,回不去家了,現在特別餓。老闆二話沒說,轉身走進了廚房,不一會端來一碗麵,他狼吞虎嚥的就吃了起來,吃完後老闆給他三百塊錢。店裡的人都說老闆上當了,這種人都是騙子云雲的,老闆只說了一句話,剛才那碗麵我沒放鹽。

    和珅往災民的粥裡撒沙子,跟老闆煮麵不放鹽是一個道理。難吃的食物可以簡單、粗暴、迅速的鑑別出誰才是真正的災民,誰是來混飯吃的。

    用稍微專業一點的名詞講,這叫“訊號甄別理論”。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快速的找出自己要搜尋的目標。

    因為朝廷到災區賑災,並不是因為皇帝心疼老百姓。而是怕災民沒有飯吃,爆發民變,甚至是大規模的起義。鎮壓起義的花費比賑災的費用要多的多。和珅作為當朝首輔,安撫災民,替乾隆省銀子,這是他該做的。

    從朝廷的角度看,和珅做的很對。既省了錢,又辦了事,所以乾隆不僅不怪他,還誇他辦的好。

    但是實事求是的講,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方法用到賑災上。清官可以用,自設粥場的接濟老百姓的開明紳士也可用。和珅卻不行!

    清朝後期的貪汙腐化,源頭來自乾隆,和珅是最大的貪汙犯,也是乾隆的一號馬仔。他的任務就是替乾隆撈錢,兼顧穩定百姓。

    比如說賑災這件事,雖然和珅想出來的辦法很睿智。但是並不能掩蓋他私自剋扣賑災糧的貪汙行為。

    因為在賑災的態度上,古往今來都一樣,中央撥發的糧食時肯定是足額髮放,能滿足災區的需求。怕就怕這些物資被剋扣,不能足額的運到災區百姓的手上;或者是朝廷的撥款在地方買糧食時,被地方官截流一部分。

    為什麼和珅要靠撒沙子鑑別災民?因為他知道糧食不夠吃。賑災糧的貓膩,官員的腐化。和珅比誰都清楚。因為他自己就是貪汙集團的老大,貪汙到的財富他要拿大頭。

    我見過很多做自媒體的人寫文章誇和珅,說他是真正辦實事的人;嘲笑和批評紀曉嵐是沒有任何基層經驗,空憑一身廉價正義感的可悲之人。

    說實話,對於這種強詞奪理的自媒體,我是嗤之以鼻的。朝廷的錢都被和珅搬到自己家裡去了,他家的財富頂的上國庫幾年的財賦。朝廷沒錢了,他是最沒有資格高高掛起的人。若不是他帶頭逢迎乾隆,帶頭貪汙腐敗,朝廷怎麼可能會沒錢!

    所以,和珅往賑災的粥裡撒沙子,做法沒有問題。特事特辦,無可厚非。但是這件事和珅沒有資格幹,更不應該強詞奪理。

    而某些三觀不正的自媒體,能在和珅的身上得出一些出奇的論調,簡直是令人髮指!紀曉嵐是書呆子,那些自詡為“聰明人”,彷彿能看透一切的自媒體作者,也是呆子?

    ——————手動分割線——————

    PS:鑑於很多人說和珅撒沙子是“聰明”的行為,我說點個人觀點。

    中國幾千年歷史,歷朝歷代都有賑災。清朝之前的賑災有沒有撒沙子的情況?

    如果乾隆以前也有這種情況,只能證明和珅會現學現賣,懂得吸取前人的經驗而已,算不得他聰明。

    如果乾隆以前沒有這種情況,那就搞笑了呢!乾隆盛世被吹上了天,結果老百姓只有吃沙子的份。乾隆有什麼資格稱為“聖君”,和珅又有什麼資格被你們捧為“會辦事的人”?

    國家都成這樣了,又有誰是無辜的?

  • 3 # 王老先僧

    先做一個絕境小測驗:

    沙漠深處困著一個旅遊團,恰好,你也是隊伍中的一份子。你們已經七天七夜沒喝水了,口渴難耐,生命垂危、活路渺茫。

    1、如果這時從天而降一瓶礦泉水,你覺得這個旅遊團會有什麼反應?

    2、如果這時從天而降一道蚊蠅遍佈的臭水溝,你覺得這個旅遊團會有什麼反應?

    兩個假設,請問,處在哪個假設的旅遊團生還機率大?

