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代用名
-
2 # 文創極客
心學。
王陽明在還未貶謫到貴州之前,熟讀各家經典,儒釋道三家均有涉獵。可能也是命運使然,他確無法在這些典籍之中找到內心的歸宿。
以往的每一天,他都在思考,到底怎麼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價值。
而這時,貴州的這兩年給了他人生的歷練。也讓他在這清靜之地,有了一夜之間的頓悟。
這一夜,悟出來的是心學的開端。
王陽明的心學有兩個要點:“心即理”和“事上練”。
“心即理”的意思是萬事萬物都可以從心上求,不需要格物致知似的向外尋找。
“事上練”的意思是單純的紙上談兵是沒有用的,在具體的事情上實踐才能出真知。
我認為這兩點可以說是心學的核心,也可以統稱為知行合一。
或許那天晚上王陽明悟出的就是這個“知行合一”。
-
3 # 評也
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
頓悟,是指標對明確的問題,同時對此問題經過長期、認真、甚至艱苦的思考,最後在某個時刻人之思維出現的突變或飛躍,從而對舊問題進行了全新的認識。
綜上,頓悟就是兩種思想體系之間的轉化過程。若要了解王陽明頓悟了什麼,那就有必要對王陽明心學形成的前因後果講述一番,如此才能知道王陽明頓悟了什麼,他頓悟前後的思想體系又有什麼不同?
一,王陽明心學出現前的流行的儒學思想
1,河東學派,是以明薛瑄為代表的學派。薛瑄此派,主講理學,但有對朱子理學的進一步發展。首先,他批判和改造了朱熹“理在氣先”和“理、氣決是二物”的唯心主義理氣觀,明確提出了“理在氣中,以氣為本”的新觀點。他反覆強調:“理只在氣中,決不可分先後。”他堅持氣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最原始的物質本體的觀點,他說:“天地間只一氣。”“天地萬物皆氣聚而成形。”薛瑄的學說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較大。
2,崇仁學派,是明朝吳與弼所創立的學派。其中吳與弼,胡居仁,婁諒為代表。此派之理學,又與別不同,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理”產生“氣”,“氣”產生萬物,“有理而後有氣”,“天地間無處不是氣”,即由“氣”形成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主張儒者須“靜時涵養,動時省察”。此派還主張:認識事物,必須堅持從個別到一般的途徑。認為:宇宙是“一本而萬殊”,無論世界如何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歸終是一個根本,即“萬殊而一本”。學者要致知格物,“須從‘萬殊’上一一窮究,然後會於‘一本’。此派與朱子學說最為接近,而有趣的是,崇仁學派的婁諒,就是王陽明的師父。可以說,王陽明的心學脫胎於崇仁學派。
3,陳白沙的心學。是的,沒錯,陳白沙才是明代心學第一人,陳是崇仁學派吳與弼的徒弟,也是婁諒的好友,是王陽明的師叔(或者是師伯),陳白沙的心學走向了理學的對面,陳提出了“天地我立,萬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學原理和“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這與理學的先有理氣後有萬物是相反的理論。
綜上,此三派是明代影響力巨大的學派,明代儒者,不能不受到此三派之影響,它們中的傑出代表:薛瑄,胡居仁,陳白沙,均得到了從祀孔廟的資格(要知道,整個明代只有四人得到這種資格,王陽明算一個)
二,王陽明所進行的儒學修行
1,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明朝狀元,所以家學深遠,所以王陽明的儒學基礎必定深厚,但未知王華是習儒教何派,觀史書記載,王華治學,似是以實用為主。
2,早年王陽明一直篤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自己因此而病倒了。
3,十七歲時,拜謁婁諒,討論朱程理學,雙方十分投契,在這裡,王陽明接觸了婁諒的學術思想,其學以收放心為居敬之門,以何思何慮、勿忘勿助為居敬要旨。其時胡居仁頗譏其近陸九淵,後羅欽順亦謂其似禪學雲。婁諒:"聖人必可學而至",王陽明深契之,因此始慕聖學,回家後,每日端坐,講讀《五經》,不苟言笑。
