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月花雨
-
2 # 四庫全書
黃姓起源和由來
黃姓是中國十大姓之一,其人口數位居全華人口的第8位,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23%,近2900萬人。黃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一個古老的姓氏,黃姓淵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傳說時期。一種傳說認為,東夷部族首領少昊及顓頊帝水官少昊後裔臺駘為黃氏遠祖,另一種傳說認為帝嚳時火正吳回的兒子陸終及陸終長子昆吾為黃氏遠祖。黃姓血緣始祖為舜帝虞官伯益,即舜帝大理皋陶的長子。
黃姓以國為氏,出自河南潢川黃國。古黃國為誰所建雖有3類12種說法,但就史籍所載,黃國為嬴姓國,為伯益後裔所建,可信不疑。黃國建於夏初,其地在今河南潢川縣境。夏商周時期,黃華人因戰爭、入朝為官、或聯姻結盟,開始遷徙。春秋時期,黃國為楚所滅,黃姓先民大規模向東南、西南和廣大江南地區遷徙。戰國晚期,隨古黃國遺民楚相黃歇家族的興衰,黃姓遷居江南及其他地區。漢魏之世,黃姓郡望興起,主要有江陵、江夏、會稽、零陵、巴東、西郡。秦漢時期黃姓遺民散處在江南、閩粵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帶的廣大地區。兩晉南北朝時期,洛陽和晉安兩支黃氏望族大姓興起。兩晉時期,掀起黃姓入閩的第一個高潮。南朝時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少數民族黃氏――“黃洞蠻”興起,分佈在湖南衡陽至五嶺之間。隋唐五代時期,黃姓發展進入低潮,原有的8郡黃氏望族除江夏、晉安外,餘皆衰落。不過有濮陽、婺州東陽、括州松陽三支黃氏大宗族興起。隋唐時期,嶺北湖南部分黃洞蠻南遷,廣泛分佈於嶺南兩廣地區。唐初中原黃氏、唐末五代固始黃氏紛紛南渡入閩。五代末,浙江金華浦陽黃氏分遷,其中最為著名的剡縣、豐城、弋陽、清陽、分寧五大分支構成金華黃氏五大分支的基本定局;邵武黃峭山21房子孫分析各地,發展為黃姓中的巨族。宋元以後,福建邵武、莆田、浙江金華、安徽新安等黃氏郡望競起,支派繁衍,成為江夏之後最為重要的四大黃姓發源地。南宋江南南豐雙井黃氏遷入嘉應州,開梅州客家黃氏一派。明清時期,在“江西填湖廣”浪潮中,黃姓人分遷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同時,閩粵人大規模東渡臺灣,黃姓人群是這次移民大潮的一支主力軍;廣西少數民族黃姓重新崛起,並移居東南亞國家。19世紀以來,出現了沿海人移居南洋高潮,而黃姓成為南洋各地華僑華人中的主力軍之一;在旅美華僑中,又以黃姓人數最多。近現代以來,黃姓人群在海內外的分佈更為廣泛,奠定了當代黃姓的分佈格局。當代,黃姓人群已廣泛分佈於中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也有黃姓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是黃姓人口分佈較為集中的省、區。在中國臺灣地區,黃姓已是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黃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中最大的姓氏之一,也是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中比較重要的一支。東南亞、美洲、歐洲、澳洲都有黃姓人分佈。
黃姓源流
起源與得氏。黃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一個古老的姓氏,黃姓淵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傳說時期。
黃氏遠祖傳說之一
少昊與顓頊水官臺駘
據傳說,黃氏是從嬴姓中分離出來的,嬴姓的始祖是東夷部族首領少昊,因此,黃姓也以少昊為遙遠的始祖。少昊名摯,字青陽,是古史傳說中五帝之一,曾作為部落首領,一度統治中原地區。在位期間,測量天象,制定曆法,確定星宿,創作樂曲,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
少昊之後,華夏部族的顓頊又取得了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少昊後裔臺駘為顓頊帝水官,他採取疏導和障堵相結合的辦法治理汾、洮兩河頗見成效,顓頊論功,將汾川流域封給他作采邑。傳說臺駘後裔在這一帶建立了沈、姒、蓐、黃等四個小邦國,嬴姓黃國滅亡後,華人中有以國為氏,姓黃氏,因而臺駘也成為黃姓遠祖。
