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4161278035

    預防高血壓還要控制鹽攝入過多。

      鹽能吸收水份,使血容量增多,心臟收縮時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加,血壓增高。2007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鹽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要更少。研究發現:每日食鹽攝入量15g/d,高血壓發病率10%;每日食鹽攝入量17g/d ,高血壓發病率30%。可見隨著食鹽攝入量的增加高血壓發病率也在增加。而中國是世界上人均耗鹽量最多的國家,一些醬油、醃製、熏製的食品、醬鹹菜類、發酵豆製品、鹹味休閒品中鹽含量較高。因此,我們應當樹立:“吃得淡些有益健康”的觀念。日常生活中控鹽技巧:炒菜時不放鹽,出鍋時再加鹽;用控鹽勺放鹽;減少醃製食品和小包裝食品的食用;用蔥、姜、蒜以及香料增加食物的味道,減少鹽的用量等。

  • 2 # 林醫生說

    低鹽,低鹽,還是低鹽。

    每天6克鹽以下,

    可以某寶買控鹽勺,9塊9包郵,

    另外請注意,醬油,醃製食品中也有大量鹽分。

  • 3 # 醫學莘

    高血壓是我們身邊很常見的慢性疾病,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一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的患病率之所以這麼高,和我們的飲食密不可分。在飲食上,多吃洋蔥、調整油脂比例、限制鈉鹽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控制高蛋白食物可有效減少高血壓的發病率。

    洋蔥可降血壓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在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中,有一種食物可以降血壓,那就是洋蔥,這和洋蔥所含有的前列腺素A密切相關。迄今為止,洋蔥是唯一一個發現含有前列腺素A的食物,因為前列腺素A可擴張血管,因此可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調整油脂比例

    進食過多動物油脂,可升高血脂,引起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與高血壓其實是相互影響的兩種疾病。動脈硬化以後,大動脈彈性下降,引起血壓升高;血壓升高以後,又可加速動脈硬化。所以,二者互相影響,可形成一惡性迴圈。而減少動物油脂的攝入,增加植物油脂,如玉米油、橄欖油等,可避免血脂升高,減輕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所以,調整油脂比例,也可預防高血壓。

    限制鈉鹽攝入

    過多攝入鈉鹽,會引起血壓升高,由於中國居民鈉鹽攝入普遍偏高,故這是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適當限制鈉鹽攝入,最好每日不超過6g;若能耐受,最好控制在3g以下。同時,少吃醬油,每6ml醬油大約相當於1g鈉鹽。所以,平日清淡飲食,少吃醃製品、燻乾肉、鹹菜等,可預防高血壓。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鹽,由於鉀鹽可增加鈉鹽的排洩,故可對抗鈉鹽攝入過多引起的高血壓。所以,常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預防高血壓,尤其是富含鉀鹽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韭菜等。

    控制高蛋白食物

    研究發現,長期進食大量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相反,減少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可有效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尤其是中老年人,應該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

    所以,透過改變飲食,我們是可以預防、減少高血壓發病率的。此外,戒菸限酒也可預防高血壓。只要管住嘴,很多疾病都很得到控制,病從口入並非空穴來風,切記。

    感謝閱讀!

  • 4 # 骨科李郎中

    高血壓是指高壓大於140,低壓大於90毫米汞柱。高血壓主要風險因素有兩種,一種是遺傳,這種是改變不了的,另一種是生活因素。

    另外,好多人可能對高血壓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測量只要升高就是高血壓,其實不然,高血壓測量必須是在安靜狀態下測量,測量前一定要安靜最少五分鐘到十分鐘。另外,人體正常情況下血壓是存在波動的,一般清晨會有血壓高峰,和清晨早起激素的變化有關。人體在運動,吃飯的時候血壓也是會升高的。

    因此,建議最好在清晨起床後,安靜狀態下測量血壓,測量時袖帶綁的位置最下邊緣一般在肘關節上兩橫指左右,袖帶位置需要和心臟在同一個水平上。袖帶綁的鬆緊度一般以能插入一個手指為度。測量血壓也要雙側對比,因為有的患者可能存在動脈硬化,兩側血壓值差別較大,以高的一側為準。另外,一次的測量並不能直接診斷高血壓,需要連續兩三天,每次測量都高才能診斷。

    正確的測量是診斷的關鍵。因為遺傳因素我們不能改變,生活上需要從這幾個方面注意。

    首先,吃,避免吃太鹹的食物,指南推薦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每天不能超過5g。過於油膩的食物要少吃,因為會導致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會導致血管硬化,影響血管的彈性,導致血壓升高。蔬菜和水果可以多吃。

