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旭日東昇普天同慶
-
2 # 勇戰王聊歷史
在古代,官員按照“上班地點”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還有“外任”:京官外放)。
京官就是在京城上班的官員,包括京城“六部”的官員和京師附近的地方官。以清朝為例:清朝皇帝給京城官員開會,就是“御門聽政”制度。地點在乾清門的門洞裡,而不是在金碧輝煌的金鑾殿。電視劇中演的百官在“金鑾殿”中和皇帝開會,還三跪九叩高呼萬歲,還跟皇帝在朝堂上爭論,這都是虛構的。只有“三節兩壽”等節日的時候,皇帝才在太和殿,接受官員上表慶賀。
真實的上早朝(御門聽政),每天(具體頻率,就看皇帝了)拂曉到奉天門(太和門)參加朝會。官員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別輪流覲見,等前面的官員彙報完走了以後,後面的官員才能上前奏事。而皇帝真正和大臣商議國事的地方,是內閣和軍機處。
清朝時,六部官員和在京的四品以上地方官,都能上朝。不過,沒事的話,也可以不上朝。
地方官就不需要去京城開會。古代交通不便,官員在外放之前,跟皇帝見一次面就行了。此後,一直到任期結束前,官員有事和皇帝溝通的話,就是靠“書信”了,不用回京開會。在清朝時期,有了密摺奏事制度,督撫等地方大員可以將“所見所聞”透過“密摺”上奏皇帝。這個“密摺”內容,不侷限於軍國大事,就算是結頭巷議、民俗風情,都可以跟皇帝說一說。
而放外任的京官和欽差,在整個外放期間,也不會跑回京城。一般情況下,直到差事辦完,或者任期時間到了,才會回京。
最後,官員出行,首選坐馬車和船,比較輕鬆。次選騎馬,文官和年老的武官一般不會選擇騎馬。轎子是不適合出遠門的,一般沒人坐轎子回京城。
-
3 # 我是小香菜
最近在看一本書,寫的是關於一些有
確切的史料作為佐證的歷史大事。
書中提到:春秋時期,即韓趙魏韓趙魏三國未分晉之後,各國之間的道路是很坎坷的,根絕歷史殘留的檔案記載:孔子周遊各國之始,第一次離開路過前往齊國時,路上花了三月有餘。然而等過了幾十年後,瀕臨戰國時期,再次從魯國前往齊國只用了十天不到。
由此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由於各國之間的征伐,路已經很重要了。
中間不知,且說唐朝,長安城內有南北向大街十一條,東西向大街十四條,其中通南面三門東西六門的“六街”... 各街路面皆中間高、兩側低,兩側並建有寬2.5米左右的排水溝。
由此可見,在哪個年代,道路也是很發達的,再備以牛馬車來回首都也是很方便的。
至於為什麼有人看電視說進一次京要走好幾個月,要知道現在的大多是清朝劇,幅員遼闊,就現在從廣州到北京坐高鐵都要七八個小時
-
4 # 百戰成歌lza
古代的官員上班比起我們今天的官員們那要辛苦百倍千倍。當時沒有什麼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沒有現代通訊手段,所以,什麼事情都需要官員們親力親為,而這最辛苦的事情莫過於趕路了。

在古代,地方官要進京,一般來說是坐官船或者走驛道。當然,不趕時間的話,能坐官船的絕不走驛道。因為坐船平穩,而無論是騎馬還是坐馬車,那都比較顛騰。所以,很多地方官員奉詔進京一般都要提前一兩個月出發,主要還是因為行船太慢。
比起地方官員的折騰而言,其實最辛苦的還是京官。因為地方官員進京可能兩三年才一次,而京官上朝那可是五天就一次的。皇帝和官員們上早朝的是固定的,上午五點,稱之為點卯。

皇帝不上朝,官員們會擔憂,可是皇帝太勤政了,官員們會累得夠嗆。以清朝為例,康雍乾三代皇帝都非常勤政,所以大臣們大多晚上是沒有多少工夫睡覺的。皇帝只有冬天住在紫禁城裡,一般到了三月份就會搬進園子裡去了。
可官員的家大都在北京城裡,要去圓明園上朝,這一路得一兩個時辰。而且官員們還不能遲到,遲到的話輕則罰俸,重則打板子。所以很多官員凌晨一點就得出發。可是天還沒亮,北京城外連個燈都沒有,只能是幾個官員約著打一個燈籠,或者去蹭燈。還有官員因為摸黑上朝掉河裡淹死的呢。

