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除錯:
1.砂輪以經磨損嚴重:重新修整砂輪。
2.金剛石修刀磨損嚴重或損壞,要換修刀,建議使用結合修刀。
3.砂輪修整過細,表面過於光滑,要加快砂輪的修正速度,或者更換修刀。
4.砂輪修整器進給機構間隙過大造成修整不均勻,調整修整器進給絲槓間隙。
5.砂輪使用不當,與被加工材質不匹配,更換與砂輪材質相匹配的砂輪。
6.砂輪震動過大造成尺寸不穩定:重新校正進給砂輪震動。
7.重新校正進給系統的間隙,使之達到要求進度。
8.導致傳動出現問題,轉速不一致,造成工件磨削不一致。檢查傳動皮帶,主軸的止退軸承有無鬆動或者變頻器,伺服馬達故障。
9.被加工的工件尺寸變化大造成精磨尺寸不穩定,檢查上道工序的預留和尺寸變化
10.砂輪的傳動皮帶鬆動,造成砂輪在重切削時線速度降低,更換或調緊傳動皮帶。
11.磨削時冷卻不夠充分,磨削液的比例不夠造成發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最大程度的增大冷卻水和磨削液比例,使工件冷卻充分。
12.微量進給不夠靈敏,有爬行,造成延時進刀,增加軌道潤滑,排除進給絲桿間隙。
13.工件彎曲,造成跳動,不能完全磨削工件面,校正工件的直線度,調整好磨削區域。
圓度不良誤差大
1.中心高調整不當(見中心高的調整方法資料)中心高可以根據砂輪與導輪的切點往上3-8mm。
2.砂輪表面已鈍,不能充分磨削,重新修正砂輪,重使砂輪獲得良好的磨削力。
3.砂輪不平衡有震動造成工件圓度不良,校正砂輪震動(見砂輪平衡資料)
4.砂輪硬度過高與工件的材質不符,更換與工件材質相匹配的砂輪(砂輪選擇表)
5.前後導板調整的不夠好造成工件進出有斜度,調整前後導板與導輪表面就行。
6.砂輪沒有修圓,重新修整砂輪檢查砂輪法蘭固定螺絲有無鬆動。
7.導輪法蘭鬆動,造成修整時擺動,檢查導輪法蘭固定螺絲有無鬆動。
8.金剛筆不夠鋒利,或者固定螺絲鬆動,砂輪導輪金剛筆不夠鋒利,修導輪需用尖銳的。
9.導輪轉速過快,或者表面有雜物,減慢導輪速度,重新修整導輪。
10.磨削角度不正常,造成工件受力不均勻。調整磨削角度,理論上為砂輪寬度的80%偏前。
11.被加工的產品尺寸和圓度誤差大過大,造成一次磨削不能消除,增加磨削次數,被加工的工件要符合要求。加工前圓度是尺寸餘量的1/3內為佳。
12.支援刀片過薄,在經受壓力時產生抖動現象,更換成合適的刀片,一般4mm-15mm以下的工件刀片比工件小2mm,(見刀片選擇表)
13.工件需要加工的表面經過銑扁或者鑽孔處理造成工件重心不均勻,磨削時產生跳動。調整送料方式,依送料方式選擇磨削角度,增加壓料裝置減低工件調整量,(見銑扁工件磨削辦法)
14.工件直線度不好或者變形,造成抖動,校直工件,減少磨削量,增加磨削次數。
15.導輪主軸或者砂輪主軸間隙過大,重新校正砂輪或者導輪主軸的間隙。
16.磨削液過髒有雜質,或不能沖洗乾淨砂輪氣孔,更換冷卻液,冷卻液要跟被加工件材質匹配。
17.光潔度過差影響圓度測量,除錯裝置或者更好的光潔度。
18.工件有燒傷,造成尺寸分散大,依照尺寸分散誤差過大處理。
19.砂輪或導輪主軸鬆動 ,請專業人員調整或者維修。
專注度不良
1.進出口導板調整不正確,觀察工件運動軌跡及透過時的受力變化(資料)
