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叟講史
-
2 # 這是一場戰爭211
因為劉邦不能沒有呂稚。
劉邦本身只是一名小小亭長,而呂稚是富甲一方的大小姐,兩人本來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但是呂稚並沒有嫌棄劉邦,還願意嫁給劉邦。
後來劉邦因為犯罪自己逃走了,連累了呂稚經歷牢獄之災,呂稚出獄後也沒有記恨劉邦,而是找到劉邦,幫助劉邦成就大業,這份情放到任何一個男人身上都不會被辜負。
劉邦在與項羽兩軍對壘是不敵逃走,讓呂稚一個弱女子去當人質,人質本身就是一件特別危險的事情,呂稚在敵軍做了兩年多的人質,期間隨時都有可能被砍殺,逃出敵營後呂稚依然盡心盡力的輔佐劉邦當皇帝。
最重要的原因是,呂稚的智謀無雙,如果沒有呂稚,那麼劉邦大概依然是那個小小的亭長。再加上呂稚的權勢越來越大,朝廷內官員大多都是效忠呂稚,所以劉邦不能也不敢廢除呂后。
劉邦很喜歡戚夫人,但是劉邦又懦弱無能沒有治國之才,不能離開呂稚,所以無論戚夫人如何挑唆讓他廢后,他都不可能廢后的。再加上呂稚是與劉邦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的結髮妻子,無論劉邦如何忘恩負義,呂稚都依然對劉邦仁至義盡。
說到底戚夫人和呂稚都只是可憐人而已。
以上。
-
3 # 闢玉
劉邦愛戚夫人是個人之情,而廢呂后則會動國家的根本。從史料看,劉邦以“不類我”動過廢太子的想法,但始終沒有過廢后的念頭,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一、於家而言,呂后為糟糠之妻。劉邦未發跡時,呂后勤勞賢惠,孝敬老人,即使與劉老太公等一起彼項羽扣為人質,她依舊不忘照顧老人。這奠定了呂后在呂家的地位。
二、於國而言,呂后有著不可低估的政治地位。她的兒孑是太子,她的妹夫樊噲為大將軍,而她又與蕭何,陳平等人有著深厚的關係。從她後來和蕭何處死韓信,挽救太子的史實來看,她政治才能的非凡是使人歎服的。更何況她身後還有強大呂氏集團。應該說,在劉邦看來,廢后比廢太子更使他不堪忍受。
三、劉邦是一位英明的政冶家,他應該在呂后和戚夫人的取捨上,顯示政治正確。其實,戚夫人變為人彘。不僅僅顯示了呂后鐵腕的恐怖,更顯出戚夫人的幼稚和劉邦的英明(沒有為美色誤國)。
回覆列表
古代廢立皇后,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搞不好是會亡國的。那裡像現在的離婚,到民政局走一趟就行了。
要知道呂后可不是一個人,他的身後是整個呂氏集團,包括他的兄弟姐妹,以及自己的兒子一黨。
若是廢掉呂后,整個整個呂氏集團都會受到利益的損失。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朝局的安慰。
更何況呂后本身沒有什麼過錯,就是因為劉邦喜歡戚夫人,而把呂后給廢掉,這顯然是說不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