    如果你選的是第一個假設生還機率大,那麼這個問答你可以跳過,不用再看了,以下回答對你來說毫無人性。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與和珅針對燕城救災貪汙一事有過非常熱門的談話。

    紀曉嵐問:你知不知道燕城的貪官把人吃得糧食換成牲口吃得麩糠和草料?

    和珅回答:我知道。

    紀曉嵐問:那你作何感想?

    和珅回答:我倍感欣慰。

    紀曉嵐問:為什麼?

    和珅回答:一斤口糧可以換三斤麩糠,等同於原本能救活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三個人。

    紀曉嵐問:可麩糠是給牲口吃得,不是給人吃得。

    和珅回答:災民還算人嗎?行將餓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能活著,還什麼麩糠,那是好東西。

    紀曉嵐大驚。

    和珅問:紀先生你,見過吃觀音土活活脹死的人嗎?你見過這千里平原,所有樹木的樹皮,全被啃光的情形嗎?異子而食,你可能只聽說過,而我卻親眼見過。這換孩子吃,就是鍋裡的一頓肉而已。我親自到災區去過,到那兒一看,我心都涼了。我這才知道,不管朝廷發下多少糧食,永遠都不夠,如果我不設法變通一下,那你在災區看到的就不是災民了,而是白骨。

    紀曉嵐問:救災的糧款不夠,可以向朝廷再請求撥放嗎?

    和珅回答:朝廷?你知道國庫還剩多少銀子,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眼下國庫就是個空殼子。

    之後紀曉嵐又把話題扯到了貪汙救災糧食一事上,和珅問他,朝廷清官多還是貪官多?他回答,貪官多。和珅說:如果我不把他們餵飽,還怎麼讓他們好好開展工作了。

    人活著無非就是為了口飯吃,吃不上飯便預示著沒有活路。如和珅所言,行將餓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中國歷史上的大災年,百姓飯不飽肚,互相啖食人肉的事件多的是。造成這種情況一是流年不利,二便是國家江河日下,入不敷出了。這個時間段是爆發農民起義,百姓暴動的高發期。戰爭一來,有弊無害,除了削弱國力外,嚴重的更會導致滅國之災。滿清能取代明朝,就是佔了農民起義巨大的便宜。

    古羅馬有鬥獸場,貴族們圈養奴隸,透過奴隸廝殺供自己取樂。奴隸為什麼會廝殺?無非也是為了活命。我們所說的人性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但生存只有一種,就是進食。進食是人類的生活底線,如果這都沒有保障,理智便不存在了。人類的獸性便會激發出來,退化回真正的弱肉強食的階段裡。人跟野獸會失去分別,因為覓食是自然界活著的第一步,是人類理智生活的最後一道防線。

    糧食有限,和珅在米粥裡放沙子,跟荒漠裡那道臭水溝道理是一樣的。汙水雖髒,但能保命,有沙子的米粥雖難以下嚥,同樣也能保命。半死不活要比窮途末路能穩定人心的多。

    如果荒漠裡只出現一瓶乾淨的礦泉水,遊客的表現一定是爭搶、撕扯。一瓶水救不活所有人,但它好死不死卻給人指出一條只有一個人可以透過的活路來。絕境因為一絲生機成了鬥獸場,其結果必然是慘烈、暴虐的。密閉的絕境裡,可能最壞的結果是全部渴死,或只一個人活下來。可這樣的情況放到災區,最壞的結果就是暴動和農民起義。朝廷三天前給的糧食還是粘稠有營養的乾淨米粥,三天後,國庫虧空,朝廷一粒米都拿不出來。最挑戰人類底線的就是給了人希望,又緊接著破滅。人們的反動情緒和獸性會比吃不上飯的時候更極致,徹底對朝廷、災難失去信心。落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境地。

    非常時期,用道德來當應急措施,其實並不是什麼值得推崇的好手段。這種活兒用和珅這類的惡人最合適,紀曉嵐雖清廉賢明,但他不知人間疾苦,只可解決一時之急。有時候,善良也是致命的刀子。

    當然,有人會說,國家是和珅這樣的貪官玩殘的,可大面積貪汙是自行出現的嗎?難道皇帝腦子有病?

  • 4 # 聯盟諮詢員

    一斤糧食換成三斤麩糠,看似有點道理,其實離譜至極,官員已經不把人當人了,還在乎災民能不能活下去嗎?還幻想一斤糧食換成三斤麩糠嗎?現實就是朝廷撥了100近糧食,地方給災民發了50斤麩糠,貪官為了貪汙找出的藉口,卻被有些無腦的人評論成為特事特辦,可笑!

