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白蘭地
-
2 # 司學勇
人到深處自孤獨。善解人意和多愁善感,往往是情深意長,那種情懷,不僅僅是為情,更有上升到情懷的意識領域,對事物的觀察敏感,對關係民生的事件憂愁,正有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心,心中的心結多年來未曾化解,而內心的夢中意境卻似乎正風輕雲淡,當內心的善良如同寒冰一樣無法融解之時,那種無奈的思緒,正猶如主題內容一樣,情懷頓生!
-
3 # 影視白蘭地
近些年,“情懷”這個詞從各個角度,不知不覺地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去讚揚一位企業家,會說他是“一位有情懷的企業家”,彷彿這就是最高榮譽;我們也時常會緬懷過去,去感嘆一些人和事;我們常說的“詩和遠方”,這也是情懷。甚至有許多人直接把人分為“有情懷的人”與“沒有情懷的人”。
“情懷”是什麼
情懷是我們人生中,所經歷的一些人、事、作品、一段時光等事物,並與之產生共鳴,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情感通道,從而在此後的時間裡,再次看到就十分容易“觸景生情”。這種特殊的感情可以來自於陪伴、愛好、以及成長過程中建立起的一些價值觀。比如一些經歷過“90年搖滾樂”的朋友就會對這段歲月或者對“搖滾樂”有著特殊的感情。
情懷是價值的放大器
記得剛畢業那會,在一個品牌策劃公司上班,為一款食用油作策劃,主打的概念就是“小時候的農家味道”。後來我常常想,也許的確有許多人甚至是一代人,都經歷過農村生活,只是“小時候的味道”並不代表著更健康,更優質的產品,可這款食用油在市場上卻靠著打出這樣的“情懷牌”價格不菲。
佛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我執”,簡單來說就是“對自我的執著”,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而正是由於“我執”的存在,很多東西一旦與我們的情懷相匹配,就能很輕鬆的形成溢價。
比如一些文化作品的周邊產品,很多都不是我們生活所需,而因為情懷,我們依然選擇了購買(而且往往價格不菲)。再比如一些商家推出的所謂的“限量產品”,其成交價格往往遠遠高於商品的實際價值,所高出的部分,就是情懷買了單。雖說物以稀為貴,但大部分“限量商品”並不是因為原材料的短缺(如某些作物減產等)而造成的“稀少”現象,只不過是商家的飢餓營銷手段罷了。
被塑造的“情懷”
其實為情懷買單,並不是一件十分值得批判的事情,畢竟一個人擁有自己獨特的趣味並非壞事。然而在當下,許多人看似是為“情懷”買單,而實際上是為“虛榮心”在買單,這樣的情懷,我稱之為“被塑造的情懷”。
如今伴隨許多社交軟體的普及,許多人的生活狀態風否都是置身於他人的目光之下,於是產生了許多所謂的“情懷”甚至都不來自於自己的經歷,而是一種“他人的情懷”。比方最近在微信的朋友圈,一有名人離世,大家就開始集體追悼。而在其中一部分人的人生經歷中,與這個名人或其作品並沒有什麼交集,但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就就假裝擁有與別人一樣的“情懷”。
經常買書的人不難發現,十年前去趟書店,一百塊錢大概平均可以買四到五本書,而在各媒體推崇“全民閱讀,全民求知”的今天,一百塊錢可能連兩本書都買不了。以我身邊的朋友來看,真正養成閱讀習慣的朋友並不比十年前多,只是與十年前不同的是,許多朋友雖然並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卻養成了買書的習慣。我們看到如今許多產品,都像書一樣,或者說像“知識”一樣,紛紛貼上了“情懷”的標籤。不管是選擇吃飯的餐館、還是去哪裡旅行,情懷都似乎無處不在地包裹著我們,在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一邊塑造情懷一邊販賣情懷
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憶,現在許多綜藝節目都喜歡把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一些劇組成員重新拉到一起,透過情懷,總能賺足眼球。
正如上文所說,我們的情懷來自於我們我們的認知,換句話說,它取決於我們如何度過自己的時光。於是在今天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就被各種各樣的資訊包圍了——永遠追不完的劇、看不完的綜藝以及刷不完的小影片……久而久之,這些無處不在的資訊就成為了我們的情懷。只是與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同的是,這些包裹著我們的資訊中,並沒有多少優質內容。
這個時代,正是這樣一遍塑造著我們的情懷,一邊又販賣著我們已經形成的情懷,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漩渦當中,身不由己。
如何擺脫束縛
而想要擺脫這樣的漩渦,唯一的法則,就是學會獨立思考。無論是朝九晚五,還是詩與遠方,都不過是一種選擇而已,朝九晚五可以透過勞動獲得自身的價值,獲取利益;而詩和遠方也有可能代表著風餐露宿。本質上並沒有哪個是更好的選擇,孰優孰劣只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和判斷。
我們從小就學過“買櫝還珠”的故事,而情懷,往往就像那個包裝精美的盒子,讓我們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
4 # 司學勇
人到深處自孤獨。善解人意和多愁善感,往往是情深意長,那種情懷,不僅僅是為情,更有上升到情懷的意識領域,對事物的觀察敏感,對關係民生的事件憂愁,正有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心,心中的心結多年來未曾化解,而內心的夢中意境卻似乎正風輕雲淡,當內心的善良如同寒冰一樣無法融解之時,那種無奈的思緒,正猶如主題內容一樣,情懷頓生!
