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語情歸
-
2 # 西北狂豪
皇帝趙構有一句話是說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你的公道在這,朕的天下也在這。這是由黃曉明主演的《精忠岳飛》裡的一句話,雖說只是臺詞,但也較為準確地概括了趙構冤殺民族英雄岳飛的全部根源。
岳飛是忠臣,這不容置疑。面對大宋江山的半壁淪喪,面對大宋皇上徽、欽二帝及大量皇族的屈辱,面對大宋子民慘遭金軍鐵蹄的蹂躪,面對家國危難之際,岳飛懷揣“盡忠報國”之志,手提十萬虎狼之師,力抗金軍十數年,以“還我河山”“直搗黃龍”的蓋世豪情,歷經大小戰役100多場而鮮有敗績,打得金軍抱頭鼠竄,聞之色變,贏得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至高榮譽。
1,宋朝的江山是如何到手的?趙構可比誰都清楚。 沒有宋太祖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怎會輪到趙家天下? 此時的岳飛擁有大軍,軍隊都不是朝廷的了,改姓“嶽”,叫做“岳家軍”。既有軍權,又兼人望,而且和宋太祖當年的情景極為相似,30多歲做到了節度使,“三十二歲建節,自古少有”,說不定岳飛在部下的擁戴下,也來一個“黃袍加身”,那天下還不得改姓?趙構可不想做後周恭帝柴宗訓,將大宋江山拱手相讓。2,岳飛是軍人,在戰場上殺敵建功是他的責任和榮耀,他一生追求的目標都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原”。而且在宋金對抗的後期,南宋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狼狽逃竄的朝廷,有足夠的實力收復河山,一雪前恥。 但這個志向和理想,跟趙構的主張,產生了嚴重的衝突。趙構只想著偏安一隅,滿腦子委曲求全地和金人議和。即便在抗金的初期,他重用岳飛、韓世忠等人,也是為了以戰促和,力爭掌握和談的主動,根本無心收復失地。 趙構在意的是自己的皇位,是趙家的家天下。即便金人擄走他的皇父皇兄,肆意踐踏皇室尊嚴,燒殺姦淫大宋子民。但對於他來說,只要透過議和保住皇位,他不會在乎氣節,不會在乎國土和財物。
3,北宋二帝被金人擄走,一旦岳飛北伐成功,迎回二帝,那麼對趙構的皇位是一種威脅,作為皇帝,必須要保住自己的皇位,一個忠臣,可以捨棄,故而岳飛在皇帝的心裡,不得不死。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可憐可悲可嘆,英雄末路,惹人淚下!
-
3 # 嶽劍
都是皇權惹得禍,岳飛一心想要收復失地,迎二聖回來,這一點就戳到趙構的痛處,他們回來了,那自己怎麼辦?對權利的渴望,在加上當時岳飛北伐順利,打得金國打算歸還二聖,在趙構看來,威脅到我的皇權,所以岳飛必須得死。
與些同時,金國又害怕岳飛戰力,於是向南宋提出和談的策略,正合當時南宋朝廷一些主和派心意,雙方一拍即和。
但無法找到合適的罪名,只能用"莫須有"來殺了岳飛。
-
4 # 戰慄的貴公子
第一種觀點也是正統的觀點,認為是主戰派和主和派鬥爭的結果,主和派的秦檜在鬥爭中佔了上風,把主戰派岳飛殺了。
第二種觀點的秦檜是金國的間諜,為了其主子的利益害死岳飛。
第三種觀點是皇帝宋高宗害怕岳飛滅掉金國,迎宋徽宗和欽宗回來,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所以殺岳飛。
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觀點,或者說是金國談判的條件是必殺岳飛,宋朝按照金國的要求殺岳飛,還有的觀點是認為岳飛不懂政治,干涉皇帝的家事以及要求皇帝將他指定的人立為儲君等等。 以上多種觀點根本不能成為岳飛被殺的真正原因。
其一,主和派佔上風的結局是議和條約達成,宋金之間解除戰爭狀態。
其二,秦檜是金朝間諜純屬虛構沒有任何依據。假如他為了金國主子害死岳飛,金國應該會乘機南下滅掉南宋,但事實並沒有發生。
其三,假如南宋無論哪個將領能夠滅掉金朝,迎回二帝,那麼宋高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何其之高,兩個亡國之君怎麼能夠威脅到他的地位呢?宋徽宗還是太上皇,宋欽宗得封一個侯爵就很不錯了。至於其他原因,根本不值一提。 那麼岳飛為什麼被殺呢?原因再簡單不過了,就是人們在故事,戲劇中時常唸叨的一個名詞——岳家軍。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軍隊只能由朝廷掌控,也就是說,在宋朝的軍隊只能有趙家軍,而不能有隻聽從其他人而不服從皇帝的軍隊。
