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浮生
-
2 # 7546817q67042郭德柱
所謂世俗人就是咱們普道的老百姓。在他們看來,物質比文明更重要。這種觀點也對,但也不完全對。從理論上來說,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作後盾,再好的文明又有什麼用呢?反過來說,沒有強大的思想做支撐,物質文明也不可能輕易得到。所以,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樣重要,兩者缺一不可。
一是,幸福的基礎,在於思想境界的高低。幸福的基礎是什麼?是物質的極大豐富,沒有豐厚的物質基礎,幸福又從何而來?但是,物質又是人創造的,物質的來源取絕於人們思想境累的高低,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在加強精神文明建沒的同時,必須加強物質文明建沒,兩者必須兼顧,缺一不可。
二是,精神文明是基礎,物質文明是結果。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不是等來的。要奮鬥必須思想過硬,本領過硬,必須心繫社稷,遠離權力,旡視名利,謙誏處世,順其自然。
三是,生命不在擁有,而在有用。生命的價值就是不斷地創造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只有兩者都達到一定高度時,我們的奮鬥目標才能實現,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生活。
以上只是個人一點浮淺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
3 # 生活配方
在世俗人的眼裡,物質上的追求的確比精神上的追求要重要的多
因為物質上的追求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追求,精神上的追求則讓你看不到也聽不到,現實一點的講就是有追求一種虛無的感覺。
一、物質上的追求很容易開花結果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享受生活的自由,而享受生活最主要的就是能夠滿足更多的物質需要,比如要吃的好、穿的好、房子要住的好,車要開豪車等等。要達到這些要求,你就要有所追求,你只要有所追求,就會為這種追求付出一定的努力,有了動力並且經過努力,一定會達到一定的成效。當你住上好房,開上好車的時候,你就會慨嘆,這種努力沒有白費呀!對物質有追求的人,就是這樣現實,只要能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會為為這個目標制定計劃,最終實現這個目標。
二、世俗的人眼裡,看得見的物質利益最重要所謂世俗的人,就是那些看中眼前利益的人,他們當然會對物質方面的追求看的最重要,因為在他們眼裡,除了能夠看得見的活生生的物質之外,沒有其他東西能夠打動他們的。他們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物質利益,能夠有充足的物質利益做保障,生活也就能夠得到保障。至於那些理想,那些文化藝術,甚至是那些愛情、友情等等,只要能夠換得物質利益,他們就去做,只要和物質利益無關,他們就遠離。所以從更深的意義來講,他們是看重金錢而忽視精神的人。這樣的人比較現實,在社會上容易導致唯利是圖的傾向。我們的社會存在大量這樣的人。
三、精神追求只有達到一定境界的人才具備與物質追求相比,精神追求是更高一級的追求,人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才崇尚精神追求,也就是說對精神的追求需要具備一定的境界並且具有一定品質人的追求。真正具備這樣條件的人,他會看到精神的東西比物質的東西更具魅力,因為他真正體現出人的本質狀態,體現出人和其他物種的區別,體現出人的真正的價值所在。比如,我們天津有一個白先禮老人,他用登三輪兒積攢的錢支援300多個大學生上大學,他用一生的積蓄35萬無償捐獻給了學校,用於資助貧窮的學生上學,他的這種追求就是精神追求。他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他的精神境界非常高遠,白先禮老人去世後,為他送葬的人排滿整個大街小巷,人們為他的品格和精神所感動,一些受他資助的學生從四面八方來到老人面前見老人最後一面。這是對白先禮老人的最好的報答,也體現出精神所獲得的回報,所以,精神追求會給更多的人帶來幸福和希望,這是物質追求所達不到的。
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是兩個不同層面的追求,我們不反對物質追求,但我們同樣需要精神追求,雖然在世俗人眼裡物質追求最重要,但從更高的層面上說,精神追求對我們來講更具魅力和希望。
-
4 # 林夕夕裡
有著入世的身沒有入世的心,很難身心合一。
生活高於生存,精神高於物質。我們世俗之人很難一步登天,實現跨越。
所以很多人的一輩子都在蠅營狗苟的謀生存,有點小資小調也需要金錢物質去點綴;很多人無需為生活奔波勞碌的,靈魂的深處是否是喚醒的,自由的,也不是很明白。
像天道里說的,世俗之人難免著相,執著於生活表象,而忘記了生活本質。
天道剛健,地道寬厚,人道中庸!