黃姓遠祖傳說之二
陸終與昆吾
陸終是古史傳說中帝嚳時火正吳回的兒子,吳回即火神祝融氏。吳回是重黎之弟,重黎氏是少昊族的重和顓頊族的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氏族的首領,因在征討長江流域共工氏無功被帝嚳所殺,吳回繼任祝融之職。傳說陸終後受封於黃,黃國民眾以國為氏,陸終便為黃姓的祖先。
昆吾氏是陸終長子攀,傳說夏朝時被分封於昆吾(今山西運城),因此又稱昆吾氏。昆吾氏善於雕璜琢玉、冶金占卜,尤以精於陶器製作而著名。傳說昆吾之後受封於黃,建國開姓,以黃為氏。
黃姓血緣始祖伯益
伯益被公認為黃姓的血緣始祖,他是皋陶的長子,又稱“費侯”。皋陶是歷史上著名的傳說人物,在舜帝時任大理之職,掌刑罰、監獄、法治,他制定了五刑之法。因生於曲阜少昊之墟,受賜偃姓,又因任職有功,受封於皋。傳說中的伯益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原姓伊氏,名益。傳說他發明了以卦占卜歲時吉凶的方法,又最早發明打井取水之法。他佐禹治水,功勞卓著,被舜授為虞官。一說舜使伯益掌管火,伯益用火焚燒山澤以驅逐野獸,使人們安居樂業,後世尊之為“百蟲將軍”。後來,舜嫁女伯益為妻,並賜伯益嬴姓。夏禹晚年授政於伯益,臨終遺命傳位給伯益,伯益卻避讓王位給禹子夏啟,自己隱居到箕山之北。啟即位後,伯益遭殺害。伯益雖死,其後裔極為昌盛,後世黃、趙、江、秦等數十個嬴姓所分出的姓氏都尊他為始祖。
以國為氏:古黃國及建立者
黃姓大都自稱出自潢川黃國。但關於這個國家為誰所建,則眾說紛紜。據粗略歸納,有三類十二種不同說法。三類即伯益之族所建說、陸終之族所建說和陸終伯益建國說。黃國為伯益族所建、黃姓出自皋陶或伯益之說,盛行於秦漢魏晉時期,見於《史記》、《潛夫論·氏姓篇》、蔡邕《漢交阯都尉胡夫人黃氏神誥》等早期史籍文獻。大廉建國開姓說主要流傳在湖南等地區的黃姓中。大廉為伯益長子,被夏禹別封於黃(今河南潢川縣),創立黃國,大廉的一部分後裔,便以黃為氏。若木說則認為被封於黃的是伯益次子若木的第二個兒子終,若木次子終一支食邑於黃,以黃為氏。
古黃國為顓頊陸終族所建說源於林寶《元和姓纂》、《廣韻》、《通志·氏族略》等,認為古黃國是由黃帝—顓頊—陸終這一族系所建,而與伯益氏族無關。此說在黃氏族譜中流行,可分為六種。黃隱公開基、黃石肇姓說認為黃國的創立者是陸終之孫、昆吾之子黃隱,黃姓正式受姓者是周初時的黃隱第14代裔孫黃石公。黃高開基、黃石肇姓說則認為黃高是昆吾之子,而非黃隱之子。黃緡建國說認為昆吾氏後裔緡,因其父梁澤助周武王滅商有功,被周成王封於黃,建立了周王朝時的黃國。南陸公參胡建國說在閩粵地區流傳,認為陸終次子南陸公參胡在堯舜之世受封於黃,建立黃國,子孫遂以國以地為姓。另有陸終四子黃淵建國說及陸終三子黃文仲建國說。
陸終伯益建國說認為古黃國的建立者是黃帝—顓頊—陸終族系與少昊—伯益系共同的子孫。這類說主要有三種。伯益之後陸終、南陸公建國說流傳於閩贛地區,認為伯益是黃帝顓頊族的女華之子,陸終則是嬴姓伯益之後,陸終生子南陸,始封於黃,遂以黃為姓。陸終之子伯益之後黃介建國說認為黃帝顓頊族系陸終長子伯益之後5代改嬴姓,再傳39代為嬴公,因佐商湯伐桀有功,封於黃城,遂以黃為氏。另有陸終之後伯益建國說。
但據史籍所載,如司馬遷《史記》,黃國為嬴姓國,為伯益後裔所建,可信不疑。據《竹書紀年》,黃國於公元前21世紀夏代初年受封建國,位於淮河上游地區,其地在今河南省潢川縣境。黃國到夏朝第8代國王姒芬時期,被夏王朝征服。在商時,黃國為商的小盟國,曾受到商帝王巡視,許多黃華人在商朝廷任職,兩週之際,黃國勢力有所發展,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滅亡。
祖地
潢川縣
黃姓祖地在今潢川縣。潢川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早在8千年前,潢川人即繁衍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縣城西北的隆古集為西周、春秋時期的黃國都城。公元前648年楚滅黃國後,潢川地盡入楚。西漢建弋陽縣,南北朝時北齊改置定城縣(今潢川),唐時為光州治,明省定城入州,民國二年(1913)廢州立縣,名為潢川,今屬信陽。全縣有古文化遺址51處,古建築7處,古石刻12座,革命舊址41處,館藏珍貴文物323件。其中重要名勝遺蹟和珍貴文物有霸王臺遺址、黃國故城、春申君黃歇故宅、唐吳道子觀音畫像碑、鐵旗杆及新石器時期石磨盤、黃、蔡、番國青銅器等。
-
3 # 王氏雪人
三槐堂歷代先祖在上,林州市人和堂王氏恭拜上禮!《贊三槐》人和福壽三華堂,一脈相承永流芳。不忘三槐祖籍地,佑吾王氏世代昌。
-
4 # 升在北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華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