  • 5 # 傲寒六訣

    我發現很多人的三觀都偏的不像話了,竟然說和珅貪汙是對的,誠然和珅的做法非常符合實際,朝廷發放100萬兩,他貪汙了80萬兩,剩餘的20萬兩買了一小部分米和麩子,熬粥的時候還扔一把沙子,但是,這能掩蓋他貪汙的本質麼?如果100萬兩全部買成米和麩子呢?是不是能救更多的人,肯定會有人說如果不餵飽了貪官錢都到不了災民手裡,我只想說看看雍正的做法,歸根到底還是制度和用人的問題,貪汙任何時候任何名義都是錯的,不要打著賑災的名字掩蓋貪汙的事實

  • 6 # 柴星宇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和珅做的沒問題。貪汙這個情況已經發生,當時要做的事情是穩住朝局把老百姓的肚子填飽!

    如果要查貪官汙吏也不能在那個當口把朝廷的人撤職。

    按照長遠發展,乾隆在事後應該嚴查,以和珅為首的一整條線全部連根拔掉。

    可惜,和珅的老大就是皇上,眾人皆知和珅是給皇上撈銀子的,不然乾隆死後和珅也不會被賜死。

    所以這是個死局。

  • 7 # 三七二十四666

    難民都是好久沒吃飽飯的,如果給他們白麵饅頭,白米飯,他們就會狼吞虎嚥,胃會受不了,如果是在米飯裡面放上雜誌,吃飯就會小心,不會吃的撐太多

  • 8 # 貓影視劇

    百姓喝粥,這個大貪官卻向鍋裡撒沙子,效果卻十分神奇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貪官,其中最為著名的恐怕要數和珅了,這位生活在清朝中期的歷史人物,依仗著乾隆的寵信,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收斂了大量的財富,有人說數目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十億兩白銀,超越清政府國庫收入的十年總和,令人咂舌。

    但就這樣一位人人痛恨的貪官,在他掌權的時候,曾辦過一件事情,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那麼事情的經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說是在乾隆當政的時候,國家雖然是太平盛世,但偶爾也會有天災人禍,比如有一年,河南這裡就發生了比較大的災荒,一時間饑民遍地,流離失所。情況上報乾隆後,乾隆趕忙命國庫專門撥出救災銀子,為了讓這一任務落實到位,乾隆特意派出自己最為信任的和珅出面辦理此事。

    和珅到了地方之後,查看了災民的受災情況。雖然他是貪官不假,但看到民眾悲慘的樣子,也感覺應當做些什麼才能讓這些百姓得到最好的安置,以發揮國家對災民救濟的積極作用。所以和珅一到任,就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了賑災活動。

    但在賑災活動搞了幾天之後,和珅去外面轉轉看看賑災的情況如何,這一轉和珅發現了問題,不由眉頭緊皺,苦苦思索對策。

    要說和珅也是一個聰明人,八面玲瓏,否則也不會在朝廷中和鐵齒銅牙紀曉嵐針鋒相對,雖然兩人的關係有很多戲說的成分,但和珅的聰明和機敏是眾人公認的,乾隆自詡才高,一般人根本糊弄不了他,和珅能夠在他跟前受寵,也是有原因的。

    一番思索後,和珅很快想出了一個主意,他來到賑災的地方,往正在煮粥的大鍋中撒了幾把沙子。他的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心想這位欽差大臣是怎麼了,發瘋了嗎?往米粥裡撒沙子,這不是不讓人好好吃飯了嗎?

    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和珅響亮地高聲喊道:米粥都已煮好了,誰要是餓了,就前來領米粥喝吧。話音落下,人群一陣騷動,大家遲疑了一下,最後有幾個面黃肌瘦的災民實在是忍不住飢餓了,上前只管要米粥喝,也不管裡面是否有沙子,是否乾不乾淨。

    有人帶頭,接著其他災民也一哄而上,紛紛喝起米粥來。但那些負責煮粥和維護秩序的官員卻發現,在這些擁擠的災民中,卻有一部分悄悄溜走了,沒有再去領粥喝,是他們非常有骨氣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直到這時,這些官員們才明白和珅的用意,不由豎起拇指誇讚。

    原來和珅轉悠的時候,發現有些並非災民的人冒充災民,混吃混喝,這讓本就不多的米粥更顯不夠了,為此和珅才抓了幾把沙子撒到鍋中,這樣真正的災民由於肚子是真的飢餓,所以不會計較太多,而那些冒充的人,就會嫌棄不乾淨,也就不去搶飯吃了。

