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從科學和佛學的角度解答
3
回覆列表
  • 1 # 小蘇菲的世界

    我同意立禪的回答,但我打算表達成

    來自更高意識體的“流射”

    蒙了吧,聽不懂了吧,呵呵

  • 2 # 邀你看夕陽

    人們難道老是明白不過來了嗎?

    這個世界只存在兩種東西,一種是意識,一種是物質。物質再細化還是物質。而意識只能影響和參與物質的形成和活動,而絕不能直接轉化,或經由能量轉變後固化成物質。

    比如說物質宇宙,它夲身並不具有意識,只有當精神的主體參與到它的形成之中來,宇宙才可能具有意識,一一即宇宙意識。

    那麼眾生的意識從那裡來的呢?當然不是從物質中生來,而是從宇宙意識,從宇宙思維,從宇宙的夲原上分化而來。

    而前面所謂的精神的主體又是什麼呢?它當然是宇宙的夲原。它是在時間之前,在空間之前,在物質的宇宙形成之前的,一種夲初的存在。它相當於絕對的精神,整體的意識。你可以稱之為神(真神),或大自然都行。

  • 3 # 頂頂田

    眾生意識從耳聞目睹身經生活的切膚之感中來。

    據胎教科學介紹,人從胚胎髮育開始就默化父母的基因意識,大量吸收母親的喜怒哀樂,淘注自己的特殊意識形態,澆注自己的特殊性格特點。

    一個母親,一生幸福快樂,育出的孩子大多性格開朗。

    一個母親,一生有膽有識,頂天立地,育出的孩子大多有擔有當,往往成為事業型人才。

    一個母親長期處於痛苦壓抑的家庭生活中,育出的孩子,大多性格怪癖。

    這是一個人的初始意識。當走入生活,走入社會,會被漫漫磨損,重新生長新的意識。

    一個人的意識形態的形成,我把它劃分為三個時期:嬰幼兒時期、學生時期和社會生活時期。

    嬰幼兒時期,主要是生活的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 ,一舉手一投足的潛移默化的引響。

    學生時期,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言”、“行”和所吸收的知識的引響。

    社會生活時期,親身的經歷與所吸收的社會資訊 ,外加所學知識來研究判斷形成自己的意識。

  • 4 # 君子蘭36101

    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現如今的所謂科學精英們對神的話不願聽!那麼那些是神呢!耶穌是神;佛陀是神;老子是神!明白的科學家是在小心求證!極其聰明的科學家卻在我行我素!但是,無論是明白的科學家還是極其聰明的科學家,以他們目前的能力還不能用科學找出無可辯駁的答案!這就是難 點的所在!

  • 5 # 開心遍灑

    哪裡有什麼神,不過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在人的感官之外的物質在起作用。因為人的結構決定了無法感知到便用神來解釋罷了。學習一下開心保健就懂了。

  • 6 # 流浪大饅頭

    意識是自性,從孃胎裡來的,跟任何什麼學都無關。意識是眾生本性,無論科學還是神學都已經證明了一件事,世界萬物都是由意識構成的。物質最小的組成單位不斷重新整理,科學家已經論證,組成物質的絕大多數體積都是由粒子間的場構成的,而場是沒有視覺形態的。佛教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的一切物質,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而產生的,宇宙也許壓根就不存在,是眾生意識構成了這麼一個花花世界。

    意識到底從哪裡來的呢?

    佛教裡曾經有這樣一個宗派,叫做唯識宗。唯識宗立論,以我人心識之外的萬有現象,皆是由我人心識自體所變現而來,亦即是由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變現生起,故除心識之外,萬有現象皆非實在。因此說:‘唯識無境’;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一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根據這個理念,意識是隨著眾生心智的逐漸成熟自然而來,所以我講意識屬於自性。既是自性,當然本來就在,只不過從你發現的那一刻起才知道有他的存在,學會怎麼去正確認識自性的方法就是佛教裡講的“法”。正信是根本,如法是必然,了了分明、明心見性,見到的就是這個自性。

    物理學對意識的論述就更為普遍了,在這裡我推薦大家關注這麼一個人,他叫彼得·羅素(Peter Russell),他寫過一本書《從科學到神:一位物理學家的意識探秘之旅》,羅素曾是牛津大學高材生,結合前沿的科研成果,提出意識,而非物質,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導元素。他解禁了被唯物理念封印的心靈力量,為我們如何建造一個更慈悲、更睿智的世界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 7 # 大海lzd

    從科學和佛學角度答,這要求不是歪道領嗎,佛是人造的,人是大自然造的,差著太遠了,意識是大自然造的,有意識的也不單單是人,凡是動物,都有意識,但有差別,佛是啥,只有人的意識,人咋說佛咋說,,