在北宋與金朝的交戰中,宋朝的軍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當宋高宗趙構逃到江南時,宋朝基本上已經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來支撐了,不得不依靠一些民間組織起來的武裝力量,於是岳飛的岳家軍,王彥--劉琦的八字軍,韓世忠的韓家軍等,張俊的張家軍等。這些軍隊在南宋初年對穩定南宋朝廷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南宋朝廷逐漸穩定下來後,皇帝宋高宗卻看到了他所面臨的巨大危機,那就是主宰國家命運的軍隊基本上都掌握在幾個軍事將領手中,這些軍隊只聽從他們的主帥,作為皇帝的宋高宗基本上無法調動和指揮這些軍隊;中國歷史上不管任何時代,只要掌握了軍隊,就意味著控制了國家,漢朝末年的曹操就是例子。 好在當時幾支軍隊相互約制,沒有一家獨大的情況,暫時還維持著平衡;當岳飛的岳家軍不斷擴大,實力不斷上升時,宋高宗坐不住了,他建立了一支由親信楊沂中統領,聽命於自己的軍隊,企圖對其他幾支軍隊有牽制作用,並不斷擴大這支軍隊,削弱其他軍隊;可見高宗對岳飛的“忠心”並不認可。然而在淮西之戰中,這支御林軍在拓皋打敗了金朝名將完顏宗弼,然而在追擊時中了金軍的埋伏,全軍覆沒。在這次戰役中,岳家軍沒有按照聖旨前往堵截金軍退路使金軍得以逃脫並在路上設伏殲滅了前來追擊的楊沂中部。這次戰役促使宋高宗下定了解決軍隊控制權問題的決心。
宋高宗首先派秦檜代表朝廷與金朝談判,達成和平協議;然後把原來各軍隊的將領提升職位調到朝廷當官,讓他們離開軍隊,然後用自己的人來掌控軍隊。然而這一行動受到幾位將領的抵制,其中以岳飛的抵制最為強烈,他經常以帶兵北伐迎二聖還朝為藉口抓住軍隊不放。因此岳飛被拿來開刀,以震懾其他軍事將領。在殺掉岳飛後,其他將領均交出了軍隊的指揮權。
岳飛雖然愛國,作戰英勇,但像他那樣擁有一支相當強大的並不服從皇帝只聽命於己的軍隊,不僅在宋朝,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被殺。除非他能夠像曹操那樣,控制了壓倒性的軍事力量,那樣就是他殺皇帝而不是皇帝殺他了。
-
5 # 曹老師xixi
岳飛為什麼必死,說起來其實非常複雜,但是也可以簡單的說,就是金宋都想讓岳飛死,敵我雙方目標都一樣,就是“莫須有”又如何?岳飛之死,千古奇冤。
金朝想讓岳飛死,原因很簡單,因為岳飛是抗金名將,有岳飛在,金朝想打敗南宋就不是那麼容易。
宋朝想讓岳飛死,原因總結說有兩點,一是岳飛的目標威脅趙構的皇位;二是岳飛的主張與朝廷相逆,不利於金宋的“和平”。
一、岳飛的目標威脅趙構的皇位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直搗黃龍,迎回二聖”,都知道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金帝俘虜,趙高才有機會登上了皇位,以岳飛的實力,以及岳家軍的戰鬥力,不講一定能迎回二宗,但也是有可能,就這一點有可能,足夠讓趙構日夜不眠的了,加入徽欽二宗被迎回,那趙構必須退位,因為趙構的皇位是非法的皇位,除非趙構背上不忠不孝之名,將其父兄繼續軟禁,無論哪一條,都會讓趙構十分難辦,所以他必須要讓岳飛趁好就收,維持著能守住目前現狀即可,而恰恰岳飛卻不同意,十二條金令才將其詔回,這樣一把利刃,想讓他停止進攻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將其毀滅。
二、岳飛的主張與朝廷相逆,不利於金宋的“和平”
南宋時期,朝廷以趙高和秦檜為首的妥協派,多次向金朝乞求和談,甚至開出廢除國(宋)號,降為藩屬,俯首稱臣,割地納貢。這也就是宋金第一次和談,雖然和談了,但是金宋戰事依然不斷,岳飛起草了一份《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後金朝新皇帝上臺,廢除和談,再次南征,南宋邊地再次告急,岳飛再度起兵,重創金軍,留在完勝局面的情況下,宋廷十二道金牌要求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憤惋泣下:“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不久宋廷再次乞求和談,金帝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不久,岳飛父子極其部將被冤殺,宋金和談再次達成,金宋雙方都稱“和議自此堅矣!”,1141年宋廢棄國號,向金稱臣,將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劃歸金國,每年向金貢奉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
可惜岳飛一身的“忠君愛國”之魂,卻生在如此昏庸的王朝。
-
6 # 小生論歷史
請關注小生,給您分享更多的歷史趣聞
岳飛精忠報國岳飛我們都知道這個人物,十分的具有愛國之心,在帶兵打仗方面也是尤為強悍,是一名善戰的將軍。可就是因為岳飛太懂得帶兵打仗了,不會去過多的想其他人的所思所想,尤其是面對宋高宗趙構,更是不會過多的去猜忌。
其實我們都知道皇帝的心思是極其複雜的,因為皇帝必須要運籌帷幄,全面的掌握任何資訊,才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打下來的江山。然而岳飛是不會想得這麼細緻入微的,如此一看岳飛和趙構的矛盾就不知不覺的產生了。
圖為宋高宗趙構
岳飛執著於迎回二聖岳飛在帶兵打仗期間十分的想收復中原,把之前的二聖迎接回來。我們看到這裡發現到什麼矛盾了嗎?
