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SmileyWalker

    先立規則,無需講理而必須服從的才叫規則。

    至於講理,也要立下講理的規則,譬如講理的範圍與方式。

  • 2 # 盛廣學雜家雜論

    如何教育孩子不撒謊,而且要守規矩?這比較難。老實說,這不是刻意教育出來的,而是家長,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教育和影響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可以排在第一位。

    在現實中,如果發現孩子撒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就已經為時晚矣!事實上,誰都不能做到完全不撒謊。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可以捫心自問,你難道一生中沒撒過謊嗎?男子漢,大丈夫,應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有多少大丈夫,揹著妻子私設“小金庫”,留點抽菸喝酒打麻請女朋友吃飯的錢。這已經是中國家庭的“新常態”。那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允許孩子們有一點自己的私密空間呢?

    孩子偶爾說一點謊,一定是有原因的。一般都是老師,家長過於嚴厲帶來的後果。更是懲罰教育的後果。我們提倡和孩子交朋友,平等對待,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孩子不怕你,怎麼會說謊?孩子怕你,不和你講實情,才是最可怕的事。發現孩子說謊,如果是一般的事件,大可不必拆穿,指責。如果是重要的事件,也不要著急解決。先裝做不知道,(寫漏嘴了,大人先裝做不知道,就是大人在撒謊。)要冷處理,過一段時間,要笑著慢慢地“揭穿”她,說,我早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為什麼不告訴媽媽實話呢?你說了實話,媽媽不會怪你的,還會幫你解決問題。以後有困難,一定要先告訴媽媽,我們一起來想辦法。“人多力量大嗎”!這樣,孩子沒壓力,沒顧慮,就不會說謊了。

    有一點,更重要,比撒謊還可怕。那就是不會撒謊!這也要從小就練,從小就教育!謊言分兩種,惡意的謊言要不得,善意的謊言一定要會說!比如,到朋友家去辦事,沒事先打招呼,趕上了吃飯的時間,又不能麻煩人家,就一定要撒謊,說,我們吃過飯了!哪管你飢腸轆轆,也絕不能表現出來!有的孩子就不懂。這樣的場面,她會說穿,“媽媽,我們不是還沒有吃飯嗎?”給場面造成了尷尬。

    以下再舉一例。家裡來客。媽媽給客人做了一條魚。孩子愛吃魚,媽媽就說,你等著,客人吃不完一整條魚,等他們吃完飯,走了,剩下的都給你吃!可孩子看著客人吃,眼看一條魚吃沒了。孩子忍不住了,大叫,媽媽,你不是說要剩下的給我吃嗎,客人都吃光了。然後,孩子大哭!你說,這局面怎麼收場?

    結論,小謊無所謂,大謊不能撒。孩子要早教育,影響最重要。善意謊言要學會,不然難在社會上混。一生誰沒撒過謊?沒有撒謊沒社會!

  • 3 # 素描官

    比如說:孩子不願意叫人;在與親戚聚餐時,孩子不正正規規吃飯;到處亂爬,爬桌子底下,還跟別人家孩子打架……等等這些事情,會讓父母沒有面子,也特別煩惱。

    「孩子守不守規矩」

    究竟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那就要看這個“規矩”是以誰為中心的。我們所說的“孩子不守規矩”,其實是不守家長的規矩,我們父母想要的規矩。

    其實孩子守不守規矩?守,守他(她)自己的規矩。

    所以,孩子不守規矩是分成兩種:

    一種是習慣問題,還有一種是“刷存在感”的問題。

    我們先來說“刷存在感”。對於平常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包括玩樂/關懷等等)當父母在工作,或忙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時候,孩子為了“刷存在感”。

    原本守規矩的乖孩子,在“乖”的狀態下,家長沒有給他們獎勵或表揚。因為這個“規矩”,反而讓家長更少關注他們。

    因為家長覺得:孩子很乖,不需要太多關注。

    然而,孩子得到父母的愛護和關注,是孩子本身的底層需求。如果這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他(她)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這個需求。當這個時候,突然某一天,孩子他(她)打壞某個東西,或者闖禍了,家長就會打罵教訓一頓。

    這個時候,孩子分不清“愛我”和“打我”的區別。他(她)只知道你的心完完全全在“我”身上。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她)發現:破壞規矩是能夠讓父母把心交給他(她)的。特別是在眾人之中破壞規矩,在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破壞規矩。

    當他(她)發現這個可以“刷存在感”的方法,接下來,這種方法會被“無限擴大”。所以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在家乖乖的。但是一旦有朋友聚會或集體出遊(有旁人在場)的時候,孩子會特別鬧事,這就是原因所在。

    第二種是“規矩”。

    有的父母,原本就沒什麼規矩。在父母沒有什麼規矩的情況下,又想要求孩子有規矩。那樣,孩子是要不出規矩來的。所以慢慢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養成了一個無意識無規矩的習慣。

    所以,如果我們是一個沒多少規矩的家長,想孩子要有規矩,那是很難很難的。因為你家本來就沒有這個傳統,你傳給孩子的就是這樣。

    那麼,有一些家長就會奇怪:我家是很有規矩的。我們父母都是很有規矩的人,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就沒有規矩呢?

