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林普法
-
2 # 長島男爵
非也。
漢匈之爭,在白登之圍發生前、發生後一直在持續。
如果說劉邦被嚇壞了不就不合理了嗎?不是應該直接投降嗎?
事實上,自漢朝建立開始,處於統戰需要,大封異姓王,這些異姓王鼠尾兩端,見風使舵,毫無忠誠性可言,除了異姓王還有很多暫時蟄伏的功臣宿將,佔據了大量領土,且不安於現狀,直到高皇帝劉邦駕崩,其本人一直在忙於平叛,而北方的平叛,幾乎都有匈奴的身影。
其實不難理解,既然北方諸侯跟中央對立,而匈奴又跟漢廷對立,那麼敵人的敵人成為朋友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關鍵人物:燕王臧荼、燕王盧綰、潁川侯利幾、韓王韓信、淮陰侯韓信、趙相陳豨】
以上一系列反叛者都跟匈奴有直接或間接的勾結,而漢廷跟他們的戰鬥幾乎貫穿整個劉邦整個皇帝生涯,無論是白登之圍發生前,還是發生後,就結論而言,高帝完全掃除上述反叛者,收復全部失地,破壞了匈奴裡應外合入侵中國的計劃。
可以說【漢朝初期對匈奴的作戰,是勝利的】,白登之圍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
————————分割線————————
高帝北方平叛過程(結合地圖看更直觀哦,基本上戰爭都爆發在右圖的燕趙代三國版圖內):
漢五年七月,燕王臧荼反,九月高帝攻滅臧荼,立盧綰為燕王,臧荼子臧衍逃入匈奴。
同年,利幾反,高帝平之。
漢七年匈奴攻韓信,韓信不能守,與匈奴和,高帝責之,韓信恐,反,高帝親征之,收復太原地,在代郡被圍困。
ps:高帝徵韓信、匈奴聯軍,在太原郡是大獲全勝的,輕敵冒進主要是進去到雁門郡之後的事,由於輕視了匈奴的實力,高帝在收復太原出雁門郡後,率少量精銳出擊,被匈奴誘敵深入,包圍在白登山,但匈奴久攻不下,而漢援軍正在趕來,無奈之下匈奴收錢退兵了。
如果你認為白登之圍後漢匈之間就停戰了就大錯特錯了。
據《史記·樊酈騰灌列傳》記載——(夏侯嬰)復以太僕從(劉邦)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到這裡已經很明顯題主所說的是錯的了,上文提到的句注和平成兩個地方都屬於左圖雁門郡的範圍,事情發生於白登之圍後。
之後陳豨反,高帝親征,令盧綰從之,盧綰遣人出使匈奴,想要勸說匈奴不幫陳豨,但遇上了故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臧衍勸說使者跟他一起反漢,沒多久盧綰也一起反了,但這些人連同匈奴盟軍一一被高帝掃除了,甚至於高帝平叛途中,都城的相國、淮陰侯韓信打算釋放囚犯、官奴,襲擊並挾持皇后太子,裡應外合顛覆大漢江山,結果被高後解決了。
可以說高帝維護國家統一是十分不容易,不但有看得見的敵人匈奴,內部也有很多蟄伏的反對分子,在這種情況下高帝依然以61歲高齡戰至最後一刻。
這種情況下,繼續跟匈奴死鬥實在是不理智,尋求和解是必然的,和親只是手段之一而已,沒有強大的武力送再多公主也無濟於事。
-
3 # 歷史何必認真
我的觀點:白登之圍是事實,劉邦被嚇壞是不可能的。
先看看劉邦的生平經歷,鴻門宴就是鬼門關,劉邦明知去鴻門是就是一生,還是去了;彭城之戰,劉邦率60萬諸侯聯軍被項羽三萬人馬打的丟盔棄甲,一潰千里,劉邦也沒有氣餒;直接闖進韓信大營,搶奪帥印,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劉邦一生大風大浪見得多了,小小的白登之圍還不至於讓劉邦嚇破膽,在劉邦看來,冒頓單于和霸王項羽差太多了,更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輕敵冒進才導致被困白登。
解除白登之圍,劉邦脫險後,為什麼要向匈奴和親呢?
