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鍋說道
-
2 # 星火辰
北宋除開宋太祖趙匡胤,剩下的皇帝都是其弟趙光義及其子孫,南宋除開宋高宗趙構,剩下的皇帝都是趙匡胤的後代,這也算是兩宋的一個奇觀了。
傳說,宋高宗曾作了一個夢,見到了斧聲燭影的真相,心中驚愕不已。夢中趙匡胤大概說了,趙光義的後代敗壞天下,該把皇位還給他了。正巧,宋朝使臣從金朝回來,稟告宋高宗說,金朝皇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相貌很像畫像上的藝祖(即宋太祖趙匡胤),更是讓趙構心中驚惶。
這種事情,對今天的人的心理影響也可以想到,何況對那個時代的人呢?
正巧,宋高宗在其子死後,又在逃亡金朝的追擊過程中,因為驚嚇過度,喪失了生育能力。於是,宋高宗便從太祖趙匡胤的子孫中選出兩個少年來,做為皇位繼承人。這兩個人的選擇,當然既要考慮與趙匡胤的血緣最近,又要考慮輩分等各方面的因素。
為了考驗這兩個小傢伙,宋高宗想出個損招,給這兩個小傢伙都分發了好些美女,讓她們當他們的宮女。後來,這些宮女被檢查,一個小傢伙的宮中一個完璧也沒有,另一個小傢伙呢,居然一個也沒動。
於是,懂得剋制自己的宋孝宗被選了出來,後來實行內禪,高宗把皇位傳給了孝宗。
這位宋孝宗算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了,很要夢想,想要北伐收復中原。但宋軍因為實力問題,最終慘敗給金軍,孝宗自此後不再提北伐之事。不過呢,好歹孝宗給岳飛平了反,也算是大快人心了。要知道,那個時代,敢於糾正君父(高宗)的錯誤,那是需要巨大勇氣的。
然後,之後的南宋也只是混日子了。宋朝由趙匡胤所建立,最後由陸秀夫抱著趙匡胤的末代後裔而跳海,也算是一種奇特的輪迴。
-
3 # 錢君史話
趙構得國不算不正,也算“泥馬渡康王“辛苦得來的,獨生子被嚇死後,趙光義的後代大多被金韃子北方圈養,同族子孫蓋寡矣,也許知道其祖宗逆取再遭報應,且由太祖一支選擇後繼人。
-
4 # 淡墨青史
宋高宗趙構,是大宋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的開國皇帝,活了八十一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皇帝之一,他不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後裔或者是其他親兄弟的後裔,而是把皇位禪讓給了養子趙眘(shèn)也就是趙匡胤的七世孫。這是為何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宋太祖趙匡胤杯為了加強皇權防止以後再有武將擁兵自重造反稱帝,於是就酒釋兵權削弱了各方上層階級的勢力。但為北宋埋下了“重文輕武”的這顆種子,讓後世子孫處處為外敵所欺辱,割地賠款,逐漸喪失了一個漢人王朝的主權。
燭影斧聲之後,趙匡胤暴死,其弟趙光義繼位並且其子孫開始了主宰大宋王朝的命脈了。直到金軍發生了“靖康之變”大量皇室子孫被擄走或者被殘忍殺害,只剩下了天下兵馬元帥趙構(趙光義後代為數不多的血脈),遷都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拉開了南宋的序幕。
趙構之前為了躲避金人的追擊,顛簸勞頓和驚嚇過度而導致了生育功能喪失,因而在紹興二年(1132年),六歲的趙伯琮(趙匡胤的血脈)幸運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趙構選中,養育於宮中。後來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趙瑋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趙眘。六月,趙構御筆,賜趙昚的字為元永,以“倦勤”而想多休養為由,傳位給趙昚,是為宋孝宗。
因此趙構傳位給趙匡胤後代的原因也就清晰可見了:
一、常年的驚嚇和顛簸中使得年輕的趙構喪失了生育的能力,因而選擇了年僅六歲的趙伯琮為自己的養子,防止自己絕後。
二、北宋中後期面對外族的入侵,北宋朝廷都會派皇室的子孫去當人質加上“靖康之變”金人大肆掠殺皇室子孫直接導致趙光義那一族的後代驟減直至滅亡,最後只剩下哥哥趙匡胤一系的後代。
-
5 # 尋根拜祖
說趙構奪得皇位似乎有問題,雖然他得位太幸運了,但客觀上不是他奪來的,更何況靖康之難後,趙氏皇族幾乎舉族“搬遷”到東北了,趙構登基,不但合理合法,還是拯救王朝的擔當之舉。至於把皇位還給趙匡胤子孫,實在是無奈之舉,誰讓他自己無子呢?
