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美周狼

    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回答問題,都他媽查文獻說文獻的看法,自己的理解呢?

    都是書呆子嗎?

    好吧,我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要說什麼府兵制成於周齊,興於隋唐,沒吊用,薛仁貴從軍,尉遲恭從軍,不都是幕兵制嘛

    北魏的時候為了抗擊柔然等其他少數民族,實行軍鎮制度,處在軍鎮的鮮卑人,世代為兵,父死子繼,這些人不耕作的,就食於漢,這就是府兵制的雛形

    他們的凝聚力是非常強的,當兵的都是一起的,長官更是世代相傳,比後世割據政權的領導者或者節度使強多了,畢竟很多都是盤根錯節,親上加親

    這就很危險了,長官的話比皇上還管用,後來唐宋的節度使顯然和他們不是同一級別的,節度使大多數都是私兵,被小弟殺很正常,他們卻是一個整體,拖家帶口,所以歷代帝王都不用

    六鎮也發動過叛亂,不過被鎮壓了,把他們遷到河南了,後來高歡抓住機會帶領他們消滅爾朱氏,掌握國家大權

    高歡雖然是漢人,還是用鮮卑的府兵制,鮮卑為兵,漢人為民,和漢人大地主達成協議,手下將領好幾次差點殺掉宇文泰,都給放跑了,把高歡氣的要死,還是沒有殺,為什麼?這就是府兵制啊,弊端

    宇文泰,前期也是鮮卑為兵,可是手下鮮卑兵太少,幾次東西大戰,雖然互有勝負,可是高歡那邊鮮卑人多,補充快,自己這邊受不了,於是想了方法,擴大府兵制的條件,讓漢人也能參軍,這樣的話確實成果顯著,改變劣勢

    但是也有缺點,放權給了漢人,很多漢人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如果碰到想要篡位的人,只需要拉攏這些府兵將軍,成功率非常高

    萬幸的是,真有人難麼幹了,楊堅,很多名將都相應他,比如干死高歡的韋孝寬,自然也有連襟李淵父親家族

    雖然隋朝想要實行科舉制度和募兵制,想要廢除容易引發叛亂的世家大族和私人府兵,沒想到沒過多少年,趁著楊廣好大喜功,耗費國力,太原李淵憑藉關隴集團支援,成功當上皇帝

    沒想到李二,還是要廢除世家大族官官相護,根大成型

    後世的節度使和府兵制的區別是節度使的兵是募兵制招來的,各級官員之間雖然都是親信關係,但不是好幾代那種密切的關係,出生就認識,什麼大表哥啊,將軍是姑父

    府兵制少數民族一直在用,當權之後也就南北朝的北朝在用,清朝當權後的八旗就是擺設

    募兵制好啊,至少皇帝用的放心,兵將不熟悉,皇帝殺將軍,被說成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哪像府兵制的高歡,牛逼哄哄的對當時的老大爾朱兆說,你殺了我沒關係,我手下就要反了啊。。。多猖狂

  • 2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府兵制源於北周,最初宇文泰設立八柱國十二大將,實際上是六個柱國,另外兩個照顧魏國皇族給的名額,實際不統兵,六個柱國每個分兩個大將,每個大將領兩軍,一共二十四軍,一軍就是一府,隨著北周滅北齊,隋統一天下,唐開疆拓土,府兵制不斷擴大規模,也不斷完善,它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寓兵於農。府兵所有的兵源來自農民,這些農兵不打仗的時候就耕種土地,戰爭來了就作戰,他們耕種的土地都由國家供給,這跟北魏的均田制是緊密結合的。

    二,軍械軍糧自備。脫身於鮮卑族的北方政權並不像漢人政權那樣設立有武庫,軍械馬匹都由自己來準備,也是自身的私產,所以府兵裝備一般很精良。軍糧也藉由屯田解決,節省了國家大量資源,唐制規定,民分九等,只有上中六等有資格參軍,從而保證了軍械和後勤。

    三,設立勳官制度和優撫政策。與秦漢不同,打仗立功並不給予爵位,而是給勳官,這種戰勳往往是經濟上的獎勵,比如免除賦稅,獎勵物質等等。這完全杜絕了軍人干政的可能,將軍隊職業化,有力的保證了王朝對外的作戰。另外,戰士陣亡會得到撫卹,解除了軍隊的後顧之憂,加強了戰鬥力。

    募兵制是在府兵制瓦解的情況下出現的制度。唐制,全國共有八百多個折衝府,三分之一在關中,其餘分在各地,但唐初對外擴張太快,很多邊區人口稀少,府兵制不能很好推行,加之國家承平日久,撫卹和優待軍人的制度被破壞,府兵制逐漸就瓦解了,被更簡單的募兵制取代。

    募兵制很簡單,就如同現在的僱傭兵體制,由地方政府花錢僱傭士兵打仗,完全的金錢關係,募兵沒有國家觀念,全憑錢辦事,手續是簡單了,但是容易造成邊鎮尾大不掉,安史之亂其中就有募兵制的問題。

  • 3 # 洛水清風

    府兵制是中國古代的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兵農合一。

    府兵平時為耕種農民,農閒時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各種賦役,當兵也成為鮮卑人專利。但是,馬匹,刀槍等軍需品,須有府兵自己掏錢購買,這就是花木蘭從軍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的原因。

    這種帶有明顯民族歧視的政策,到楊堅任北周大丞相時,就徹底廢除鮮卑人當兵的專利,漢人一樣可以成為府兵。唐太宗時,府兵制達到極盛。

    府兵制最大優點就是戰時為兵,和平時為民,他能有效防止那些別有用心的將領專權與獨大。但到天寶年間,府兵制就走到盡頭,由於戰爭過於頻繁,府兵被調到邊疆,常年累月不能回家,引起老百姓的不滿。因此,唐玄宗就廢除府兵制改為募兵制。

  • 4 # 天少—

    府兵的前身,是以賀拔嶽武川軍團,和侯莫陳悅軍團的一部分,以及隨魏孝武帝入關的北魏宿衛勁旅這三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原是鮮卑化非常徹底的軍隊。其中尤以構成府兵核心的武川軍團,它的前身是六鎮鮮卑,六鎮鮮卑的前身大都是拓跋部氏族成員。

    宇文泰在接收賀拔嶽的以六鎮中武川鎮軍戶為骨幹的軍團時,這一軍團人數不過數千人。侯莫陳悅兵潰後,李弼率眾萬人來歸,隨孝武帝入關的也不過萬人,合起來,西魏的兵力大概在三萬人左右。宇文泰命十二個將軍分別統領。 大統三年(537年)沙苑會戰,高歡以二十萬眾進犯西魏,宇文泰迎擊的軍隊還不滿萬人,大勝以後,不斷補充,人數增多。大統八年,正式成立六軍。到了大統九年,西魏的軍隊就發展到十萬人左右了。同年與高歡在邙山會戰中失利,宇文泰的軍隊被東魏殲滅的就有六萬人之多。經過這次慘敗,西魏實力大傷。而且事實上,關隴地區的六州鮮卑人數本來就不多,戰爭的長期持續使兵員的補充更困難,宇文泰不得不從漢族方面補充軍隊,來充實自己的力量。

    為了更好的配合建軍工作,宇文泰對他的統帥部也略加改組。形式上採取鮮卑舊日八部之制,除自己已在大統三年由西魏文帝任命為柱國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為西魏政權中的實際最高統帥外,又在大統十四年任命西魏宗室廣陵王元欣為柱國大將軍,但也只掛虛名,並不授予實權。卻用趙貴、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等六人為柱國大將軍來實際分頭統帥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有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二十四個開府,是為二十四軍,每個開府下又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個儀同。根據西魏末、北周初的記錄,一個儀同當時領士兵一千人,一個開府領兵二千人,那麼一個大將軍,領士兵四千人,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士兵八千人,六柱國合起來就有四萬八千人。這支軍隊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府兵。

  • 5 # 歷史哨聲

    府兵制其實是鮮卑部落化軍制 從遊牧變為農耕方式

    對府兵制最早雛形的記錄北齊魏收所編撰的《魏書》:

    “既定中山,分徙吏民及徒何種人、工伎巧十萬餘家以充京都,各給耕牛,計口授田。天興初,制定京邑,東至代郡,西及善無,南極陰館,北盡參合,為畿內之田;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帥以監之,勸課農耕,量校收入,以為殿最。”