    和珅的做法推廣之後,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只是作為貪官,他人生的亮點並不多,他一直將自己的聰明用到邪路上了而已。

  • 9 # 俗居幻塵夜

    和珅看來也不是,全是壞的,有一年,河南發生了比較大的災荒,一時間饑民遍地,流離失所。

    情況上報乾隆後,乾隆趕忙命國庫專門撥出救災銀子,為了讓這一任務落實到位,乾隆特意派出自己最為信任的和珅出面辦理此事,又派紀曉嵐負責督辦。

    地方遭災了,聖旨開辦粥廠賑災,和珅去視察粥廠的時候,一個人隨手抓了一把沙土灑在粥裡,正好被紀曉嵐看見了,紀昀很生氣地問和珅你這是幹什麼。

    和珅有理有據的說,你看真正的災民飢腸轆轆是不會在乎粥裡有沙子的,來蹭吃蹭喝的就不來了,這樣才能讓最困難的人活下來。

    紀曉嵐看到了表象,和珅卻看到了表象背後的深刻邏輯。

    當時乾隆治下,連康熙、雍正政治高壓下的表面繁榮都做不到,到後期更是橫徵暴斂、最終導致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將大清帝國推向積重難返的深淵。

    這次賑災,皇帝所撥發銀兩遠遠不夠,他自己心知肚明。

    如果買好的大米更是杯水車薪。

    和珅把買一升好米的銀子,買了三升最次的秕穀,也就是所說的糟糠。

    這樣雖然難以下嚥,但當時的災民根本顧不上好吃不好吃,能填飽肚子比什麼都強。

    在裡面摻雜沙子,防止中間有人截留。次米本來賣不上價,再摻雜沙子,就沒有人願意冒風險貪小利了。

    如果賑災糧乾乾淨淨,和普通糧食沒什麼兩樣,用腳趾頭想想都會知道,一定會出現層層截流的情況。

    真正吃到災民嘴裡的,恐怕就沒有多少了。

    更加弔詭的是,因此而餓死的災民,沒有人會為他們說話。

    摻了沙子,看上去品質下降了,但原本想截流的那些人,考慮到賑災糧的口感和挑沙子的難度也就放棄了。

    如此,糧食也才能夠最終進入真正的災民嘴裡,雖然有沙但總比餓死要強之百倍。

    皇帝聽聞此事,表揚了和珅!

    是啊,歷史都被改的不真實了。

  • 10 # 心服

    這和廉租房不設私人衛生間是一個理。

    如果賑災糧乾乾淨淨,和普通糧食沒什麼兩樣,用腳趾頭想想都會知道,一定會出現層層截流的情況。真正吃到災民嘴裡的,恐怕就沒有多少了。

  • 11 # 小島知風

    相傳乾隆年間某地爆發饑荒,於是當地知府奏請乾隆開糧倉賑災,並由朝廷撥付專項賑災糧款,乾隆向來是仁君示人,一聽說有饑荒,當然要重視起來,而且老百姓吃不上飯就容易激起民變,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乾隆立刻差當時主管戶部的寵臣和珅為欽差去親自撥款辦理這件事。

    和珅到了該地之後發現有很多人渾水摸魚,朝廷開倉放糧,並開設粥廠,其用意本是希望受災吃不上飯的百姓能有粥吃,結果外地很多沒有受災的人一聽說朝廷發放免費的粥和糧食都趕過來冒充受災的人趕來混粥吃,混糧食拿。

    當時正值乾隆中後期,乾隆的十全武功軍費開支已經耗費了國庫大量金錢,再加上乾隆數次遊江南,此時清政府國庫已經是捉襟見肘,這次為了賑災的錢都已經是和珅善於理財從各方面摳搜出來,再加上乾隆自掏腰包湊出起來的錢。

    和珅統計時只將這一府災情計算在內,這筆朝廷撥發的賑災款是剛剛好只夠這一府之賑濟,現在很多臨近府縣的百姓聽說有免費的糧食吃,也紛紛趕過來騙取朝廷賑濟,這筆錢就遠遠不夠用了。

    看著有人來騙領賑災糧食,和珅當機立斷宣佈停止發放救濟糧食,將救濟糧食全部由官府熬成粥,由粥廠發放現成的粥,再由受災百姓自行領取以緩解飢餓。結果還是有不少人又紛紛去冒領粥喝,這樣一來真在糧食還是不夠用。

