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元素週期表定義: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在這裡,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
是具有相同質子數(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到目前為止,人們在自然中發現的元素有90餘種,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餘種.
元素(element)又稱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幾種有共同特點的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變得更為簡單,並且單獨地或組合地構成一切物質。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到2007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是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2(即鉍Bi及之後的元素)都是不穩定,並會進行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鎝Tc和鉕Pm)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4,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同位素: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數的同一化學元素的兩種或多種原子之一,在元素週期表上佔有同一位置,化學行為幾乎相同,但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不同,從而其質譜行為、放射性轉變和物理性質(例如在氣態下的擴散本領)有所差異。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該元素符號的左上角註明質量數,例如碳14,一般用14C而不用C14.
自然界中與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製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沒有放射性。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雖然質量數不同,但他們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物理性質有差異(主要表現在質量上)。自然界中,各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百分比一定。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但不同原子質量的原子(核素)稱為同位素。自19世紀末發現了放射性以後,到20世紀初,人們發現的放射性元素已有30多種,而且證明,有些放射性元素雖然放射性顯著不同,但化學性質卻完全一樣。
分子:
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指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
原子內通常存在質子、中子、電子。其數量級大約是10^-10m。因此,與常見物體相比,原子是一個極小的物體,即使把一億個氧原子排成一排,其長度仍不足1cm,人們只能透過一些特殊的儀器才能間接觀測到單個的原子。
原子內中子和質子的質量相近且遠大於電子,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因此原子的質量極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外分佈著電子,電子佔據一組穩定的軌道。當它們吸收和放出光子的時候,電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躍遷,此時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與軌道之間的能量差相等。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一種元素至少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原子最早是哲學上具有本體論意義的抽象概念,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原子逐漸從抽象的概念逐漸成為科學的理論。
離子
在化學變化中,電中性的原子經常會得到或者失去電子而成為帶電荷的微粒,這種帶電的微粒叫做離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荷,繞核運動的電子則帶相反的負電荷。原子的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因此原子顯電中性。如果原子從外獲得的能量超過某個殼層電子的結合能,那麼這個電子就可脫離原子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一般最外層電子數小於4的原子、或半徑較大的原子,較易失去電子(一般為金屬元素;而最外層電子數不少於4的原子(一般為非金屬元素,如:硼元素,碳元素等)則較易獲得電子。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軌道達到飽和狀態(第一週期元素2個殼層電子、第二第三週期元素8個電子)時,性質最穩定,一般為稀有氣體。
元素:
元素週期表定義: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在這裡,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
是具有相同質子數(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到目前為止,人們在自然中發現的元素有90餘種,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餘種.
元素(element)又稱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幾種有共同特點的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變得更為簡單,並且單獨地或組合地構成一切物質。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到2007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是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2(即鉍Bi及之後的元素)都是不穩定,並會進行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鎝Tc和鉕Pm)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4,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同位素: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數的同一化學元素的兩種或多種原子之一,在元素週期表上佔有同一位置,化學行為幾乎相同,但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不同,從而其質譜行為、放射性轉變和物理性質(例如在氣態下的擴散本領)有所差異。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該元素符號的左上角註明質量數,例如碳14,一般用14C而不用C14.
自然界中與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製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沒有放射性。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雖然質量數不同,但他們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物理性質有差異(主要表現在質量上)。自然界中,各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百分比一定。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但不同原子質量的原子(核素)稱為同位素。自19世紀末發現了放射性以後,到20世紀初,人們發現的放射性元素已有30多種,而且證明,有些放射性元素雖然放射性顯著不同,但化學性質卻完全一樣。
分子:
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指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
原子內通常存在質子、中子、電子。其數量級大約是10^-10m。因此,與常見物體相比,原子是一個極小的物體,即使把一億個氧原子排成一排,其長度仍不足1cm,人們只能透過一些特殊的儀器才能間接觀測到單個的原子。
原子內中子和質子的質量相近且遠大於電子,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因此原子的質量極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外分佈著電子,電子佔據一組穩定的軌道。當它們吸收和放出光子的時候,電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躍遷,此時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與軌道之間的能量差相等。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一種元素至少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原子最早是哲學上具有本體論意義的抽象概念,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原子逐漸從抽象的概念逐漸成為科學的理論。
離子
在化學變化中,電中性的原子經常會得到或者失去電子而成為帶電荷的微粒,這種帶電的微粒叫做離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荷,繞核運動的電子則帶相反的負電荷。原子的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因此原子顯電中性。如果原子從外獲得的能量超過某個殼層電子的結合能,那麼這個電子就可脫離原子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一般最外層電子數小於4的原子、或半徑較大的原子,較易失去電子(一般為金屬元素;而最外層電子數不少於4的原子(一般為非金屬元素,如:硼元素,碳元素等)則較易獲得電子。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軌道達到飽和狀態(第一週期元素2個殼層電子、第二第三週期元素8個電子)時,性質最穩定,一般為稀有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