    各給耕牛,計口授田,是均田制;

    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帥以監之,則是府兵制是雛形:以鮮卑部落的形式進行農業耕種。

    北齊人狩獵圖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在398年設立八部大夫,即八部帥,監管四方:

    “其八部大夫於皇城四方四維面置一人,以擬八座,謂之八國。”

    西魏542年,宇文泰在關中六鎮的基礎上,仿照八部大夫,設立八柱國,重回鮮卑部落化軍制。

    同時東魏採取的是鮮卑人當兵作戰、漢人耕種供給的兵民分離制:

    高歡經常在戰前用鮮卑語對六鎮士兵說:

    “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陵之”

    564年,北齊出現了兵民合一原型:

    “男子率以十八受田,輸租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

    18歲時國家給予田耕種,66歲時國家收回,並免除賦稅;20歲到60歲需要服兵役。

    590年,楊堅正式建立兵民合一的府兵制:

    “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唐朝繼承隋朝,先是以車騎府來管理府兵的耕種和練兵事宜,後設立折衝府進行管理,並固定編制:

    火——隊——旅三級編制。10人一火,50人一隊,100人一旅。

    一個折衝府,就是一個府兵。1200人為上折衝府,1000人為中折衝府,800人為下折衝府。

    折衝府有木契、銅魚作為調發憑證。朝廷要調發府兵,需要有敕書、木契、銅魚三個憑證,有都督、所在郡府共同勘驗,才能發兵。

    唐朝時最多有600多處折衝府,總兵力高達68萬人。

    府兵制的訓練,杜牧詩詞寫到:

    “三時耕稼,一時治武”

    即:一年四季,春、夏、秋三季耕種,冬季練兵。練兵由折衝府負責,教授軍陣、戰鬥之法。但是作戰所需的兵器、弓箭、馬匹、糧餉等,國家並不配發,由士兵自備。

    這和草原部落在形式上基本一致。一個折衝府,就是一個部落。

    因此,府兵制,其實就是鮮卑部落制,其內容從遊牧打獵變成農耕,其首領從酋長變為部大人、柱國、車騎府、折衝府,生產、作戰融為一體的本質並沒有變。

    府兵制的衰落

    府兵制的優點有:

    1、防止大將擁軍自立。兵不識將,將不知兵,將軍有名無實。

    2、養兵成本低廉。平時不需要出軍餉,戰時的兵器、裝備、馬匹、糧餉等無需提供。比起募兵制的高額軍餉,府兵制可謂是太低廉。

    3、鞏固治理,緩和社會矛盾。府兵平時種田,有吃有睡,不會鬧事。

    府兵制的缺點:

    1、相比募軍,一年只有一個季度的練兵時間,作戰技能不夠熟練。

    2、只能周邊作戰,不能遠征——大家還要回去種田、割麥的,不能去太遠,一般以15天往返路程為作戰範圍。

    府兵制衰落的原因:

    1、均田制被破壞,導致無田可授給府兵;

    2、北方邊境面對突厥、奚、契丹等騎兵的進攻,需要長期駐守的軍隊,府兵不能擔任這個職責,只能招募;

    3、唐朝人口流動,朝廷掌握戶籍能力下降,府兵脫離戶籍太多,導致折衝府內無兵可徵。

    綜述

    府兵制是一種生產、戰鬥相互融合的鮮卑部落軍制,是遊牧文化在農耕文化的直接應用。明朝的衛所制、清朝八旗制,都和府兵制一樣,本質都是生產、戰鬥為一體。

    唐朝、明朝、清朝三代都在中期出現了招募制:安史之亂後,招募製成為主導;明朝抗倭、遼東戰事都以招募軍為主;清朝太平天國、西北迴亂的平定,都是靠漢人的招募軍。

    唐朝的府兵,是以折衝府為單位,即每個單位800——1200人。如率兵10萬出征,就意味著是100多個折衝府單位。這和明朝5000人一個衛所、清朝2萬多兵力一個旗是相同。

    對於將軍而言,如何讓10萬大軍、100多個折衝府單位配合作戰,就是勝負的關鍵——因為他們平時互不來往,不會為對方搏殺。

    因此,協同作戰、將領引領士氣這兩個問題是府兵制下作戰勝負的關鍵難題。

  • 6 # 杜少說歷史

    府兵制是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開創的一種制度。在北魏六鎮起義之後,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被打破,北朝有一種逆漢化的趨勢。為了對抗東魏丞相高歡,西魏宇文泰將關中六鎮軍人和原在關中的鮮卑諸部編入軍隊。也就是說,鮮卑為兵,漢人為民。當兵,是鮮卑人的專利。

    但是公元543年,西魏與東魏作戰,敗於洛陽邙山。西魏鮮卑軍隊損失巨大,回到關中的宇文泰不得已,開始收攏關中隴右地區的漢人豪族加入軍隊,形成利益共同體。於是,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府兵制應運而生。宇文泰為八柱國之首,為全軍統帥,西魏宗室元欣掛名。其餘六柱國是實際上的軍隊統帥。八柱國分別是:

    1.使持節、太師、柱國大將軍、大冢宰、都督中外諸軍事、安定郡開國公宇文泰

    2.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元欣

    3.使持節、太尉、柱國大將軍、大都督、隴右行臺、少師、隴西郡開國公李虎

    4.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李弼

    5.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獨孤信

    6.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趙貴

    7.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於謹

    8.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侯莫陳崇

    八柱國手下實際掌權的六柱國,每人掌管2個大將軍,這就是著名的十二大將軍。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就位列十二大將軍。十二大將軍每人手下再控制2個開府將軍,每個開府將軍領的軍隊就是一個基本單位的府兵。一個府的兵員大概在1000人左右不等。

    府兵,是兵農合一的軍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瞭解的是,府兵與之前北魏六鎮那種世襲的軍戶是不同的。府兵,更類似西方的“騎士”與日本的“武士”。在西魏,雖然允許漢族人當兵,打破了鮮卑人對軍隊的壟斷,但是,府兵所謂的府籍可不是軍籍,他們的後代不用世代當兵,是可以自由選擇從事職業的。在西魏直至隋唐初年,當府兵是一種榮耀,而且至少是家境殷實的人家才能當府兵。所以,所謂的“兵農合一”,不是說這些兵戰時打仗,閒時務農。而是戰時被徵召起來打仗,閒時在家當地主。這就與北魏時期六鎮軍人那種世襲的被壓迫的,需要同時承擔兵役和勞役的近似奴隸的軍人有很大不同。府兵,由於地位高,戰鬥力也高,因為軍功可以給軍人帶來榮譽和官職。這是後來北周滅北齊,隋朝統一天下,初唐再造盛世的基礎。

    府兵制被破壞,是唐玄宗年間的事。此時,大唐富強,臨時的戰事逐漸減少,而軍隊的主要任務變成了戍守邊疆,需要士兵長時間駐守在遙遠且漫長的邊境線上。而府兵本身就屬於“騎士類”的精兵,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很多府兵不願意因常年駐守在邊境線上而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於是,府兵越來越難以召集。這種兵農合一的府兵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唐玄宗天寶十節度使手下的招募的職業軍隊,常年駐守邊疆。這些兵來源就多了,當兵也不再是某些階級的特權。最後,府兵制完全被募兵制所取代。

  • 7 # 滴著眼藥耍手機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府兵制源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成為鮮卑人的專利,漢族從周至兩漢三國傳統的上馬為兵,下馬為農的耕戰三軍制度變為純耕種的農民,這政策明顯地帶有民族隔離的色彩。到了北周後期,迫於形勢,漢人也被募充作府兵。楊堅為北周大丞相時,就下令西魏受賜鮮卑姓的漢人可恢復漢姓,開始破除了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規定。隋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又下令府兵全家一律歸入州縣戶籍,受田耕作,變軍籍為民籍,兵士本人則由軍府統領。這一改革措施不但使農業戶口大增,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而且更適應了民族融合和時代趨勢,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府兵本泛指軍府之兵。北魏在六鎮起義後分為東西魏。為了與東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於大統八年(542)把流入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和原在關中的鮮卑諸部人編為六軍。次年與東魏作戰,敗於洛陽邙山,損失很大。為了補充和擴大隊伍,以後幾年不斷收編關隴豪右的鄉兵部曲,選任當州豪望為鄉帥。大統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國(大將軍)、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又稱二十四軍)的府兵組織系統。八柱國的設定乃模仿鮮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實為全軍統帥,魏宗室元欣僅掛虛名,實際分統府兵的只有六柱國,也與周國六軍之制相符。西魏恭帝元年(554),按照北魏早期所屬大小部落的姓氏賜諸將姓,作為早已“滅絕”了的這些部落的繼承人,所統兵士也改從各自主將之姓,這就給府兵制塗上了一層鮮卑部落兵制的色彩。

