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蘭之秋

    印度自十七世紀就淪為英園殖民地,中間雖有印度女王率領印度人民低抗過,無奈實力相差太大,最終失敗了。英國殖民印度長達一個半世紀,印度也加入英聯邦。在印度國內,英語為官方語言,全民必須會說。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實力衰退,淪為二流國家,印度趁機獨立,不過並沒有脫離英聯幫,還接受英女王統治。所以印度只有總理,沒有總統

  • 2 # 千佛山車神

    印度是一個議會制共和制國家,國家元首以及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是印度總統,但是實際上的掌權者是印度總理

    (印度總統——拉姆·納特·考文德,各位看官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

    我們在國際新聞中經常能見到印度總理的身影,但卻很少看到過印度總統出席外交活動。至於其中的原因可不是因為總統懶,而是在印度的政治制度中,總統僅僅是虛位元首,就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沒有實權,而真正掌權的是印度總理。

    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施行兩種政治制度,其一是總統制,即無論在名義上還是在實際上,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掌握有實權,總理作為政府首腦要聽命於總統,甚至有些總統制國家都不設總理,比如:美國。

    美國就壓根連總理都沒有,總統即使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政府部門事無大小通通由總統決斷。

    除了總統制以外,第二種政治制度就是議會制。這其中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都是議會制,比如說英國、日本。這倆國家的國家元首都是國王,但是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內閣首相,也就是總理(日本首相的正式稱呼是內閣總理大臣)。

    而印度作為共和制國家,也走的是議會制路線。只是國家元首由國王換成了總統,不過同樣都是毫無實權,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印度總理。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印度總理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並不是由總統任命的,不用聽命於總統,只向議會負責。而總統只是起到監督總理的作用,在大多數情況下,總統會依照總理的意見行事。

    (議會制國家權力執行模式)

    由於印度總理壟斷了政府的絕大部分權力,所以在國際活動中基本上都是由總理參與,出鏡率自然遠遠高於總統。

  • 3 # 晚亭與落霞同暉

    題目若改為印度最有實權的為何是總理?較為恰當。因為印度還有總統,儘管虛位,但卻是最高領導人一一國家元首。

    大名鼎鼎的莫迪總理如雷貫耳,(出訪也只能享受禮砲19響的政府首腦待遇),而能享受禮砲21響國家元首待遇的印度現總統一一科溫德卻少有人提及。這是印度的政體使然。

    資本主義所謂民主制度,在組織形式上也是各種各樣,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一,君主立憲制(包括英聯邦內以總督為元首代理人的國家),國王僅為國家象徵,議會選出的多數黨領袖才是實權在握的首相、總理。象英國、日本、泰國、澳洲等。

    二,總統共和制,總統由全民選出,擁有絕對最高行政大權。總理由總統提名任命,聽命於總統。象法國、俄羅斯、南韓等。(美國又是其中的另類〉

    三,議會共和制,儘管也民選出總統,但屬虛位,僅對總理有監督權。全面的實權掌握在總理手中。在議會選舉中佔多數的政黨領袖,(或透過聯盟成為多數)組閣成為總理。雖有任屆,但只要一直佔多數席次,任職無期。除非議會對其通過了不信任票。

    象巴基斯坦、以色列、印度(包括一些君主立憲制國家)都屬此類。

    2O14年5月,莫迪領導的人民黨在印度下院選舉中擊敗了國大黨總理辛格,成為印度新總理。

    印度是中國的近鄰,不結盟運動發起國之一。莫迪總理近日在香格里拉峰會上明確宣示:印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互為鄰居,人口相同,歷史相近,發展對華友好、合作的關係將成為印度的對華政策的主軸,也會使世界受益。

  • 4 # 大秦鐵鷹劍士

    印度是英聯邦的會員國之一,名譽領袖是英國女王,政治體制採用英國的議會制,有名義上的總統,但是行政權力由總理行使。因此印度的最高領導人名義上是英國女王、印度總統,但實際最高領導人是總理。

    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行政權力由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行使。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副總理及其他內閣成員。

    印度的總統每五年一選舉,他的職責就是象徵印度,最大的權利就是提名總理人選,因此印度總統沒有啥實權。同樣是名義最高領袖,印度總統還不如日本天皇、比利時國王等有權力,至少這些王室還是世襲的!

