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海明
-
2 # 揚楊劉
1.蜀漢的英雄人物多,講義氣。劉備,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諸葛亮,龐統,哪個不是響噹噹的英雄。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青梅煮酒論英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隆中對等,都是關於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2.《三國演義》中把劉備寫成正義的一方,劉備是匡扶漢室的主角,為了突出劉備的正面效果,就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寫成奸雄,而把孫權寫成了江東鼠輩。三國之中,蜀漢最弱,人們會同情弱者不會同情強者,但蜀漢是代表著正義的,人們都是支援正義的一方,正義要努力戰勝邪惡,以弱勝強。
3.蜀漢代表著勵志的人生態度。劉備出身平民,以織蓆販履為業,但他的理想是要做皇帝,靠著關羽和張飛兩兄弟就開始起步了。劉備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整整的打了一個大圈,雖然屢戰屢敗,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但劉備是一直在努力拼搏,赤壁之戰時曹操已經八十萬大軍了,但劉備還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去努力,到做後佔據荊州和益州,走向成功,從二十多歲一直奮鬥到了六十歲,實現了他的理想。
-
3 # 燕山永固
三國裡為什麼更喜歡弱小的蜀漢?其實就因為蜀漢裡有兩個人的魅力太強大了,首先是劉備,其人格魅力是關張趙馬黃以及諸葛亮等一大批武將謀臣追隨的最重要基礎,再有就是諸葛亮,作為當時的“智聖”更是千百年來倍受後人推崇。有這兩位人氣大咖坐鎮,才使得弱小的蜀漢最受人喜歡。
只要是讀過《三國演義》的讀者,十之八九是更推崇劉備這個仁義君子的,因為老百姓一般是以道德品格作為評價標準。要知道,在三國那樣一個人心叵測的亂世,以德服人是最重要的,就是現在老百姓依然是尊劉抑曹的,在百姓的心裡,君子永遠比小人更讓人喜愛,那麼劉備究竟有哪些讓人喜愛追隨的地方呢?
一、重視兄弟情義,劉關張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句話是後人結拜乃至交朋友必說的誓詞,人們至今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堪稱千古流傳。
二、劉備的梟雄本質、德高望重受人追隨。。
首先,劉備作為當時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一個政治集團首領,是具備梟雄的特質的,那些躊躇不前沒有主見的人,只能稱作庸人,而梟雄所需要具備的特性可以是殺伐果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等重要才能,這些多多少少都能在劉備身上體現。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劉備殺張裕一事,張裕是西蜀的的一個算命先生,經常在劉備軍中散佈一些不利的預言,導致軍中士氣低落,劉備很是不滿。後來出兵漢中時,張裕諫言不能出兵,否則出師不利,劉備沒有理會並且勝利歸師了,便藉著此次機會想要除掉張裕。諸葛亮前來勸阻,說西蜀人才本就不多,為了處理好和蜀漢本地人的關係,即便他犯了罪也饒他一命罷。劉備這次卻沒有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斷然回覆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意思是說,蘭草是芳香的,當然很好,但是如果生長在我的家門口,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就一定要把它鋤掉。由此可見,劉備很是具有梟雄的特質的,行事果斷,做事決絕,一點不拖泥帶水、優柔寡斷。
劉備曾經在汝南戰鬥失敗差點自殺,後對追隨者說:“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備之命窘,累及諸君!今日上無片瓦蓋頂,下無置錐之地,誠恐有誤諸公。公等何不棄備而投明主,共取功名富貴乎?”此時劉備41歲,被曹操擊潰,無處容身,出道近2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所幸,劉備在道德、聲望方面的不懈投入獲得了回報。雖然屢戰屢敗,九死一生,但是每次失敗甚至被打到全軍崩潰、丟棄妻子的險境下,又能收攏人馬,恢復氣象,他的團隊仍然忠心耿耿的跟隨他,並且不時有趙雲、徐庶、魏延這樣能人投奔,糜竺、伊籍這樣的貴人相助。陶謙、劉表這樣的軍閥,甚至劉備的仇家呂布、曹操、袁紹都以接納劉備為榮。