    唐初一度恢復驃騎﹑車騎府舊稱。貞觀十年(636)外府更號折衝府,內府更號中郎將府。折衝府置折衝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別將(後置),作為府一級的將領。武后垂拱時府分三等。早自北周武帝時,府兵番上宿衛,分隸於中央的司衛、司武、武候三府。 隋初,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六個府各領軍坊、鄉團,統率府兵,繼承周制。煬帝統治時,原先不領府兵的衛或府也都加領,這樣領府兵的就有翊衛(左右衛所改)、驍衛(備身府所改)、武衛、屯衛(領軍府所改)、御衛(加置)、候衛(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衛。 唐代因襲隋制,只是改屯衛為威衛、候衛為金吾衛、別置領軍衛、廢御衛、也是十二衛分領府兵宿衛(見十六衛)。此外,自北周、隋以來,領府兵的還有侍衛東宮的率府,唐代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和左右清道率,稱為東宮六率,但領府很少。 內府置中郎將,副為左右郎將,以下團﹑旅﹑隊的設定略同外府。內府有親﹑勳﹑翊的區分,兵士分別號為親衛、勳衛、翊衛,合稱三衛。統領內府三衛兵的是:左右衛,統親府一、勳府二、翊府二,共五府;左右衛率,統親、勳、翊府各一;其餘衛、率,各統翊府一。 內府衛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孫充當,外府衛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孫及白丁無職役者。在此範圍內,徵發原則是先富後貧,先強後弱,先多丁後少丁。府兵雖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農民為主體。 府兵制創立以後,規定三年一揀點以補充缺額(玄宗時改為六年),其服役期限為二十一歲至五十九歲(玄宗時曾有縮減)。服役期間,府兵本身免除課役,但軍資、衣裝、輕武器(弓箭、橫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糧食、均須自備。每一火(一火十人)還得共備供運輸的馬六匹(或用驢),即所謂“六馱馬”。自備資裝對於農民是沉重的負擔。 由於廢置不常,唐代軍府總數也有增減,較多時有六百三十三府(一作六百三十四府)。軍府遍佈全國,關內道多達二百六十一府,佔三分之一以上,依次為河東、河南、河北、隴右,其它諸道多不過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嶺南)。這種佈局體現了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政治、軍事意圖。 軍府所在有地團,兵士不能隨便遷徙出界;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有事出徵,其主要任務是番上宿衛和徵防。番上宿衛,即輪流到京師宿衛,按照距離長安的遠近分別給番。法令規定:百里外五番(即各府內兵士以五人為一組,此五人輪流上長安宿衛,以下類推,但七番、九番分組不盡,當有剩員),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個月;二千里外九番,每番兩個月。內府衛士(三衛)除兩京及其附近諸州必須番上宿衛以外,餘州都納資代役。府兵到長安宿衛,由十二衛將軍分領。出兵徵防則由朝廷命將統率,調遣時必須持兵部所下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勘合後,才得發兵。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這樣,將帥就不能擁兵自重。 府兵制度起源甚早,最初的性質,和“坊”“鎮”相近。因為北鎮叛亂的結果,漸漸演成籍民為兵的府兵制。府兵根本要義是地著,仍和鎮的制度相同,不過兵的來源不同而已。《資治通鑑》卷一三二“貞元二年”:德宗與李泌議復府兵,泌歷敘西魏以來興廢之由。上曰:“俟平河中當議之。三年七月,問泌以復府兵之策,泌請募戍卒屯田。舊制三年而代,及其將滿,下令有願留者,即以所開田為永業,不過數番,戍卒皆土著,乃悉以府兵之法理之。既而願耕者什五六。”李泌恢復府兵的方策,很可以和上述結論相對照。玩味李泌的方策,對府兵的起源,也可以思過半矣。

  • 8 # 南方鵬

    府兵制是西魏宇文泰假借恢復周典,採取北魏六軍制的軍事制度。南北朝後期,北方分成東西魏,分別由權臣高歡和宇文泰掌握朝政大權,高歡承繼鮮卑六鎮的軍事,實行鮮卑化和西胡化,南方有蕭梁政權存在,為了吸引天下士子人望,大力推行衣冠禮樂和佛教中土化等事,形成強大的政治攻勢,東西魏幾次交兵,西魏都落於下風,急需一場改革以對抗南朝和東魏,在此情況下,府兵制應運而生。

    府兵制依附在土地實行均田制的基礎上,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加,階層的急劇變動,到了一定程度,土地兼併就不可避免的到來。到了唐高宗時期,土地兼併逐漸盛行,大量的府兵失去了土地和受到將帥壓榨,開始逃避兵役。唐玄宗時期,不少兵府出現了無兵可調的情形,府兵制的敗壞,發展到無法向中央提供宿衛的地步,唐玄宗下令在長安附近招募士兵解決這一問題,由國家招募丁男當兵,供給衣食,免徵賦役,就是募兵制。

  • 9 # 楚客垃圾君

      府兵制,其基本的特點就是兵農合一,平時士兵都是在均田制分配下耕種的農民,農閒時進行訓練,戰時根據中央政權的需要從軍打戰。這個從我們熟知的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中,我們也能窺見府兵制的一些身影,比如戰時聽從政府的號令,準備好自己需要的武器和馬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平時其會編入府戶(軍戶),耕種分配的土地,只繳納很少的賦稅,但是戰時需要軍戶派人出征(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其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

      一般現在的主流的觀點認為府兵制由北周實際建立者宇文泰建立,歷經北周,隋朝,在唐朝初期達到完備和鼎盛時期。唐玄宗天寶年間,由於均田制被破壞,這種徵兵制越來越滿足不了實際的軍事需求,因而在這段時間逐漸被廢止,其兵制被募兵制所取代,在時下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就是唐玄宗時期第一批募兵制下計程車兵,可見一般。

      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主要是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正確,北魏由於是拓跋鮮卑建立的政權,其基於對漢族的歧視和壓制,其推行鮮卑人為兵,漢人務農的政策,但是北魏分裂之後,東魏和西魏相互攻伐,特別是西魏在邙山之戰中兵士損失嚴重,再沿襲以前兵制已經不能滿足徵兵的需求,這時候徵用漢人為兵勢在必行,期間其建立起的八柱國,十二大減價,二十四開府的軍隊組裝系統,更是為府兵制的建立打下基礎。加上隋朝楊堅代周之後,其推行府兵全家歸入州縣戶籍,仍有軍籍,但是士兵本人由軍府統領。

      軍府所在有地團,兵士不能隨便遷徙出界;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有事出徵,其主要任務是番上宿衛和徵防。番上宿衛,即輪流到京師宿衛,按照距離長安的遠近分別給番。法令規定:百里外五番(即各府內兵士以五人為一組,此五人輪流上長安宿衛,以下類推,但七番、九番分組不盡,當有剩員),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個月;二千里外九番,每番兩個月。內府衛士(三衛)除兩京及其附近諸州必須番上宿衛以外,餘州都納資代役。府兵到長安宿衛,由十二衛將軍分領。出兵徵防則由朝廷命將統率,調遣時必須持兵部所下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勘合後,才得發兵。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這樣,將帥就不能擁兵自重。