    和珅一看如此也有些犯難了,對待那些冒領百姓也不能硬來,萬一動用武力更加容易釀成民變,於是和珅靈機一動就有了主意,他下令每個粥廠施粥時,每鍋粥裡摻入一袋沙子。

    當時和珅的下屬官員都十分疑惑,這樣一來這粥還怎麼喝,老百姓能幹嗎?但是既然堂堂的軍機大臣和大人都下令了,那下屬們也只能堅決執行了。於是粥廠熬粥時,每鍋粥裡都摻入一袋沙子。

    結果和珅這一招果然奏效,粥裡摻進沙子,那些“假災民”吃了帶沙子的粥之後果然悻悻離去。此後這些“假災民”吃了幾天帶沙子的粥就再也不去了,而朝廷的賑災糧食也都十足的用在了災民百姓身上。

    和珅穩妥的處理了這場飢餓災荒事件,沒有釀成民變,還順順利利的把災情給穩定了下去,於是和珅也就回京向乾隆覆命。

    但是和珅回到京城卻受到了御史言官的彈劾,御史言官們彈劾和珅以次充好,往粥裡摻沙子糊弄災民,這種事情是有違天地良心,辜負了皇帝對他的信任。

    雖然乾隆比較寵愛和珅,但是這種事情關乎到自己仁君名聲,如果讓天下人知道自己派欽差去賑災,而欽差卻以沙子摻入粥中糊弄百姓那豈不有虧仁君名聲。於是乾隆也很不高興,和珅剛一回京就立刻召來責問這件事。

    和珅聽完乾隆責問之後,不慌不忙給乾隆解釋了一番,和珅說:“奴才是為了秉承朝廷將每一粒糧食都用在災民身上才出此下策,前來領救濟糧的這些災民中有一部分是騙吃騙喝的人,他們並非真災民,如若在這粥中加了沙子,那這些人必然會離去,日後也不會再來蹭粥喝。那麼多餘出來的糧食,才能救更多飢腸轆轆的災民,而真正的災民飢腸轆轆,他們哪會介意這粥到底乾不乾淨。”

    和珅這一番話確實很有道理,乾隆細想之下也是如此,否則任由他人來冒領賑災救濟糧食,那國庫本就空虛,哪還有更多的錢用來賑災。

    於是乾隆又另派人去受災地調查災民意見,結果是這些災民都對欽差和珅感恩戴德,認為是和珅救了他們,根本沒人計較和珅往粥裡摻沙子的事情,乾隆一看這件事既對自己仁君名聲絲毫無損,還沒有造成民變,因此大喜,他重賞了和珅。

    這就是關於和珅奉乾隆旨意賑災時往粥鍋裡摻沙子的故事,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歷史上是並沒有發生過這件事,這個故事後來還被引入到了著名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成為了劇中一幕經典橋段。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部中,和珅與紀曉嵐去調查燕城官員侵吞賑災糧款一案就引用了這個故事的橋段。

    只不過電視劇中將和珅摻沙子的情節換成了喂牲口的麩糠和草料,紀曉嵐與和珅飲酒對話時,紀曉嵐就質問和珅為何給災民吃麩糠和草料。

    和珅告訴紀曉嵐一斤糧食可以換三斤麩糠,原來一斤糧食能救活一個人,現在用麩糠的話則能救活三個人,但是紀曉嵐還是秉持著書生意氣認為和珅不尊重災民,和珅則反問紀曉嵐去沒去過災區,紀曉嵐本是一介書生,全憑意氣用事,他哪裡去過災區,於是搖頭。

    和珅則告訴紀曉嵐他自己去過災區,自己親眼看著災民吃樹根,吃觀音土,甚至易子而食,災區千里樹根樹皮都被災民吃光了,讓災民吃上麩糠和草料總比讓他們活活吃觀音土漲死得好,所以相對這些來說麩糠已經是好東西了,如果自己在不設法變通一下,那看到的就不是災民而是餓死的白骨了,對於一個行將餓死的人,麩糠和草料那就都是美食了。

    紀曉嵐則認為賑災糧款不夠可以再向皇上請求加撥款項,和珅卻說紀曉嵐說得輕鬆,根本就不知道國庫還剩多少銀子,朝廷平大小金川叛亂,平準噶爾部,目前國庫哪還有錢拿得出來,國庫現在就是一個空匣子了。

    紀曉嵐咬著燕城這些貪官不放,和珅則說出了救民先救官的話,和珅認為政府執行需要依靠這些基層官吏,沒有這些基層官吏千千萬萬的災民誰來給發賑災糧款,都是依靠基他們,不把他們餵飽了誰肯給朝廷賣命去賑濟災民。