    其次,動,運動一方面可以減肥,消除脂肪,防止血管的硬化,導致血壓升高,另外運動也可以是的機體調節能力增強,緩解交感神經興奮導致的高血壓。並且中強度的運動能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再次,緊張,緊張焦慮的情緒更容易導致高血壓,緊張焦慮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應該學會調節情緒,避免精神緊張,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最後,其它,疾病類的,例如腎性高血壓,如腎上腺腺瘤,導致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的高血壓,腎臟疾病,如多囊腎導致的血壓升高等。這種需要對症治療相關疾病了。

    高血壓一定確診,建議正規使用降壓藥物外。可以喝點菊花,決明子,玉米鬚泡水喝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 5 # Y祥霖

    核心提示: 多吃低脂肪、優質蛋白食物,對增加血管彈性、防止惡性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具有積極作用,多吃優質蛋白食品如豆類、魚類、家禽類等,可以幫助改善高血壓患者血管的通透性。惡性高血壓患者每日脂肪攝入不能超過50g。

      高血壓的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特別注意才行,因為該病的病情發展很容易被飲食所影響,所以患者們要在這方面多加留意。那麼在飲食上要怎樣才能預防高血壓呢?下面我們一起來進行了解吧。

      1.多吃低脂肪、優質蛋白食物,對增加血管彈性、防止惡性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具有積極作用,多吃優質蛋白食品如豆類、魚類、家禽類等,可以幫助改善高血壓患者血管的通透性。惡性高血壓患者每日脂肪攝入不能超過50g。

      2.多吃綠色蔬菜和水果C、胡蘿蔔素、纖維素等多種營養物質,能改善心肌功能和血迴圈,幫助體內多餘膽固醇和脂肪排出。

      3.多吃含鈣食物,還有降壓功效。惡性高血壓患者應多吃奶、豆類、海產品、綠色蔬菜等含鈣較多的食物。

      4.多吃粗糧、薯類等作為主食,如玉米、燕麥、蕎麥、小米等,這些粗糧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排出多餘膽固醇。

      5.飲食規律,少吃多餐,七八成飽就可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保持體重,有利於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要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吃飯,養成良好的習慣。

      以上內容為大家講解的就是關於如何在飲食上預防高血壓的相關方法分析,在平常多點了解關於疾病方面的常識,對我們也是很有好處的,可以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之中。

  • 6 # 藥療君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雖說飲食可以在血壓控制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絕對的做到避免高血壓的發生。

    高血壓在發病原因上,醫學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高血壓很容易理解,就是因為後天的一些疾病,如腎病,或者服用一些藥物,導致的血壓暫時性的升高,一般待病情穩定或停藥後,血壓也會恢復正常。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僅佔高血壓患者裡的5%左右,而剩下的95%高血壓患者就是原發性高血壓了。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明確,但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遺傳佔到30%到40%,這是先天基因到來的,不能避免,但可以通過後天的飲食加運動等調整可以延緩其到來的時間。還有60%到70%就是生活習慣導致的,尤其是飲食結構在這裡面佔很大的比重。比如說長期高鹽飲食,高油高脂的飲食也會導致血脂發生異常繼而出現血壓升高,高糖飲食誘發糖尿病,高血糖也會讓血壓升高,高脂高糖的飲食還會導致肥胖的出現,肥胖也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大誘因……

    這麼看來,您知道該如何飲食預防高血壓了吧:

    限制鈉鹽的攝入量:WHO建議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在6g以下,也就是一小啤酒瓶蓋。注意很多調味料裡也含有很多的隱形鹽,可能在生活中很難做到這麼精確,那就一個原則:清淡飲食吧,清淡點,胃口不要那麼重。

    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一來可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果蔬中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幫助胃腸蠕動;其二是,蔬菜水果是鉀的主要來源,補充適量鉀後,經過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降低某些酶的活性、抑制鹽敏感度)引發血管內皮“依賴性擴張”,改善血管壓力感受器功能。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天攝入鉀3 510~4 680 mg時,降壓的幅度最大。多吃新鮮果蔬對體重的控制還很有幫助。

  • 7 # 泰山靈芝哥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退化性疾病,多見於中老年朋友,注意飲食會有好的預防效果!

    1.避免過量飲酒

    2.多吃含鈣和鉀的食物

    3.多吃水果蔬菜

    4.多吃低鹽、低糖清淡食品

    5.忌辛辣食品

    6.富含食用纖維穀物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鍊!中醫養生從預防開始!