  • 8 # 小健145107595

    科學的角度,就是可執行機制。科技可以很發達,但是如果技術含量太高,那麼就無法進行普及化,需要時間讓人們去成長。佛教的角度,就叫眾生平等。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可以獲得的,那就是好的。例如溫飽,這個是大部分人都需要的。

  • 9 # 心手相連天下一家

    科學認為意識是大腦產生的,但量子理論誕生後,這點逐漸被懷疑、否定了,現在科學不太確定意識的產生處了。

    而佛學是講“意識心”——共十種意識心,眼耳鼻舌身意這前六識屬於前六種意識心,每個人的靈魂屬於第七種意識心,第八識是眾生共用的,是一個大“資訊庫”,存有所有眾生歷來所有的資訊,開了宿命通的眾生能夠“看到”。第十識就是指那個最終的絕對的東西,宇宙萬物眾生等一切都是它變現出來的,佛教修行修到最終成為佛陀就是證到這裡了,此時“心力”就強到可以變現出一切了,因為佛與這個最終極的東西已經完全圓融為一體了。

  • 10 #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瞌睡家聊過一個關於意識的話題,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再聊一下。所謂“意識”,有兩層意思。首先是“意”,指的是心意、心念,不光是你心裡面不停說話的那個內容,還包括一切在你心裡浮現的聲音、影響、感受等等,這一切都像鏡子可以照見東西一樣,光照在鏡子上,鏡子做出反映,你的自性也是這樣,外界對你有刺激,你的自性做出反映,產生了這些意念;然後是“識”,識在佛學裡的本意是分別,類似於“認識、識別”的意思,你的本性不但可以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還可以對這種反映進行區分和認識,什麼是紅,什麼是綠,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兩者綜合起來,就是“意識”。

    明代大聖人王明陽,龍場悟道後寫了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明陽心學是儒學,也是禪學,他承認心之本體就像禪學裡說的自性一樣是如如不動、不善不惡的,而有善惡分別的是這顆心性產生的意念,人類又有可以分辨這些意念善惡好壞的良知,在行動上根據良知的分辨為善去惡就是格物,格物就是禪學裡的修行。

    稍有不同的是,禪學不承認人類有天生的良知,沒有人天生善良,也沒有人天生邪惡,善惡還是二分法,是不了義。我們的“意識”之所以能區分善惡好壞,還是依據外界的教育和評判,所以“意”和“識”看上去是兩個東西,實際上是一個東西,都是我們的自性對外界刺激的反映,我們產生了一個意念,又立刻產生了另一個意念來評價上一個意念是好是壞是善是惡,這就是“意識”。

  • 11 # 寶塔鎮山路

    你這個問題,現代科學有一些解釋,可以選擇百度一下,人的意識從無中到有。道家方面講,意識這一類是無到有之間產生而來。

  • 12 # Metta讀書

    其實“科學”這個詞是日本過來的詞,科學本來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良知:

    來自古法語 science, 知識,學習,習得,來自拉丁語 scientia, 知識,學識,專長,來自 scire, 知道,瞭解,字面意思即區分,鑑別,來自 PIE * skei,砍,切,劈,分開,詞源同 shed,shin,scythe. 詞義演變比較 intelligence, 智慧,智商,原義為選擇和區分的能力。後詞義專門化為科學。(http://www.youdict.com/ciyuan/s/science)

    實際上我們通俗上理解的科學含義比較狹窄,一般認為指科技。比如:

    科學,指的就是分科而學,後指將各種知識透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百度百科)

    科技的不斷髮展,之所以是發展,一般來說是針對後來的人一定會推翻前輩的研究成果而言的。但是良知不會,沒錯良知正是指佛學,這裡的佛學不帶標籤,不是什麼宗教也不是什麼信仰更不是什麼神話故事,當然也不是哲學,哲學就是狹窄的科學嘛……

    真正的佛學,從巴利三藏來看,尤其阿毗達摩部分,學過的都知道其思維相當嚴密論證絕對完美,我可以肯定絕對是沒有人能推翻的,沒錯就是絕對,當然耍無賴另當別論。

    按:學習論證獨立思考是基礎。

    那麼這樣一看就會發現,我們只要從佛學角度來看就行了,換句話說,所有的角度其實最後都是要趨向佛學的角度,畢竟深入體系的人太少,所以我們姑且說從佛學的角度分析吧。

    那好,意識從哪來呢?

    從南傳上座部佛教來看,意識和物質是相依相待的關係。

    不過關於世界起源問題佛陀沒有正面回答,多次有人問,他都重申是無記問題,但是他提到了深奧的緣起法,因為緣起法能滅苦,“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據說著名的舍利弗尊者因為聽到阿說示尊者說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做如是說”這四句話而如實見法,見法就是初果了。

    你會問,見的是什麼呢,即緣起法。

    恰好這裡涉及到你要問的問題,不過你問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從根本上說意識從哪來呢?”

