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如戲9322
-
2 # 李浩子
1.廣西南寧中山路:這裡有一條大名鼎鼎的街,不足百米的街道里,佈滿了兩百多家店鋪。從南寧傳統的小吃,芋頭糕、圈筒粉、粉餃、油條、燒烤、田螺、海鮮、酸野、水果、涼茶、鮮榨果汁、花生糊、芝麻糊、湯圓、餛吞、牛肉丸、八珍伊麵、老友粉、小炒、亞熱帶特色水果,到武漢的鴨脖子、香港的缽仔糕、北京的炒板栗、雲南的汽鍋雞,真是應有盡有,美味異常。
2.湖北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漢味風情街位於武昌司門口,東靠十里長街(解放路),面臨浩瀚長江,南枕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一塊方寸之地,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
3.南京夫子廟小吃:夫子廟小吃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多達百十多個品種。
-
3 # 沙棗花的季節
我去過很多地方 個人覺得還是北方的美食多 尤其是西安的美食 肉夾饃 biangbiang面 涼皮 羊肉泡饃 肉丸胡辣湯 粉蒸肉 價格實惠還很好吃 美的不要不要的 值得一去強烈推薦哦
-
4 # Mr糊塗
中國頂級小吃之都十大排行榜"上榜城市依次為臺北、成都、西安、重慶、香港、廣州、武漢、長沙、北京、上海。
1、臺灣
臺灣飲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風味小吃雲集的夜市是臺灣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見的小吃有蚵仔煎、炸雞排、臭豆腐、鹽酥雞、生煎包、米血糕、蚵仔麵線、甜不辣、滷肉飯、肉圓、擔仔麵、牛肉麵、小籠包等。鳳梨酥、牛軋糖等臺灣特產的烘焙美食是知名的伴手禮。
2、成都
四川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各具風味。錦裡小吃街,將川內各地名小吃悉數收羅於街內,現場製作,現場叫賣,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看的見。在錦裡,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遺憾。比較出名的與好吃街的蕎麵、三大炮、牛肉焦餅、黃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麵、涼麵、滷菜都不錯。還有一家賣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
3、西安
西安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西安必去的地方。
特色小吃:biángbiang面、餃子宴、秦鎮涼皮、牛羊肉泡饃、老童家臘羊肉、鍋盔、肉夾饃、臘汁肉、葫蘆頭、蜜棗甑糕、石子饃。
4、重慶
重慶飲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作新菜見長。重慶亦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慶市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重慶飲食文化代表:重慶火鍋、川菜、渝菜(重慶菜、渝派川菜)、水煮魚、回鍋肉、酸菜魚、辣子雞、泉水雞、水煮肉片、老鴨湯、酸辣粉、魚香肉絲、泡椒肥腸、粉蒸肉、燒白、重慶小面、重慶小吃等。
5、香港
香港是流行於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紮根香港,如年糕、粽子、魚蛋、蛋撻、小桃酥、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小椰堆、花生餅、芝麻餅、相思酥、棋子餅、炒米餅、格子餅、花生糖、袋仔面、雞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等等。
6、廣州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
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麵、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
