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5375850720

    青天上明月高懸起於何時?我現在停下酒杯且一問之。

    這句是出自於唐代李白的《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原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譯文:

    青天上明月高懸起於何時?我現在停下酒杯且一問之。 人們追逐月亮時永遠做不到,但是月亮與人同行。 貞操像鏡子一樣明亮,綠色的煙霧瀰漫著冷酷的光芒。 我只能每天晚上看到大海的升起,誰能知道早晨隱藏在雲層中。

    在月球上,白兔子從秋天到春天都在吃藥,哦,誰和誰住在一起? 如今,人們看不見古代的月亮,但是本月看到了古代的月亮。 古代人和現在的人民像水一樣流動,他們看到的月亮是一樣的。 我只希望當歌曲在玻璃杯中唱歌時,月光可以在金盃中長時間發光。

    擴充套件資料:

    《把酒問月》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詠月抒懷詩。此詩寫詩人端著酒杯向月亮發問,從飲酒問月開始,以邀月臨酒結束,反映了人類對宇宙的困惑不解。詩人以縱橫恣肆的筆觸,從多側面、多層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透過海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嘆,展現了作者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

    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其中將人與月反反覆覆加以對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恆、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於其中也顯露著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

    雖然意緒多端,隨興揮灑,但潛氣內轉,脈絡貫通,極迴環錯綜之致、渾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轉韻,平仄互換,抑揚頓挫,更覺一氣呵成,有宮商之聲,可謂音情理趣俱好,歷來為人所激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紅樓夢的哪一個版本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