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96559977128

    自己比較喜歡下面這個版本,所以用這個具體來談下自己的感受。不期而遇辛波斯卡(陳黎 譯)我們彼此客套寒暄,並說這是多年後難得的重逢。我們的老虎啜飲牛奶。我們的鷹隼行走於地面。我們的鯊魚溺斃水中。我們的野狼在開著的籠前打呵欠。我們的毒蛇已褪盡閃電,我們的猴子已擺脫靈感我們的孔雀已宣佈放棄羽毛。蝙蝠——距今已久——已飛離我們髮間。在交談中途我們啞然以對,無可奈何地微笑。我們的人相互都不會交談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裡這樣描述她:“辛波斯卡以精確的諷喻,揭示了人類現實生活中的歷史背景和生態規律。她的作品對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適當距離,清楚地印證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單純的問題,其實最富有意義。”切斯拉夫.米沃什說:“辛波斯卡的詩,涉及每個人從自己生活中得知的一切。”回到這首《不期而遇》,我們都有與朋友久別重逢的經驗,有的是“蓄謀已久”,有的卻是“不期而遇”,在路邊遇到了一個朋友或者叫做過去的朋友,開始“我們彼此客套寒暄,並說這是多年後難得的重逢。”樸素的兩句話就勾勒出兩人的相遇,客套的寒暄,這大概是對陌生人的禮貌,而對面那個人卻是熟悉的,歷經時間的打磨後,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原本熟悉的老虎是兇猛的,現在卻“啜飲牛奶”;鷹隼翱翔於天際,如今“行走於地面”;“鯊魚溺斃水中”;“野狼在開著的籠前打呵欠”;“毒蛇已褪盡閃電”;“猴子已擺脫靈感”;“孔雀已宣佈放棄羽毛”。所有熟悉的銘記於心的那些事物——力量、高度、自我,靈氣,美如今變了模樣,改變如此之多,如此無可奈何。最後一個意象“蝙蝠”大約是兩個人之間的聯結,黑色的,不明亮的聯結也“距今已久——已飛離我們髮間”。剩下的呢,“啞然以對”,“無可奈何”,“不會交談”。這大概就是離久情疏吧。人類的的經驗或者你我的經驗就這樣呈現出來。開頭和結尾樸素的不像詩,加了中間的種種意象,一切便可以解讀可以會心一笑,心有所悟了。而在《植物的靜默》中辛波斯卡也顯示了另外一種交流,與植物的熟悉是“單向的,進展相當順利”,結尾“與你們的交談是如此必要,卻不可能/如此緊迫,卻被永遠擱置/在這次倉促的人生中。”全然沒有了《不期而遇》中的無奈與感概。全文對比著《不期而遇》看也很有意思,一併貼出來。植物的靜默辛波斯卡我們之間的熟悉是單向的,進展的相當順利。我知道葉片、花瓣、穗子、球果、莖幹為何物,四月和十二月將對你們做些什麼。儘管我的好奇得不到迴應,我還是特意向你們其中一些俯身,向另一些伸長脖子。我已擁有一系列你們的名字:楓樹、牛蒡、獐耳細辛、槲寄生、石楠、杜松、勿忘我,你們卻沒有我的。我們正一起旅行。同行的旅人總是閒談,交換看法,至少,關於天氣,或者,關於一閃而過的車站。不可能無話可說:我們擁有太多共同的話題。同一顆星球使我們彼此聯絡在一起。我們投下影子,依據同樣的定律。我們試著理解事物,使我們更為接近。我將盡我所能解釋這一切,隨意問吧:雙眼看到的事物像什麼,我的心臟為了什麼而跳動,我的身體為何沒有生根。但如何回答無法提出的問題,尤其是,當提問者如此微不足道。林下植物、灌木林、草地、燈芯草叢——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只是獨白,你們都沒有傾聽。與你們的交談是如此必要,卻不可能如此緊迫,卻被永遠擱置,在這次倉促的人生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有來生,你希望下輩子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