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大悔憶智周
大概因為《聊齋志異》雖然非常好在中國文學史上非常重要,但它是短篇集,不是鴻篇鉅製。
《儒林外史》諷刺知識分子,漫畫科舉制度,缺乏公正客觀,結構其實也是短篇集而不是長篇。其主旨也簡單片面,他說那麼多,魯迅一個短篇《孔乙己》就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
其實呢,孔乙己比不讀書的潑皮潑婦好得多,公交車上坐大姑娘的腿 、為跳廣場舞圍毆在球場打球的小朋友、向跳廣場舞的大媽潑大糞這些事,孔乙己是不會做的。
讀書就是拿規則、教養、思想、感情往自己脖子和手腳上套,以有利於社會和他人。
-
3 # 仁府
中國四大名著應為六大名著!另二部文學藝術性亦非常高。民族要有文化自信!范進中舉的故事家喻戶曉,畫皮劇情婦孺皆知。新時代就要擴大中華文化震撼力!影響力!
-
4 # 八卦食神老鐵
其實,不管幾大名著,都必須有《紅樓夢》和《金瓶梅》,不過,由於《金瓶梅》有太多性方面的描寫,被歸入了黃色小說,從而永遠無法列入名著行列,嗚呼哀哉!
-
5 # 隨手談詩
確實是有“六大名著”這個說法,但這是後人牽強附會,這種說法的形成大約在清末民初一段時期。
所謂的“六大名著”,是指咱們熟知的“四大名著”之外,另加了兩本書,分別是《儒林外史》、《聊齋志異》。
實際上,“四大名著”這個說法出現的時間很晚,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出版社的需求而刻意推出的說法,可以理解為一種營銷手段。
那為什麼出版社要去掉兩本呢,多兩本不是可以賣出更多的書嗎?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四大的說法有歷史淵源早在明朝,文學家王世貞就提出了《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為四大奇書,但是後來馮夢龍說,你這個分類不對,《史記》是史書、《莊子》是道家經文、《水滸傳》是通俗小說、《西廂記》是雜劇,四種不同種類的書,怎麼能被歸納到一起呢,這不是瞎胡鬧麼。
於是馮夢龍提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為四大奇書,到這裡,就全是小說類讀物了,分類十分合理,人們也十分樂意接受這種說法。
到了清朝,就十分尷尬了,因為一本叫《紅樓夢》的曠世奇書橫空出世,半部殘書稱霸中國,四大奇書根本不夠看的,叫五大奇書又不合適。
你知道,在中國,四這個數字還是具有特殊含義的,人有四肢、年有四季,歸類的時候,華人也習慣以四、六、七這些數字,沒有說用五的,五象徵權力,不能隨便用。
這樣一來,就只會把《金瓶梅》淘汰掉,實在因為這本書中所寫內容太多露骨,不像其他幾部書,大家當個樂子看就行了。
就這樣,去掉《金瓶梅》,補上《紅樓夢》,成了清代人的“四大奇書”。
六大名著到了晚清時代,四個名額明顯不夠用了,因為明清兩代的小說,就跟唐宋兩代的詩詞一樣,遍地都是,你下樓買盒煙都能遇到10個寫小說的,其中精品雖然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比如明末馮夢龍寫的《東周列國志》、《三言二拍》,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清代錢彩、金豐合著的《說岳全傳》等。
在這些眾多的明清小說中,除去前面提到的四大,其文學性、可讀性、流傳性最強的,就是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和吳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
所以在清末到民國這段時間,民間流傳著“六大奇書”,就是在四大的基礎上,加上了這兩部。
《聊齋》和《儒林》為什麼被淘汰?說起來,這兩部是被淘汰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內容方面,四大都是長篇小說,一個故事貫穿始終,而《聊齋志異》是短篇小說,全書將盡500個獨立小故事,《儒林外史》雖然名為長篇小說,但實際上其中的故事很多也是獨立成篇的,只是有一個王冕的故事,作為全書的核心思想。
《聊齋志異》:
這是一本託鬼狐言人世的書,蒲松齡先生想象豐富,在書中,描寫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比如在《鳳仙》一篇中,他就寫出了最早的“照相”故事;在《晚霞》一片,又破天荒地第一次在文學作品中正面描寫舞蹈演員的日常生活;在《夜叉國》中,他又寫了一個島國的人物生存狀態,比《魯賓遜漂流記》早了近100年。