  • 8 # 性感的營養師

    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

    大多是因為血脂高,或者肥胖

    所以這些慢病可以透過膳食進行調養

    得到很好的防治

    高血壓和哪些膳食營養有關係呢?

    1,食鹽

    鹽裡面的鈉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血壓,

    2.肥胖

    20-40歲開始變胖的人,出現高血壓的機率最大。

    3.酒精

    4,一些微量元素。鉀鈣鎂等

    高血壓的膳食營養防治

    1減體重,體重減輕10%為大多數治療方案的目標

    2.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吃飯細嚼慢嚥,

    少吃或不吃炸薯片甜點等零食,

    3.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每人每日6g為宜,

    含有食鹽的調味料也算,比如說

    醬油、味精、鹹菜、等好食鹽的幹調。

    4. 減少脂肪攝入,做飯的時候少放點油。

    5,適量增加富含鉀和鈣的食物,比如說

    乾淨的鮮奶,不要喝那些含黃麴黴的產品。

    黃麴黴是一級致癌物,

    6. 多吃蔬菜水果 每天不少於500g蔬菜

    200g水果

    7. 限制飲酒,限制飲酒,限制飲酒

    8.適當的運動。

    道理都很簡單,說啥都懂,

    能管住嘴,邁開腿的有幾個?

    估計非要等到親身體驗過才知道

    才肯逼自己注意身體了

    以上只是建議,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

    做適當的調整!

  • 9 # 沐歌夜談

    作為慢性病之中的典型代表,高血壓的存在一直威脅著當今社會中許多人們的身心健康,許多人們甚至達到了“談高壓色變”的程度。甚至於高血壓本身及其高血壓所帶來的各個臟器的併發症,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殺手。那麼治療高血壓,在臨床上有許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顯然與你所提出的問題不符,所以本篇回答,我們便從營養學角度為預防高血壓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1、合理補充優質蛋白,能有效預防高血壓。

    在營養學之中,比較認可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大概有以下兩類:第一種為植物性蛋白,它的主要來源途徑有大豆、豆漿、豆腐等豆製品;第二類為動物性蛋白質,它的主要來源有魚肉、牛肉、雞肉、瘦豬肉(而非肥肉!)、低脂牛奶等等。我們在安排每日的飲食時,應多選擇一些優質蛋白質,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各佔一半,他們的存在能夠有效的幫助身體,調控血壓,預防高血壓疾病。

    2、預防高血壓,從低鈉飲食開始。

    同樣我們先來看一看在日常食材之中哪些屬於預防高血壓的低鈉類食材。首先在蔬菜中,白菜、萵苣、竹筍、冬瓜、南瓜、絲瓜、西紅柿、芋頭、洋蔥、韭菜等,都屬於低鈉類食材;在水果中有西瓜、菠蘿、木瓜、蘋果和梨;在肉類及海鮮之中,有鵝肉、雞肉、豬肉、三文魚、鱈魚等等。之所以讓人們少吃鹽,其實就是預防鹽中的鈉離子被人體攝入過多。

    鈉元素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類營養素,也是影響血壓的主要元素之一,如果人體是太多的鹽,就會攝入過多的鈉,而鈉離子和水在體內滯留,會使會使細胞間液和血液體積增加,從而使血壓升高;同時攝入過多的鹽也會導致口渴,那麼我們就會反饋性的多喝水,如果人體攝入過量的水分,就會增加血管內血液容量, 而且過多的鈉離子也會使血流阻力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因而控制鹽的攝入量,能夠有效幫助降低血壓。

    3、少吃高膽固醇類食材。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神經組織、膽汁的組成成分。如果從代謝角度來說,如果我們從食物中吸收了過多的膽固醇,身體便會自行減少生成的量;反之如果進食不足時又會自行的多產生一些。

    如果膽固醇攝取過多,可能會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過高,容易聚集在血管壁上而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從而使血管腔變得狹窄,導致血壓上升。因此膽固醇高的人應該儘量少吃高膽固醇類食物,以免引起血壓過高。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高膽固醇類食材大概有動物內臟、骨髓、蛋黃、貝殼類、肥肉、動物性脂肪等;同時還有一些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的食材,像是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蔬菜,五穀雜糧、植物油等等。

    當然以上所寫的這些,僅僅為一般類的飲食養生建議。如果想真正的預防高血壓,除了適宜在飲食方面注意外,還應該保持足量合理的運動、作息習慣,並保持心情的舒暢,切忌大動肝火等等。希望我們每一位朋友都能夠避免被高血壓所“困擾”∩_∩