    因為,孩子在活你們想活的,在過你們想過的。其實所有有規矩的父母,都是被教育得有規矩的,但是其實都是有叛逆的心理。這個叛逆的心,因為教育的強大,使得這一輩子不敢去叛逆。

    可是這種能量會傳輸給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會代替你去叛逆,所以你越是有規矩,壓得越緊孩子反抗得越厲害。

    所以,規不規距的問題,並不是重要。

    重要的是以下三點:我們有沒有給孩子立下好規矩。

    立規矩,不是等到孩子破壞規矩的時候,在吵鬧的時候才立規矩。而是在平時,情緒關係狀態好的時候,立下規矩。如何獎與懲,這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第二個事情要注意:如果我們想要有規矩,家長要做好一個示範。

    這個規矩是有松有緊的,該有愛的時候有愛,該有規矩的時候有規矩,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要有合理的獎懲。

    合理的獎懲制度,是該哪個時候改肯定,哪個時候該表揚,哪個時候該批評,一定要事先講好。

  • 4 # 中小學教育公社

    日常生活中的撒謊分為惡意的謊言和善意的謊言,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區分這些,引導孩子向善,避免誤入歧途。要做到這些,首先要求家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先接觸的就是父母親,模仿是孩子天生的本性,所以從懷上孩子開始一直到孩子出生長大成人,父母親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孩子,父母親喜歡爾虞我詐,孩子肯定會經常撒謊,不是有一句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什麼是規則意識?那就是在學會區分對與錯的基礎上,孩子犯錯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做父母的這時候千萬不能心慈手軟,否則規矩就是白定的,功虧一簣。看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好多家長溺愛孩子到什麼程度,就是孩子說向西,家長肯定不敢會往東,導致的結果是孩子長大成人走上社會後,四處碰壁,可能會對生活和社會產生厭惡或仇恨,從而走上一條條不歸路。

  • 5 # 大魔頭47115090

    首先家長不撒謊誠實守信行為端正才能教育孩子,影響孩子。孩子撒謊,一般都是媽媽撤謊不誠實影響的。媽媽的行為言語很關健。

  • 6 # 成長說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撒謊就是變壞的開始,彷彿如臨大敵一般。其實,爸爸媽媽們應該瞭解,說謊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這不僅是孩子們必須要面臨的問題,也是家長們要認真學習的必修課。孩子說謊不可怕,但如果我們不能認清孩子謊言背後的真實原因,沒有及時作出正向的引導,誤導了孩子,這才可怕。

    Kang Lee教授和他的團隊專門研究兒童說謊時生理上的變化。他們用了20年的時間,得出了一個結論:

    無論性別、國籍、宗教信仰,30%的2歲孩子撒謊了,3歲的孩子中,撒謊的人佔了50%;4歲的孩子超過80%都會撒謊,大於4歲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會撒謊。

    Kang Lee透過研究還發現,孩子要想成功撒謊需要具備兩個能力:讀心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也就是說,孩子要想成功撒謊,說明其智力發育和情商都沒有問題。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所以,孩子第一次撒謊,跟第一次開口說話叫「爸爸媽媽」一樣有紀念意義,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其實,5歲以下的孩子常常說大話,因為他們不能把事實和幻想區分開來,說大話完全不同於說謊;5歲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說大話的情況存在了,他們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說謊。比如以下情況:

    1.博取父母關注

    2.父母反應過激,避免衝突、不想和父母解釋等

    3.害怕讓父母失望

    4.逃避懲罰,保護自己

    5.模仿大人的行為

    ……

    孩子說謊的原因有很多,爸爸媽媽不能一概而論。應該視情況而定。

    如果孩子的年紀較小,尚處在幼兒階段,那麼這種情況下的說謊,家長只需要告訴孩子想象和現實的差異即可。如果孩子上學後,適應壓力太大或者不想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撒謊,就要及時指出,但不能太過嚴厲和苛刻,要多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談心,瞭解孩子的想法,再進行相關的正確引導,切勿再施加過大壓力或者對孩子進行打罵。

    如果孩子說謊(被同學欺負,裝病等)是源於家長的忽視,我們就該反省了,是不是平時工作太忙,或者應酬太多,又或者是父母感情不和。孩子只有感受到「被愛著」,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還有的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例如打碎東西,畫花牆壁等),而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父母習慣於用懲罰來管教孩子,孩子知道會受罰,因此在犯錯的時候,選擇用撒謊去逃避。但是呢,懲罰並不會讓孩子學好,還會破壞親子關係,之前被懲罰的行為,也不會根治,只會變得隱蔽,比如說謊,不讓父母知道。

    另外,孩子心理尚未成熟,很多時候獎勵要比懲罰更加重要也更加管用。當孩子承認了錯誤,家長們往往只顧著斥責孩子闖了禍,而忽略了孩子誠實的表現。其實,當孩子承認錯誤時,也可以給予表揚,比如:爸爸媽媽很開心你能夠告訴我實情,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但以後要注意,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哦!

    我們常說:“要獎罰分明”,除了表揚和獎勵,也要有相應的規範制度。比如,要明確告訴孩子,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歸還,做錯了事要主動承認,不能虛報成績,亂編假話來欺騙老師、家長等等。當孩子觸犯了規定時,爸爸媽媽可以予以適當的懲罰,例如明確表示因為孩子這次的錯誤,要取消孩子的一次外出遊玩的機會,取消將要送給孩子的禮物等。但不要嚇唬孩子,以免適得其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人處世的習慣和做法,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以後的成長。以身作則,當個好榜樣,比任何方法都管用!

  • 7 # 乖啦

    心理學指出孩子從3歲左右就開始學會撒謊這個技能了,如果3歲左右你發現孩子會撒謊了,應該高興大於焦慮,因為孩子心智正常。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們還不能辨別是非,就出現了“撒謊”的現象。需要父母積極關注,並根據實際原因正確地引導就好了。

    孩子大了還說謊,需要家長了解根源在哪裡?為什麼要撒謊,在因地制宜的進行引導。

    另外,家長要以身作則,正家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什麼讓你堅持使用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