      唐朝初期,其設立折衝府,折衝府置折衝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別將(後置),作為府一級的將領,並且其沿襲了不少隋朝的軍制,由於廢置不常,唐代軍府總數也有增減,較多時有六百三十三府(一作六百三十四府)。軍府遍佈全國,關內道多達二百六十一府,佔三分之一以上,依次為河東、河南、河北、隴右,其它諸道多不過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嶺南)。這種佈局體現了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政治、軍事意圖。隨著唐朝前期頻繁的戰事,國境從西南的南詔,吐蕃,到西北西域諸國,突厥,以及北方回鶻,東北的契丹,高句麗等等,國境線廣,導致的兵役繁重,加上唐高宗以後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的破壞等等原因,其導致了府兵制失去了其最為重要的經濟條件,導致各地府兵逃逸以及士兵缺員的情況嚴重,戰鬥力下降,以及徵兵困難。最終在唐天寶年間,府兵制逐漸沒落,募兵制開始成為主要的兵役制度。

      下面我們來說說府兵制的優缺點

      府兵制的優點顯而易見,由於其最初起於西魏,經過了兩百多年的北方戰亂,其人口銳減,廢棄的土地較多(地廣人稀),這就為均田制的出現提供了好的條件,由於徵兵不需要政府出錢招募,只需要提供給府兵土地,優惠的賦稅正常,以及戰時少量的補助,其就可以建立起一支軍隊。同時其由統治者掌握兵權,比如西魏的柱國,大將軍,開府等等來掌握軍隊,將帥無握兵之權,避免了將領擁兵自重導致的地方割據的情況,同時優厚的經濟條件可以保證軍隊的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保證。

      缺點的話,其建立的基礎是均田制,所以後期由於人口的恢復,加上富裕地主的土地兼併,其府兵制就很難維持,同時隨著疆域的擴大,府兵的調配也較為困難,協同不變。

      府兵制作為中國古代,特別是盛唐時期出現比較頻繁的詞彙,其為唐朝的強盛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不過其被廢止,也是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這個世界和歷史上沒有哪種軍制是能一直髮揮最大效用的制度,其都是根據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所以很多人在緬懷府兵制優點的時候,並且在想唐朝以後再也沒有恢復傳統意義府兵制這點可以看出,其實很多軍制無所謂優劣,只是看其是否符合當時當下的環境和要求而已。

  • 10 # 解讀上下五千年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 11 # 夏末的記憶

    通俗的的說,就是兵農合一,農閒的時候參加操練,農忙的時候參與耕種,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這個制度在,唐太宗的時候是鼎盛的時候,而這個制度持續的時間不長,唐玄宗時期就被廢除了

  • 12 # 國家人文歷史

    府兵制,簡單來講實際上就是一種徵兵制度,不過不是全國徵兵,主要在折衝府的民丁中徵召,由官府挑選時任組成一組,之後就是一日為兵,終身為兵,21歲入伍,到了61歲才能退休。宋人陳傅良在所著《歷代兵制》中寫道:“其制雖始於周、齊,而其效則漸見於隋,彰灼於唐。”唐代的府兵徵召上來就是中央直轄下的最基本的武裝力量,主要的任務是守衛京城長安,並且在戰爭時期再臨時奉命出征。

    說起來,府兵制的建立與均田制離不開,一般來講,府兵都是來源於均田戶,平時沒有軍事需要的時候在家裡務農耕田,農閒的時候則要參加軍事訓練,有了戰事以及軍事需要的時候再出徵。朝廷一般會給府兵分配一定量的永業田作為耕地,並且還有相應的減免稅,但是府兵同時也要自己裝備以及準備糧食等等,也就是真正的自費出征。自費這一點倒是跟歐洲的騎士有點相像,不過其他方面差別比較大。

    募兵制,實際上就是職業兵,因為府兵雖然保證了相對穩定的兵源,但是數量上以及戰鬥力上面仍然不能保證。因此很多的軍事行動仍然要依靠“兵募”。這就是早期的募兵制的來源,這些兵募一般是在皇帝的政令下達以後,地方政府按照需求以及政令臨時徵召的軍人,一般軍事任務結束就解散了,所以倒是很像現在的僱傭合同一樣,一些戍守邊境的兵募還可以“續約”,並且他們所需要的裝備和器材都不需要自己準備,而是由州縣來提供。

  • 13 # 趙燕雲

    府兵制起於西魏宇文泰而盛於唐,正式定型於在唐太宗貞觀十年。

    府兵本泛指軍府之兵,北魏在經六鎮起義後分為東、西魏,為了與東魏相抗衡,西魏權臣宇文泰把流入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和原在關中的鮮卑諸部人編為六軍。但在以後與東魏作戰中損失很大,為了補充和擴大兵源,他不斷收編關隴豪右的鄉兵部曲,選任當州豪望為鄉帥。後來建立起八柱國(大將軍)、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又稱二十四軍)的府兵組織系統。

    府兵制最顯著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的農民,農閒時訓練,戰時從軍。府兵參戰時武器和馬匹自備。後來全國設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

    府兵制其實是一種“部分徵兵制”,被徵為府兵的家庭一般可以免除徭役,退役後還可以優先得到口分田,戰死了口分田由子孫繼承,還能免租調。

    府兵制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府兵制源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當兵成為鮮卑人的專利,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漢人從周到兩漢三國魏晉時期傳統的上馬為兵,下馬為農的耕戰三軍制度變為純耕種農民。這種政策明顯地帶有民族隔離的意思。

    北周後期,漢人也被招募為府兵。楊堅擔任北周大丞相時就下令西魏受賜鮮卑姓的漢人可恢復漢姓,破除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規定。

    府兵制在很長一個時期不僅節省了軍費開支,還保障了農業建設,有其積極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著名的“北府兵”與上述府兵制不是一個概念。北府兵是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召募徐(治京口)、兗(治廣陵)流民所建。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太元四年,謝玄加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為“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為北府兵。

  • 14 # 崔浩暢談歷史

    府兵制是西魏宇文泰創立、北周武帝承繼發展、隋唐兩代君主不斷改革完善、最終在唐玄宗天寶年間消亡的軍事制度。

    公元543年,西魏權臣宇文泰大敗於邙山,西魏軍被東魏軍斬殺六萬餘人,可謂慘敗而歸。

    正因為當時,缺兵少人的西魏有被東魏舉國滅掉的巨大風險。

    所以為了保家衛國,防止被敵國所滅,宇文泰便迅速蒐集兵源組織壯士集結成軍,即大規模招募關中隴右的漢人豪強家族子弟來當國家的正規士兵,史稱其廣募關隴豪佑以增軍旅。

    建立府兵制的宇文泰

    一時間,為了保家衛國這一共同目的,西魏的漢人和鮮卑人在宇文泰的統籌兼顧下,逐漸改變原來漢人種地、鮮卑人打仗的一貫做法,開始共同參軍保家衛國,胡漢交融的府兵制便由此而生。

    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的具體措施是確立名為八軍、實為六軍的總體軍制,以暗合鮮卑的八部制和西周的六軍制,藉機廣收鮮卑人和漢人的人心。

    西魏六軍的編制為:最頂層設八個柱國,除總統軍權的宇文泰和充當擺設的元欣外,其餘六柱國,每柱國下轄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轄兩個開府,共二十四個軍;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

    府兵制的領導機構

    就這樣,整個金字塔形的軍事領導機構便初步形成。

    領導機構有了,還得有士兵給這些軍事領導管帶,府兵制創立初期,宇文泰編制的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兵八千,一個大將軍領兵四千,一個開府領兵兩千,一個儀同領兵約千人,這樣算來,六柱國合計需要籌集精兵四萬八千人。

    為了選到真正能打仗、能保家衛國計程車兵,宇文泰雖然將選兵範圍定得很廣泛(漢人、鮮卑人都可入選),但將選兵要求定得很嚴格。

    入選府兵的第一個條件是家產富裕,有入選府兵資格的家庭,得身居六戶中等以上,得有經濟實力提供弓刀一具;第二個條件是家庭男性成員的人數得多,只有壯年男丁在三人以上時,該家庭中的男人才有資格被挑選為府兵,男丁少的家庭得種地交賦稅服勞役,不得參軍;第三個條件是兵員能力得過關,當然這是指士兵得身強體壯。

