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28442242123

    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眼病,也不是老年人才有的。40歲以後隨著人眼的晶狀體逐漸纖維硬化,睫狀肌逐漸麻痺,使人眼無法有效調節眼球的形狀(軸向變化),基本是從40歲開始,60歲趨於穩定,只能透過調節眼睛與所視物體的距離,看近處的物體時必須移遠才能看清楚。

    老花鏡就是專門針對老花眼的眼鏡。老花眼的用眼規律是在閱讀距離(33cm)上從40歲(+1.00D,即100度)起,每5年需補充(+0.50D,即50度)(如下圖)。但不是嚴格對應,只是老花眼大致有這麼個規律,也有可能錯位。

    這就讓老花鏡可以量產!

    目前有老花鏡需求的,大多是70前的人。

    而他們那一部分人,

    文化程度比較低(看書少,基本不看),

    對眼睛保護的意識不是很強,

    更不捨得花錢(你要說一個老花鏡一百多,估計他就會說算了不買了),

    覺得差不多就行(不管舒服不舒服,能看清楚就OK),

    且老花鏡在使用過程中摘戴的頻率數十倍於近視鏡(基本都是看近時才用,覺得用一會兒,沒必要要那麼好的)。

    所以量產的老花鏡就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這就導致老花鏡的價格可以很便宜。只不過時代的使然,才會讓老花鏡很便宜。

    當然,若80、90後到了老花的年齡,估計老花鏡市場就和現在的近視鏡一樣了。

    其實現在老花鏡也有很昂貴的,只是買的人少,咱們覺得老花鏡便宜。

    (附一)使用老花鏡用途與使用視力距離的關係(如下圖)

    (附二)若距離2.5米看東西,年齡及使用老花鏡的度數關係(如下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