2.磨削區域不正確,造成工件擺動,正確調整磨削區域及導輪、砂輪與工件的接觸角度。
3.中心高度過低,適當增加中心高度或者更好的尺寸與外徑。
4.砂輪或導輪修整器磨損嚴重,修不平其表面,透過鏟花或磨削處理(看情況,建議專業人員)
5.磨削角度過於偏前或者尾部,儘量讓磨削角度在砂輪中部。
6.砂輪或者導輪的仿形板磨損嚴重,用精密平面磨床修復,平面度達到0.002mm內最佳。
7.磨削量過大,減少磨削量,增加次數。
8.上道工序加工時工件變形彎曲,校直工件,減小磨削量,增加磨削次數。
9.工件過長,大於砂輪寬度2倍以上,建議使用特殊的扶料裝置來儘可能獲得圓柱度。
10.刀片平面不平,造成加工時工件彎曲變形,刀片的平面度越好,獲得的圓柱度和尺寸會更好。
11.刀片的高度前後不一致造成工件不是水平移動,檢查墊片或刀片前後高度是否一致。
12.使用的砂輪材質不對,一般是砂輪過硬,更換合適的砂輪。
13.工件有銑扁或打孔,適當的放低中心高,有必要需要加裝料裝置。
光潔度不高
1.砂輪修整速度過快,減慢修整速度,用結合修刀可適當加快修整速度。
2.砂輪粒度太粗,更換適當的砂輪來配合工件材質和磨削量。
3.磨削區域不對,磨削火花偏前或者偏後,一般磨削區域在中部偏前的位置,砂輪寬度的80%。
4.前後導板沒有調整好造成工件1/3的位置不好,重新調整前後導板與導輪平行,使工件勻速透過。
5.工件透過速度快,減慢導輪速度,或者導輪的傾斜角度。
6.修砂輪的金剛筆不夠鋒利或者有鬆動,換新的金剛筆,結合修刀可關水修一次,再開水修。
7.砂輪或導輪主軸的間隙大,請專業人員檢查,根據情況來調整。
磨床除錯:
1.砂輪以經磨損嚴重:重新修整砂輪。
2.金剛石修刀磨損嚴重或損壞,要換修刀,建議使用結合修刀。
3.砂輪修整過細,表面過於光滑,要加快砂輪的修正速度,或者更換修刀。
4.砂輪修整器進給機構間隙過大造成修整不均勻,調整修整器進給絲槓間隙。
5.砂輪使用不當,與被加工材質不匹配,更換與砂輪材質相匹配的砂輪。
6.砂輪震動過大造成尺寸不穩定:重新校正進給砂輪震動。
7.重新校正進給系統的間隙,使之達到要求進度。
8.導致傳動出現問題,轉速不一致,造成工件磨削不一致。檢查傳動皮帶,主軸的止退軸承有無鬆動或者變頻器,伺服馬達故障。
9.被加工的工件尺寸變化大造成精磨尺寸不穩定,檢查上道工序的預留和尺寸變化
10.砂輪的傳動皮帶鬆動,造成砂輪在重切削時線速度降低,更換或調緊傳動皮帶。
11.磨削時冷卻不夠充分,磨削液的比例不夠造成發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最大程度的增大冷卻水和磨削液比例,使工件冷卻充分。
12.微量進給不夠靈敏,有爬行,造成延時進刀,增加軌道潤滑,排除進給絲桿間隙。
13.工件彎曲,造成跳動,不能完全磨削工件面,校正工件的直線度,調整好磨削區域。
圓度不良誤差大
1.中心高調整不當(見中心高的調整方法資料)中心高可以根據砂輪與導輪的切點往上3-8mm。
2.砂輪表面已鈍,不能充分磨削,重新修正砂輪,重使砂輪獲得良好的磨削力。
3.砂輪不平衡有震動造成工件圓度不良,校正砂輪震動(見砂輪平衡資料)
4.砂輪硬度過高與工件的材質不符,更換與工件材質相匹配的砂輪(砂輪選擇表)