    之後和珅又給紀曉嵐普及了無官不貪的道理,自古以來清官廉吏少見,而貪官汙吏則多如牛毛,作為軍機大臣的和珅即便不貪也得需要依靠手下這些官來維持朝廷運轉。總之這一段劇情中和珅給紀曉嵐講述了官場之道和為了保證能多救災民只能以麩糠和草料代替的道理。

    這就是關於和珅賑災往糧食中摻沙子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歷史上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個故事最初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一位編輯在《羊城晚報》上刊登的一則清朝官場故事,後來被引入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變成戲劇段子。

    為什麼說這個故事在真實歷史上是不可能發生呢?因為根據史書記載和珅從來沒有當過欽差去地方發放賑災糧款,所以和珅不可能莫名其妙跑到地方去賑災。

    而且現實中清朝賑災也不會隨意開設粥場施粥,清朝賑災是有著自己的辦法,下面說一說清朝賑災放糧的三個辦法。

    第一,清朝地方政府存有太平糧倉,即官府平日儲存的官糧以備不時之需。按照清朝的規矩,遇有災禍之時,當地長官層級向上申報開倉放糧賑濟百姓,然後統計受災人員人數,按照受災者受災程度大小先後發放救濟糧。

    第二,如果發生不是很嚴重的災荒,清朝政府會出面以平價收購糧商手中的糧食,然後成本價賣給百姓。

    第三,官方會聯合地方豪紳共同開放粥廠施粥救濟百姓。由於這個辦法在現實中實施起來弊端很多,所以清政府通常情況下都只會採用第一種方法,只有當太平糧倉的糧食已經都放完了,而朝廷撥下的賑濟糧食還沒運到地方時,地方官員通常會找豪紳商議官民同辦粥廠賑濟災民。

    乾隆年間最出名的開放粥廠賑濟災民事件是發生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當時廣東發生了颱風災害,時任兩廣總督李侍堯聯合廣東豪紳開辦粥廠,在開辦粥廠過程中李侍堯故意竄通地方豪紳,以次糧充好糧,粥稀如水的方式大量的侵吞了賑災糧款。

    以至於當時廣東受災地區的百姓寧可沿街要飯,要不去官辦的粥廠喝粥,一時之間李侍堯辦粥廠的事情成了廣東一大鬧劇。

    而且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乾隆當時還不知道事情原委,還曾經下旨誇獎了李侍堯忠君體國為百姓幹實事。後來李侍堯還升任軍機大臣、大學士還兼署雲貴總督,這相當於成了宰相還兼管著雲南和貴州兩省軍政事務。

    不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侍堯在雲貴總督任上還是被查出了貪縱營私之罪,乾隆派剛剛獲得寵信的和珅去查辦李侍堯,此前的和珅還是一名比較清廉正直的官員,而查辦李侍堯案也是讓和珅徹底黑化,和珅表面看似秉公查辦了李侍堯,實際上他侵吞了李侍堯絕大部分財產,這也是和珅第一次在官場上伸手貪腐,從此和珅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大貪官。

    所以歷史上的和珅並沒有當過欽差去地方開放粥廠賑濟災民的事情,那他也就不可能發生往粥裡摻沙子篩選出真正災民的事情了。不過雖然和珅沒幹過,但歷史上確實也發生過這類故事,只不過不是在和珅身上而已,而是發生在北宋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臣范仲淹身上。

    在宋仁宗時期的“慶曆新政”失敗之後,主持新政的宰相范仲淹因為新政觸犯了王公貴族的利益,所以導致新政失敗,而失敗後范仲淹也受到王公貴族的排擠,因此范仲淹從宰相被貶為地方官,後來曾出任杭州知府。

    范仲淹主政杭州之後,正好趕上杭州地區爆發饑荒,范仲淹一方面下令開太平糧倉賑濟災民,另一方面又開設官辦粥廠賑濟那些受災嚴重無家可歸的災民,在開設粥廠時就出現了一些家有餘糧的人冒充重災民去領粥喝,范仲淹就是用的往粥裡摻沙子的辦法才篩選出真正的重災民。

    後來范仲淹發現災情比較持久,而且也不能總這麼開倉放糧,於是范仲淹又用了以工代賑的辦法來救濟災民。范仲淹一面以官方名義修建太平倉存量,招募民工,另一面又召集杭州地區的寺廟主持,告訴他們災情時節人工費比較便宜,讓寺廟主持大肆招募民工修建和維護寺廟,這樣一來工作崗位大增,老百姓也就有錢購糧了。