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7、武漢
武漢飲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武漢特色小吃有熱乾麵、三鮮豆皮、面窩、米粑、豆絲、歡喜坨、鴨脖子、武昌魚、排骨藕湯、洪山菜薹炒臘肉、餈粑等。
8、長沙
長沙境內主要以湘菜為主,湘菜源遠流長,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著名詩篇《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長沙小吃主要有:口味蝦、長沙臭豆腐、糖油粑粑、黃鴨叫、德園包子、麻辣子雞、楊裕興等。
9、北京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麵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10、上海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豔)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
5 # 啷叔扯淡
重慶菜,即渝派川菜,就是在巴渝重慶地區廣為流傳的菜餚。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
重慶由於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人流匯聚,重慶的菜餚特點便是能採各地之長,敢於創新,適應不同顧客需要。重慶菜原來自於川菜“下河幫”。下河幫以重慶、達州、南充為中心,下河幫川菜大方粗獷,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著稱稱,俗稱江湖菜。重慶川菜結合了川東精品川菜的影響,加上長江邊碼頭文化,生髮出不拘一格的傳揚風格。同時,受到了民國時期和三線建設時期大量江浙移民的影響,部分重慶菜口味相對四川川菜,帶有淮揚菜和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點。部分渝派川菜易學易做,開胃下飯,因其平民和能大開胃口的特點,近幾年來在全國範圍內大受歡迎,不少的川菜館主要菜品均為渝派川菜。近年來,重慶菜以這種本地菜為基礎,吸收各派烹飪技法,逐漸發展起來,從而形成代表地方特色的菜系。
其代表作有麻辣火鍋、酸菜魚、毛血旺、口水雞、乾菜燉燒系列(多以幹豇豆為主)、水煮肉片和水煮魚為代表的水煮系列、辣子雞、辣子田螺、豆瓣蝦、香辣貝和辣子肥腸為代表的辣子系列、泉水雞、燒雞公、芋兒雞和啤酒鴨為代表的乾燒系列。
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縴夫的粗放餐飲方式,一般挑擔子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後,洗淨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橋頭一般賣勞力的工人,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滷汁、蘸汁也改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乾淨而適合重慶人的口味。也有人撰文說,重慶兩江(長江、嘉陵江)江流之處的朝天門,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後只要其肉、骨、皮,但卻將牛內臟棄之不用,岸邊的水手、縴夫將其撿回,洗淨後倒入鍋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來飽腹,二來驅寒、祛溼,久而久之,就成了重慶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氣的麻辣毛肚火鍋。因此,重慶的火鍋發源於朝天門碼頭。但不管是在重慶江北,還是重慶朝天門,重慶火鍋發源於江邊、碼頭之處卻是不爭的事實了。由於巴國、蜀國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調味的飲食習慣,後發展為小商販挑擔沿街叫賣。重慶火鍋隨著改革春風迅速輻射全國。從西北戈壁腹地格爾木到東海之濱的國際大都會上海;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椰島首府海口市,都佈滿了重慶火鍋館,到處都可以品嚐到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