三、君臣關係融洽,集團內部關係和諧。
劉備和他的追隨者之間,能夠保持一種始終不渝的良好的關係,且相互信任。和曹操不同,曹操會因為僅僅想殺雞儆猴平息內部反對之聲便殺了一直輔佐他的荀彧和崔琰,劉備在君臣之義方面做得要比曹操好得多。如果說曹操用人是以權術相馭,那麼劉備用人則是靠性情相投,以感情相待。
先說一說劉備與文臣諸葛亮的關係,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和諧的君王和丞相的關係,這種關係呢,和張良之於劉邦又有些微妙的不同。若張良和劉邦之間的關係是透明的,能坦誠相待,張良也不會在劉邦大業已定的時候立即辭官隱居,除非他十分了解劉邦,並且知道他最終是容不下自己的。但是劉備和諸葛亮不同,劉備最後永安託孤的時候曾對諸葛亮講,如果劉禪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你就取而代之罷,這句話有幾分真情實意我不知道,但是歷史上關係鐵到能讓皇帝對宰相說出這句話的,唯此一例。其效果也十分卓著,君臣心心相印之下,又有三顧茅廬知遇之恩必然不會抹煞這份情誼。
再說一說與武將趙雲的關係。其實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但是這幾人確實是親若兄弟的,雖然表面以君臣相稱,但是私下裡卻像親人兄弟。劉備一旦確認人忠心耿耿,便也會更加信任對方。比如長坂坡之戰,劉備一眾人在長坂坡遭曹操追殺向南逃去,混亂之中手下大臣稟報:”趙雲往北而去,一定是投靠曹操去了“。劉備揮戟指著那個大臣說”子龍絕不會棄我而去“果然不一會兒,趙雲回來了,還救回了劉備的一家老小,由此可以看出劉備和趙雲確實做到了肝膽相照。
劉備作為蜀漢集團領導者,具有諸多優秀品質,正如上面提到的重情重義、愛民愛才、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等,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他的政治品格特點,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的體現,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正是領導人具有這些優秀的品質,才讓弱小蜀漢博得人們的喜愛。
-
4 # 山與海間
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寫活了這段時期的歷史,使得三國時期成為人們最為熟知的歷史時代。
人們只所以更加喜愛蜀漢,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漢朝的正統,為蜀漢的重要人物都賦予了獨特的性格,劉備的仁義,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關羽的忠義,張飛的莽撞可愛,渾身都是膽的趙雲,老當益壯的黃忠,號稱三國第一戰將的馬超,腦海中都有了鮮明的印象,小說和電視劇對蜀漢人物的設定,都符合華人傳統道德,具有優秀品質,更易於被人們接受和記憶。
全國各地方戲劇,說書人到處都在傳播的三國故事,更加鮮明的讚揚蜀漢。關羽更是被奉為武財神。
劉備賣草蓆出身,卻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取得三分天下的功績,這也符合中國傳統文人對知識分子的角色定位,自古以來文人都對諸葛亮推崇備至,各個時代也會誕生相關讚揚的文學作品,不斷加固人們對蜀漢人物的喜愛感覺。
即使現在我們知道真實的歷史與文學作品相去甚遠,仍然不妨害我們對文學人物的喜愛,就像司馬遷寫的趙氏孤兒一樣,雖然我們都知道基本是假的,但是我們就是喜歡裡面的人物。
與其說華人更喜歡蜀漢,倒不如說是中國一向都喜歡正義凜然的英雄人物吧。
-
5 # 牛仔故事
蜀漢雖然在三國中最早滅亡,而人們對其很懷念,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蜀漢出了一個智神諸葛亮,這個人物有很多閃光的優點,比如智慧超群,料事如神。在初出茅廬前,就能預見天下大局的發展趨勢。劉備慕名三顧茅廬,請其出山當了軍師後,按照他的計謀,制定了聯吳抗魏的策略,打了許多勝仗,最後佔據蜀地,才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其二,諸葛亮忠心事主,為人重義氣,堪為師表。做事又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所寫《前出師表》感人至深,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併為後人留下了一個很完美的形象。