4,王陽明曾兩上九華山,九華山是佛道聖地,王遊覽之中,接觸了不少佛道思想,對王陽明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王陽明也曾於佛道思想中尋找成聖的法門,故史書雲:氾濫二氏學,數年無所得。
綜上,王陽明少年時從學父親,長大後廣泛接觸朱子,婁諒的學說,又瞭解佛道思想,更試過格竹七天,由此可見,王陽明為了尋找心目中的真理,進行了許多嘗試,實驗,客觀上為創造心學奠定的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龍場悟道的經過
在謫居龍場之前,王陽明已對儒釋道思想有了很深的認識,特別是對朱程理學有著極深的體會,但始終無法將自身之學問有效地融會貫通,不能得出適合自己的路。之後因政事得罪劉瑾,以假死脫身,最後來到龍場這個窮困安靜的地方。王陽明日夜反省,將平生所學,過往經歷,一一剖識,某天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對儒學有了全新的認識,“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之後的數年時間裡,他將所悟之道理,用於解釋到儒家經典上,發覺兩者核心高度合契,於是,心學誕生了。
綜上可知,王陽明由於有了深厚的儒學基礎,而本人亦歷盡風波,人於大喜大悲,生死之交之中,極易得到思想思維的昇華,故此,有了龍場悟道的出現。
四,心學的基礎理論
1,陸王學派,也稱"心學",由陸九淵、王守仁完成。朱熹贊同程頤說的"性即理",陸九淵的回答卻是"心即理"。兩句話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其中存在著兩個學派的根本分歧。
2,朱熹認為:每個事物從開始到結束,都有一個理在其中。理,使每個事物得以生成,並構成了每個事物不同的本性,治理國家也有一個理在其中,所以,我們要格物致知。所以朱子說性即理。
3,陸九淵認為:‘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又嘗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瞭解道理,只要瞭解自己的內心就可以了,所以陸子說心即理。陸九淵只是勾勒出心學的輪廓,王陽明則對心學進行細繪。
4,王陽明認為宇宙是一個完整的精神體,這個精神體就是我們腦中的世界,這是心世界,那麼可以反推,朱子所認為的理世界就是錯誤的。
5,王陽明認為的心即理與朱子的性即理是根本相反的理論,王陽明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於吾心耶?”根據朱熹的說法,因有孝之理,故有孝親之心;因有忠之理,故有忠君之心。但王陽明的說法正正與朱子相反,這可以看到心學理學之間的分歧。
6,三綱領,王陽明實際歸於一條:在明明德。德,就是心之本性,王陽明認為,一個人的內心早是知道何為對錯,此是無意識的認知,有了這種認識,我們就是按照這種認識去實行,這就是“致良知”。若不去實行,那就是因為有了私心而對良知進行損益,這就失去了至善。
7,心學對八條目的理解。致知:致良知。格物:匡正事物。至於後面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為致知格物之發展。
總論:王陽明的厚積薄發,對知識的不斷追求,在官場中的正直持身,最終在龍場這個地方,得到了神奇的轉化,誕生出心學的思想。《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如此恰當地被納入他的體系,使他的話更有自信,也更足以服人。王守仁的思想體系和他的精神修養方法如此簡單明瞭,這個特點使他的主張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人只需要首先懂得,人人都有本來的一顆心,這顆心與天地萬物是一體的,然後以誠敬存之。除此以外,不須再做他事。人所需要的是確信自己、勇往直前,陸象山,陳白沙的主張也很相近。如陸象山所說:“六經皆我註腳。照這樣做法,連孔於的權威也可不再需要了。在這方面, 我個人認為, 陸王心學乃是禪學思想的繼續。
-
4 # 盧老皇
無非是一句話——“天理即人慾”
王陽明心學精華詳見《傳習錄》,人的痛苦啊,很多時候源於困惑,你說這是對的,他說這是錯的,聽誰的?
