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媽學堂
-
2 # 黃甡育兒經
摘要:現在的生活水平好了,家長有什麼好東西都給寶寶吃。可是一旦寶寶吃的東西太雜,就容易造成積食。如花生和紅薯混合吃,紅薯和雞蛋混合吃,冷熱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熱食後吃冷食),都容易造成胃內“混戰”,使寶寶消化功能紊亂,出現積食。
積食後果:引起寶寶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熱、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還可能造成腸、胃、腎臟的病變,家長們要注意。
飲食治療:一旦寶寶出現積食,首先寶寶的飲食要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在輔以一些改善寶寶胃口的推拿方法。
1.捏脊
5~10遍
2.揉板門
2~3分鐘。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除腹脹。可以治療脾胃運作不足導致的積食、消化不良。能幫助寶寶解決胃動力不足的情況。
3.順運內八卦
300次。順運內八卦能寬胸理氣、行滯消食。
當寶寶呃逆的時候,可以逆時針運內八卦100~300次。這個手法對於容易暈車的小寶寶效果也特別好。
4.補脾經
300次。300次最好在2分鐘內完成。
5.按揉足三里
100~150次。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主治:腹脹、便秘、腹瀉等。
注意:讓寶寶吃七分飽。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身健體,還會適得其反,傷害寶寶的身體。睡醒後的1個小時內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休息狀態運轉到正常狀態需要一點時間,這時候進食,容易造成積食。
-
3 # 一路飛花
積食是引起兒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2大原因之首,積食時可能鼻涕、鼻塞、咳嗽、發燒,嚴重的嗓子發炎、咽喉發炎,與感冒症狀差不多,就是醫生說的毛細支氣管炎(毛支炎)或支氣管炎。
兒童的自我表述能力較差,判斷是一定要準確,不管症狀如何,只要判斷有積食就要按積食處理才有效,問題來了,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引起的呢?有以下方法供參考:
1小兒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積食
2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積食
3如果發燒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後背溫差很大(嘴唇碰來檢查),如果肚子很燙背不燙、並且手心很燙手背不燙則必定積食
4想想是不是吃東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嘔吐過
5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順暢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剛開始拉稀臭,拉幾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別臭;積食大便顏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6積食幾天後舌苔會偏厚,逐漸變黃膩;舌苔黃厚一般就是已經積食至少幾天了;舌苔白厚膩或黃厚膩也必定是有積食
7有沒出現臉蛋發紅,一邊(一般是右邊)偏燙;可能還有手心腳心偏燙;
8食慾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東西,也可能總是吃不飽的樣子
9晚上睡覺不安,不停扳,這頭翻那頭,哭鬧(積食必然會睡覺不安,所謂胃不和臥不安),還有磨牙的
10嚴重的嗓子、扁桃體、咽喉發炎,一般開始都是發紅,有化膿了變白
11喊肚子痛,大便後就不痛了,過後可能還要痛。
其中前3條有一條就能判斷是積食。
無論是咳嗽,發燒,流鼻涕,不好好吃飯,只要是積食引起的,首先要把積食問題解決了,各種症狀可慢慢自行消除,把積食問題處理掉就行了,調節飲食結構和用餐習慣是根本,餐食少量多樣,水食交替,不是嬰兒的話減少主食和零食(積食了一般食慾下降),多點水果蔬菜,小時候會吃點酵母片,燒蒜,現在的健脾丸,消食丸不錯(大品牌的),建議不用藥,一般調整飲食一週內就可見效,想促進結合小兒推拿:清脾胃,清大腸,推四橫紋,摩腹,捏脊,就可以了,具體穴位和手法網上有,注意小兒面板細嫩,推拿師加一點潤滑的介質:潤膚油,護膚粉或膏都行。
-
4 # 岐黃中醫方大夫
孩子積食,是指由於小兒先天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或因小兒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從而導致脾胃運化無力,久而久之形成飲食停滯腸胃,而形成積食。
積食的臨床症狀有:
食慾減退,甚至厭食、噁心、嘔吐、口臭、脘腹脹滿、大便稀、或幹,或糞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舌苔白厚或黃厚等。
那如何改善積食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飲食要做到定時、定量
1日三餐,葷素搭配,多吃點新鮮水果和蔬菜,儘量不要給孩子養成吃零食的習慣。晚飯不能吃的過飽、過晚!
2、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如游泳,踢足球,跳舞、跳繩等。
3、可以給小孩做推拿按摩,比如揉腹、捏脊等
4、可以給小孩吃點山楂丸,雞內金散,肥兒丸等中成藥,也可以給孩子用白蘿蔔煮水喝。
-
5 # 全科吳醫生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說法,在我理解,所謂的積食不就是消化不良嘛。
小孩積食或者說消化不良有什麼症狀呢?
孩子往往會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時間長了,小孩營養吸收不好,就會影響小孩的生長髮育,比如說消瘦啦、不長個啦等等。
那麼該怎麼改善呢?
