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逆風步行者
-
2 # Z娛新前線
每個人對一本書的看法各不相同,我就說下我的看法吧,很久前看過,書中所有人物我都不記的了,情節也記不太清楚了,但是我卻對這本書有很深的一些想法(可能因很多地方遺忘了,下面的回答有些情節不是太嚴謹,所以多多包涵)。
書中的人物很多,跨越好幾輩人。但是每一輩人最終的命運都十分的相似,沒有哪一輩人善始善終,每一輩人都逃脫不掉某一種命運。書中描述家族中每一輩人秉性,都逃不掉有殘忍的,好戰的,軟弱的,好色的,愚笨的,孤獨的,聰明的等等。週而復始逃不出這個怪圈。
我們細想一下,難道只有書中的人物逃脫不掉那些命運嗎?不是的!我們自己一輩子也是逃脫不掉某種命運的,我們身邊或者我們自身,同樣有孤獨的,有聰明的,有愚笨的,有殘忍的,這些七情六慾的怪圈我們也同樣逃不掉。由此看來這本書寫的就是我們現實的世界,只不過透過一種有中魔化色彩的手法表達出來。
個人認為我們可以認為,這本書是在教會我們要正視人性中所無法拜託的特質,只要是個人都會有七情六慾,有陰暗的一面,有Sunny的一面,都會遭受時光的磨難。人活一輩子都害怕那也我們無法擺脫的東西,就像書中的老人害怕自己的兒子、孫子、孫子的孫子......害怕他們性格里的殘忍、好色、孤獨,懦弱等等,但是即使害怕,他最後還是無法改變這些。所以我們對待那些無法改變的,只能正視和承受,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警醒。《百年孤獨》這本書之所以能獲得諾貝爾獎,我想因為這本書是站在整個人類的高度,替人類訴說,也在警醒人類。
-
3 # 知行碎片
昨天才把《百年孤獨》通讀了一遍,給人的感覺很震撼。馬爾克斯在這篇小說中大量地運用神奇和魔幻有時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有時讓人看得毛骨悚然。小說裡的二百歲的老人,小說中一直被布林迪亞家族破譯不了的羊皮卷,小說中誇張的磁鐵的魔力,小說中麗貝卡吃土的細節,小說中阿瑪蘭妲因嫉妒而產生的變態,小說中美女雷梅黛絲乘飛毯消失的細節及雷梅黛絲的美,小說中人鬼之間的對話、不安的不斷髮出響動的骨趾,小說中的失憶症及三千人罷工突然在一夜之間消失等等等等,細節密集而神奇,語言莊重而幽默,把一個個人物刻畫得生龍活現,看似魔幻,我感覺比真實更加真實,性格的誇張變形,如同放大鏡把人的優點和弱點都呈現在作者的筆下一覽無餘。
唯有深入地鑽研進去,才能感悟到這部小說的震撼,是一部難得的好小說。
-
4 # 食人叢林
這本書,其實並不適合華人看。或許有人說我淺薄,那就淺薄吧!光是人物關係和人名就能讓我崩潰。老實說,我並不認為這是本好書,只是,諾貝爾文學獎的來頭,實在太大,以至於我連想說它是本爛書,還要思忖一下,會不會被人噴,畢竟,我只是硬起頭皮,翻了一遍。總結一下,如果一部文學作品,它不能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愉悅,那就是垃圾。
-
5 #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感覺最深的當然是魔幻寫法。魔幻寫法在表現人物性格和情緒時有以一當十的作用。比如憤怒,過去的寫法作家要去寫人物怎麼想,用強烈的肢體來表現憤怒。用了魔幻寫法,人物甚至可以不置一詞,不用肢體動作,甚至人物都不用出場,就能把憤怒十倍於原來的手法表現出來。人物的各種性格都可以用魔幻手法表現。我在我的小說花樣年華里試著用了一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很希望和對魔幻寫法有興趣的朋友交流一下。
-
6 # 知緩
百年孤獨只看過一遍,這一家族的人,只喜歡烏拉蘇兒一個,這個女人是整個布恩迪亞家族能夠歷時百年的支柱。她很務實、善良,能夠忍受老布恩迪亞的玩物喪志,承擔了幾乎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兒子一個離家出走,一個要麼足不出戶,要麼連年征戰,這個女人承擔了家庭的一切。女兒阿瑪蘭旦和養女麗貝卡,一個該嫁的不嫁,差點造成不倫之戀,另一個精神不正常,嫉妒心重。這個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的老婦人,在不爭氣的子孫需要的時候一個人獨自支撐,給他們帶來溫暖和安慰,只可惜最後眼瞎了,在費爾南達管理下,家庭一步步衰敗,還一手造成了最後的不倫之戀,以至於以最後一代豬尾巴男孩被螞蟻吃掉結束了整個家族。孤獨是人的本性,這本書把它放大了,感覺整個布恩迪亞家族的人不是瘋狂就是自閉,其實無論是什麼,都是孤獨的體現。