    宇文泰將要求定得嚴格,是因為府兵待遇很好,這樣才能激勵士兵奮勇作戰。宇文泰規定:只要入選府兵,其全家免除苛捐雜稅,府兵本人在建功立業後還可按功勞受賞。

    眼看待遇如此多利少弊,關隴豪佑便紛紛響應宇文泰號召入選府兵。

    招收完府兵後,宇文泰規定,全體府兵,每月的上半個月要操練步伐、巡防之類的基本功;下半個月,則要在同州一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如此一來,府兵在士兵身強體壯的基礎上訓練,便熟能生巧得專業善戰起來,同時,府兵家屬可免除徭役賦稅,建立軍功後可升官發財,所以府兵接受訓練、領命作戰時自然可心無旁騖地熱情訓練、光宗耀祖地拼死奮戰。

    憑藉創意滿滿的府兵制,本來大敗虧輸有亡國之危的宇文泰重新振作起來,他和他的侄子宇文護、兒子宇文邕,靠府兵制的巨大潛力和巨大威力,先後掃平巴蜀、攻下荊州、攻滅北齊。

    而後,隋文帝楊堅憑藉府兵制攻滅南陳,完成了天下的統一。

    將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在一起的隋文帝楊堅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隋煬帝對府兵制進行了改革,最主要的一點是將府兵制與均田制掛鉤,隋文帝規定,府兵除原有軍籍、隸屬軍府外,還要與其家屬一同列入州縣的戶籍,如此一來,府兵軍人及家屬與一般百姓一樣,也可以按照均田制獲得一份田地耕種。

    隋文帝楊堅將府兵制向兵農合一(府兵制下的軍人,亦成為均田制下的農民)方向發展,即規定府兵平時在家務農,發展經濟,遇到戰事時,就緊急集合,放下鋤頭,拿起武器,為國家而戰。

    此項改革,雖然解決了府兵的土地安置和國家的物資生產問題,但也為府兵制的沒落和消亡留下了隱患。

    到了唐代,府兵制進一步得到完善,其基本單位變為折衝府,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折衝府的長官是折衝都尉,副長官為果毅都尉。

    唐朝府兵制下級隸屬關係

    全國折衝府分別隸屬於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十二衛指左右領軍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衛,東宮六率指左右司御率、左右衛率、左右清道率。

    十二衛分別設定一位大將軍,並直接服從於皇帝;東宮六率則效命於太子。

    府兵的選拔,每三年進行一次,徵選的原則是“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皆均,先取多丁”。

    府兵一般21歲入軍,到60歲退役,在服役期間,府兵可免除賦稅徭役,但出戰時的軍資、衣裝、輕武器(弓箭、橫刀)和糧食、均需自備。此外,每十人還得共同準備供運輸的馬(或驢)六匹,即所謂“六馱馬”。

    自備軍資對於府兵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

    府兵平時的職責是輪流到京城宿衛,號稱“番上”,遇到特殊情況,府兵會出徵或戍防外地。府兵在和平時期在各自的家鄉從事農業生產,到了冬季農閒時便集中參加軍事訓練,如此唐朝府兵便實現了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雙重目的,此舉既保證了府兵的安全生產和戰鬥力,也減少了國家的軍費開支。

    從總體來看,唐朝府兵制的意圖也很明顯,府兵軍府較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府,可謂遍佈全國,總兵力60餘萬,可是關內道,竟設定了二百六十一府,佔全國軍府三分之一以上,至於其餘軍府,則依次設定在河東、河南、河北、隴右諸道,而其它諸道,則至多不過十府,少則只有二三府(如江南、嶺南)。

    這種厚此薄彼的軍府佈局,體現了唐朝統治者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政治、軍事意圖,能夠保證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絕對控制。

    最重要的是,府兵的調遣權是皇帝透過尚書省兵部牢牢掌控的,中央十二衛長官和地方的州縣長官均無權私自調兵。國家遭遇戰爭時,一般由皇帝臨時任命將軍統率府兵出征,打完戰爭後,將軍回到朝中任職,府兵迴歸各自軍府。一般情況下,將帥沒有統兵之權,在戰時,將帥會臨時與府兵們結合在一起,作戰完畢,將帥就得立刻將府兵們遣散回各自軍府,將兵符交還兵部。

    府兵的調兵權由尚書省下轄的兵部管轄

    總之,兵部調兵權和將帥臨時統兵權的嚴格分離,確保唐朝統治者對府兵能夠做到絕對控制,能夠強有力地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統一。

    前面提到,隋文帝將府兵制下的軍人,改革成了均田制下的農民,府兵軍人便極為依賴均田制,因為他們的軍資需要自備,所以田地糧食產出便是他們的必要收入,用以購買軍資。

    唐朝前期,國家施行的均田制還能確保官僚貴族和百姓均能分得田地耕種。

    但是,由於官僚貴族可得到的土地很多,而百姓常常得不到充足的土地,特別是,永業田和口分田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買賣或轉讓,所以官僚等貴族的大規模土地兼併漸漸抬頭,因為越來越多的百姓為不時之需(婚喪嫁娶)或意外之患(瘟疫災害)而變賣各自的土地,這導致官僚貴族和富商、寺院爭相強買百姓的土地。

    曹操曾認為,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均田制就因為官僚貴族、富商、寺院的強買式壯大而變得分田不均,導致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社會矛盾因此加劇。

    所以均田制的崩壞,也導致府兵制度逐漸走向衰亡。

    因為一旦均田制下的田地被大貴族、大官僚、大商人壟斷了,大多數府兵便沒有田地生產糧食,沒有用以購買軍資的收入,就會自殘逃役、隨意逃跑;同時,府兵本來實行著三年輪換守邊的制度,但由於西方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不斷壯大,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統治下,唐朝邊防戰爭越來越頻繁,長期駐守邊疆的府兵數也越來越多,府兵的戍期也越來越長,甚至遠遠超過三年,邊疆將領也頻繁剋扣兵士的軍餉、掠奪兵士的軍資,駐守長安的府兵還被達官貴人隨意奴役,就這樣,依附在均田制上的府兵制便因為均田制的崩壞、統治者嚴令的延期戍守、邊關將領的剋扣掠奪、京城豪族的隨意奴役而消亡。

    天寶八載(公元749年),鑑於軍府無兵可交,唐玄宗遂下令停止折衝府的徵發府兵,府兵制終於廢止。

    宣佈廢除府兵制、採納募兵制的李隆基

    綜上所述,府兵制興於西魏危急存亡之際,後幫助宇文家族掃平了北方,幫助隋文帝掃平了南方,隋文帝鑑於軍府人數眾多後勤供應不足,便將府兵制與均田制聯絡起來,後經唐太宗李世民的發展壯大,府兵制極於全盛,可是由於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的隨意糟蹋,由於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和官僚、貴族對農民田地的強買式兼併,均田制逐漸遭到破壞,同時,依附於均田制上的府兵制便如無根之木般逐漸消亡,最終被募兵制取代。

  • 15 # 正史漫談

    府兵制是一種兵員組織制度,它源於西魏,北周、隋、唐一脈相承,並在唐朝時臻於化境,是當時的中原王朝軍事強盛的基因所在。

    十六國及北魏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大多采用胡人當兵、漢人耕種的分工。北魏孝文帝的全面漢化改革後,這一情況有所改觀;但到了北魏末期,隨著六鎮起義爆發,這種情況再度上演,東魏、北齊的奠基者高歡曾經獻上了一番經典描述。

    作為一個鮮卑化的漢人,他曾這麼要求手下鮮卑將士:“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何為陵之?”意即:漢人耕地種田、養活了你,怎能欺負他們?

    扭頭對漢人訓話時,他又要求不得排斥鮮卑人:“鮮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為汝擊賊,令汝安寧,何為疾之?”鮮卑人只是需要你一點點布匹和糧食,就冒著生命危險替你殺賊、保你平安,哪能討厭人家?