一、靖康之難把趙構推上皇位靖難之役,皇室成員幾千人被俘虜至北國,趙構成為宋徽宗唯一漏網在外的兒子。在金軍包圍開封之時,他受命就任全國兵馬大元帥,召集勤王之兵。可惜未等到趙構的救兵,開封被攻破,北宋王朝正式滅亡。
金人廢黜了徽欽二帝,強令張邦昌出任偽楚皇帝,企圖實現“以漢制漢”。在這種情形下,趙構在應天府稱帝,延續了大宋王朝的生命。
可以說,如果趙構不稱帝,宋朝已經滅亡,中國將進入張邦昌的偽楚政權時代。以偽楚政權的狀況,很難獲得臣民的承認,中國將事實上成為金國的附庸國。
從以上資訊可以看出,趙構登基不存在“奪”,是歷史把他推到這個位置的。
二、趙構為何傳位給趙匡胤的後人紹興三十二年,五十五歲的趙構宣佈禪位,宋孝宗趙昚即位。趙昚是趙構的養子,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構為什麼把皇位傳給養子趙昚,原因有二:
一是趙構無子絕嗣,只能把皇位傳給養子。
趙構一生有一個兒子,五個女兒,命運都比較慘。五個女兒在靖難之役後,三個死於北遷途中,兩個長大後被充入洗衣局。
他的兒子叫趙旉,史稱“正安帝”、宋簡宗,做了26天皇帝,退位不久就死了。這段離奇的經歷源於一場突如其來的“苗劉兵變”。
建炎三年,統制苗傅、威州刺史劉正彥發動兵變,他們劫持了趙構,逼趙構退位為太上皇,立年僅兩歲的皇太子趙旉為帝,由隆佑太后垂簾聽政。政變發生後不久,張浚領兵平定叛亂,誅殺了苗傅和劉正彥,趙構重新坐上龍椅,趙旉退位繼續當太子,隆佑太后還政。
年幼體弱的趙旉,被如狼似虎的大兵連驚帶嚇,不久得了病。有一天,一位宮女不小心踢翻了爐子,巨大的響聲,把可憐的趙旉活活給嚇死了!
兒子死後,趙構發現,自己連年生活在金人的威脅下,顛沛流離,竟然失去了生育能力!無奈之下,他只能考慮在宗室子弟中,過繼養子。
二是宋太宗趙光義得位不正的傳言,成為趙構的一塊心病。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皇位莫名其妙地跑到了弟弟趙光義手中,非但如此,太祖的兩個兒子還莫名其妙地死於非命。民間一直傳言,當年是趙光義謀害了哥哥趙匡胤,篡奪了皇位,並害死了兩個侄子。
此後,宋太宗趙光義的子孫,像被詛咒了一般,不斷出現發瘋、絕嗣的情況。尤其是靖康之難,趙光義的子孫幾乎被一網打盡。於是,人們都說當年趙光義做了孽,子孫遭報應。從北國逃回來的人甚至煞有其事地說:“金太宗完顏晟,與宋太祖趙匡胤長得一模一樣,分明是趙匡胤投胎金太宗,找弟弟的後人報仇來了!”
這個傳聞讓趙構心神不寧,雖說言傳不可信,但也代表了一種民意。想想趙光義的子孫們,確實像頂了魔咒。於是趙構就從太祖的子孫中,挑選了兩人作為義子,養在宮中,趙昚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我估計趙光義的子孫經歷靖康之難,恐怕很難找到,跟趙構血緣相近的後人了,傳位給太祖趙匡胤的後人,很可能也是無奈之舉。
-
6 # 國史記聞
首先,宋高宗趙構不存在“奪得皇位”的問題。“靖康之變”後,北宋徽宗、欽宗以及大部分皇室宗親都被金國俘虜北上,宋徽宗的兒子只有康王趙構成為“漏網之魚”,在當時的抗金形勢下,他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推舉為新一任皇帝,成為南宋的開國之君。趙構的皇位可以說是撿來的,畢竟按照傳統的皇位傳承次序,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的(他是徽宗第九子並且母親韋氏向來不受寵)。但是趙構能成為皇帝對於宋朝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幸運,他畢竟給宋朝續命長達一百五十年之久,開創了中興的局面。
而趙構本人的一生卻充滿了不幸,他早年因為母親不受寵而被父皇冷落,兵臨城下之時又被派往金軍大營充當人質,北宋亡國時他的父母以及所有親人全部被俘,即位之後整天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甚至還曾經在“苗劉兵變”中被迫退位。生活好不容易稍微安定一點的時候,他僅有的兒子趙旉又突然夭折,失去生育能力的趙構只能在民間搜尋太祖的後裔以繼承大統。
趙構最終沒有在趙光義的子嗣中選擇養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臣們都偏向於讓皇位歸還給太祖趙匡胤一脈。比如同樞密院事李回曾經表示:“藝祖不以大位私其子,發於至誠。陛下為天下遠慮,合於藝祖,可以昭格天命。”意思是人家太祖大度地將皇位傳給太宗,現在陛下也應該以太祖為榜樣。參知政事張守則表示:“藝祖諸子,不聞失德,而傳位太宗,過堯、舜遠甚。”意思是要讓趙構做比肩堯、舜的不朽之事。上虞丞婁寅亮則增加了封建迷信的說法:“昌陵之後,寂寥無聞,僅同民庶。藝祖在上,莫肯顧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禍也”,將金兵南下的原因歸結為太祖在天上責備宋朝皇帝對自己的子孫不公,所以不保護大宋了。
趙構在經過考慮之後下詔書在“伯”字輩的太祖後裔中選擇皇儲,並將趙伯琮和趙伯玖二人收為養子,養在宮中。而趙伯琮在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昚。不久之後趙構禪位,趙昚登基,是為宋孝宗。
回覆列表
首先,趙構唯一的兒子夭折了,自己又在顛沛流離中喪失了生育能力,可以說是絕後了。其次,和趙構血緣最近的兄弟子侄,甚至宋太宗一脈在靖康之變中幾乎被金人一網打盡,留在南方的宋太宗子孫非常少,倒是宋太祖的後代有很多。第三,當時流言靖康之變是宋太宗得位不正的報應云云,流言造成人心浮動,趙構為了穩定人心,鞏固統治,才從宋太祖後代裡挑選了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