重慶小面
說到重慶美食給人的印象,人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鍋,但是對於本地人最愛的美食來說,排在火鍋之前的就是重慶小面,重慶人對重慶小面的熱愛不亞於火鍋,清早起來,街邊的麵攤格外紅火,儘管堂子裝修的不好,甚至沒有堂子,美女在這個時候也從不顧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吃著那是個香哦,西裝革履的紳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重慶小面吃盡,麵攤前,男女老少。有白領,有棒棒,有小學生,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不論身世,不論地位,為的就是一碗重慶小面。由於快捷、為重,重慶小面,也可以說最能體現重慶“碼頭文化”的美食了,也體現了重慶人風風火火的秉性。
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鄉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名小吃,主粉由紅薯,豌豆按最佳比例調和,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而成。以其價廉物美口味獨特的優勢在全國各大城市銷售異常火爆。“重慶酸辣粉”分為兩種:一種為“水粉”,即用紅薯澱粉自己調配製作的;另一種為“乾粉”,即加工成粉條狀的乾粉條。由於乾粉條製作的酸辣粉較為簡易方便,一般都採用乾粉的製作方式。
翠雲水煮魚
水煮魚的前身其實是出自重慶的火鍋魚,選用10斤左右的快要流油的肥魚,片成巴掌大的魚肉片,將一個缸似的大鐵鍋像鍊鐵似的燒得緋紅,成菜後用大盆端上來,紅豔豔熱騰騰。一圈人就圍著這大盆,端著啤酒瓶撈魚。吃完了再煮點青菜豆腐之類,特別乾脆利落。火鍋魚流傳開了之後,很多城裡的食肆就開始仿效,但這些食肆沒有辦法弄一個大鐵鍋並像鍊鐵似的旺火煮魚,三兩個食客也不方便一頓吃10斤的魚。因此就弄成小鍋、小火、小魚,名曰“水煮魚”。 重慶“翠雲水煮魚”便是在時間的驗證和市場的優勝劣汰下,從全國第一家經營水煮魚的餐廳發展到現在,被譽為“中國水煮魚之父”,以“滾油、活魚、濃香、麻辣味重、魚肉外酥裡嫩、味道醇厚”聞名大江南北,被定格成重慶水煮魚的正宗風味。
歌樂山辣子雞
大約12年前,重慶歌樂山三百梯一家路邊小店,推出了以麻辣為主的辣子雞。此菜用料特別講究,主料一定選用家養土仔公雞現殺現烹,以保持鮮嫩肥美,輔料非川產上等辣椒、川產茂汶大紅袍花椒不用,這樣烹出的菜品,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麻辣酥香,鮮嫩化渣。別看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考驗廚師的功力,尤其是對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雞必須色澤鮮豔,與辣椒交相輝映、不能發黑,雞塊必須入口酥脆、帶有幹辣椒過油的清香,甜鹹適口。火候非常難掌握,可以說是“多一分則焦,少一分則不熟”。
酸菜魚
酸菜魚屬四川菜系,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相傳酸菜魚始於重慶江津的江村漁船。據傳,漁夫將捕獲的大魚賣錢,往往將賣剩的小魚與江邊的農家換酸菜吃,漁夫將酸菜和鮮魚一鍋煮湯,這湯的味道鮮美,於是一些小店便將其移植,供應南往北來的食客。酸菜魚流行於90年代初,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有其一席之地,重慶的廚師們又把它推向祖國南北,酸菜魚是重慶菜的開始先鋒之一。酸菜魚流行於90年代初,是重慶菜的代表之一。
毛血旺
毛血旺是川菜菜譜之一,以鴨血為製作主料,鴨血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毛血旺的烹飪技巧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麻辣味。毛血旺是重慶市的特色菜,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毛血旺的名氣已引領川菜大軍,席捲了大江南北。麻辣誘惑對傳統的毛血旺進行了改良和創新,將其湯汁紅亮、麻辣鮮香、味濃味厚的特點不斷髮揚光大,