    高歡有底氣任由漢、胡這麼分工,畢竟東魏的控制區,經濟發達、人口密度高,以前可是北魏的統治核心地帶,北方六大軍鎮的軍事資源也大多被他繼承,最不缺的就是熟練、優質的鮮卑將士。

    但西邊的宇文泰就鬱悶多了。早在公元530年,奉爾朱榮之命,賀拔嶽輔佐爾朱天光進入關中平亂,麾下的鮮卑等胡人將士不到2000人;他們隨後卻橫掃關隴,隊伍規模越來越大,主力自然由當地的漢、羌等本地人組成。

    爾朱榮死後,高歡擊敗爾朱氏殘餘,並在公元534年指使侯莫陳悅暗殺了時任關中領袖賀拔嶽,意圖兼併關隴。在賀拔嶽餘部的一致擁護下,宇文泰繼承了指揮權,從此與高歡勢不兩立、常年血腥搏殺。

    但是,相對於東魏,宇文泰的西魏不僅綜合實力處於下風,軍事力量也差了很多。東魏坐擁十餘萬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胡人將士,西魏除了高層主要來自武川鎮(六鎮之一)之外,還有孝武帝元修入關時帶的近萬鮮卑禁軍,其他的則良莠不齊,數量、質量都處於下風。

    於是,在形式的迫切需要下,宇文泰只好主動求變。他重用蘇綽,推行了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列制度改革,其中在軍事方面的重大創舉就是設立“府兵”。

    所謂府兵,首先“籍六等之民,擇魁材力之士以充之”,當時的百姓按戶分為九等,六等及以上人家,採用“三丁選一”的原則,挑選最優秀的人員入伍,編入100個府、每府安排一個郎將率領,其後分屬24軍;每軍任命一開府,兩個開府歸一個大將軍管轄,也就是共計12個大將軍;而每兩個大將軍共同接受一個柱國大將軍的領導,也就是一共6個柱國大將軍。此外,宇文泰本人也是柱國大將軍,由他統領其他六柱國;北魏宗室也安排了個藩王元欣打醬油,所以西魏共計8個柱國大將軍。

    這就是西魏、北周赫赫有名的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形成。隋末瓦崗領袖李密的曾祖父李弼、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李淵外公獨孤信都位居八柱國,隋朝楊堅家族則出自十二大將軍之列。

    起初,這些府兵滿編制還不到5萬人,他們一旦被挑為府兵,不編入普通戶籍,由兵府自行管理,本該交納的賦稅、勞役全部減免;“置屯田以資軍國”,平時有自己的耕地,閒時訓練、每年服役一個月,戰時出征,所有的裝備、武器、馬匹、糧草都由政府提供。

    西魏創立的府兵制有三大優點:

    其一,並非追求數量、全民皆兵,而是經過精挑細選、嚴格訓練。這樣既沒有佔用過多勞動力,又打造起一支相對專業、高質量的精兵隊伍;

    其二,“撫養訓導有如子弟,故能以寡克眾”,相對於以往那些被徵調的軍人相比,府兵的待遇極高,不僅免稅免役,而且在長官那裡得到了“子弟”般的待遇,被尊重、關愛的色彩濃厚,這樣的軍隊凝聚力、戰鬥力更強。公元554年,宇文泰賜給軍隊高官以鮮卑姓氏,各人統轄的軍人也隨之改姓,進一步以宗族色彩強化軍隊向心力。

    其三,府兵的挑選物件涵蓋漢、胡各族,“西魏大統九年,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經過府兵制的推行,武川軍事集團與關隴本地豪強徹底融合,後世津津樂道的“關隴集團”由此而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戰爭的消耗加大,後來的北齊徵兵也打破了漢、胡之別。“男子十八受田,輸租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這就是西漢時期的全民兵役制;高洋還精挑細選,建立了胡人猛漢組成的“百保鮮卑”、漢人壯男構成的“勇士”,

    但總體而言,雖然軍人主體都逐漸轉變為漢人,但北齊是全農皆兵、北周是選農訓兵,這也體現了雙方迥然不同的軍政理念。

    同為出自關隴集團的軍事貴族,隋朝也繼承了北周府兵制。到了唐代,李世民結合現實情況,對府兵制進行了完善。

    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朝全國設立10道,634個兵府,僅僅關中地區就有261府。但這個數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杜牧曾說:“凡府五百七十四,有四十萬人”,陸贄則稱:“諸府八百餘所,關中殆五百焉。”至於關中兵府多,顯然是為了強本弱枝、避免外重內輕。

    每300人為一團,領導是校尉;50人為隊,領導稱為“正”;10人為火,歸“長”管理。但與北周不同,唐朝府兵的裝備糧草都是自己負責的,平日裡放在兵庫,打仗時才統一發放。不過,馬匹由於比較昂貴,所以由朝廷發錢到個人手中,隨後自行採購。

    府兵制的推行是與均田制掛鉤的。府兵是從農民中精挑細選而來,他們除了每年按要求進京宿衛外,平日裡在家耕地、奉命統一訓練,需要打仗時領武器、糧草出征,統帥則由朝廷臨時指派;打完仗後,各回各家,所謂“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既避免了將領與士兵長期相處、形成固定隸屬關係,又不用長期養著一群脫離農業生產的專業軍人,極大減輕了朝廷財政負擔(更別說唐朝還讓府兵自備裝備糧草)。

    另外,在唐朝時期,府兵制也是農民改變人生的重要渠道。但凡有一定財力自備後勤物質、身強力壯且頭腦機智的,都能進入府兵,透過戰功加官進爵乃至拜將封侯。最典型的,我認為是薛仁貴,他正是主動參軍、跟隨李世民遠征高句麗,從此一鳴驚人,成長為青史留名的傳奇名將。可以說,府兵制與科舉制,分別從武、文兩方面,為普通人提供了突破階層的機會,進步性值得肯定。

  • 16 # 戰爭狐狸

    府兵制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軍事制度,自西魏開始到唐天寶年間廢除,歷時約200年。府兵制的名氣很大,因為它是大唐王朝的兵制,依靠府兵制的支撐,唐朝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直是武德充沛,征戰四方開疆拓土,出於對那段輝煌歷史的懷念,大家對府兵制也自然升出了很多好感,後人評價其為“國家利益和農民利益”最平衡最協調的兵制,甚至有人說他是中國古代最完美的軍事制度,總之是各種好話,今天咱們就講一講這個府兵制。

    首先,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把府兵說成完美製度的,都可以肯定的說是誇讚過頭了,首先與大家普遍的認知不同,府兵制一開始並不是“兵農一體”的體制,兵農一體的非職業軍人也不可能有強大的戰鬥力,而府兵制開始於西魏到北周時期,這段時間中華大地正處於四分五裂戰爭頻繁的動亂年代,支撐高強度的戰爭必須是完全脫產的職業軍人。

    府兵制作為一種制度,本身就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南北朝末期,北方原來統一的北魏王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無論是從軍事體量還是人才儲備上來看,西遷入關中後建立的西魏政權,都不是佔據了洛陽以東、徐州以北大片土地的東魏的對手。從東西魏建立開始算起,短短十五年的時間,這兩股勢力間就爆發了包括邙山之役、虎牢之役、玉壁之役在內共九次大會戰,總體上來說,兩國交戰互有勝負,但底子薄、根基淺的西魏卻首先受到窮兵黷武的反噬,兩漢南北朝之後的西北已經不是戰國時代那樣的沃野千里了,後來唐朝興建長安城的時候在漢長安城原址打井出來的都是苦水,西北的生態長期受到了過分開發,整體實力是落後於東部地區的。

    窮則思變,雖然實力不濟但也不能等死,那就需要想辦法,佔據關中的西魏在體量上不敵東魏,但這並不意味著關中本地就缺乏兵源。事實可能恰恰相反,由於從兩晉開始持續上百年的動亂,當地豪族為了自保,往往會想方設法的徵募鄉人為兵,這些士兵被時人稱為鄉兵。雖然單獨看去,任何一支鄉兵在軍力上都比較弱小,但這些鄉兵部隊加起來的總和,卻足以改變東西魏之間的軍力對比。

