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春秋著作郎

    你說的大眾是誰呢?難道你名大眾?還是你不喜歡就代表大眾?亦或是說你是高階軟廣,問題標籤連大眾汽車都來了。提這種問題之前如果有數量詞能列個數據嗎?沒有就不要亂代表人了。

    再來說一些人為什麼不喜歡劉備。

    一些人在看了最為人熟知的演義之後,由於小說人物形象的刻畫,會感到劉備十分仁義。如果是普通大眾不喜愛歷史,對於他的瞭解一般就到這裡了。

    一些喜愛歷史的在後期深入瞭解後,會發現其實劉備並沒有演義中那麼仁義。注意,是並沒有演義中刻畫的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但並不是說歷史上的他是全如偽君子一般,能夠從黃巾演到白帝,我想如果是這樣,劉備的死因可能是累死的。歷史上的劉備更像一個真實的人,該仁義的時候仁義,該狠時候狠,當然有時也是故作推辭之類的,這很正常。但由於演義裡的形象刻畫走向了一個極端,滿足了人們心中的幻想,真實的人卻不似此,兩個形象形成了對比,這時一些人心中就會造成一種反差:臥槽,原來這個劉備是個大大的偽君子!心理上有一次被欺騙的感覺,進而全盤地否定了他。恰巧近兩年來翻案風大起,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註冊個賬號都有發言權,而反轉是最能吸引眼球的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也開始抹黑劉備,啥從頭裝到尾,大大偽君子之類。網路傳播比之前的紙質傳播相比是極快的,而一部分網民也並沒有辨別能力。在他們心中也造成了一種反差,進而也就不喜歡劉備。

    同理,諸葛亮的形象變化也符合以上。

    這就是我的看法。我不吹備,也不吹亮,一個人總是優缺點並存,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因為小說的形象先入為主便對於真實的形象嗤之以鼻。

  • 2 # 張小生讀史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確實是中山靖王之後,只是輪到劉備這一代的時候,家道已經淪落,只能跟母親編鞋織蓆以維持生計。所以說在三國中能代表漢室的,也只有劉備了。至於人們不喜歡劉備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一、家世顯赫,但出身貧寒。

    出身在貧寒之家,無論你有多麼顯赫的家世,都不會有人承認你的,何況是在那個亂世,更不會有人拿睜眼去瞧你。所以劉備才那麼愛哭吧。

    二、“虛偽”,這應該是大家最看不慣的地方了。

    劉備的種種表現都使人感覺到有點“虛偽”,比如:劉備跟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動機就不純,最初的目的只是利用關羽張飛為己所用,因為當時張飛頗有家財,關羽武藝高強,所以劉備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賺取了他們的同情,成了他們的大哥。再如,趙雲從萬軍叢中將阿斗救出,交到劉備手中時,看到劉備表情沒有?抱在懷裡那是又喜又愛的,可轉臉又將阿斗拋了出去,還說:為救一孺子,險些害我一大將。顯然有“虛偽”的表現。還有陶謙讓徐州,劉表讓荊州,自己為什麼不肯答應,那是實力不允許呀,並不是不想要。劉備收買人心大致如此。

    三、“視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相信這句話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女性同胞,估計沒有一個對劉備是有好感的。當初張飛醉酒失徐州,張飛欲自殺,劉備就說出了“視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這句話。雖然效果是達到了,但這話可是得罪人的,得罪的可是天下的所有女性,劉備為了達到目的,可真敢說呀。

    所以劉備可以勉強代表漢室正統,但不會受到人們喜歡。

  • 3 # 歷史系旅法師

    應該是更多人喜歡有王霸之氣的人吧。

    比起曹操的霸氣,孫權的高富帥,劉備說是個屌絲沒意見吧。

    而且被三國的小說、遊戲、動漫浸潤了多年的年輕人許多都是喜歡武力強的人物,比如說關張趙,比如說呂布馬超。

    然鵝劉皇叔武功再這些名將眼前也排不上號。

    但他是最貼近普通人的英雄。

    他沒有袁紹袁術四世三公,也沒有孫權繼承的父兄遺產,更沒有曹操那樣有曹家和夏侯家親族相助。

    他啥也沒有,就一個漢王后裔的名頭,講道理他住那地方漢王后裔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想想明末留下的朱姓宗室的龐大數量就知道這點血脈對沒成氣候劉備沒什麼太大助力。

    孫權19歲就接手了大哥留下的江東,曹操折騰到三十七歲也成了一方諸侯,只有劉備46歲時還在寄人籬下,吃了無數的敗仗。

    但這個在烽火亂世掙扎半生的四十六歲男人依然沒有放棄,他一遍遍的敲響了南陽諸葛家的門。

    再那個四十多歲能自稱老夫的時代,兩鬢斑白的劉備仍然對孔明說出了“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這樣的話。

    我想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努力的男人能夠打動一代奇才孔明的地方吧。

    雖然我已經老了,但是男人的理想,是不會結束的!