夏天如此,冬天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大臣們四點必須到值廬。北京的冬天那可是凍死狗的節奏,而且皇帝御門聽政,大臣們都得跪在乾清門外的廣場上,皇帝在門洞裡坐著。上朝的時間一般看事情的多少,如果事情太多,一兩個時辰也是有的。所以,大臣們上朝前都是全副武裝,嘴裡還得含片人參來提氣。
-
5 # 太陽沒我熱
古代人去首都開會?木有的事,古代中央政府,並沒有召開地方政府官員到首都開大會的情況;倒是自隋唐以後,有大批次的讀書文化人,三年一次往聚首都,參加科舉考試。
首先,古代有專門負責傳遞資訊的驛卒和供驛卒吃飯和休息並且更換馬匹的驛站。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聽到800里加急等字眼。指的便是一些重要的訊息,需要快速地傳遞到中央統治者皇帝和相關部門大臣的手中。因此一般情況下,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與皇帝溝通的方式都是採用專門負責送信的驛卒在中間傳遞。一般來講,一任高階地方官員,都是啟程之前跟皇帝及有關部門見一面,直到卸任之後才前往京城述職。在官員任職期間,皇帝偶爾會派其他大臣前往視察,更多的時候,都是透過御史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員以及官員領地的情況。
真正的地方官進京的時候,都是奉皇帝旨意。地方官會由路上的驛站接待,而且走起來時間都不短,十幾天算快的,幾個月平平常常,碰上個路遠坑深的,有個一年半載也是有的。一句話,讓你幹啥幹啥就是了,還開會,聽會還差不多,話說回來,其實古代的交通也不是那麼的不堪,還不是離現代比較近的朝代,從封建一統的秦朝開始說,當時就有數條通往全國各重要隘口和城市大道存在。
古代也並非每天都上朝,上朝的時間都差不多,西漢時期規定一個月可以休息4天,唐朝時期減了2天,一個月只能休息2天,上朝的時間也大多是在五點到七點。至於赴京參考的舉子,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行安排旅途事宜了;後期則可以使用驛站乘公車了,於是發生了晚清轟動中外的康有為“公車上書”事件。當然到了清朝後期。當時國內已經開始建設鐵路,並且執行火車,因此也有一些官員開始選擇乘坐火車前往北京。只是這樣的日子沒有存在多久清朝便滅亡了。
-
6 # 貓眼觀史
中國古代的官員比我們工作時累得多,也許很多人一直有一個問題,這些官員來自哪裡?他們每天上朝嗎?每天什麼時候去朝堂?是怎麼到那兒的?
歷代官員上朝的要求中國有很多朝代,所以上朝在每個時期並不統一,也有不同的制度。當時,唐朝規定,都城的所有官員都必須上朝,這樣看來,似乎對官員等級有一定的要求。五級以下的官員只要在每個月的1號和15號去報告一些重要的事情,五級以上的官員除非不去朝廷,否則每天都要去上朝。
宋代的官制過於複雜,國家相對穩定,許多皇帝每隔一天去朝廷,有些皇帝甚至更懶,一個月只上三次,分別是5日、15日和25日。
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他們沒有上朝廷的習慣,他們大多數時候只是幾個官員一起議事即可。
在明朝,有六品或六品以上物品的官員必須上朝;清朝要求比較低,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上朝。
在古代,人們並不是每天都去朝廷,上朝的時間幾乎是一樣的。在西漢時期,允許每月休息4天,到了唐代,它被減少了2天,一個月只允許休息2天,上朝的時間大多是5點到7點。
古代交通不便,那麼這些官員是如何上朝的呢?事實上,古代官員上朝很麻煩,與今天的電瓶車、公共汽車和小汽車不同,如今大多數是到8點鐘才開始工作,然而在清朝,雍正皇帝在四點鐘左右就要會見軍機處的大臣,其他官員不得不在5點以前到達,許多官員凌晨3點或4點起床。
這些官員在黑夜和清晨開始了他們的路程,有的坐轎子,有的騎馬,即使到了,也不得不在紫禁城外等候,也就是說,當他們到達這裡時,他們不得不下馬,從轎子上下來。等門開了,那些從四面八方來的官員就必須要步行進去,如果是冬天,天還沒亮,大臣們就只能點著燈籠走進宮中,說到這裡,一些官員可以點燈,得到特別的批准,所以很多官員跟著“蹭燈”,否則他們可能會摔個大跟頭。
太監們會在太和殿示意大家安靜,當皇帝到達時,便開始議事,當然,與電視劇不同的是,許多官員都是在朝堂外面的,而不是所有人都在裡面,只有少數高階官員在裡面。上朝的的時間長度取決於發生了多少事情。
據說一些官員在去朝廷的路上不小心掉進河裡淹死了,畢竟,在古代沒有路燈,其他官員在去朝廷的路上遇到了強盜,他們比現在累多了。不過,要是你是萬曆皇帝手下的官員,你將是輕鬆無比、無拘無束、非常瀟灑的,畢竟30年不用上朝;如果你是雍正時期的官員,那就自求多福吧。
-
7 # 歷史守望者
相比於現在,古代的交通確實很不發達,古人出行的交通方式沒幾種。至於說官員如何去京城辦事,這個要分情況講,京官就不用多說了,他們本身就住在京城裡或京郊一帶 ,古代的京城不像現在的大城市那麼幅員遼闊,所以京官去面聖主要應該就是坐轎子吧,可能也有少數人坐馬車或騎馬去的。
至於地方官員如何進京?首先應該要明確一點,古代的地方官很少需要親自進京開會之類的,很多事可以透過信函、奏摺等方式取得溝通,除非是奉旨進京面聖等事。地方官進京的交通方式,我認為也有幾種情況:
其一,京城周邊城市的地方官應該會選擇馬車,然後走的是驛道,畢竟驛道安全性高,途中還有驛站可以休息,驛站裡還有專門負責接待的人員。如果是年輕的武官,也可能騎馬進京,簡單省事。
其二,遠離京城的地方官進京,在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很可能就是選擇走水路或者是水路和馬車等交通方式都用,畢竟有些城市沒在水路沿線邊上。走水路要平穩的多,不會像長途馬車或騎馬那麼累,而且也比較快。
回覆列表
各個朝代不太一樣,但基本上只有在京的官員才會上朝,記得唐朝的是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每天上朝,宋朝就不一樣了,基本上隔一天去一次,元朝的話,因為是少數民族,沒有這個習慣,大概就是一些重要人物商量一起議事。清朝的話,是三品以下不用上朝。
但是,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都大概瞭解,天不亮就上朝,四點左右軍機大臣就看到皇上了,五點左右開始上朝,這樣算的話,起床早的就在兩三點了,真辛苦。覺得歷朝歷代的大臣裡面,只有雍正朝裡面的大臣最辛苦了吧。最清閒的臣工算萬曆朝的吧,畢竟萬曆30不上朝可是有記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