回覆列表
近些年,“情懷”這個詞從各個角度,不知不覺地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去讚揚一位企業家,會說他是“一位有情懷的企業家”,彷彿這就是最高榮譽;我們也時常會緬懷過去,去感嘆一些人和事;我們常說的“詩和遠方”,這也是情懷。甚至有許多人直接把人分為“有情懷的人”與“沒有情懷的人”。
“情懷”是什麼
情懷是我們人生中,所經歷的一些人、事、作品、一段時光等事物,並與之產生共鳴,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情感通道,從而在此後的時間裡,再次看到就十分容易“觸景生情”。這種特殊的感情可以來自於陪伴、愛好、以及成長過程中建立起的一些價值觀。比如一些經歷過“90年搖滾樂”的朋友就會對這段歲月或者對“搖滾樂”有著特殊的感情。
情懷是價值的放大器
記得剛畢業那會,在一個品牌策劃公司上班,為一款食用油作策劃,主打的概念就是“小時候的農家味道”。後來我常常想,也許的確有許多人甚至是一代人,都經歷過農村生活,只是“小時候的味道”並不代表著更健康,更優質的產品,可這款食用油在市場上卻靠著打出這樣的“情懷牌”價格不菲。
佛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我執”,簡單來說就是“對自我的執著”,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而正是由於“我執”的存在,很多東西一旦與我們的情懷相匹配,就能很輕鬆的形成溢價。
比如一些文化作品的周邊產品,很多都不是我們生活所需,而因為情懷,我們依然選擇了購買(而且往往價格不菲)。再比如一些商家推出的所謂的“限量產品”,其成交價格往往遠遠高於商品的實際價值,所高出的部分,就是情懷買了單。雖說物以稀為貴,但大部分“限量商品”並不是因為原材料的短缺(如某些作物減產等)而造成的“稀少”現象,只不過是商家的飢餓營銷手段罷了。
被塑造的“情懷”
其實為情懷買單,並不是一件十分值得批判的事情,畢竟一個人擁有自己獨特的趣味並非壞事。然而在當下,許多人看似是為“情懷”買單,而實際上是為“虛榮心”在買單,這樣的情懷,我稱之為“被塑造的情懷”。
如今伴隨許多社交軟體的普及,許多人的生活狀態風否都是置身於他人的目光之下,於是產生了許多所謂的“情懷”甚至都不來自於自己的經歷,而是一種“他人的情懷”。比方最近在微信的朋友圈,一有名人離世,大家就開始集體追悼。而在其中一部分人的人生經歷中,與這個名人或其作品並沒有什麼交集,但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就就假裝擁有與別人一樣的“情懷”。
經常買書的人不難發現,十年前去趟書店,一百塊錢大概平均可以買四到五本書,而在各媒體推崇“全民閱讀,全民求知”的今天,一百塊錢可能連兩本書都買不了。以我身邊的朋友來看,真正養成閱讀習慣的朋友並不比十年前多,只是與十年前不同的是,許多朋友雖然並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卻養成了買書的習慣。我們看到如今許多產品,都像書一樣,或者說像“知識”一樣,紛紛貼上了“情懷”的標籤。不管是選擇吃飯的餐館、還是去哪裡旅行,情懷都似乎無處不在地包裹著我們,在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一邊塑造情懷一邊販賣情懷
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憶,現在許多綜藝節目都喜歡把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一些劇組成員重新拉到一起,透過情懷,總能賺足眼球。
正如上文所說,我們的情懷來自於我們我們的認知,換句話說,它取決於我們如何度過自己的時光。於是在今天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就被各種各樣的資訊包圍了——永遠追不完的劇、看不完的綜藝以及刷不完的小影片……久而久之,這些無處不在的資訊就成為了我們的情懷。只是與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同的是,這些包裹著我們的資訊中,並沒有多少優質內容。
這個時代,正是這樣一遍塑造著我們的情懷,一邊又販賣著我們已經形成的情懷,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漩渦當中,身不由己。
如何擺脫束縛
而想要擺脫這樣的漩渦,唯一的法則,就是學會獨立思考。無論是朝九晚五,還是詩與遠方,都不過是一種選擇而已,朝九晚五可以透過勞動獲得自身的價值,獲取利益;而詩和遠方也有可能代表著風餐露宿。本質上並沒有哪個是更好的選擇,孰優孰劣只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和判斷。
我們從小就學過“買櫝還珠”的故事,而情懷,往往就像那個包裝精美的盒子,讓我們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