    普拉蒂巴·帕蒂爾(Pratibha Patil)是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任期是2007年7月25日—2012年7月25日。普拉納布·慕克吉是印度現任總統,任期從2012年7月25日開始。

  • 5 # 斷鷹攀崖

    1、印度屬於英聯邦,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因此印度實質上並未獨立。

    2、印度總統考文德是印度的象徵,沒有實權。

    3、印度總理是政府首腦,有實權

  • 6 # 狄飛驚

    這個說法不準確,印度的最高領導人是總統,但總統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實權掌握在總理手中,這是因為印度實行議會制,總理是議會選舉的政府首腦。議會制又稱內閣制,包括兩種形式:

    一是“君主立憲制”,以英國、日本為代表,仍保留君主(英國女王

    日本天皇),但實行君主立憲,君主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二是“民主共和制”,以德國、義大利等為代表,總統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不管是君主立憲制,還是民主共和制,共同特點一是國家元首是名義上的,不掌握實權;二是實權掌握在內閣首腦——總理或首相手中,但他們的權力來自於議會的支援。

    印度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獨立。獨立後的印度實行議會制中的“民主共和制”,總理雖由總統任免,但總統僅作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沒有實權,總理是印度共和國政府首腦(英語Prime Minister,與首相同義),實際承擔政府的各項職責,掌握整個國家的實際治理權。

    當然,印度總理的權力源自於議會,總理是印度議會下院即人民院多數黨的領袖,由議會直接選舉產生,總統任免總理只是履行一下手續而已。

    由於印度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內,最大政黨是印度國大黨,所以大多數印度總理都是國大黨人,如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領導人尼赫魯、甘地都曾擔任政府總理,也都是國大黨人。

    印度總理的權力大到何種程度?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印度總理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各部部長、國務部長、副部長及其他主要政府官員,總統按照總理的提名任命,實際上是總理經總統大人的手辦一下手續。

    2、印度總理有權向建議總統解散選舉他的議會下院人民院,實際上也是總理借總統大人的手行使一下自己的職權。3、印度總統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但印度憲法規定,總統必須按總理建議行使行政職權,實際上還是總理借總統大人的手控制著軍隊。

  • 7 # 北玄武

    最高領導人這個稱謂很模糊,既可以表示地位最高,又可以表示權力最大。這兩樣有時候是重合的,有時候又是分開的,具體到印度,權力最大的總理,但是地位最高的確實印度總統。說總理是最高領導人,那置總統於何地?但是說總統是最高領導人,又似乎缺少實際權力作為支撐。所以,最高領導人這個詞兒用在印度政治人物上並不合適。

    比最高領導人更精確的詞彙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印度,印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印度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但是具體內政外交權力並沒有,類似於英國女王統而不治的地位。

    而印度總理則是政府首腦,由議會多數黨內產生,掌握著內政外交各項大權。現在的印度總理是莫迪,出自印度人民黨,執政以來,經濟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印度經濟增長率一度達到過全球第一,現在印度經濟總量排全球第六,未來發展勢頭也十分強勁,超過英國成為第五應該不是問題。這樣反過來又促進了民眾對莫迪及人民黨的支援。明年印度大選,人民黨還會勝選,莫迪依舊會是總理。

  • 8 # 東東165421506

    印度的體制應該存在最高領導人和最低領導人的說法。這是用中國的傳統習慣性思維看待世界各國制度所犯的常識性錯誤。印度國家制度實行分權制衡,中央以下實行自治,沒有最高領導人。

  • 9 # 薩沙

    這是因為印度是議會共和制度。

    議會共和制這種制度下,議會非常重要,由議會負責組織和監督政府。

    再說直接點,政府的首腦是議會決定的。議會選舉中佔半數以上的政黨或者政黨聯盟,決定政府首腦。

    議會不但可以立法,還可以罷免政府首腦。

    這種制度下,內閣的權力較弱,受到憲法和議會的雙重限制。選舉產生的總統只是國家名義上的元首,沒有實權。

    相反,有實權的是內閣,內閣的領袖就是總理。他們是由議會選舉產生,要向議會負責。議會才是國家的權力中心。

    如果議會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要辭職,要麼就是讓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議會共和制的鼻祖自然是英國。隨著英國的殖民行為,傳到了印度。