是道值得一嘗為快的巴蜀名菜。
燒雞公
全國各地都開遍的重慶雞公煲,在重慶本土更為人熟識的名稱是燒雞公,之所以叫“燒雞公”而不叫“燒公雞”是因為那裡的方言管“公雞”叫“雞公”。燒雞公最先出自於重慶的璧山縣,據說是一幫司機出了一趟長途車,中途很餓,好不容易看見有一家食館,上前一問老闆快打烊,司機們說盡好話讓老闆再給想辦法弄些吃的,老闆只好將就把自己養的雞宰了,又加了大量的辣椒和香料,還有剩餘的火鍋底料一起燒,沒想到味道很好,這道菜漸漸流傳開來。
辣子田螺
辣子田螺是江湖菜中的異數,是一道被有意識發明出來的江湖菜,時間、地點、人物確定而明晰:1995年,嚴琦創辦“陶然居”,率廚師發明辣子田螺。 渝菜中並無烹螺螄的傳統,原材料福壽螺也是個新品種。烹飪方法採眾家之長,屢試而成。掌門人並非廚師,而是站在食客的角度設計、指匯出一道江湖菜。辣子田螺並未因出身江湖而隱退,經發明、完善、提煉而修成正果。白市驛陶然居在推出辣子田螺後名燥一時,不僅令往返成渝的車輛駐足,專程驅車而來的食客亦是絡繹不絕。當陶然居進重慶城時,大批追捧者奔走相告。
水煮牛肉
川菜傳統名菜。主料瘦黃牛肉。輔料豆芽、鴨血、肉湯、萵筍或者其他蔬菜、粉絲。調料蔥、精鹽、醬油、花椒、味精、熟菜油、幹辣椒、辣椒油、胡椒粉、醪糟汁、溼澱粉、鄲縣豆瓣醬。因菜中牛肉片是在辣味湯中燙熟,故名水煮牛肉。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裡,加精鹽、醬油、醪糟汁、溼澱粉拌勻。油鍋中放郫縣豆瓣、幹辣椒炒成棕黃色,再下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亮,盛入碗中,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此菜麻辣味厚,滑嫩適口,香味濃烈,具有川味火鍋麻、辣、燙的風味。
饞嘴蛙
饞嘴蛙是廣為流傳的一道川菜。 蛙仔鮮滑細嫩,配以青花椒、幹辣椒和重慶農家用山泉泡製的青泡椒、泡姜等二十多種調料烹製而成,麻辣燙嫩,鮮香適口。饞嘴蛙麻辣味正,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饞嘴蛙的做法源於渝北地區一家姓劉的鄉紳大戶的祖傳食譜。
口水雞
口水雞是川渝地區有名的冷盤。口水雞之所以叫口水雞是因為有很多花椒,吃了會麻到嘴巴癱瘓不由自主流口水。這道菜麻辣爽口,味美鮮嫩,一清淡,一火辣,美味兩重天。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盛名。
太安魚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太安魚成為重慶一大名菜。太安魚,一大碗紅彤彤的濃湯看上去辣味十足,聞起來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湯裡浮著的魚塊竟然做得跟豆腐一樣嫩嫩的,輕輕用筷子一夾就碎。嘗一口,魚肉爽滑,湯汁濃郁。和大家常吃的“水煮魚”比起來,“太安魚”並不算辣,但味道更富有層次感。
-
6 # 星星的青春
重慶菜,即渝派川菜,就是在巴渝重慶地區廣為流傳的菜餚。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
重慶由於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人流匯聚,重慶的菜餚特點便是能採各地之長,敢於創新,適應不同顧客需要。重慶菜原來自於川菜“下河幫”。下河幫以重慶、達州、南充為中心,下河幫川菜大方粗獷,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著稱稱,俗稱江湖菜。重慶川菜結合了川東精品川菜的影響,加上長江邊碼頭文化,生髮出不拘一格的傳揚風格。同時,受到了民國時期和三線建設時期大量江浙移民的影響,部分重慶菜口味相對四川川菜,帶有淮揚菜和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點。部分渝派川菜易學易做,開胃下飯,因其平民和能大開胃口的特點,近幾年來在全國範圍內大受歡迎,不少的川菜館主要菜品均為渝派川菜。近年來,重慶菜以這種本地菜為基礎,吸收各派烹飪技法,逐漸發展起來,從而形成代表地方特色的菜系。
其代表作有麻辣火鍋、酸菜魚、毛血旺、口水雞、乾菜燉燒系列(多以幹豇豆為主)、水煮肉片和水煮魚為代表的水煮系列、辣子雞、辣子田螺、豆瓣蝦、香辣貝和辣子肥腸為代表的辣子系列、泉水雞、燒雞公、芋兒雞和啤酒鴨為代表的乾燒系列。