-
7 # 騎驢去高考
拉丁美洲就像是一個被海水環繞的孤島,你能看得見外面,卻永遠抓不住!其實現在居住在拉丁美洲的主體居民已經變成了歐洲人的後裔,當然也有和非裔的混血人種,但主要以白種人為主,那些黃色面板的土著早被歐洲殖民者地毯式地當作勒色除理掉了!當白種人以主人的身份在這裡活動的時候,他們所有關於祖先的記憶,他們的文化習俗都在歐洲。但在歐洲本土居民的眼中,他們是遠在萬里之外的異域遠房親戚,多年不見,估計已經變得像那些野蠻人一樣落後蠻不講理!這種被人拋棄的感覺,真像是中國的杜十娘,好不容易從良了又讓人給拋棄了。況且遠走他鄉的經常是那些在歐洲混不下去勇闖天涯的人,既然已經出去了,就永遠別回頭了,你也回不了頭了!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那種感覺,反正我時常有種永遠觸控不到外面的感覺,我覺得我獨處孤島,無處靠岸。這種心裡上駁(不是波)光粼粼的感覺讓人很自然地想到一個詞——魔幻現實主義,馬爾克斯用具體的人的孤獨來描寫一個大陸的孤獨,展現了人內心更多的孤獨!
歐洲是一個與亞洲不同的大洲,這種不同性是因為它的文明中心始終圍繞著海洋,從地中海轉到大西洋,然後環球航行,這和我們這種陸地民族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閉關鎖國”四個字。他們滿腦子都想著出去撈一筆,至於驗證地球是圓的,傳播天主教,別傻了!歐洲的哲人亞里士多德曾經出於直覺或者對科學的透徹理解曾經預言,其實就是瞎掰,在大洋的南部盡頭有一個和歐亞大陸一樣的巨型大陸。歐洲的那些Nautilus們鬧了幾次烏龍後,終於找到了古書上說的大陸,媽的,全是冰,冷的跟錘子一樣!他們也發現了美洲和大洋州,於是開始了自己空前規模的移民計劃和更為空前的人種繁衍計劃,白種人像雨後春筍一般在美洲和澳洲繁衍生息,成為地球上分佈最廣泛的人種,改變了世界人種分佈格局,就憑那幾條破船!但是白種人瘋狂繁衍的後果就是使在美洲與澳洲的白種人產生了漂泊感,和流浪在外的孤獨感,新的大陸太過陌生,老的的大陸不能回去,這種感覺是馬爾克斯靈魂深處的一種感覺,所以他寫了《百年孤獨》。
同樣是白種人的後裔,拉丁美洲與北美的命運截然不同,一個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有了共同的民族記憶與思想財富,並且發展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然還有環境優美,生活優渥的加拿大和同樣美麗的澳洲,但拉丁美洲卻陷入軍事獨裁,毒品氾濫與暴力衝突的泥潭,他們趕走了自己的同胞獨裁者卻始終形不成自己的民族記憶,這種無所適從又孤獨無依的挫敗感深深傷了拉美人民的心,在他們心裡形成了古怪的Phantom,所以才有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傑作——《百年孤獨》。
當歐洲的那些探險家帶著浪漫主義的豪情遊弋在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之間的時候,他們可曾覺得自己的遠遊生活引起了後代人的羨慕,腰裡捌著火槍,戴著黑色的眼罩,抱著大發一筆的投機心裡,這種生活是我所渴望的!
當然啦,面對二十世紀拉丁美洲徘徊跌宕的發展史,當經濟與物質不能讓人洞悉自己心裡所想的時候,他們只好靠一本書,一本小說來告訴別人自己內心真實的痛苦,這本書就是《百年孤獨》,它一下子引起了人們對拉美人民的同情與關懷。《百年孤獨》是拉美社會在精神領域的最高結晶,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一本書能與它匹敵,包括聶魯達的詩歌,根本就和馬爾克斯不在一個量級上!
回覆列表
如果你想知道孤獨是什麼,那你應該看你現在的生活!如果你想知道生活是什麼,你可以讀一下馬爾克斯的孤獨!既無開始也無結束!你的一生都在你自己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