5 # 野叟雜談
我當然知道我姓氏的來源。敝姓吳,我們是從姬姓之中分化出來的。這需要從商朝末年說起。商朝末年,周人姓姬,周人的首領古公亶父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虞仲,三子季歷。其中三子季歷生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兒子,被取名為昌,他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古公亶父非常喜歡這個孫子,想最終把君位傳給這個孫子。但是,季歷是老三,怎麼說也不該由他來即位。就在這個時候,泰伯和虞仲看出了父親的想法,於是他們兩個主動避讓,他們從陝西逃到了江南,到了吳越之地。為了表示不再擔任國君的決心,他們兩個文身斷髮,接受了當地人的習俗。就這樣,古公亶父傳位季歷,季歷後來傳位於周文王。
泰伯和虞仲來到南方之後,建立了吳國。孔子對泰伯非常讚賞,《論語》之中就記載孔子曾經說過:“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無子,後來吳國國君之位傳給了虞仲。到了周武王滅商之後,虞仲的後人又與周王室取得了聯絡。周王室正式封他們為諸侯。
到了春秋後期,吳國國力逐漸雄厚。這個時候的吳王叫壽夢。壽夢有四個兒子,其中第四個兒子叫公子季扎。公子季扎非常賢良,壽夢想著要把君位傳給他。但是,作為第四個兒子,是沒有資格繼承君位的。公子季扎的幾個兄長也看出了父親的想法,他們相約將來傳弟不傳子。於是,壽夢去世後,其長子即位。長子死後,其次子即位。其次子去世後,三子即位。等到第三個兒子去世的時候,公子季扎正在國外訪問。於是,第三個兒子的兒子就繼承了王位,他就是吳王僚。等到公子季扎回到國內的時候,吳王僚表示要把王位還給公子季扎,卻被公子季扎拒絕了。就這樣,吳王僚就安心地當起了吳王。不過,原來老大的兒子公子光卻不樂意。他認為,如果按照父親他們的約定,王位應該傳給公子季扎。而公子季扎不願意接受,王位應該傳給自己。吳王僚,怎麼都沒資格當王。後來公子光勾結刺客殺了吳王僚,他邀請公子季扎來繼承王位。公子季扎說,我實在不忍看到一家裡骨肉相殘。不僅拒絕王位,而且也拒絕再進吳國。公子光即位後,他就是吳王闔閭。後來公子季扎去世後,他的後人就以吳為姓了。
當然,我們家的家譜我也沒見過。我們家好幾代貧農,多次逃荒。誰也搞不清楚,我們家是從哪裡來的,從公子季扎到我們這輩經歷了什麼。
-
6 # 官破曉
張姓。
根據 史實依據、文物遺址、族譜記載和 當代研究成果得知了張姓的起源和來歷。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是為河北張氏。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張解,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南韓的張氏影響較大,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南韓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為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
據公安部統計人口“張”這個姓氏排在全國第三位,有9100萬人,佔全華人口總數的7%。
-
7 # 二喵推書匠
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以及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的國姓,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
-
8 # 關東俠客
劉姓是人文始祖黃帝后裔。黃帝孓玄囂,子虹及,子kU,孑堯,堯封子式於河北劉邑。子孫以地名為姓。第一個得姓始祖夏朝劉累。劉累墓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發現,上訊息上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商湯滅夏後,追封先賢,封劉累後裔建唐國,屏壁商西部地區。唐姓是劉累後裔。武王伐紂,把唐國遷到陝西杜原建杜國。杜姓也是劉累子孫。春秋時期,杜伯到晉國做官。其子以官為姓叫士會,土會劉姓近祖。西漢劉邦建國後,劉姓開始發揚光大,現在劉姓人口七千多萬,佔總人口百分之六,絕大部分是漢高祖劉邦後代。此外。劉邦改項伯為劉姓,改婁敬為劉敬。匈奴人漢化後改姓劉。五代時期,劉知遠,劉祟佑是沙陀族。
-
9 # 湘順1
我柏家祖宗是我們祖國各族人民的首皇伏羲氏太極八卦建立人的後代!我祖宗首龍建立了甲骨文,最早建立姓名,"柏"姓代表永遠強盛的意思!