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縴夫的粗放餐飲方式,一般挑擔子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後,洗淨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橋頭一般賣勞力的工人,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滷汁、蘸汁也改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乾淨而適合重慶人的口味。也有人撰文說,重慶兩江(長江、嘉陵江)江流之處的朝天門,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後只要其肉、骨、皮,但卻將牛內臟棄之不用,岸邊的水手、縴夫將其撿回,洗淨後倒入鍋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來飽腹,二來驅寒、祛溼,久而久之,就成了重慶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氣的麻辣毛肚火鍋。因此,重慶的火鍋發源於朝天門碼頭。但不管是在重慶江北,還是重慶朝天門,重慶火鍋發源於江邊、碼頭之處卻是不爭的事實了。由於巴國、蜀國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調味的飲食習慣,後發展為小商販挑擔沿街叫賣。重慶火鍋隨著改革春風迅速輻射全國。從西北戈壁腹地格爾木到東海之濱的國際大都會上海;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椰島首府海口市,都佈滿了重慶火鍋館,到處都可以品嚐到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
重慶小面
說到重慶美食給人的印象,人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鍋,但是對於本地人最愛的美食來說,排在火鍋之前的就是重慶小面,重慶人對重慶小面的熱愛不亞於火鍋,清早起來,街邊的麵攤格外紅火,儘管堂子裝修的不好,甚至沒有堂子,美女在這個時候也從不顧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吃著那是個香哦,西裝革履的紳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重慶小面吃盡,麵攤前,男女老少。有白領,有棒棒,有小學生,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不論身世,不論地位,為的就是一碗重慶小面。由於快捷、為重,重慶小面,也可以說最能體現重慶“碼頭文化”的美食了,也體現了重慶人風風火火的秉性。
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鄉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名小吃,主粉由紅薯,豌豆按最佳比例調和,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而成。以其價廉物美口味獨特的優勢在全國各大城市銷售異常火爆。“重慶酸辣粉”分為兩種:一種為“水粉”,即用紅薯澱粉自己調配製作的;另一種為“乾粉”,即加工成粉條狀的乾粉條。由於乾粉條製作的酸辣粉較為簡易方便,一般都採用乾粉的製作方式。
翠雲水煮魚
水煮魚的前身其實是出自重慶的火鍋魚,選用10斤左右的快要流油的肥魚,片成巴掌大的魚肉片,將一個缸似的大鐵鍋像鍊鐵似的燒得緋紅,成菜後用大盆端上來,紅豔豔熱騰騰。一圈人就圍著這大盆,端著啤酒瓶撈魚。吃完了再煮點青菜豆腐之類,特別乾脆利落。火鍋魚流傳開了之後,很多城裡的食肆就開始仿效,但這些食肆沒有辦法弄一個大鐵鍋並像鍊鐵似的旺火煮魚,三兩個食客也不方便一頓吃10斤的魚。因此就弄成小鍋、小火、小魚,名曰“水煮魚”。 重慶“翠雲水煮魚”便是在時間的驗證和市場的優勝劣汰下,從全國第一家經營水煮魚的餐廳發展到現在,被譽為“中國水煮魚之父”,以“滾油、活魚、濃香、麻辣味重、魚肉外酥裡嫩、味道醇厚”聞名大江南北,被定格成重慶水煮魚的正宗風味。
歌樂山辣子雞