其三,諸葛亮之外,蜀國還出了劉備、關羽、趙雲、張飛、姜維等許多傑出人物。這些人物在作家羅貫中的筆下都寫得很動人,因為其在創作中,是將蜀漢的故事放在最主要的筆墨上去表現,所以,蜀漢的一群人物也從正面描寫得最生動,這些人也幾乎成了後來人們津津樂道的榜樣。
此外,三國鼎立的另兩個國家,雖然滅亡在後,也有許多傳奇人物的故事,但這些人物的形象大都不是以正面完美的形象去塑造,尤其中性及有缺陷的人物寫得多,這些人也寫得很生動傳奇,但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卻不完美,所以,這也成了人們只同情和懷念蜀漢的一個重要原因。
-
6 # 天道
我覺得由三方面原因:
1、底層人民成長為英雄豪傑,個體存在英雄崇拜情節,是大家的榜樣。
劉關張初始都是底層人民。劉備,賣草鞋 。 關羽,販棗,還有說是打鐵匠。張飛 ,屠戶。後來皆成王侯,可以說是完美實現逆襲。這些是普通民眾的嚮往或理想,實現了大家都不能實現的價值。
2、大家更傾向弱勢群體。
出於人性一面,大多人都是關注、傾向弱勢一方。蜀漢最弱,大家無形中喜歡這些人。
3、輿論導向(影視、歌劇的影響)造成蜀漢更受人喜歡。
自小我們看的書籍、影視等都塑造出蜀漢人的義氣、團結、恭謙、孝順、尊師重教、能力強等正面形象,“桃園三結義”、“赤壁之戰”、“劉備摔子”、“三顧茅廬”等故事從小到大都是深入人心,同時,曹魏的曹操等又是奸詐、殘暴、濫殺無辜的負面形象,兩相比較,大家就更喜歡蜀漢人了。
實際上,我們還是應該理性的對待歷史,結合所處的環境、具體時間來評判歷史和個人。
-
7 # 三人行必有我師
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太深了,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羅貫中筆下的劉備漢室之胄大漢之皇叔,代表了正義,正統。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忠君報國思想正是中華文化精髓。關張趙馬黃個個忠勇仁義,深入人心。蜀漢雖短影響深遠的意義在於中華民族痛恨分裂的大一統思想。
-
8 # 胡侃解密三國
喜歡一個東西需要理由麼?不需要麼?需要麼?不需要麼?!需要麼?!!
答案——不需要!
存在即合理,哪怕東吳這麼不討喜,孫權人設這麼渣,也還是會有人喜歡東吳,那故事更傳奇,人設更好的蜀漢為何不能讓更多人喜歡呢?!
蜀漢讓人討喜的地方:
第一,白手起家現實中的富二代,拆二代相對來說還是很少的,窮人仍佔世界的絕大多數,而曹操祖父是太監,父親買了個太尉(三公之首),家世雖不能比肩袁紹袁術,但也絕對是家大業大了;而孫權更像個拆二代,本來孫策打下江東,正是要振翅高飛的時候,偏偏20多歲就被刺殺,18歲的孫權坐的江東,這得拆多少房能賠這麼多啊!而劉備出場就是“織蓆販履”,地氣可以說是接的充足,沒錢沒權,還沒人,直到現在大部分三國類遊戲,普通預設選孫權,天堂模式選曹操,地獄模式非劉備莫屬了。地氣足,當然受大部分人喜歡。
第二,關張馬黃趙劉備能力不如曹操,實力也不如曹操,孫權,但是要是比戰將蜀漢卻誰也不怵,拋開《三國演義》關二爺有實力問鼎三國第一將,而且前期,劉備對大部分人的吸引力完全不如關羽,張飛。趙雲加入後這一現象更明顯,關張趙成了劉備的護身符,劉備無論跑到哪都受歡迎,多少大勢力都被滅了,而劉備依然在突突突,可能就是因為劉備有猛將罩著,就算不為劉備,為了能招攬一下猛將也值得收留劉備(雖然沒有成功的)。在黃忠和馬超加入後,關張馬黃趙絕對可以稱得上三國第一打手團,關羽萬軍中斬顏良,黃忠陣斬夏侯淵,即便放到整個歷史長河中,也都是比較少有的斬大將記錄。可以說五虎上將撐起了蜀漢的大半邊天。
第三,鞠躬盡瘁諸葛孔明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三國志》如此評價諸葛亮,治國理政諸葛亮絕對的一把好手,雖然軍事,將略不是最擅長的,但也不差。《三國演義》更是“狀諸葛多智幾近妖”。三國有兩個人格魅力爆棚的丞相,曹丞相和諸葛丞相,而且事實上曹魏和蜀漢都有相當多的忠實粉絲,而高風亮節,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無異是蜀漢大量粉絲的重要來源之一。而且諸葛亮以曹魏五分之一的實力跟曹魏打的平分秋色,而且始終保持進攻態勢,諸葛亮的牛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想象的。
有以上幾個原因,即便蜀漢勢弱,即便季漢最先滅亡,仍然擋不住人們對蜀漢的喜愛,擋不住人們對五虎將的推崇,擋不住人們對諸葛亮的崇拜!一個短短几十年的割據朝代能做到這些已經非常了得了,為何不喜歡呢?!