同時,在書中,他又用辛辣的筆法,狠狠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醜惡,很多篇目中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揭露官場黑暗的同時,他也對水深火熱的老百姓表達了同情,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聊齋志異》都是禁書。
但是呢,書中有太多露骨的內容,現在我們能獨到的《聊齋志異》,都是刪減版,那些香菸的畫面我們是沒有機會看到的,並且在思想方面,蒲松齡雖然跟大多數同時代的人相比還是思想前衛,但他還是飽受封建思想荼毒,在書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來,他筆下還是有少量糟粕內容的,這就不太適合作為名著來推廣了,那個年代,蒲松齡先生的墓都被挖了,這些鬼魔狐怪的事……你懂的。
《儒林外史》:
吳敬梓先生這部書,跟《聊齋》的本質是一樣的,他們都是透過文學作品的方式,來揭露社會。不一樣的詩,《儒林》更加依託於現實,《聊齋》則偏重於用虛幻。
整部《儒林》,在第一回用王冕的故事交代了整個故事的主體思想,接下來的故事,也幾乎是短片內容的連線,就是說,故事是散的,但是思想是統一的。
所以這也跟四大的評選標準有一定差別,故而被淘汰。
-
6 # 混沌文化
眾所周知,中國的四大名著為《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但是估計鮮有人知,四大名著曾經是六大名著吧。
清末明初,六大名著產生,除了以上四本,還有一本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另一本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這兩本書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可以說在文壇上有重要地位。《聊齋志異》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當年蒲松齡科舉考試屢試不第,於是他投入了他所有的才華和精力來創作這本書。《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顧名思義,文中多寫妖魔鬼怪,其實是為了揭露封建統治者的黑暗,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
全書中,描寫愛情的主題佔多數,表現了作者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透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作者理想的愛情。在老百姓之間廣為流傳,深受大家的喜愛。
《儒林外史》是清朝吳敬梓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集,全書的中每個故事雖然沒有情節連線,但卻有同樣一箇中心,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利祿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氣。
整本書在一方面真實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另一方面也讚美了少數人能堅持自我,守護人性,不忘初心,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這本書憑藉著對人物性格細膩的刻畫,高超的諷刺手法成為了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佳作,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在國際漢學界影響頗大。
為什麼這樣兩部著作,如今卻不在幾大名著範圍內呢?實際上,有四大名著的說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可以理解為當時出版社的一種運營手段。早在明朝,馮夢龍提出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歸為四大奇書,其中《金瓶梅》為四大奇書之首,這本小說透過對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體現了當時民間生活面貌,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