    由於饑荒嚴重,糧價也上漲到了一斗米一百二十錢,范仲淹眼看糧價飛漲也不行啊,於是他又想出一個辦法,他以官方名義號稱一百八十錢收一斗米,並且范仲淹對外大肆宣傳杭州米價一百八十錢一斗,於是大批糧商就都把糧食運到了杭州。

    物以稀為貴,饑荒嚴重時沒有糧食肯定貴,這回突然各地糧商都透過漕運把糧食運到了杭州,這一下之間杭州就不缺糧食了。緊接著范仲淹就又以官府名義以正常糧價收購這些糧食,各地糧商們紛紛傻眼,不過眼看著確實來到杭州的同行很多,而且在走漕運把糧食運回去更加浪費運費,於是糧商們只能以平價把糧食賣給了官府,由此杭州府可以囤積了大批糧食。

    而朝廷的御史言官卻以不恤饑荒災民和大興寺廟土木為由彈劾了范仲淹,結果就是范仲淹向宋仁宗闡述原委,最終公元1050年這一年不僅杭州爆發饑荒,很快饑荒災難蔓延到全國,而由於范仲淹及早就做好了準備並做好了以工代賑的政策,因此杭州百姓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重災影響,後來杭州百姓為了紀念范仲淹,在西湖給他修建了范公堤。

    所以看完這些是不是就明白了,這件事本來是發生在范仲淹身上,後來被移花接木到了和珅的身上,當然,不管是范仲淹還是和珅,這種辦法是最為睿智的辦法,可以最快篩選出災民,能確保糧食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吃。

    本來道理就是如此,當一個人真餓到連觀音土都吃了,他們是不會在乎粥裡摻一些沙子的,畢竟就粥吃沙子也能活命,活著是當時應該最主要考慮的事情,而不是尊嚴。

    寫在最後

    其實和珅救災往粥裡摻沙子的故事也是想說明和珅本人非常機智,遇事有當機立斷處理事務的能力。歷史上的和珅雖然沒幹過這件事,而且和珅是著名的大貪官,但他確實是非常有能力,乾隆交代的每一件事他都能辦的非常完美,這就是他的辦事能力。

    而且和珅這個人很有才華,精通漢、蒙、藏、滿多種語言,他還會英語。乾隆晚年英國使臣馬嘎爾尼來華,當時清朝文武大臣沒有能與馬嘎爾尼交流的人,唯有和珅會一些英語能與馬嘎爾尼對話,為此和珅也給英華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和珅的言談舉止也被馬嘎爾尼評為有大國宰相風範氣度。

    其實和珅除了貪婪成性之外,他的政治才能和才華以及頭腦都是當時的佼佼者。可以說和珅是一位非常難得的人才,但可惜最終他成了歷史第一大貪官。

  • 12 # 唯有蒼天不負我

    這樣是有好處的,因為粥裡面加了沙子,如果是那種過來騙吃騙喝的看到這樣的一般是不會喝的,畢竟沒必要為了節省那麼點粥錢來喝這種東西,一般能喝下去的全是真的難民,畢竟難民在喝的時候不會在意裡面是否乾淨,他們只會在意能否飽肚或者說是能否活下去,所以只有真的難民才會去喝加過沙子的粥,從一定程度上為朝廷節省了成本。

    另外粥裡面加了沙子,可以側面激勵這些災民,讓他們知道想喝沒有沙子的粥只有自己努力,自己來熬粥才不會有沙子,另外和珅並沒有每天都往粥裡面放沙子,當第三天沒有哪些紅光滿面蹭粥的人之後,和珅讓人奧的粥更稠了,沙子也相對減少了,所以往裡面放沙子是為了讓真的災民得到朝廷的救濟。

  • 13 # 暖寶的小蘑菇

    咳咳~~~

    我剛剛好在一些小說裡面看到過這種做法,一開始也是很疑惑,後面就懂了。

    首先,和坤向災民施粥,目的是什麼?救助災民吧?目標是災民吧?

    假如你生活在古代,現在是饑荒災年,你家在這個時候過得還不錯,至少不用啃樹皮。有一天,皇帝派了官員來施粥,晶瑩剔透的粥。請問,你會不會裝作窮人去討一碗?

    我想,本著便宜不佔白不佔,你肯定會去的吧?

    那麼這樣一來,落到真正快要餓死的人手裡的,還能有多少?大概不多吧?