首先,運動。堅持多讓小孩進行戶外運動,可以去公園散散步、放放風箏什麼的,多讓孩子跑跑、曬曬太陽。身體好了,胃口自然就好了。
其次,補鋅。補鋅有助於腸道吸收,還能促進孩子食慾。
當然了,中醫對治療積食也是有他的一套的。
小孩按摩推拿就值得試一試(但是注意要去正規的中醫醫院哦,免得被江湖郎中騙了)。
還有就是一些中藥:像茯苓、山楂等,對於改善小兒積食也有不錯的效果哦。
-
6 # 梓州杏林
小兒積食表現為:食納減少,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甚至腹瀉,消瘦,面色發黃,神疲乏力,目無光彩。
致病病機:主要是脾胃受涼,餵養不當,飲食不調,長期偏食。飲食失節,停滯不化,造成牌胃運化失常,對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
防治措施:積極防治各種急慢性疾病,飲食調理。
科學及時新增輔助的幼兒食物,小兒切忌飲食單一化,並及時糾正小兒偏食和寄生蟲等疾病,
注意食品衛生,小兒要吃熱食,熟食,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
-
7 # 野山藥叟
謝謝相邀。積食有久暫輕重,症狀表現有別。輕則腹脹厭食大便不暢,宜消積化滯行氣,服用健胃消食片,或用山楂、雞內金、麥芽、神曲之類藥熬水喝。若有內寒,酌加溫胃散寒的乾薑之類;若有內熱,酌加少許黃連之屬。若積食曰久,已成疳症,腹脹臌青筋顯露,臉唇黃白夾雜,大便膠結或堅硬成團粒,幾曰一解,盛則腹痛。宜軟堅散積、化滯通便,視程度輕重患兒體質強弱分別處之。或攻下,或潤下,或攻補兼施,必遵醫囑。宿便去之後,仍需補脾胃以固本,謹防再犯。患兒脾胃嬌嫩易虛,過食不節制,或飲食無規律,或飲食不潔變質,均可致患,監護人應盡己責。平常多食健脾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蔬菜瓜果,定時定量,不可零食不斷使脾胃得不到休息。
-
8 # 看開2017316116
謝謝你的邀答!養育孩子真的比較費心,孩子有一點點不適就比較緊張。寶寶一般積食大多數是因為飲食造成的消化不良,寶寶消化功能弱不當餵養就會積食。如果寶寶睡覺不踏實老是翻身沒有之前有精神,也沒有平常對食物需求;寶寶的舌苔白而厚,鼻翼兩側有的寶寶會發青,寶寶撥出的口氣有股異味,比如酸臭味等肚子脹如果寶寶會表達的話肚子疼不舒服;重一點就是嘔吐發燒了。如果自己不確定寶寶是不是積食了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才能有效的對症治療。願寶寶健康!
-
9 # 張平安54
孩子積食是指飲食過分肥甘厚膩,損傷脾胃而引起的。表現為形體消瘦,肌肉鬆馳,面色,面板色澤不華,毛髮稀疏,大便不正常,厭食和異嗜食,肚腹膨脹,精神異常,萎摩不振,煩躁不寧,脾氣急躁,揉眉捋眼,咬牙嚼異物。嚴重的象老人骨瘦如柴。根據症狀分為,積型,疳型,脾虛積滯型,目翳型,腫脹型,牙疳型。其中積型表現為吐乳腹瀉,大便臭腐,便中有不消化食物,煩躁啼哭,兩腮紅赤,苔白膩。成藥可用小兒健脾散,小兒積散,小兒麻積糖,康樂肥兒散等。疳型,表現形體消瘦,肌肉鬆馳,腹如舟狀,按之無物,食慾低下,大便稀溏不消化,吐瀉,啼哭,精神不佳,舌淡苔白,指紋談紅。可用開胃健脾丸,寶兒康散,消積健兒散等。脾虛積滯型表現,形體消瘦,毛髮枯稿,睏倦喜臥,不食,腹脹搶按,夜臥不安口臭磨牙,食則吐,便酸臭,小便黃或如米泔,面色無華,苔厚膩,脈細無力。治法消積理脾。目翳型表現,目珠紅赤,迎風流舊,痛澀難睜,白膜遮睛或夜盲。宜滋陰補肝,成藥石斛夜光丸。可食羊肝粥或雞肝粥。腫脹型表現,形體消瘦,下肢足踝浮腫,重者面目四肢都腫,小便不利,宜健脾利水,成藥五苓散。飲食可用鱔魚粥,鯉魚冬瓜湯。牙疳型表現,牙齦破貴流膿,口熱臭,口舌潰瘍,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宜情心瀉火。可用清心牛黃丸。還可用淡竹葉十克,苦丁茶六克,甘草三克,水煎,加適量冰糖喂之。也可用金銀花十克,柿霜十克,先將金銀花煎水取汁,兌入柿霜當茶飲(大人去心火亦可用)。
-
10 # 嫣然一笑130348456
寶寶積食主要表現為睡覺不踏實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的時候還會磨牙,舌苔發白,食慾不振,有時候肚子脹肚子痛,厲害了還會發燒,精神也萎靡不振,皮膚髮黃,如果有這些症狀說明孩子是積食了,喝點麥芽水或者給孩子吃點七珍丹,慢慢輕柔下肚子就可以了。吃點容易消化的食物,煮點山楂水可以幫助消化,尤其是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先不要吃清淡飲食兩天慢慢就會好的
回覆列表
寶寶積食是很常見的現象,作為家長或者看護人,要及時發現寶寶是否積食,並且知道如何處置。
寶寶積食的症狀寶寶睡覺不安穩,磨磨嘴或咬咬牙。食慾下降,飯量減少。會說話的寶寶說自己肚子疼。寶寶口裡有酸腐的氣味。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發白厚膩,嘴唇發紅。寶寶煩躁易怒。家長需要明白一點,吃的少並不等於不會積食,現在可供寶寶吃的食品種類太多,寶寶可能會吃雜,引起物間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