很多時候,人慾,天理,斬不斷,理還亂。
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大家都聽過,覺得那是封建糟粕。
太膚淺,人慾天理的矛盾一直延續至今,朱熹的主張則是“做對的事”。比如,你結婚了,突然發現自己的老婆沒有別的姑娘好看,人慾讓你去和她親近,天理,良知道德說“不行”。
當內心的對錯和慾望起了衝突,如何平衡與決斷?
朱熹說存天理,去人慾,做對的事,而不是放縱慾望,但問題是,是非觀念不斷變化,不同人的是非也不同。到底啥叫天理??
很多人疑惑了。
而王陽明就很好解釋了這個問題,天理生於虛無卻又堅實穩固,天理隨勢而變卻又有跡可循。對錯觀念變來變去,什麼三綱五常都是唬人的東西,人慾才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但王陽明並沒有否定天理的存在。正像是叔本華的理念——生命是一團慾望。吃飯穿衣是慾望,是需要,受人尊敬,出人頭地也是需要,但是,不背良心,養成浩然正氣,做心裡正確的事也是人的需要啊。王陽明看穿了這一點,才說到
天理,既是人慾。
-
5 # 50歲的烏龜
悟出"老子不想在這個鬼地方小爛郵電所呆一輩子,老子要到深圳創蕩創蕩去,小馬車送信慢球得很,還是5G掙錢快,拜拜"
-
6 # 未曾先生
王陽明是我的偶像,龍場悟道是刻在我心中的一個非常深刻的場景。
他從小就非常有志向,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做一個聖人。在成為聖人這條路上,他尋覓了很久。
其中有朱熹的“格物致知”,曾經他就對著竹子格了一整天。可是生病了也沒有找到成為聖人的道路。
後來他也對父親妥協,去考取功名也做了官。做了官之後,他還是如此的瘋狂的追尋著成為聖人的道路。如此瘋狂的他就連結婚的頭一天晚上。竟去山中的寺廟與和尚論道論了很久,耽誤了結婚,幸好他有功名在身,人家還是把女兒嫁給了他。
龍場悟道。我覺得悟的是“人慾即天理”。這是一把解決很多事物的鑰匙。以前朱熹提的是去人慾存天理。王陽明在這個誤區中徘徊了很久,終於在龍場,解開了這個謎團。
為什麼說“人慾即天理”是一把鑰匙呢?無論是對待盜賊、治理村民、平定叛軍、行軍打仗。都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他為什麼要偷東西?為什麼村民會如此的蠻橫?叛軍為什麼要攻打那一座城市。從而來解開一個個難題。把人內心最深處的驅動問題解決,一切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他將“人慾即天理”這把鑰匙與知行合一、為善去惡等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體系,就是陽明心學。透過這個體系去實踐就成為了一個偉大的聖人,聖人用到可以解決各維度的問題。
因此他被稱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才能並稱為孔、孟、朱、王。
-
7 # 東南幕府
當然不是。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的人生就像開了掛,因此,他悟出來的東西,和經世致用有關。
結合王陽明在龍場的經歷,以及龍場悟道後說的話:“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來說說王陽明在龍場,究竟悟出了什麼。
一、內求、下求。
王陽明在龍場,物質條件很差,時不時斷糧;環境惡劣,瘴氣瀰漫,分分鐘有生命危險。這個環境下,能熬過來,對心志的磨礪,是很有幫助的。
物質上艱苦,精神上迷茫,不斷反覆拷問自己:聖人此處,更有何道?