-
9 # 小青御史臺
第一,很多人喜歡蜀漢,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曹魏,更不喜歡曹操,三國就三個國家,不喜歡曹魏,可不就偏向蜀漢嘛。
第二,跟《三國演義》這些文學作品關係很大,褒劉貶曹的主題,加深了大家夥兒對蜀漢的認同與喜歡。
第三,人性天生同情弱者,仁慈的劉備處於弱勢,那麼與他對立的曹操,當然要被塗成白臉,強大而又邪惡的曹魏,誰會喜歡呢?寬厚弱勢的劉備,誰不憐惜呢?
第四,劉備及其蜀漢代表的是正義、忠誠、正統,而曹魏則是篡逆的代表,而歷代的統治者是不會宣揚曹魏的這種篡權舉動的,他們大力弘揚的是劉備這樣重視正統、保衛正統的人,只有普通人都喜歡了劉備這樣的忠臣孝子,他們的統治才能更加穩固!所以這也是政治需要!
以上。
-
10 # 赤旗插遍天下
原因很簡單:沒有蜀漢這個政權,三國這個故事就沒有那麼精彩。
蜀漢有一組武將與君王的傳世佳話
蜀漢有一組文臣與君王的傳世佳話
蜀漢有一縷起於青萍之末的平民氣息
蜀漢有一股逆天改命的進取精神
說句題外話從商湯到清朝,老百姓對那個創業團隊成員耳熟能詳?最有感情?看看王者榮耀連馬超都出了。
在三國後不久兩晉南北朝提猛將是關羽張飛,提君臣便是三顧,到後來提兄第都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劉備一夥後來被士大夫和百姓傳唱了近兩千年原因無他:他幾乎達到我們對每一個階層的上限與美好的嚮往。
他們出身大多寒微,又讓大家有了很強的代入感,
一個賣草鞋的破落戶,一個殺人逃犯,一個流氓頭子,還有一個雙親死去在家種地吹牛的中二書生。
然而這裡面卻誕生了華夏文明智慧的化身,仁義武勇的極致,當時天下唯二的英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盡力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人,為在亂世為準則的人。身邊會聚集什麼人?
是轉戰千里,不說一句怨言的張飛,是尋兄的關羽,是千里尋主的廖化,是衝陣救主的趙雲,是鞠躬盡瘁的孔明。
亂世的黑暗不僅是兵戈不斷,還有人心險惡,禮樂崩塌。
大多人們在這亂世裡希望這光明早些到來。這種光明不僅是重鑄秩序,重建禮法。還有充滿的人性的光輝。
這種光芒不怎麼明亮。可在黑暗包圍中不會被吞沒,一直給予人們期盼的溫暖。
劉備集團那些英傑們曾經帶來過這樣的光輝,雖然在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黑暗時期裡像流星一樣轉瞬即逝。
在他們奮鬥的幾十年裡,不離不棄,有始有終。百折不撓,壯心不已。 沒有殘害過百姓,沒有在昏暗的世道里和光同塵,助紂為虐與那些劊子手同流合汙。
與劉備在一個時代同為英雄的曹操,他比劉備出身更優秀,能力更強,文采更好,本錢更大。
但他出身高門不知小民如何生活,他也有一顆打破亂世赤誠的心,但也在亂世爾虞我詐,變得逐漸黑暗,生人婦、高稅率,在亂世大興土木建漳水三臺,大興徭役。左手寫出“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偉大詩句,右手拿著使詩句中的現實景象的屠刀。
屠徐州、屠彭城、屠興國、屠宛城。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換做你是建安十三年襄陽百姓,你能不跑麼?