    佛陀開示了緣起法即十二因緣,即緣痴有行,緣行有識(三十二種世間果報心,下同),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因緣。

    (《長部.大因緣經》:

    “爾時,長老阿難,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長老阿難問世尊言:

    “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議哉!此緣起法甚深遠,有深遠相。但如我等觀察,卻甚明顯。”

    “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此緣起法甚深遠,有深遠相。

    阿難! 因不覺、不徹見此法,此有情類,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羅波草[之亂雜],故不得出離惡生、惡趣、地獄之輪迴。”)

    當然展開內容就太多了,這裡面有一個地方比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緣行有識,這個行是指業力(身口意養成的習慣,專業的說法是與二十九世間善及不善心相應的思心所),就是我們的習慣尤其思維習慣,力量足夠大的話會導致我們臨終剎那結生,生起結生心。但是要知道,結生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沒有一個剎那是停留的。

    值得補充的是,通俗的說,我們的壽命以及很多順逆境基本是過去的業力所決定,當下的身口意又決定著未來。

    專業地說,“受孕剎那,死亡有情一個累積在心流裡特強的業,即會產生與該業相符之地的十九種結生心之一。及隨後,於有(存在)之連續流中,其他以往所累積的業也能夠根據情況產生其他種類的果報心。”《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這裡面難以理解的是這個結生心到底如何生起的,我們就通俗地說說看,因為總有人會忽略了因緣法剎那生滅的特性即無常。

    比如有些人會以為有一個投胎的意識(靈魂之類),這就麻煩大了,因為有了人為的設定,也就是說有一個人為設定的條件(潛意識裡這個條件是不變的),從這裡出發就產生了很多附佛哲學家甚至附佛外道。這也是解脫道被混淆甚至被覆蓋的重要原因。

    其實絕對不是那樣的,而是相當複雜的因緣和合,即使我們說無明緣行,這個無明也只是主要原因。那麼有沒有一個動態的前提呢,權且這樣看的話那就是過去世養成的習慣,尤其思維習慣。思維習慣也是剎那生滅的(思心所),否則我們就無法改善生命了,佛陀就不可能成佛了,那就成宿命論了,顯然不正確。有人把它定義為記憶,那又麻煩了,成了邊見哲學,為什麼呢,剎那生滅不可能有停留的記憶,那動態的前提呢,還是指剎那生滅的業力(思心所)。

    一言以蔽之,其實一切都是業(思心所的遷流),我們喜歡看什麼聽什麼等等等,甚至成癮的極端的包括所謂與生俱來的,其實都是習慣,可是我們樂於定義為興趣愛好定義為天生、遺傳!

    你可能會問怎麼確定這樣說就是正確的呢,沒錯好問題,我想說那就是原典,結合原典裡給的方法即可如實知見,所謂觀。《大念處經》

    這裡提到的是結生心(果報心)。如果你理解的意識是結生心,那麼生起它的正是身口意習慣的力量即業力(思心所)。

    那麼,延伸一下,我們看後面,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因緣。結生心生起,由於業力作用名色即五蘊有就開始醞釀剎那剎那生長了。五蘊漸漸長大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沒錯你看見了意處,有興趣的建議研讀《攝阿毗達摩義論》。

    我們看到六處由名色生起的,名色由結生心生起的,結生心由身口意習慣的力量生起,身口意業力由無明生起。

    名色法由於強大的身口意習慣的力量催促著前赴後繼,像流水一樣剎那剎那生滅不息。

    就這樣生生死死……

    從根本上說,意識本身就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成群結隊的心所),前一個剎那滅去下一個生起,就這樣無始無終……

    直到八正道圓滿,方可“休息”。

    補充:

    一個是“無明”,有人會問,無明主導生起結生業,那無明是哪來的,其實無明從無明而來,哈哈,想想看,無明瞭還能怎樣,如果不去親近善知識不積極如實知見,那就還是生生死死遷流不息,被稱之為輪迴;

    另一個是“不可能有一個不變的前提”,否則就是宿命論了,宿命論顯然是邊見,不符合客觀事實,也就是說“自然選擇”是基於無明之下的無奈即苦,而摧破無明正是需要一個主觀能動性的改變因素(重要因緣),這個正是指見到緣起法,見到緣起法即摧破無明,摧破無明也就沒有所謂世間的疑惑,包括時間空間起源等人設概念,也即真的無所執著了(自然而然不再落入逼迫束縛)。

    說到這,不知道能否讓你滿意呢。

  • 13 # 簡如空來

    意識是人體各種記憶儲存的總和,如思維,視聽感覺和觸覺。潛意識和夢境是領域核心反物質反應能量的糾纏,也是能量補充恢復的源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喻心裡高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