-
10 # 秦右史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姓名產生是文明進步的產物。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逐步成為一種重要的習俗與文化慣制。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姓名成為一個透視文化內在和民眾精神世界的重要視窗。
以微觀層面來看,如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認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識需要而產生的。故《說文解字》中言:“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名字作為一個人的標誌,最初僅是人與人之間互稱及相互識別的固定符號,是一種無形的身份證。
從宏觀視角來看,名不正則言不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之有名,以相紀別”,姓和名逐步成為用以標記社會階級與等級的符號系統,對個體身份與角色的確認十分重要。
姓名是由姓氏和名字號組成的。上古時期,往往姓氏分離,漢代之後逐步合一。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而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魯國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選字“五原則”:“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在之後的社會程序中,人名不僅發展為代表人的語言符號,同時又是一種文化載體,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意義和衍生內涵,體現了人的追求和審美。在古代社會,姓氏與取名用字以“指血緣、表身份、別婚姻、明貴賤、分職業”,具有強烈計程車庶與上下之分。在此意義上,它不僅僅是一種習俗,也是禮制與等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但當名字裡加入動機、情感、寄託後,便變得不再簡單。名字起的好,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反之則為名所累。
隨著文明的漸次發展,姓名以及取名習俗形成了一套規範的形式和系統,也逐步擺脫了其階級規定和用字之避諱侷限。
參考文獻:王旭:《取名慣制與關中地方社會》,《地方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
-
11 # 意智在心
張姓全國第三,山東第二,贊!
-
12 # 以史陶然
知道,我姓賈,據說是因為周成王的弟弟封在賈國,所以賈國滅亡後,後人就以賈為姓。另一個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狐偃封在賈地,後人就以賈為姓。第三個就是其他人改姓,比如少數民族內遷的人,還有隱姓埋名的人。
-
13 # HsKE珂
知道,山東江夏。
山東故藉水流長,江夏源為發祖鄉。
詩題:
駿馬匆匆出四方,任從勝地立綱常。
吾思異境猶吾境,汝在他鄉則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春秋須薦祖宗香。
漫雲富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
友友們如果你與我同祖宗今為兄弟姐妹。
-
14 # 無盡悲涼是夜
我姓解,這個姓氏不是特別常見的姓,出自姬姓,周武王有個兒子叫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他的兒子叫良,被封於解地,良和他的後人生活在解,於是以地名為姓,稱解良。解良也就成了解姓的得姓始祖。
-
15 # 真心守本
知道一部分。盧姓起源於神農氏炎帝。因炎帝出生在姜水附近,故姓姜。姜姓後代姜子牙封地在齊,是為姜太公。太公的後代被封在齊國盧地。其後代就以封地“盧”為姓了。
還有其他的源流,目前還不能詳盡考證。故暫不表。
回覆列表
呂姓
源於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賜伯夷呂氏,屬於以帝王賜氏、部族名、國名、居邑名為氏。
炎帝的後裔共工氏從堂孫伯夷,是顓頊帝之師,堯帝時期的輔政,負責掌管禮儀。舜帝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
大禹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大禹的心腹之臣。為了嘉獎伯夷,舜帝在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此後形成了呂氏部族。
伯夷的後代早年活動於甘青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嶽部落。在堯、舜、禹時代,四嶽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