所有呼之欲出的答案,都不能說,一說就錯……
-
5 # 十里亭
小編以前學的是文科,在我們哲學的定義上講呢,上層建築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在物質追求沒有滿足之前,是很難追求精神文明的。更何況當今的社會,覺得很多人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暴富。而且也不能說物質追求比精神追求更重要,因為現在人們也常說,說物質生活過於豐富,人就不會去追求精神生活的更高層次了,有一種原因是人的內在品質的問題,黃金,與泥土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小編個人覺得,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並不矛盾,每個人追求的也不一樣,只要是對的,在允許的條件下,我覺得沒哪個比哪個更重要,因為都很重要
-
6 # 一介須翁
物質上的追求真的比精神上的追求重要嗎?在世俗人的眼裡當然重要,這是不用否認的。但在這裡我要用我們中國的先賢至聖的話回答,孔子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孔子大家都知道吧!王充說:命貧以力致富(就是說你的命沒有而拼命去追求物質),富至而死;命賤以才取貴,貴至而免。才力而致富貴,命祿不能奉持,猶器之盈量,手之持重也。器受一升,以一升則平,受之如過一升,則滿溢也;手舉一鈞,以一鈞則平,舉之過一鈞,則躓仆矣。(王充《論衡.命祿》。就是說追求物質也好,追求精神也好都要平衡。就象你的手只能舉一鈞之物,你卻去舉超過一鈞的東西則躓仆矣(這裡是摔倒的意思)。前面孔子的話就各自理解了。下面是一張魚圖,有魚(有餘)就看你能抓多少了!
-
7 # 真知是什麼
俗人,當然只認物質!。高雅 精明點兒的,比較喜歡,追求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滿足。才是他們生活的,最高境界。!!!❤️
-
8 # 戰神150624565
此提法沒有邏輯。
昆蟲蝴蝶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一軀兩翼,抖翅覓食,而且對每個目標點都不會停留很長時間。正常的人如同這隻蝴蝶,物質和精神都附著一軀,缺一不可。離開物質,那是殭屍,談何精神?沒有精神,還是殭屍。精神是什麼?精神就是慾望。也可以說是一幣兩面,能除掉另一面嗎?可以模糊,但那已經是殘幣了。便於流通嗎?還能流通嗎?火爐已經準備好了。
人是有慾望的,能填飽想吃好,進而吃得更好更奇更異。如同人類科技的發展,沒有看到它的止境。地球住膩了,現在想到外太空去。沒有慾望,人類還是串著幾片葉子。
一個人生命是由兩個核心因素構成:一是物質,二是創造物質。前者是人弱小之時他人給予的物質,後者則是成人之後的物質,依靠精神找到的物質。精神是有延伸的,關愛那些缺遺不全和弱小老者;精神是有對抗性的,朝代更替黨派競爭;精神是有破壞力的,妄殺入獄;精神是有叛逆性的,賣國賊貪官汙吏。精神是有麻醉性的,不可能說成現實,幻覺你的大腦,比如說傳銷。
精神來自於對物質的追求,只要你對物質需求還有迫切,不滿足且缺乏安全感時,你的精神是第一。當一個人擁有的物質充沛度達到精神力的極限時,你會選擇精神。這是什麼社會?還能稱之為社會嗎?神仙球了。
翻看歷史,那些大思們提出的精神語言多有誘惑性,直擊人心人性。面對這些大哲理,我們應該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貧窮,而且很多人都在貧窮。高高在上的人能不心煩意亂嗎?能夠安穩嗎?能夠允許血肉換來的社稷被顛覆嗎?禁錮和規範貧窮人的言行舉止和意識形態才是最終目的。只要求生工具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慾望,各種想法的精神都會存在,且支配人的行動。要麼激烈,要麼沉默,要麼忘卻,要麼心死了空。
把物質與精神獨立看待是非常危險的想法,也是妄想。物質是生命之源和保障,精神是保護和發展他們的動力。精神獨立是指對這種動力的鼓勵和尊重,而不是命令和吹噓。能行嗎?你非吾身何知吾心?
回覆列表
這要看你個人的價值觀,精神追求是更高層次的追求。 簡單的說就是“今天我掙到了兩萬塊錢,我很充實很高興”和“今天我實習了我的一個人生目標,我做了一件我喜歡的事,很有意義的事,我很快樂”的區別。 對於現代社會的大多數人來說,精神追求對他們要求太高了,他們更喜歡物質上這種更直接的東西,只有在物質上滿足之後才會去尋找更高階的精神追求。但也有一些有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他們,也容易被人看不起。而且,物慾是人的本性,不能單純的說它對與不對,只是每個人表現的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