  • 10 # 骨科木匠劉醫生

    飲食確實是可以預防高血壓的,但是並不是只要飲食結構均衡就不會有高血壓,對於那部分長期高鹽高脂飲食所引起的高血壓患者,不僅飲食可以預防高血壓,在達到高血壓臨界狀態還可以治療高血壓。飲食治療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什麼是高血壓

    未服藥和安靜情況下,成年人收縮壓≥140mmHg,或者舒張壓≥90mmHg,正常人的血壓一般在120/80mmHg。

    高血壓的主要誘因

    遺傳、缺乏運動、肥胖、吸菸、高鹽高脂飲食、精神壓力大等

    高血壓的主要症狀

    頭暈、頭痛、耳鳴、失眠、緊張、手指麻木等

    飲食治療和預防高血壓控制體重

    肥胖是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過多的能量攝入,會導致體重超標演變為肥胖。

    因此日常飲食生活中,不宜暴飲暴食,多吃魚類粗糧等食物,在維持攝入的同時,應關注消耗之間的平衡。一般不要吃或者少吃含糖較高的糖果、飲料。忌口是控制體重,減少熱量攝入的重要前提。

    控制脂肪攝入

    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比較青睞動物脂肪油來進行烹飪,這對於高血壓飲食是不利的,控制脂肪的攝入應該用菜籽油、橄欖油,減少動物油脂使用。

    少吃脂肪高的豬羊肉

    避免吃動物內臟、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

    可多食用海魚,海魚中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有一定的控制血壓的效果。

    限制鹽的攝入

    高血壓患者應該清淡飲食,控制鹽的攝入量。少吃鹽、鹹食,一般情況下每日控制鹽攝入量是5g以下,在平常生活中醬油、雞精、味精等調料品也含有鹽需要注意少放,一般放鹽量為平時的一半即可。

    多吃新鮮蔬果

    在各類新鮮蔬果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其中的維生素C、E,能夠改善患者血壓。同時蔬果也能降低脂肪膽固醇的吸收,一般需要保證每天一斤蔬菜、4兩水果的攝入量。蔬果還能改善胃腸道功能的作用。

    飲食治療雖然不能代替高血壓的藥物治療,但是沒有飲食治療的配合,藥物降壓作用的發揮也會事倍功半,反而需要加大藥物劑量,才能達到理想血壓狀態,藥物劑量加大可能會引起一些副反應的出現。

  • 11 # 咕咚健康小助手

    1.定期測量血壓 當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失眠、心慌、胸悶、無力、視物模糊、頸項強硬、頭皮麻木、尿少、浮腫等情況時,要及時測量血壓。

    2.限鹽 研究證明攝鹽量與高血壓發生率成正相關。終生低鈉的人群,幾乎不發生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為3-5g(不超過6g),對預防高血壓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吃2-3g鹽。

    3.戒菸限酒 吸菸可以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吸一支菸有時可使血壓上升25毫米汞柱。尼古丁作用於血管運動中樞,同時還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小動脈收縮。長期大量吸菸,可使小動脈持續收縮,久之動脈壁變性、硬化、管腔變窄,形成永續性高血壓。

    酒精是純量食物,是繼菸草之後引發心腦血管病的第二大殺手,請一定限酒。高血壓患者建議戒酒。

    4.減肥——防治高血壓的有效措施之一 據統計,胖人平均壽命要比體重正常者短5~10年,這是因為肥胖能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肥大,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肥胖也可導致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高血壓和腦溢血等。減肥的措施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有兩點:一是少吃,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少食多餐;二是多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而且二者應配合進行,缺一不可。

    5.適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人人皆知。 缺乏體育鍛煉易使脂肪堆積,體重增加,血壓升高。適量的運動,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有利於控制血壓。一般來說,可選擇戶外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氣功等節律慢、運動量小的專案,且以自己活動後不感到疲倦為度。寒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故冬季老年人宜在室內運動,也可做爬樓梯運動,但一定要慢!

    6.飲食宜清淡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3)常吃奶類、豆類或其他製品;

    (4)經常吃適量魚、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5)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6)吃清淡少鹽的食物;

    (7)飲酒應適量;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9)每餐不宜吃的過飽,特別是晚餐要吃得少些。

    (10)品茶宜清淡,特別是睡前忌飲濃茶和咖啡,以免影響睡眠,導致血壓升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茅臺市值相當於多半個晶片業,暴露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