大約12年前,重慶歌樂山三百梯一家路邊小店,推出了以麻辣為主的辣子雞。此菜用料特別講究,主料一定選用家養土仔公雞現殺現烹,以保持鮮嫩肥美,輔料非川產上等辣椒、川產茂汶大紅袍花椒不用,這樣烹出的菜品,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麻辣酥香,鮮嫩化渣。別看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考驗廚師的功力,尤其是對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雞必須色澤鮮豔,與辣椒交相輝映、不能發黑,雞塊必須入口酥脆、帶有幹辣椒過油的清香,甜鹹適口。火候非常難掌握,可以說是“多一分則焦,少一分則不熟”。
酸菜魚
酸菜魚屬四川菜系,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相傳酸菜魚始於重慶江津的江村漁船。據傳,漁夫將捕獲的大魚賣錢,往往將賣剩的小魚與江邊的農家換酸菜吃,漁夫將酸菜和鮮魚一鍋煮湯,這湯的味道鮮美,於是一些小店便將其移植,供應南往北來的食客。酸菜魚流行於90年代初,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有其一席之地,重慶的廚師們又把它推向祖國南北,酸菜魚是重慶菜的開始先鋒之一。酸菜魚流行於90年代初,是重慶菜的代表之一。
毛血旺
毛血旺是川菜菜譜之一,以鴨血為製作主料,鴨血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毛血旺的烹飪技巧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麻辣味。毛血旺是重慶市的特色菜,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毛血旺的名氣已引領川菜大軍,席捲了大江南北。麻辣誘惑對傳統的毛血旺進行了改良和創新,將其湯汁紅亮、麻辣鮮香、味濃味厚的特點不斷髮揚光大,
是道值得一嘗為快的巴蜀名菜。
燒雞公
全國各地都開遍的重慶雞公煲,在重慶本土更為人熟識的名稱是燒雞公,之所以叫“燒雞公”而不叫“燒公雞”是因為那裡的方言管“公雞”叫“雞公”。燒雞公最先出自於重慶的璧山縣,據說是一幫司機出了一趟長途車,中途很餓,好不容易看見有一家食館,上前一問老闆快打烊,司機們說盡好話讓老闆再給想辦法弄些吃的,老闆只好將就把自己養的雞宰了,又加了大量的辣椒和香料,還有剩餘的火鍋底料一起燒,沒想到味道很好,這道菜漸漸流傳開來。
辣子田螺
辣子田螺是江湖菜中的異數,是一道被有意識發明出來的江湖菜,時間、地點、人物確定而明晰:1995年,嚴琦創辦“陶然居”,率廚師發明辣子田螺。 渝菜中並無烹螺螄的傳統,原材料福壽螺也是個新品種。烹飪方法採眾家之長,屢試而成。掌門人並非廚師,而是站在食客的角度設計、指匯出一道江湖菜。辣子田螺並未因出身江湖而隱退,經發明、完善、提煉而修成正果。白市驛陶然居在推出辣子田螺後名燥一時,不僅令往返成渝的車輛駐足,專程驅車而來的食客亦是絡繹不絕。當陶然居進重慶城時,大批追捧者奔走相告。
水煮牛肉
川菜傳統名菜。主料瘦黃牛肉。輔料豆芽、鴨血、肉湯、萵筍或者其他蔬菜、粉絲。調料蔥、精鹽、醬油、花椒、味精、熟菜油、幹辣椒、辣椒油、胡椒粉、醪糟汁、溼澱粉、鄲縣豆瓣醬。因菜中牛肉片是在辣味湯中燙熟,故名水煮牛肉。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裡,加精鹽、醬油、醪糟汁、溼澱粉拌勻。油鍋中放郫縣豆瓣、幹辣椒炒成棕黃色,再下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亮,盛入碗中,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此菜麻辣味厚,滑嫩適口,香味濃烈,具有川味火鍋麻、辣、燙的風味。
饞嘴蛙
饞嘴蛙是廣為流傳的一道川菜。 蛙仔鮮滑細嫩,配以青花椒、幹辣椒和重慶農家用山泉泡製的青泡椒、泡姜等二十多種調料烹製而成,麻辣燙嫩,鮮香適口。饞嘴蛙麻辣味正,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饞嘴蛙的做法源於渝北地區一家姓劉的鄉紳大戶的祖傳食譜。
口水雞
口水雞是川渝地區有名的冷盤。口水雞之所以叫口水雞是因為有很多花椒,吃了會麻到嘴巴癱瘓不由自主流口水。這道菜麻辣爽口,味美鮮嫩,一清淡,一火辣,美味兩重天。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盛名。
-
7 # 我愛我廚
首先,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特色,如果說一座城市,也有自己的性格,那麼美食便是其溫柔敦厚的一面。給大家介紹五個美食城市,它們是你心目中中意的美食之都嗎?