遵著內心的答案,他做了這些事:
1,堅持讀書、靜坐悟道。
2,學習種田,與僕人一起勞作。
3,照顧身邊的僕人,開解他們,給他們寫詩,唱歌,講笑話。
4,教化民眾。與當地少數民族,打成一片,時不時地聚會喝酒。教他們禮儀,教他們讀書、識字。給當地民眾制定了龍場教條: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不論環境如何艱苦,摒棄得失之心、焦躁情緒,拷問自己的內心:當下,我能做什麼?我能為別人做什麼?聖人處此,亦不過如此吧!這就是內求、下求。
內求,立足於我能做什麼,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下求,立足於我能為別人做什麼,找到釋放自身價值的方向。
這不就是聖人之道麼?
二、吾性自足。
這裡的”吾性“,指的是自己的本心、良知,它是隨著人的學習、實踐,動態變化的。
當下來說,跟著”吾性“來幹事就夠了。
王陽明在龍場的經歷,即是跟著”吾性“來幹事情。
@杜子建 先生的:心即理,事上練。我們不一樣,幹就完了唄。是非常通透、接地氣的表達。
-
8 # 明明之道
關於王陽明的龍場悟道,雖然倍受各家爭議,但是不論如何,王陽明在龍場所悟出不可否認的被稱為陽明心學誕生的標誌!
那麼,他究竟悟出來什麼?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心即理,事上練,延伸一下就是知行合一,最終達到致良知。
心即理,解釋起來就是,一切道理都在你的心中,不必去向外界中求尋。
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透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這是陽明心學的根本。——《知行合一:王陽明》而事上練則是指,道理就在我心中這是心學的,但是需要實踐去驗證它,實現它。而不是要從實踐中去求取真理。對此王陽明還舉了一個例子:那孝順父母來講,孝順父母還需要去外面學什麼道理嗎?只要你有孝順父母的心,就必然知道,冬天來了要給父母添衣服,夏天來了要給父母打扇子。出遠門或是做事就不要讓自己的父母擔心。
最後兩者總結便是 知行合一。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而朱熹或是陸九淵都認為知與行兩者是存在先後次序的。這也是陽明心學的一大突破、亮點。
為什麼能悟出來很多人都認為,王陽明的心學起源於陸九淵,而事實上,根據陽明悟道之前的種種跡象來看,他是在朱熹的“格物致知”中與現實世界的幾番碰壁之後,才迸發出了心學的火花。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朱熹理學,就不可能有他的心學。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聖人王陽明則在成聖之前註定有更多的磨難!
圖為 王陽明在居住的山洞讀書龍場是個什麼地方呢?這裡引用一段文字加以說明:
這就是一個貴州省偏遠地區的驛站,在當時條件十分艱苦,龍場驛位於今貴州貴陽西北約八十里的修文縣城,地處荒僻,蟲蛇甚多,瘴氣流行。如果你說此地不是人類所能居住的,但是當地居住了很多彝人、苗人等少數民族;如果你說這個地方是人類可以居住的,但是和山頂洞人的生活條件差不多。他為什麼要來這個可以說是鬼都不願意來的地方?他是被貶而來。
當時宦官劉瑾權傾一時,帶著正德皇帝吃喝嫖賭、天天玩樂、不理朝政。正德朝的顧命大臣謝遷和劉健實在看不下去了便想扳倒劉瑾,但是自己卻賠上去了,結束了政治生涯!王陽明一身正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也上了一到奏書,結果先後光顧了四十廷杖和錦衣衛大牢!多放營救後被貶龍場驛站!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絕非偶然,他到龍場這個地方之時已有三十七歲了,在龍場又待了兩年,可以說一朝悟道,憑藉的正是此前半生人世浮沉和深厚學術功底。
-
9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哲學思想的一個轉折點,自此以後,王陽明開始擺脫程朱理學的影響,逐漸建構起自己的心學體系。
一、龍場悟道前的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據《明史·王守仁傳》記載,王陽明從小就渴望建功立業,曾"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除此之外,王陽明感興趣的便是哲學。據《傳習錄》記載,他曾按照朱熹格物窮理的方法去格竹子,一連格了七天,最後"勞思致疾"。於是他感嘆聖賢難做,轉而出入佛老之學,但也未曾反駁朱熹的方法。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為官之後,自然直言敢諫,於是在正德元年得罪了當時權傾朝野的太監劉瑾,"謫貴州龍場驛丞。"這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