5.前後導板調整的不夠好造成工件進出有斜度,調整前後導板與導輪表面就行。
6.砂輪沒有修圓,重新修整砂輪檢查砂輪法蘭固定螺絲有無鬆動。
7.導輪法蘭鬆動,造成修整時擺動,檢查導輪法蘭固定螺絲有無鬆動。
8.金剛筆不夠鋒利,或者固定螺絲鬆動,砂輪導輪金剛筆不夠鋒利,修導輪需用尖銳的。
9.導輪轉速過快,或者表面有雜物,減慢導輪速度,重新修整導輪。
10.磨削角度不正常,造成工件受力不均勻。調整磨削角度,理論上為砂輪寬度的80%偏前。
11.被加工的產品尺寸和圓度誤差大過大,造成一次磨削不能消除,增加磨削次數,被加工的工件要符合要求。加工前圓度是尺寸餘量的1/3內為佳。
12.支援刀片過薄,在經受壓力時產生抖動現象,更換成合適的刀片,一般4mm-15mm以下的工件刀片比工件小2mm,(見刀片選擇表)
13.工件需要加工的表面經過銑扁或者鑽孔處理造成工件重心不均勻,磨削時產生跳動。調整送料方式,依送料方式選擇磨削角度,增加壓料裝置減低工件調整量,(見銑扁工件磨削辦法)
14.工件直線度不好或者變形,造成抖動,校直工件,減少磨削量,增加磨削次數。
15.導輪主軸或者砂輪主軸間隙過大,重新校正砂輪或者導輪主軸的間隙。
16.磨削液過髒有雜質,或不能沖洗乾淨砂輪氣孔,更換冷卻液,冷卻液要跟被加工件材質匹配。
17.光潔度過差影響圓度測量,除錯裝置或者更好的光潔度。
18.工件有燒傷,造成尺寸分散大,依照尺寸分散誤差過大處理。
19.砂輪或導輪主軸鬆動 ,請專業人員調整或者維修。
專注度不良
1.進出口導板調整不正確,觀察工件運動軌跡及透過時的受力變化(資料)
2.磨削區域不正確,造成工件擺動,正確調整磨削區域及導輪、砂輪與工件的接觸角度。
3.中心高度過低,適當增加中心高度或者更好的尺寸與外徑。
4.砂輪或導輪修整器磨損嚴重,修不平其表面,透過鏟花或磨削處理(看情況,建議專業人員)
5.磨削角度過於偏前或者尾部,儘量讓磨削角度在砂輪中部。
6.砂輪或者導輪的仿形板磨損嚴重,用精密平面磨床修復,平面度達到0.002mm內最佳。
7.磨削量過大,減少磨削量,增加次數。
8.上道工序加工時工件變形彎曲,校直工件,減小磨削量,增加磨削次數。
9.工件過長,大於砂輪寬度2倍以上,建議使用特殊的扶料裝置來儘可能獲得圓柱度。
10.刀片平面不平,造成加工時工件彎曲變形,刀片的平面度越好,獲得的圓柱度和尺寸會更好。
11.刀片的高度前後不一致造成工件不是水平移動,檢查墊片或刀片前後高度是否一致。
12.使用的砂輪材質不對,一般是砂輪過硬,更換合適的砂輪。
13.工件有銑扁或打孔,適當的放低中心高,有必要需要加裝料裝置。
光潔度不高
1.砂輪修整速度過快,減慢修整速度,用結合修刀可適當加快修整速度。
2.砂輪粒度太粗,更換適當的砂輪來配合工件材質和磨削量。
3.磨削區域不對,磨削火花偏前或者偏後,一般磨削區域在中部偏前的位置,砂輪寬度的80%。
4.前後導板沒有調整好造成工件1/3的位置不好,重新調整前後導板與導輪平行,使工件勻速透過。
5.工件透過速度快,減慢導輪速度,或者導輪的傾斜角度。
6.修砂輪的金剛筆不夠鋒利或者有鬆動,換新的金剛筆,結合修刀可關水修一次,再開水修。
7.砂輪或導輪主軸的間隙大,請專業人員檢查,根據情況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