    於是,從公元542年開始,西魏的實際當家人權臣宇文泰開始透過“廣募關隴豪強”的方式來補充戰爭中的軍力損耗。但問題是,根基本就不穩的西魏,要如何才能說服這些豪族們將兵權交給他們呢?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收他們的兵權,而是直接把這些地方土豪勢力整體吸收進來,原來的地方豪強們跟政府是互相忽悠的關係,這裡就要提一下古代的稅制,古代的稅制在唐朝以前都是按人頭徵收丁稅,一個成年男人就是一個丁就要收一份稅,當然了國家也會給每個丁一塊地,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情況,要徵稅的前提是需要國家準確的掌握人丁情況,但實際上在國家局勢混亂的時候,政府是很難掌握準確的人口情況的,也就不能順利的徵稅,豪強們會故意隱瞞少報實際人口情況,這樣就可以少向政府交稅,豪強們在自己的莊園裡為農民提供土地,農民耕作後的收穫也只交給豪強而不交給國家了,而政府並不掌握真實的人丁資料,也就只能睜一眼閉一眼,豪強和政府就在這個問題上不斷拉鋸,宇文泰的辦法就是把豪強們的行為合法化了,政府允許豪強們經營自己的莊園,農民們也只向莊園主交稅,作為交換條件,每逢有戰事的時候,豪強們要跟著出兵,打贏了好處大家分,宇文泰等於把西魏改造成了股份公司,所有豪強都有股份,有了好處大家按股分分紅,這樣的好處,第一是減少了徵稅過程的成本,如果按著後來的中央軍模式,政府就需要先把錢收上來再劃出軍費,這一來一回每一層都吃拿卡要,損耗是非常巨大的,第二調動了豪強們的積極性,帶著自己的鄉兵作戰是為了自己能獲得利益,有了利益豪強們自然會用命作戰,宇文泰這樣就解決了兵員問題,這些豪強們的莊園就被稱為“府”,而這些“府”下屬計程車兵就被稱為是外府兵。

    有外府兵自然就有對應的內府兵,而內府兵就是西魏中央直屬的精銳部隊,西魏脫胎於北魏,雖然經過了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但西魏畢竟是鮮卑族建立的政權,漢化也主要在政務方面,西魏在軍事上,還是保留了遊牧民族,幾大軍功家族控制軍隊的傳統,這些戰鬥力強悍的西魏"中央軍"就被改造成了內府軍。

    說到內府軍就要說到很多隋唐時期的古裝劇裡,屢次提到又琅琅上口的一句話,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四十八儀同,這其實就在說內府軍,這句話基本上概括了內府軍的管理結構,內府軍最高是八柱國,但實際上有兩個是虛職,因為西魏的皇室拓跋元氏雖然已經淪為傀儡,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所以宇文泰還是給皇室宗親安排了兩個名義上的柱國,實際管事的手裡有兵權的是另外六大柱國,這也迎合了西周以來天子掌6軍的傳統,6大柱國裡有3家是宇文家族的人,還有一家是宇文泰的鐵哥們

    於謹,宇文家族實際控制了西魏政權的大部分兵權,6個柱國下面又分成了12個將軍,每個將軍又開2府,一共24府,每府2000人,西魏精銳內府軍一共48000人。

    這就是最初的府兵,後來宇文家廢黜元氏的西魏,正式改朝換代建立北周,北周第三位皇帝周武帝是個大有為的皇帝,他繼位後開始加強中央集權,提高朝廷對國家的管控,開始打擊豪強,重新丈量土地把農田分給農民,隨著土地分配情況的好轉,府兵開始向我們熟悉的“平時為農”而“戰時為兵”的方向轉變了,府兵從職業軍人變成了半職業軍人,這其實導致了府兵的戰鬥力下降,但同時府兵的數量確實極大的增加了,這些龐大的府兵彌補了質量的不足,也成功支撐了北周、隋朝到唐朝前期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也隨著國家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府兵制也變的鼎鼎大名。

  • 17 # 江湖小曉生

    宇文泰在領導關隴集團的時候,還不到30歲。這年紀很多人還處於創業階段,人家已經接管了一家上市公司了。

    只不過,這家上市公司的前任老闆賀拔嶽,剛剛被人設計給宰了。整個公司就跟沒頭蒼蠅一樣,要是沒有個靠譜的領頭人,這家公司瞬間就得解散。

    很顯然,宇文泰就是一個比較靠譜的領袖人物,他雖然年輕,可很早就擔任了集團老闆賀拔嶽的軍師,而且還兼任一個部門經理夏州刺史的職位。

    在宇文泰的帶領下,人心不穩的關隴集團,瞬間聚攏在一起,他們合夥滅了殺害賀拔嶽的侯莫陳悅,完成了關隴地區的統一。

    這個時候高歡也已經誅滅了爾朱家族,正式執掌北魏大權。所以說屬於高歡和宇文泰的時代,正式到來了!

    但擺在宇文泰跟前的,是一個異常強大的高歡!如果說宇文泰的關隴集團是一家剛掛牌上市的民營企業,那麼高歡就是一家有著百年老店底子的超級巨無霸上市集團。

    一、宇文泰手裡的資本被打光了,不得不實行府兵制。

    宇文泰那時候手裡能找來3萬多人馬,這已經是最理想的狀態了。而且這些人馬裡,漢人居多,武力值比較高的鮮卑士兵比較少。

    反觀高歡那兒,隨便湊一湊,就有二三十萬人馬。而且這些士兵當中,武力值較高的鮮卑士兵佔了大多數席位,就問你宇文泰怕不怕吧!

    可偏偏在小關之戰、沙苑之戰這兩場規模宏大的戰役中,宇文泰出奇制勝,憑藉計謀兩次重創高歡,也使得自己的實力大增。

    實力的天平,看似在這個關鍵時刻要發生反轉了,可雙方偏偏又爆發了邙山大戰。高歡的兒子高澄,是個色鬼,他跑到大臣高仲密家,把人家媳婦兒的衣服都給撕光了。這可把高仲密氣壞了,立刻帶著虎牢關投奔了宇文泰。

    虎牢關對高歡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他立刻帶領10萬大軍前來,宇文泰也不示弱,幾乎全員出動,要跟高歡來硬的。

    或許是之前的順利,使得宇文泰有點兒驕傲了。這一戰中,宇文泰慘敗,不僅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就連他自己也差點兒被高歡手下的大將彭樂給宰了。

    邙山之戰的慘敗,讓本就不富裕的宇文泰,猶如雪上加霜。回頭看看自己手下的軍隊,宇文泰發現,這波虧慘了,褲衩都快輸沒了。

    這可不行啊!痛定思痛的情況下,宇文泰決定對軍隊進行改革,這就是府兵制的由來!那麼府兵制究竟特別在什麼地方呢?為何能幫助宇文家成功擊敗高家呢?

    二、府兵制,究竟強在什麼地方?

    宇文泰在邙山之戰中慘敗以後,發現幾乎沒本錢翻盤了!為了儘快恢復元氣,他開始大量招募士兵。主要針對的就是流入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

    當年北魏為了對付柔然,特地在邊境設立了六鎮。好傢伙,自己是從北邊南下的,結果還得派兵防著北邊新出來的勢力。當年北魏六鎮,可是富家子弟鍍金的好地方,由於作用太大,所以工資福利別提多高了。

    可後來柔然自己內亂了,它的小弟高車不聽話,有反水的現象,差點把柔然給搞完犢子了。所以柔然沒工夫南下,因此北魏六鎮的作用在不斷削弱,地位自然也一落千丈了,福利就別提了,工資有時候都發不出來。

    而六鎮軍官的慾望卻沒有減弱,他們拿不到更多的錢,就壓榨手底下計程車兵。結果造成了六鎮士兵們的集體起義,這就是著名的北魏六鎮起義。

    六鎮起義後來被爾朱榮給平定了,但是六鎮軍人也是分成了兩大塊,主要的一部分被高歡收編了,成了高歡創業的資本。還有一部分跑到了關中,這回總算是被宇文泰給看到了!

    宇文泰收編了這些六鎮軍人後,將他們與當地的鮮卑士兵安排在一起,組建成了六軍。這支軍隊損失慘重以後,宇文泰又吸納了大量關隴地區的漢人豪族的鄉兵部曲。

    佔了人家的便宜,自然要給人家好處了!因此宇文泰不得不做出讓步,讓這些豪族們派代表人物到軍中擔任高階官吏。這就是府兵的由來。

    光有府兵還不夠,必須要形成一定的制度,才能夠讓府兵發揮強大的作用。因此宇文泰做出瞭如下安排:

    設立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的府兵組織系統。

    其中八柱國是最高統帥成員,一共有8個人,分別是: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岳父,李淵的外祖父)、侯莫陳崇。

    這裡面最特殊的是宇文泰和元欣。元欣是西魏宗室,所以只是掛個名。而宇文泰雖然也是八柱國之一,可實際上要比其他幾位柱國地位高,是最高統帥。

    因此八柱國,準確來說只有六柱國是管具體事兒的,每個柱國手下各有2名大將軍,共計12名大將軍。每一名大將軍手下,還有2名開府,所以共計24名開府。

    最讓人敬佩的是,宇文泰的精心安排。柱國手下的2名大將軍,都不是柱國本人的親信。大將軍手下的2名開府,也不是大將軍的舊部。這就避免了他們串聯反叛了。

    這一整套嚴密完整的府兵制度搞下來以後,西魏的軍事面貌煥然一新。這就好比鳥槍換炮的感覺,倍兒爽。

    總結:府兵制到了唐朝,走向了末路。

    宇文泰把府兵的作用,幾乎發揮到了極致。平時負責耕地,到了農閒的時候,就弄到一起訓練,打仗的時候,他們還得集體上戰場。幾乎沒有任何浪費的時候,畢竟人就是資源嘛!