咱們先對比一下冒頓和項羽,就會發現其中端倪,項羽個人魅力無窮,勇猛無比,缺點就是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而冒頓就明顯不一樣,性格相當殘忍無情,他殺死自己親爹當上單于,自己老婆可以送東胡作為禮物,在隱忍中發展實力,因為一塊土地大殺四方,最終整合漠北各方勢力,與劉邦建立漢朝一樣,匈奴勢力也是蒸蒸日上。
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項羽武力值爆棚,性格缺陷是他最大的弱點,劉邦再熟悉不過,當然應對之策也現成的,不用過多考慮,但是新對手冒頓,性格隱忍堅毅,手段殘忍毒辣,雖不及霸王勇猛,卻比項王更加難以對付,劉邦又是第一次和冒頓過招,一時懵圈,不知道何以招數應付?於是病急亂投醫,先採取和親之策穩住匈奴,到武帝劉徹時,一雪前恥,打的匈奴分不清東西南北,不敢南下牧馬。
可以看出,劉邦白登脫險後,採取應急之策與匈奴和親,而不是被嚇壞了。
-
4 # 馬火蟻
漢與匈奴的和親是歷史的選擇,劉邦是不懼匈奴的,只是西漢帝國建國之初,匈奴正處於高發展期,此時雙方的矛盾表現西漢帝國,希望可以熄滅風煙,以休養生息的方式來建設剛剛誕生的帝國;匈奴方面則希望趁火打劫。當一邊想要和平,一邊很想打仗的時候,談判是沒有用的。在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匈奴對剛誕生的大漢帝國的騷擾事無恐,尤其是在劉邦忙著滅異姓王的的時候匈奴更來勁。但是久經沙場的劉邦也不是慫包。公元前200年的冬天,漢匈之間的一場大戰爆發了。戰事是由匈奴方面主動發起,他們集結了40萬大軍,準備大舉進犯帝國,而投降了匈奴的異性王韓王信成了這次的先鋒。劉邦聞訊組織了30萬大軍兵分兩路自己親率部分主力御駕親征,另一路則交給了周勃,意圖一舉打趴匈奴,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身為匈奴先鋒隊的韓王信在強大的漢軍面前不堪一擊,緊跟著的戰況似乎全是利於漢軍匈奴且戰且退,漢軍一路向北追擊,一直追到了平城(現在的山西大同)才停下來。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劉邦決定速戰速決,主動率部向蔚縣進發和匈奴進行決戰。當劉邦率軍行進到白登山時,進入了早就在此設伏等候劉邦的匈奴大軍,40萬匈奴大軍將白登山的漢軍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團團為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被圍困的漢軍雖然處於劣勢,卻戰鬥力爆棚,雙方進入了僵持階段,劉邦被圍整整七天七夜。匈奴冒頓單于怕漢帝國大部隊趕來之後,雙重包圍,讓出一條通道,劉邦這才得以成功突圍。白登之圍也給予了冒頓單于必要的打擊,透過此戰,他認識了漢軍的驍勇和韌性。於是,漢匈雙方都借坡下驢開始和談,並於公元前198年正式達成協議:和親。從戰爭的角度看,沒有白登之圍中,漢軍的勇敢作戰,堅守白登山七天七夜,也就沒有和親這一說了。雖然和親換來的和平略顯恥辱,但不能說是因劉邦懼怕匈奴而和親的,可以說,大漢帝國初期對匈奴採取的和親之策不是談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
5 # 國史春秋
我們不防先做個假設,如果拿漢文帝劉恆和漢高祖劉邦比較,誰更厲害呢?大家可能想都不用想,當然是劉邦了。
的確漢文帝在人們心目中也就是一介書生的形象,要不然也不會得這麼一個諡號了。
但是誰又知道,一個似乎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皇帝,敢於橫眉冷對匈奴的挑釁,如果不是大臣們的百般阻撓,漢文帝就親率大軍縱橫匈奴草原了。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果,文弱的兒子都不怕匈奴,槍林彈雨過來的父親會怕匈奴嗎?顯然不可能,劉邦的和親政策是百年大計,是一項經過審時度勢而確立的國策,而不是一種懼怕者的自我心理妥協。
白登之圍是劉邦第一次與匈奴的正面較量,漢朝初建,劉邦對內對外都需要立威,因此才親率大軍出征匈奴。
而劉邦正好犯了軍家大忌,一輕敵冒進,二知己不知彼,於是他帶領的先頭部隊被誘敵深入,結果造成被圍困於白登山的尷尬。
必須要說的是,此時的匈奴人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下,剛剛兼併消滅了樓煩、白羊、東胡等部落,達到了鼎盛時期。所以劉邦的這次親征匈奴很有賭一把的豪情,以一個百廢待舉的初建與朝去和一個以逸待勞的草原霸主去拼,他的膽略和勇氣更是讓人佩服。
劉邦退兵後,並沒有對匈奴人退避三舍,而是依然在匈奴人的眼皮底下消滅之前叛亂的韓王信、以及後來的陳豨、盧綰的叛亂。可見,劉邦此時對匈奴是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態。
但是,匈奴人瞭解漢朝的國情,採取持強凌辱的作法,並沒有停止對邊境的侵擾。劉邦只好根據國家目前所處的形勢,而做出相應的戰略部署。
開放兩族的邊境貿易,允許雙方人民進行一些必要的商品交易。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南為漢民族的區域,長城以南為匈奴民族的統治區域。兩個民族之間以兄弟關係平等對待。贈予匈奴,米、繒、絮、金、帛、酒及食物等生活物質。嫁皇室公主於匈奴單于,鞏固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將山東境內的豪強大族遷往關中,一方面形成抵禦匈奴的屏障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最終,雖然“和親”帶有一定的屈辱色彩,但是她給受到戰爭重創而民生凋敝的漢朝贏得了一個休養生息的良好時機。如此一來,才使的漢朝蓬勃發展,壯大實力,為武帝時期與匈奴人的決戰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漢匈和親,並不是劉邦怕匈奴人,而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
回覆列表
漢朝跟匈奴的軍事實力,在當時幾乎相當,漢軍沒有能力對遊牧的匈奴進行毀滅性打擊,匈奴也是正在上升期,也沒有完全統一,暫時沒有能力吞併漢。
劉邦也在忙於清理異姓王,很多漢軍高層如燕王等都投靠到了匈奴,匈奴對漢軍的能力和當時的政治意圖也瞭解,進入的是拉鋸戰。
加上劉邦身體不好,箭傷復發,朝內內宮還在進行太子繼承人之爭,國家的穩定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