    印度因為是議會共和制,所以總理就是國家權力最大的人,而印度總統只是一個虛職。

    相比印度,美國則是總統共和制。

    在美國,總統是國家的元首也是政府首腦,總覽行政權力,統帥海、陸、空三軍,是國家的權力中心,具有很大的權力。

    美國的政府對總統負責,不對議會負責。只有總統違反了憲法,議會採用權力對總統提出彈劾。

    議會不能因為政策繁體彈劾總統,也不能要求政府辭職。不過總統也沒有權力解散議會。

    無論是議會還是總統共和制度,前提都是三權分立,只是權力制衡有一定區別。

    對於這兩種制度,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認為,議會共和制是所謂的精英治國。總理、內閣都是由議會選舉,實際上議會就具備國家的實權,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議會的議員基本都是社會精英,實際成為精英治國。

    今天的議會共和制度比較適合印度這種,各方面不成熟的第三世界國家。

    這種制度大體保證了議會精英治國,消除了所謂多數人暴政。

    如果印度這種國家擅自採用全民直選的總統制度,就有可能選出委內瑞拉查韋斯、馬杜羅這種打著民主旗號的獨裁者。

    相反,總統制則有一定風險。

    這種制度下,大部分的總統是全民選舉,但總統又受到國會的強力制約,國會本身也是來自於全面選舉。

    所以,無論總統還是國會都必須考慮人民的的利益,互相制約又互相合作。

    但是,總統的權力仍然是很大的。如果這個國家是發達國家,國民綜合素質較好,社會階層鬥爭不激烈,那麼總統制度會有很大的好處。

    總統權力較大,可以抵消議會制度的低效,從而形成高效且強大的政府,執行很多重要的國家政策。目前美國的強大,其一就是總統制度放給美國總統很大的權力,讓他們在民意支援下大刀闊斧去幹。

    但是,如果這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素質很低,就不太合適使用總統制度。

    就像上面說的那樣,因為總統制存在一定缺陷,如果總統有辦法欺騙、迷惑廣大低素質民眾,而國會又不能發揮太大作用,就會形成實質性的獨裁。

    以委內瑞拉為例,查韋斯那種砸鍋賣鐵,今天用10年後錢的高福利,輕鬆獲得廣大底層民眾的支援。這些民眾根本不顧10年後國家經濟可能因為超額福利而崩潰,只顧眼前的不勞而獲的安逸生活。在查韋斯時代,國家超額提供福利,該國工人農民大部分已經不工作,坐吃山空。作為人口僅有3000萬的小國,查韋斯竟然在國內修建了100萬套福利房,以獲得約1000萬民眾的支援。

    面對這種殺雞取卵的社會福利,稍有智商的委內瑞拉人紛紛逃離該國,知道國家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從2015年至今,已有超過300萬的委內瑞拉人(占人口的十分之一)逃離祖國,他們多是中產階級和高知階層。

    事實上,到了2019年委內瑞拉果然崩潰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句話,印度採用議會共和制度是完全正確的。

  • 10 # 磨史作鏡

    說印度最高領導人是總理不是跟確切,確切的說印度最有實權的領導人是總理,因為他既是內閣首腦,又是三軍統帥,掌握行政權和軍事指揮權。印度名義上最高領導人是總統,因為總統是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還可以提名總理,雖然這也是禮儀性和程式性的事兒,他的實權還不如各邦的地方首長,但是你總不能說地方首長高於總統吧,同理,總理也不能算是最高領導人。

    現任總統慕吉克,名字很陌生吧,因為事情少拋頭露面的機會少啊。

    為什麼總理實權大,這要從國家的政體說起,何謂政體,政體就是一個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從發的方面分類,政體分為兩種:共和制和君主制。先說君主制,君主制又分為兩種:專制君主制和議會制君主制,專制君主制當代國家已經很少見,比如清代以前的中國,皇帝乾剛獨斷,別人沒有置喙的權力,現在的沙烏地阿拉伯有點這個意思,但是比起古代君主生殺予奪來說也還是權力小多了。

    議會君主制是目前君主制的大多數,君主是象徵性國家元首,實權掌握在議會選舉出的首相(多數黨領袖)手中。比如英國、日本等。

    共和制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總統制,最為典型的就是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還是三軍統帥,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總統在世界上那麼風光的原因,他甚至都沒有總理這一職位。還有法國、俄羅斯等也是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不過他們都有總理,也掌握部分權力,不過要在總統指示下開展工作。

    另一種就是像印度、德國、巴基斯坦等國家,他們的政體是議會制共和制,實權在議會選舉出的總理手中。

    印度現任總理是莫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星馳、梁家輝和梁朝偉三人中,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當之無愧的“演技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