    好像跑題了?但真的很酷啊。

  • 4 # 歷史星空裡最亮的星

    為什麼大眾不喜歡劉備?因為真正有魅力的劉備在《三國志》裡。羅貫中一定不會想到,他在《三國演義》裡極力尊奉的劉皇叔,在當代的大眾看來,卻是被嚴重醜化了的,正如魯迅所說:“狀劉備之仁近乎偽”。相比正史裡的劉備,演義裡的劉備幾乎沒有男兒的血性。舉一小例:正史裡暴打督郵的是劉備,演義裡卻把這個極富正義感、能瞬間圈粉的英雄形象給了猛張飛,沒劉備什麼事兒了。這是為了突顯劉備的忠義,可在大眾眼裡他偏偏就成了面瓜。 大眾不喜歡劉備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弱爆了的影視形象,簡直文不文武不武的,就知道用一雙無神的大眼睛望著你:“拜託給我拿個主意吧”。這哪有一丁點兒口口聲聲要匡扶漢室的英雄氣?觀眾有木有覺得,要是這樣的人都能稱帝, 我TM也能過把皇帝癮!觀眾喜歡的是快意恩仇,喜歡的是金戈鐵馬,他們決不需要一個優柔寡斷、半推半就的劉備,這樣的劉備,別說他真偽莫辨的皇叔身份,就算他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大眾也不會喜歡他,毫無魅力可言。

  • 5 # 戰忽局副忽長

    劉備之所以不被很多人喜歡,大概是人為他是偽君子。而且始終都標榜自己是漢室宗親,一旦有兵有地盤之後,則迫不及待的稱帝了。當時漢獻帝,可是還活著的,得知劉備稱帝,他大笑三聲。而反觀曹操,如果沒有曹操,獻帝早就被董卓弄死了,哪還能繼續當那麼多年皇帝,雖然沒啥權利。相比劉備的虛偽,曹操則磊落很多,殺了呂伯奢一家,他明知殺錯了,依然說,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怎麼樣?這就是奸雄。而且,曹操早年,也確實是個英雄,雖然武藝一般,但是膽子還是挺大的,一個人就敢去行刺董卓。而劉備遇事呢,一哭二鬧三上吊,動不動就先掉淚,這怎麼說也不是大英雄所為。

    但是,你縱觀整部三國,劉備的出身最為卑賤,織蓆販履,而最後能割據一方,封帝稱王,那麼多年的艱苦卓絕的戰鬥,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身邊聚集起一批人才,劉備的遇人用人的才能,堪比劉邦。確實值得公司老闆們去學習。而勇武無雙的呂布呢,就如同霸王項羽,身邊只有一個陳宮都用不好!最後落得身首異處。

  • 6 # 小南史

    因為大眾長大了!

    《三國演義》裡面的正統是以劉備為代表的蜀漢,《三國志》裡面的正統是以曹操為代表的曹魏集團,為什麼這麼說,主要我認為又三點原因:

    第一:演義裡面過度美化蜀漢集團,劉備的仁厚形象刻畫用力過猛,織蓆販履之徒能登上帝王寶座確實有過人之處,但是就靠仁厚怕是不可能的,從秦始皇到清宣統,沒有一點心機的人能力壓群雄登上帝王寶座麼?雖然是偏安一隅但也是從無到有,裡面不可能全是靠仁厚取得的,況且,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也沒有辦法考證。

    第二:我們現代和古代人的思想不一樣,或者是說時代環境的不同,價值觀也就有所不同了,當今社會仁厚之人別說成就一番事業了,沒被別人連渣都不剩的吞下就阿彌陀佛了。

    第三:這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反道德,尊人性”的思想作祟。好的真善美,勞動標兵,活雷鋒什麼的看的太多了,一旦上了宣傳板報,全是無私奉獻精神,大無畏思想。換誰誰不覺得虛偽?古人是有追求的,追求的就是心中最理想的聖人典範。所以有了仁厚的劉備。可我們現代人是追求人性,有血有肉才是一個人。(估計也是為以後放錯找藉口咯)

    這是我個人認為的,因為我就是這樣想的,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 7 # 史海泛舟擺渡人

    隨著人們對三國曆史瞭解的深入,討厭劉備的人也越來越多。劉備不被人們喜歡,主要有三個原因:蜀漢不是正統、劉備不是君子、曹操個人魅力更強。劉備一直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但是劉備漢朝皇族身份的含金量非常低。劉備的祖先在300多年前是漢朝的皇帝,同東漢皇族並不是一脈。

    東漢王朝從第四代皇帝開始就失去了民心,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此消彼長,百姓們紛紛想要推翻腐朽的東漢王朝。《三國志》中魏國一直代表著三國的正統,魏國皇帝的傳記都是“本紀”,而蜀漢和東吳都是“傳”。“本紀”是記錄帝王的,而“傳”是記錄王侯將相的。《三國志》中的這一區別說明,在三國時期大部分人都把魏國當做了正統,而蜀漢和東吳只是割據軍閥勢力。