    宇文泰在整個西魏各地設立折衝府,主要是為府兵提供訓練的機構。但是上戰場的時候,府兵的武器和馬匹,都必須要自己準備。

    這是不是讓大家想到了《木蘭辭》裡的那句話: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花木蘭就是府兵制時期參軍的,這些東西都要自己準備,可真是讓人頭大啊!由於這套制度很好用,所以後來宇文家族逐漸逆襲滅掉了高家的北齊王朝。

    到了隋唐,府兵制依舊是非常流行的制度,而且越來越完備。比如說唐太宗時期,就在全國設立了16衛和634軍府,是府兵制最完備的時候。

    可是府兵制的基礎是均田制,到了唐朝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壞,間接導致府兵制搞不下去了。為此唐玄宗時期,歷時200年左右的府兵制正式告別歷史舞臺,新來的那傢伙叫募兵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轉發點贊順便關注,我們進一步瞭解府兵制和均田制的關係,包括募兵制和府兵制的優劣。

    參考資料:《北齊書》、《周書》

  • 18 # 樂心的歷史筆記

    府兵制起源於西魏,盛於唐貞觀年間的一種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到唐天寶年間廢除,歷時約200年。府兵的軍隊平時為耕種的農民,農隙操演,戰爭來時從軍打仗。

    為什麼叫“府兵”呢?因為當時的地方政府行政等級分為兩級,上級為州,下級為縣。“府兵”的“府”是地方行政州縣之外的軍事領域名稱,即軍隊駐紮區域。唐代稱為“折衝府”,根據軍府人數的多少分為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府的數目有時多有時少。在唐代大概有六百到八百不等。這些軍隊哪裡來的呢?當時戶口分九等,依據的是各家的經濟狀況。根據當時的法令,下三等民戶沒有當兵資格。政府從上等,中等,還要自願當兵的民戶裡挑選作為正式兵,並豁免當兵人家的租庸調。但沒有軍餉,隨身武器裝備也需自己置辦。府兵自己有田有地,自己從事生產,不需要國家投入軍費給養。府兵二十歲開始服役。府兵的任務,一為宿衛,二為鎮戍,三為征戰。宿衛叫做“上番”,唐代上番指向中央服役。府地距離中央五百里,宿衛一次得五番(五個月一次)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超過兩千裡十二番。如果國家遇上戰事,則全國各府抽調,不論番數。中央直轄十六個衛。軍官立功有勳爵獎勵,可以是經濟上或者名譽上的獎勵,但是沒有實職。府兵下的軍隊素質比較高,戰鬥力確實比農民軍的戰鬥力強悍。可以說唐朝前期的武功與府兵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這種制度後來失敗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府兵制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一種強烈的個人榮譽感。隨著天下承平日久,到中央宿衛變成了苦力要給大臣皇親國戚蓋花園,修府第,變成了苦力,受人賤視。

    二 撫卹制度執行日漸廢弛。在唐朝初年,府兵出外打仗陣亡,軍隊要將名冊呈報給中央,中央會馬上下令給地方要求他們派人到死難士兵家裡慰問,送勳爵,給撫卹金。陣亡軍人的棺材還沒運回,政府的撫卹褒獎工作都已辦妥。這對軍人的鼓舞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後來到武則天時期,這個制度執行就日益鬆懈,往往死訊已經私下傳到他的家中,戰爭也結束了,還不見政府派人撫卹。日子久了,人心就散了。

    三 府兵制度是軍閥割據的產物,不適用大一統國家。唐朝疆域一直在擴大,周邊有一系列如契丹,回鶻,突厥,吐蕃政權,邊境需要駐紮大量軍隊,幾次戰爭下來,府兵出現嚴重傷亡,甚至還有逃亡現象,府兵數量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需要。

    後來在唐玄宗統治中期,開始了軍事制度的改革。開始改為募兵制。

    募兵制其實起源更早,大概在春秋時期。即國家招募的職業軍人,由國家提供軍餉裝備,供給衣食,免徵賦役。招募的兵士由專門的軍官訓練,服兵役,執行作戰任務。不過,募兵制計程車兵是職業軍人,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兵將之間有了長期的隸屬關係,容易形稱軍閥。後來的唐朝出現節度使藩鎮割據也是一個例證。

  • 19 # 雜說時文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中國古代兵制 

     兵農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六韜·農器篇》)。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是鐵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所謂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給正式軍隊用,鄉下保衛團一類的兵,是不能給與的。但是,當敵人打過來時,總不能隨便拿著個農器就自衛吧?所以就有《六韜》之說,教其以某種農器,當某種兵器。

    全民皆兵制。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對抗的加劇,開始出現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時,

    徵兵制。秦朝、西漢時期的主要兵制。秦朝、西漢全國軍隊規模都在百萬以上,而要保持這麼一支大規模的軍隊,主要靠的就是徵兵制。

      謫發制,漢自武帝初年以前,用郡國兵之時多,武帝中年以後,亦多用謫發。此其原因,乃為免得擾動平民起見。其實用罪人為兵的謫發制並不是始於西漢,秦朝二世年間,為鎮壓農民起義軍,秦朝大將章邯亦將驪山徒免刑以擊之。

      募兵制,以募兵制完全取代徵兵制,形式上是在東漢光武帝時期。建武六年,罷郡國都尉官。七年,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自此各郡國遂無所謂兵備了。此一直接後果就是造成地方兵力空虛,一些豪強不得不私自組建個人武裝。而當黃巾之亂爆發後,朝廷明文允許各州郡自行募軍時,造成地方勢力漸強,逐漸形成割據之勢。宋朝時實行的募兵制,主要是招募流民、無賴為主,一是擴大軍隊規模,二是為了社會穩定。

    府兵制,府兵之制起於周。其特點:(一)無養兵之費,而有多兵之用。(二)兵皆有業之民,無無家可歸之弊。(三)將帥又不能擁兵自重。 兵之精強,在於訓練。

    團結兵制,在武后時期,地方上出現了團結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實行,後又擴充套件到關內道,其大意是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免其徵賦,平常要練習弓矢。到代宗時更明確地規定,春夏歸農,秋冬集合,並由官府發給兵器、資糧。團結兵是地方兵,主要負責地方治安等事務。

      民兵制。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實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連帶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副。家有兩丁的,以其一為保丁。其初日輪若干人儆盜。後乃教以武藝,籍為民兵。

    軍戶制,元朝兵制以壓制政策為主。其兵出於本部族的,謂之蒙古軍。出於諸部族的,謂之探馬赤軍。既入中原後,取漢人為軍,謂之漢軍。其取兵之法,有以戶論的,亦有以丁論的。兵事已定之後,曾經當過兵的人,即定入兵籍,子孫世代為兵。其貧窮的,將幾戶合併應役。甚貧或無後的人,則落其兵籍,別以民補。其滅南宋所得的兵,謂之新附軍。

    衛所制,明代的衛所制和元朝的軍戶制大體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襲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為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為一百十二人。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徵,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徵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為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為本,而加以補充的。五軍都督府,多用明初勳臣的子孫,也是模仿元朝軍官世襲之制。

    八旗綠營制,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綠營為主。清朝駐防的旗兵,和漢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漢兵,謂之綠旗,亦稱綠營。清代中葉以前的用兵,是外徵以八旗為主,內亂以綠營為主的。八旗兵在關外時,戰鬥之力頗強,但是入關後腐敗亦頗速。三藩之亂時,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國之後,清軍主力以湘軍、淮軍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眉毛看相算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