盤點一下與劉備集團同時期的其他典故
有的英雄,聽到磨刀霍霍,就去殺人全家。當面燒信件看似大氣,背後去偷看拉清單。
七萬降兵有沒有混進來的奸細?有殺錯沒放過,屠光光。 浪費糧食!
荀令君是我之子房,奈何心念漢室,那請你喝藥趕緊去死吧,我該當魏公、魏王、魏武帝
于禁、樂進、張遼、徐晃,勞苦功勞,奈何不姓夏侯不姓曹,讓你封侯就不錯了。
有的雄主,用得著你時同坐一輛車,用不著你時堵門放火,賜死你兒子。 靠大都督逆風翻盤,坐穩江山後流放他兒子。靠名將逆風翻盤,坐穩江山後修書一封罵死名將。
有的狼顧,承老闆三代人知遇恩情,為少主四友,兩次託孤輔政,恩寵無二。 打順風仗時血流遍地,築京觀以煊赫武功。打逆風仗時龜縮不出,千里請戰,女裝加身。 指洛水為誓,保政敵太平,秋後算賬,滅人滿門,凡有八族,誅殺異己。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永嘉之亂,神州陸沉!
劉備集團帶來歷史精神的符號有上述的蠅營狗苟?
黃權走投無路投奔了曹魏,劉備是怎樣對待他家人的?他的兒子黃崇是為季漢殉國的第一批人。
糜芳叛變讓關二爺敗走麥城,哥哥糜竺請罪,劉備沒有遷怒他。
在劉備一夥的事蹟中,看到很多那種普羅大眾對人性的期盼。 桃園結義是假的,但劉關張的情義用了一生鑑定這個友誼。
攜民南下是愚蠢的,但在古典史上與百姓甘於同敗是很罕見的。有些東西為何只需要堅守的,這種堅守恰恰是這幫“愚蠢”的人們。
為何季漢更得人心?我相信因為對良心和道義的人畢竟還是大多數。
當其他黑暗時代到來時,他們的精神激勵一個個後來者們。
激勵嶽武穆的是關雲長,激勵文天祥的是諸葛亮。
當近八十年前那場浩劫到來時,是那些可愛的人有千里走單騎的決然,是出師表那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義無反顧!
我們的史詩故事,崇尚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孟子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正是說大義難得。
外華人讀三國演義、三國志、做三國遊戲,無不讚嘆他們“的騎士精神”
全站三國的製作方給劉備集團這樣的評語
曹操或許是那個年代的需要的領導,但劉備是華人需要的英雄。在這個國家民族,最混亂迷茫的時期,真的誕生了這麼一群人, 哪怕在史料缺失,很多事蹟被湮沒的情況下,依然成為了華夏文明的讚美。
在那個人命如草芥,道德淪喪,末日一樣的世界。 真有有一夥人心向光明,逆風而行。
季漢這批人,他們的故事帶來精神符號充滿了人民對義氣、勇氣、智慧、仁德的期待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這一條,季漢做到了。人民自然更有好感,就該被這個民族以史詩的方式傳唱。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談一下為何蜀漢最先滅亡。
第一,當初劉備奪取巴蜀,是以一個外來軍事殖民政權來管理巴蜀的,蜀漢的政府管理層大多是劉備從荊州帶來的軍隊人才,因此和巴蜀本地形勢形成鬥爭。
第二,東吳方面沒有支援蜀漢。正如古語所說,唇亡齒寒。當初魏國派大將討伐吳國的時候,魏軍卻在暗地裡派大軍討伐蜀漢,當吳國看清魏國的意圖之後,又想派兵去攻打蜀漢,也是想爭得一些土地,由於缺少吳國來牽制魏國,蜀漢很快就被滅掉了。
第三,蜀漢的人才非常匱乏,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完全靠的是五虎將和臥龍,鳳雛幾位功臣,然而這些人慢慢死去之後,蜀漢的主心骨都沒有了,導致蜀漢面對敵軍只能一味防守。
最後,蜀漢還有這麼多人喜歡是因為幾個主要的人物都是出生在蜀漢,劉備關羽張飛,作者也是圍繞這幾個人大力展開寫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