    突然,過了幾天,官員施的粥開始變成了粗米,還摻雜了沙子。請問,你在還能吃得起米飯的時候,你會去討要嗎?應該不會吧?估計,會食不下咽。但是,真正餓極了的人,他們會去呀。他們在意的,不是好吃不好吃,而是能不能填飽肚子。

    就像是以前饑荒的時候,樹根什麼的都挖完了。那麼,還有一些人吃不起飯,怎麼辦?餓呀!!!沒辦法,找個東西吃進去,捱過了就活,挨不過就死。但是總會有人嘗試,為了那麼萬分之一能夠生存的機會。

    就像是一些影片上,印度的一些地方,沒有東西吃,就直接煮泥巴吃!

    以前的時候,實在是走到末路了,吃的是:觀音土

    /微笑,眨眨眼!

  • 14 # 趙勇攀

    一是為了避免那些家裡有糧食的相對富人來搶災民的救濟糧,二是為了讓災民吃的慢一點,避免因為吃的太快太多完成的突發死亡!

  • 15 # 歷史守望者

    和珅來到災區的賑災粥發放點,看到眼前排隊領粥的災民有些不對勁,於是隨手抓起了一把沙子撒在粥裡面。有人看不下去了,把和珅告到乾隆那邊,結果出人意料,和珅不但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受到了乾隆的讚賞。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年發生了災荒,當地災民無糧可吃、流離失所,乾隆很重視這件事,派遣寵臣和珅前往災區賑災。和珅接到賑災的任務後,也不敢怠慢,他帶著乾隆撥給的賑災錢款趕赴災區視察情況。和珅來到災區瞭解情況後才發現賑災錢款根本就不夠用,這下和珅也犯難了。一邊是錢款不夠,賑不了災有辱君命,另一邊是遍地捱餓的災民,萬一發生了暴亂,自己又脫不了干係。

    正當和珅無計可施的時候,他看著眼前排隊領粥的災民若有所思,和珅發現排隊的災民裡面有一部分人雖然穿的也不是很好,但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不像窮人,反而像是有錢人。和珅似乎明白了什麼,隨手抓起一把沙子就往粥裡面撒。

    和珅的這一舉動果然奏效了,排隊領粥的災民裡面,有一部分人看到和珅的舉動後,悄悄地離開了隊伍。和珅望著離隊“災民”的背影,心中暗喜,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於是下令購買較差的大米作為賑災口糧,而且要求今後賑災粥裡面都要摻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和珅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逼退冒領賑災粥的假災民,另一方面是防止官員貪墨賑災糧食。

    陪同視察災情的其他官員對和珅的舉動感到很費解,但又不敢開口質問和珅。有人甚至認為和珅這是想貪墨朝廷的賑災糧食,所以才用沙子混入賑災大米中,果然不久後就有人把和珅告到乾隆那裡。

    乾隆聽到情況後非常氣憤,心想這和珅平日裡也沒少貪,沒想到如今連賑災的糧食都敢動手腳,於是急忙把和珅召回宮裡質問。結果和珅的解釋出乎乾隆的意料,乾隆不但沒有責怪和珅,而且對和珅的做法大為讚賞。

    原來當初和珅看到排隊的災民裡面有一些人看起來不像是真正的災民,反而像是有錢人冒充災民前來領取免費的粥。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珅往粥裡面撒了一把沙子,結果排隊的災民中那些假災民果然就悄悄離開了。

    和珅因此確定自己的判斷是沒錯的,因為真正飢餓沒飯吃的災民是不會介意粥裡面有些許沙子的,而那些不缺糧食吃的假災民才會介意粥裡面有沙子。賑災的糧食本來就不夠,如果再讓那些冒充災民的人佔用了一部分的口糧,那麼就會有更多的真災民得不到足夠的賑災口糧。

    和珅的做法看似很巧妙,實則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策。和珅以一把沙子將貪官和假災民逼退,讓真正的災民吃到賑災糧,這樣既完成了皇帝交代的賑災任務,又保證了災民不餓肚子,可以說是兩全之策,但代價卻是讓災民吃了低質的賑災糧。

    和珅的出發點是以犧牲災民的利益換取局勢的穩定,在和珅看來災民吃點含沙子的粥不算什麼,只要災民沒有因為餓肚子爆發叛亂就好。和珅這是沒有真正為百姓的利益考慮,所以只能算權宜之計,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有甚者在申請公租房的時候,有不少有房子的人想方設法跟買不起房的人搶奪公租房,有關方面也只是借鑑了和珅的做法,降低了公租房的舒適度,逼退一部分有房的人,但這些措施終究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萬落地,主要考慮安全省油,顏值高點更好,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