姜氏與姬、媙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公元前兩、三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與姜姓同為神農氏後裔的還有齊氏、甫申氏、呂氏、紀氏、許氏、向氏等姓氏。呂氏與申氏皆為四嶽部落之後,屬古羌族人的一支,是姜氏的重要分支。
原始社會末期,呂氏部族從羌族人中分出,與親族申氏部族由甘肅東部向東遷徙,一直遷至上申川之北的呂川(今陝西志丹杏子河)。杏子河發源於今山西省靖邊縣的白于山,東流注入延河,後流入黃河。呂氏族人順著延河河谷,東渡黃河,與申氏族人同時遷至今山西中部的呂梁山。今山西鄉寧縣東南四公里地有呂鄉廢城,是古呂氏族人進入山西的落腳點。呂氏族人在夏、商王朝時期世有其國,後又東遷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地區,至今仍存有古呂城遺址。
在商朝末年,人群中就已有了呂氏,其後人呂尚為呂侯的支系子孫,他後來輔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滅了殷尚王朝。這一時期是呂氏族人的真正發端。呂尚,就是稱姜尚,人們習慣以其祖姓姜來稱呼他,這是正確的:呂,是氏,是族、邑之稱,是一種封號;而姜,才是他真正的姓。
到了商朝末年,呂國成為周族人的同盟,其首領呂他幫助周武王打敗了商王紂的同盟軍越戲方。周武王為了獎賞呂人的功勞,在建立西周王朝後封呂他為呂侯。到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呂侯為國相,受命為周王朝制訂了有關刑罰的文告《呂刑》,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法條文之一,用以對付被征服的苗民,其刑為五刑:墨(臉上刻字)、劓(割去鼻子)、剕(剔掉膝蓋骨)、宮(閹割生殖器)、大辟(卸掉四肢),具體內容有三千條之多。
後周宣王姬靜(姬靖)立志復興周朝,大力經營南蠻、百濮、荊楚和淮夷,改封呂侯為甫侯,將呂國和申國從山西南遷到河南的南陽一帶,以鎮守南方。唐朝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引《地理志》記載:“申在南陽宛縣,申伯國也,呂亦在宛縣之西也。”在史籍《括地誌》中,確切指出在呂國在“南陽縣西三十里”。唐朝時期南陽縣治設在今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其西“三十里”即今鎮平縣境。這一地帶即春秋以前的古呂國、戰國時期的呂邑、秦漢時期的涅陽、呂城遺址。
呂國南遷之後,到周幽王姬宮湦執政時期,申、呂二國的國勢漸衰。
到春秋初期,楚國開始逐漸強盛,向北吞併了漢水流域諸國。到周莊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呂國與申國、繒國等諸侯國被楚文王熊貲所滅。到楚靈王羋圍執政時期(公元前540~前529年),呂國部分遺民被強行遷至今湖北省的蘄春地區。
南陽呂國被楚國滅亡後,呂國子孫均以故國名為姓氏,形成呂氏的主脈。到春秋末期呂侯支系孫呂尚所建的齊國被田氏家族滅亡後,其裔孫分別以呂、齊為姓氏,稱呂氏、齊氏、姜氏等,散居於韓、魏、齊、魯之地,史稱呂氏正宗,是為南陽呂氏。
呂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為得姓始祖。
呂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位,在臺灣省排名第二十五位,皆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七百零一萬五千餘,佔全華人口總數的0.44%左右。
呂氏最早的發源地在今河南南陽西一帶,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呂氏繁衍在今陝西西安、河南南陽及山東東平、壽張,安徽壽縣、鳳臺縣等地。呂氏播遷頻繁,分佈比較廣泛:
秦時向北及西再度播遷,其中以山西西南部的繁衍最為旺盛,後成為當地一大望族。至漢朝呂氏已主要分佈於今河南、山西、山東等地,並散居於中國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其中,繁衍于山東東平及安徽淮南一帶的呂氏,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也成為當地的一大望族。呂氏南遷始於漢朝,或遷浙江,或遷江蘇,還有遷湖北、雲南、四川一帶的。呂氏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其後在中國南方形成了兩大望族,一是金華呂氏,奉呂謙為始祖;另一是晉江呂氏。
西漢末年,呂尚的後裔中有一支居住中琅琊郡海曲縣(今山東日照)。東漢後期,政治黑暗,宦官專權,為政酷烈,民不聊生。東漢時,呂氏有一支已遷居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東漢末年,五原呂氏以呂布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