①成都
作為有名的美食天府,聞名全國,也是世界美食之都。成都小吃歷史悠久,口味獨特,讓人流連忘返。
美食代表:鴛鴦火鍋、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鍋魁、擔擔麵、龍抄手等。
②廣州
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中國,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所謂“食在廣州”,此言不虛。
美食代表:
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廣式蘿蔔糕、雞仔餅、雲吞麵等。
主要以湘菜為主,小吃品種豐富,聞名遐邇,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
美食代表:臭豆腐、口味蝦、姊妹糰子、龍脂豬血、糯米粽子、椒鹽饊子等。
④南京
飲食以金陵菜著名,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此外,金陵小吃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
南京美食代表:松鼠魚、蛋燒賣、美人肝、鳳尾蝦、鴨血粉絲湯、桂花糖芋苗等。
⑤重慶
以火鍋和重慶小面最為著名。除此之外,作為美食之都的重慶,還有很多特色美食,一定能引得你口水直流。
重慶美食代表:重慶火鍋、重慶小面、酸辣粉、毛血旺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飲食文化同樣歷史悠久,因地不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風味小吃。上面五個城市是我們祖國美食的一部分,相信,在大家心中一定還有很多風味獨特的小吃,這些小吃所在的城市或大或小,或出名,或不出名。
-
8 # 車長老郭的美食世界
中國頂級小吃之都十大排行榜"上榜城市依次為臺北、成都、西安、重慶、香港、廣州、武漢、長沙、北京、上海。
1、臺灣
臺灣飲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風味小吃雲集的夜市是臺灣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見的小吃有蚵仔煎、炸雞排、臭豆腐、鹽酥雞、生煎包、米血糕、蚵仔麵線、甜不辣、滷肉飯、肉圓、擔仔麵、牛肉麵、小籠包等。鳳梨酥、牛軋糖等臺灣特產的烘焙美食是知名的伴手禮。
2、成都
四川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各具風味。錦裡小吃街,將川內各地名小吃悉數收羅於街內,現場製作,現場叫賣,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看的見。在錦裡,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遺憾。比較出名的與好吃街的蕎麵、三大炮、牛肉焦餅、黃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麵、涼麵、滷菜都不錯。還有一家賣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
3、西安
西安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西安必去的地方。
特色小吃:biángbiang面、餃子宴、秦鎮涼皮、牛羊肉泡饃、老童家臘羊肉、鍋盔、肉夾饃、臘汁肉、葫蘆頭、蜜棗甑糕、石子饃。
4、重慶
重慶飲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作新菜見長。重慶亦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慶市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重慶飲食文化代表:重慶火鍋、川菜、渝菜(重慶菜、渝派川菜)、水煮魚、回鍋肉、酸菜魚、辣子雞、泉水雞、水煮肉片、老鴨湯、酸辣粉、魚香肉絲、泡椒肥腸、粉蒸肉、燒白、重慶小面、重慶小吃等。
5、香港
香港是流行於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紮根香港,如年糕、粽子、魚蛋、蛋撻、小桃酥、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小椰堆、花生餅、芝麻餅、相思酥、棋子餅、炒米餅、格子餅、花生糖、袋仔面、雞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等等。
6、廣州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
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麵、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
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7、武漢
武漢飲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武漢特色小吃有熱乾麵、三鮮豆皮、面窩、米粑、豆絲、歡喜坨、鴨脖子、武昌魚、排骨藕湯、洪山菜薹炒臘肉、餈粑等。
8、長沙
長沙境內主要以湘菜為主,湘菜源遠流長,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著名詩篇《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長沙小吃主要有:口味蝦、長沙臭豆腐、糖油粑粑、黃鴨叫、德園包子、麻辣子雞、楊裕興等。
9、北京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麵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10、上海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豔)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
-
9 # lang同志
大家好,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中國的特色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麵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石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麵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麵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比如有代表性的有:
1、臺灣
臺灣飲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風味小吃雲集的夜市是臺灣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見的小吃有蚵仔煎、炸雞排、臭豆腐、鹽酥雞、生煎包、米血糕、蚵仔麵線、甜不辣、滷肉飯、肉圓、擔仔麵、牛肉麵、小籠包等。鳳梨酥、牛軋糖等臺灣特產的烘焙美食是知名的伴手禮。
2、成都
四川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各具風味。錦裡小吃街,將川內各地名小吃悉數收羅於街內,現場製作,現場叫賣,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看的見。在錦裡,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遺憾。比較出名的與好吃街的蕎麵、三大炮、牛肉焦餅、黃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麵、涼麵、滷菜都不錯。還有一家賣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
3、西安
西安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西安必去的地方。
特色小吃:biángbiang面、餃子宴、秦鎮涼皮、牛羊肉泡饃、老童家臘羊肉、鍋盔、肉夾饃、臘汁肉、葫蘆頭、蜜棗甑糕、石子饃。
4、重慶
重慶飲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作新菜見長。重慶亦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慶市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重慶飲食文化代表:重慶火鍋、川菜、渝菜(重慶菜、渝派川菜)、水煮魚、回鍋肉、酸菜魚、辣子雞、泉水雞、水煮肉片、老鴨湯、酸辣粉、魚香肉絲、泡椒肥腸、粉蒸肉、燒白、重慶小面、重慶小吃等。
5、香港
香港是流行於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紮根香港,如年糕、粽子、魚蛋、蛋撻、小桃酥、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小椰堆、花生餅、芝麻餅、相思酥、棋子餅、炒米餅、格子餅、花生糖、袋仔面、雞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等等。
6、廣州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
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麵、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
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7、武漢
武漢飲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武漢特色小吃有熱乾麵、三鮮豆皮、面窩、米粑、豆絲、歡喜坨、鴨脖子、武昌魚、排骨藕湯、洪山菜薹炒臘肉、餈粑等。
8、長沙
長沙境內主要以湘菜為主,湘菜源遠流長,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著名詩篇《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長沙小吃主要有:口味蝦、長沙臭豆腐、糖油粑粑、黃鴨叫、德園包子、麻辣子雞、楊裕興等。
9、北京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麵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10、上海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豔)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
10 # 瀟小陸的小滋己
我只去過潮州、汕頭、揭陽、成都、長沙、武漢、西安、陽江、湛江、香港、澳門、北京、上海、浙江,桂林、黃姚,由於有些地方是去玩的,有些地方是去出差的,所以只有玩的才是盡興的吃吃喝喝。
那我就來講講我近期去的地方吧,中國慶去了湖南和湖北,由於是去參加婚禮,所以有點匆忙,在長沙呆了一天,只是玩了冰山一角。在武漢呆了兩天,覺得吃喝玩比較多,那我就講講武漢吧,我覺得這個城市美食應該是最多之一吧。
首先是漢川的燒烤,我覺得一開始上桌毛豆真的很好吃,新鮮而且不怎麼啦,味道調節得非常棒。後面上桌的烤肉類的我竟然都沒拍照,看來當時吃得太歡了。
然後是武漢,到了武漢我最想吃的就是熱乾麵,真的跟深圳的完全不一樣,黑芝麻漿一拌又香又滑,雖然我當時知道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吃,但是我還是不捨得浪費,直接一整碗都吃了。在吃熱乾麵的時候看到鄰桌的人端了一碗蓮藕湯,哎呦喂,我是蓮藕控啊,當時實在太飽了,沒辦法吃下,所以呢這個執念一直跟隨我到第二天,第二天一直在找蓮藕湯,知道第二天晚上才吃上,蓮藕好粉好粉,不愧是出蓮藕的地方呀。當然對於我這個一貫吃得比較清淡的人來講,這個湯有點油,也有點鹹了,但是骨頭的汁水滲入到蓮藕裡面,讓每一口蓮藕都蘊含著骨頭的香氣這點真的很棒,我這個吃貨很是知足。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是滑得像嬰兒面板的鴛鴦芝麻糊,黑色的是黑芝麻,白色的是花生,我特別喜歡花生那部分,非常清甜,整個口感像絲綢一樣。在朋友圈朋友的推薦下我還跑去吃了湯包,一開始覺得6個湯包小意思,吃完我的肚子還有空位可以吃其他的,沒想過雖然看起來小,但是能量非常充足。湯汁很豐富,每一口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湯汁濺出來。我還吃了糯米包油條,但是竟然找不到當時拍的成品了,好吧,我覺得很好吃,很合我的胃口。太多的美食我來不及吃,一個人吃不了太多,所以我只能拍下來了,那我就把圖片發出來,大家有喜歡的可以去吃哈!
給大家一個牆裂的建議,出去美食城市逛吃逛吃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個人去,真的是胃趕不上眼睛的慾望,一個人點一份就要吃完,如果是三兩好友,那可以品嚐的就更多咯!
回覆列表
每個城市的美食都很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外出的人都會想念自己家鄉的美食,這就是所謂的美食。每個人心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