這四本書全為小說類讀物,分類合理,老百姓也都接受這四本為四大奇書這一說法。到了清朝,《紅樓夢》的出現引起了轟動,它完全可以和前面四本書相媲美,但是叫五大奇書又不大合適,因為在中國,人們習慣用四、六、八這些數字,很少有用數字五的,就文學價值來說,《金瓶梅》和《紅樓夢》都是不可估量的,但由於《紅樓夢》敘述地更為完整,且《金瓶梅》內容著實有些露骨,所以綜合考慮被淘汰,於是《紅樓夢》頂替了《金瓶梅》成為了四大奇書之一。
後來,《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於是到了清末明初的這段時間,民間開始流傳起六大奇書,但後來《聊齋》和《儒林》卻慘遭淘汰,說起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內容方面,前面四大名著都是長篇小說,而《聊齋志異》卻是短篇小說,整本書全是一個個獨立的小故事。
《儒林外史》雖然是長篇小說,但整本書基本上卻也是獨立的短篇故事,情節上沒有太大的聯絡,雖然思想是統一的,但是故事是零散的。這便是是兩本著作慘遭淘汰最大的原因。
還有另外一個小原因是說因為當時出版社印刷出版的時候,由於是計劃時代,上級要求只能出版一定數量的古典小說,由於六大名著的印刷數量遠遠超過上級要求,所以沒有出版。雖然這兩部小說被淘汰了,但是它們的文學價值卻沒有被埋沒,時至今日,六本名著依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華人,仍然是必讀的經典之作。
回覆列表
常讀書的人,就算不告訴他答案,若說“六大名著”,基本上也能猜到另外的是哪兩部。但實際上,這六部名著,仍然是有所保留的評價法。因為要全無顧忌、公平比較文學價值和社會研究價值的話,任何一部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金瓶梅》。
六大名著多出來那兩部,就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
不知道是否也有人看過全本未刪減的《聊齋》。我曾經在遼西最大的圖書館讀到過,能理解它被剔除出“名著”行列的原因——關於色情方面的描述過多,且極為露骨。在某些被刪減的故事裡,不僅僅是色情描寫過多的問題,甚至有些情節有悖倫常。這些故事雖然託於鬼狐,但終究會歸為人倫,因此很可能對讀者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還有些故事,穿插這些情節實際是毫無意義的,與故事主線本身沒有任何牽連,有它不多,沒它不少,且又齷齪,不知道蒲松齡寫出來做什麼。
另外,《聊齋》還有一大問題,即毀僧謗道。這也是被刪減的原因之一。很多故事,可能有些人已經察覺到上下篇章不搭,就是因為裡面已經刪減了很多憤世嫉俗的語句,那些言辭甚至有些是無腦噴,確實不利於宗教和人文的和諧。
我想,大概就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聊齋》最終沒登上所謂的大雅之堂。
《儒林外史》,它的問題,我想,一是出在年代意識上,二是很多人的理解能力太差,而小說的描述卻很容易給人誤導。所以,把它也剔除了。——這麼說來,其實《儒林》是比較冤的,但你想,百草枯明明是農藥,都能被人喝得禁售,何況這麼一本書呢?不去捧它,以免那些水平比較低的讀者看了以後產生錯誤的理解。
但遊西湖這一段,其實是對馬二先生的諷刺啊。他仗義疏財是不假,但這一段主要描寫他去了一趟西湖,一路散漫閒晃只知吃吃吃,說明他是個廢柴,為後文他“衡文毫無把握”打下伏筆,而這樣的人摻合到科舉選人裡去,那是非常坑人的!
——這明明是一段抨擊科舉黑暗的事情,但硬生生被某些水平低的讀者給弄反了。如果人人都這麼理解,那這部書就沒法看了呀!
另外,很多人對這方面事情的認識還停留在電影電視劇階段,比如從心眼兒裡還相信“書生孤身一人進京趕考”這回事。但實際上,進京趕考那一場是“會試”,有資格考那一場的得是個舉人。而舉人是不折不扣的貴族階級,千年來“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帶個馱隊都算低調了,真實的歷史上哪有孤身一人進京趕考的舉子?
舉個例子。乾隆年間,有一次乾隆問朝堂上的大臣,有沒有福建人。能上朝的官員都是從五品以上的官,結果當時只有一名官員來自福建。乾隆很驚訝,說“難道福建舉子不做官嗎?”為什麼這說?舉人可以不繼續考試,他們可以直接去當官的。因而范進中舉後,才有那麼多人巴結他。因為范進就算不去做官,起碼也稱得上當地名流、上層人士了。舉人有很多特權,連僕人都可以減免徭役賦稅。很多人給舉人送錢,要投身舉人之下當個奴才,就是因為這個。
很多讀者對真實歷史並不瞭解,讓他們看《儒林》,只會誤導他們,所以,還是不要過度宣傳《儒林》為妙,把它剔除於“名著”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