二、關於龍場悟道的記載
關於龍場悟道,最直接的記載還是《傳習錄》,就在"格竹"下文,王陽明自稱:
"及在夷中三年, 頗見得此意思, 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 便自有擔當了。"
除此之外錢德洪的《陽明先生年譜》也對龍場悟道有過記載,頗具參考價值。錢德洪曾直接受教於王陽明門下,他的記載應當基本可靠。在《陽明先生年譜》中的龍場悟道更富傳奇色彩:
(正德) 三年戊辰, 先生三十七歳, 在貴陽。春至龍場。是年始悟"格物致知"。……時瑾憾未已, 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 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 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黙以求靜一, 久之胸中灑灑, 而從者皆病。……因念聖人處此, 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 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 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黙記五經之言證之, 莫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
兩段話雖詳略有別,但記載基本一致。可以推斷出王陽明面對龍場艱難的環境首先是悟進退之道、"生死之念",然後反思朱熹格物窮理之說,最終頓悟。
三、龍場悟道的內容
1、訂"格物窮理"之謬
朱熹在注《大學》"格物致知"時提出的"即物窮理"的觀點。朱注云:"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王陽明在格竹失敗後便開始懷疑,直到龍場悟道終於找到突破口。他意識到"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天下事物千千萬萬,求之於外物永遠只能得到個別的規律,難以達於大道,所以"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2、 初步意識到"心即理"
既然"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反過來就是得"求理於心""心外無理"了, 推而言之, 也可謂有"心即理"的意思在。但這時的王陽明, 還只是初具"心即理"的意識, 還沒有完整明白的論述。畢竟《年譜》說的"格物致知之旨"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而非"吾心自足"。在當時程朱理學的語境下,"性"指人的天性,"心"指人的主體意識,兩者不能等同,直到後來王陽明才提出"心即性"的命題。可見王陽明龍場所悟尚未完全擺脫朱熹的影響,仍在思想成形階段。
3、提出"知行合一"
錢德洪《陽明先生年譜》正德四年條記曰 :"四年己巳,先生三十八歲。在貴陽。提學副使席書聘主貴陽書院。是年先生始論知行合一。"這時距離悟道僅一年,因此"知行合一"也可以看作龍場悟道的成果。當時朱熹"知先行後"論在社會上造成了知行脫節,以致形成"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的現象。王陽明針對這一社會現象,為補偏救弊而提出"知行合一"。 這是與其"求理於心"密切相關的。他與席書討論"知行本體"是已明白認識到, 求理於外, 知行本體就分裂為二, 求理於心, 則知行本體就只有一個, 所以知行合一之說自可成立了。可惜, 此時的王陽明, 還沒有像後來載江西時期那樣明確認識到這個知行本體, 其實就是"吾心之良知"。
而"致良知"說, 是在經歷平定朱宸濠叛亂、又被奸臣張忠、許泰誣陷等重重磨難之後, "始有良知之說", 用王陽明自己的話說, 是"此良知之說, 從百死千難中得來", 可見此說並非頓悟而得者。
綜上所述,龍場悟道只是王陽明與程朱理學分道揚鑣、走向良知心學的第一步, 並非是心學的完善與終結。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回覆列表
王陽明悟道人們都看不見之路。
雖然此路看不見卻伴隨在每個人的身旁和人生形影不離。眾人為物所見為事而聞去爭取而求道卻不曾遇,一生忙忙碌碌心性障蔽而終老。王守仁在龍場從儒學探究後明心見性本體大公而廓然,心如明鏡瑩徹這就是“道”之悟通於心而明!
龍場悟道就是如此,如果能一言可喻眾者皆明就無須言悟了。如何悟要從事上磨練以知行合一之功,致良知之關鍵;循天理去人慾無障蔽則本體明明白白,物來順應淡定從容自在道明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