    劉備雖然一直號稱“仁義之君”,但是劉備始終沒有講過“信義”。劉備曾經投奔過曹操,曹操對待劉備非常好,劉備卻偷襲了曹操的徐州,反過來進攻曹操。赤壁之戰後,因為劉備的地盤不穩固,孫權把南郡等地盤借給了劉備。後來孫權想要討要土地,劉備找來病怏怏的劉琦,不肯把土地還給孫權。孫權想要進攻益州,劉備給孫權寫信說:“劉璋是我兄弟,請你不要進攻他。”

    劉璋認為劉備是自家兄弟,邀請劉備入川幫忙抵禦張魯,劉備偷襲了劉璋,奪取了益州。孫權看到劉備攻佔了益州,想要討還南郡,劉備卻說:“攻佔了涼州,就把南郡還給你!”孫權聽到訊息勃然大怒,派兵奪回了荊州南部的三個郡,準備攻佔荊州重鎮南郡。劉備看到孫權發怒,只能拿出來一小部分土地搪塞孫權。後來劉備奪取了漢中,孫權數次索要南郡無果,還遭到了關羽的羞辱,最終背棄了孫劉聯盟。

    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

    劉備的這些道德問題,在《三國演義》中也有相關的記載,而劉備做這些事情的理由只有一個:劉備是皇室後裔。歷史上的曹操個人魅力很強,曹操形式作風果斷狠辣,即使是做壞事,也不會像劉備那樣藏著掖著。人們都喜歡光明磊落的人,不喜歡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在真正看懂三國後,喜歡曹操的人也就更多了。

  • 8 # 平凡人讀史記

    一言以蔽之,劉備早有稱帝之心,以匡漢為旗號,招兵買馬,攻城略地,外託仁義之名,總試圖以德服人。

    野心勃勃的天下梟雄,卻始終裝成謙謙君子、仁厚長者。這與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有異曲同工之妙。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眾對歷史真相的認識,越來越接近人性的真實了。

    1、代表漢室正統,那是劉備自封的,“匡扶漢室”是他在亂世招攬兵馬的旗號。劉備的正統,始終都是自詡,包括他的身世。他對外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也是自封的。中山靖王劉勝,一輩子生了100多個兒子,隨便來個姓劉的來冒充後代,估計劉勝復活都搞不清楚,而且那時候沒有DNA鑑定技術,劉備自己說是就是吧。

    2、四處認兄弟,背後有圖謀,嘴上的兄弟,日後的棋子。

    現在社會,像劉備這樣的人太多了,真是見多了。酒桌上喝幾杯,他就跟你勾肩搭背,拉著你的手成了兄弟,然而我們並不熟,卻都是兄弟了。

    這種人其實就是看你還有用,想著日後利用你,反正喊幾聲兄弟,也費不了多大的事情。劉備除了桃園三結義的關羽、張飛,他還認了趙雲做兄弟,在荊州喊劉表兄長,在益州稱劉璋兄弟。他就是看上了關、張、趙的勇武,希望他們日後死心塌地為自己賣命。結果劉備借走了荊州,奪取了益州,往日兄弟的底盤,成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利用兄弟之情,來掩飾自己的假仗義,這是最廉價的成本。

    3、劉備此人愛哭,特別是有目的的哭,而愛哭的人,沒有多少人喜歡。再說,他哭了一輩子,卻沒有幾次是真情實意。

    劉備一輩子,不知道哭了多少場,他哭的時間和場合都是恰到好處,效果也是預料之中,劉備的淚水,為他的天下澆築了堅實的根基,勝於百萬雄師。所以,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桃園結義時哭了第一場,收復了關張;拜別公孫瓚,跟趙雲哭了一場,征服了趙雲;依託劉表時哭了一場,獲得了同情;三顧茅廬哭了一場,請出了諸葛亮出山相助;攜民渡江時哭了一場,感動了百姓,廣得民心;魯肅討要荊州哭了一場,荊州不用還了;江東成婚,對著丈母孃和媳婦兒哭了一場,免於死難,得以安全迴歸;白帝城託孤哭了最後一場,讓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是劉備,什麼都不會,但是我知道,哭著哭著江山就來了。

    4、仁義太過顯得迂腐,長厚太過似是虛偽。

    劉備自始至終都是以“仁義”為立身之本,然而,正如魯迅所說,劉備“長厚而似偽,多德而近妖”。

    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劉備對盟主袁紹一再卑躬而唯唯諾諾;後來對陶謙三讓徐州;對呂布奪其徐州一再容忍,欲取西川,而與劉璋虛情假意、虛與委蛇,任憑龐統說爛了嘴……尤其是長坂坡摔孩子那一幕,收買人心演得太假了。

    劉備留下了歷史上最虛偽的遺言,如果劉禪不可輔佐,讓諸葛亮可自立為成都之主,如果是真心的,為何白帝城託孤之時,同時召李嚴、趙雲前往?

    如果大眾越來越不喜歡劉備,那就說明大眾的眼睛開始雪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從《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中找物件,你會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