宋高宗在位為皇帝,而現在的大將軍岳飛要把被金國囚禁的二聖迎接回來?這讓當時的宋高宗作何感想?二聖要是回來了,我這皇位是坐還是不坐?是不是我的皇位就不保了?這可能宋高宗當時內心得真實寫照了,可以說岳飛這是犯了宋高宗的大忌諱了。
圖為岳飛畫像
岳飛干預宋高宗立儲可能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宋高宗在後面的時期已經沒有了生育能力了,就在這時岳飛去建議宋高宗立皇太子。這讓宋高宗怎麼想?這立皇太子的事情定然是皇帝決定的,怎麼容得下你一個武將來干預呢?所以這裡便是會讓宋高宗心生猜忌,怕岳飛此舉是圖謀不軌。
其實我們都清楚的是岳飛其實心裡並沒有圖謀不軌,是在為以後做準備,這樣子能以防萬一,但是宋高宗並不會這麼想,所以二人的矛盾是在加劇的。
圖為後人所建的岳飛祠堂
岳家軍實為一股不能輕視的力量岳家軍很大一層面上是岳飛如虎添翼的存在,對於岳飛的打勝仗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上面已經談到宋高宗對岳飛已經是起疑心了,十分的猜忌岳飛的所作所為。
所以對於岳家軍,宋高宗更是忌憚不已了,本來南宋部隊數目就不是很多,還有一支如此強悍的軍隊掌握在你所認為不信任的人手裡,換你是宋高宗,心裡面怕不怕?
圖為秦檜雕像
因此宋高宗為了自己皇位的穩定和消除潛在的危險,所以岳飛不得不除。才有了後來利用了秦檜把岳飛給密殺掉。
-
7 # 翻翻二十四姓家譜而已
錢穆的《國史大綱》認為“高宗決心對內加強統治,而無意於對外恢復”,所以“岳飛不得不殺,韓世忠不得不廢”。岳飛統帥全國五分之三兵力後,金人慾立欽宗之子為傀儡,岳飛莽撞請求高宗早日解決皇位繼承人問題,乞請正皇子(後來之宋孝宗)之名,以定民心,沮金人之謀。高宗當時不悅:“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帝國政界往事》提出觀點,認為下令殺岳飛者其實是高宗,岳飛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感興趣,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殺心。
此外,《華人的歷史誤讀》認為岳飛主張“迎請二帝還朝”,威脅到高宗的地位,才是他被殺的原因。脫脫等於《宋史·岳飛傳》論曰:“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
但是,宋徽宗早已去世,岳飛也早已改稱欽宗父子為“天眷”“丙午元子”,及其請求立太子的行為都表達了他只忠於高宗及其繼承人,高宗也曾讓岳飛與建國公即後來的孝宗相見。此外,文官婁寅亮、趙鼎等也都曾倡議立太子,但都被視為忠臣得到嘉獎,婁寅亮更因此得到升遷。
所以岳飛不是死於“立太子”,也不是死於“迎請二聖還朝”。
紹興十一年七月,右諫議大夫万俟卨上書指控岳飛“爵高祿厚,志滿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頹情。……而乃稽違詔旨,不以時發……伏望免飛副樞職事,出之於外,以伸邦憲”。
接著御史中丞何鑄和殿中侍御使羅汝楫等亦相繼彈劾。
八月甲戌,罷岳飛之職務。此後岳飛閒居廬山。
九月八日,岳家軍鄂州前軍副統制王俊向王貴告發岳飛在廬山曾致信鄂州張憲、岳雲,要求張憲起兵造反,以迫朝廷恢復岳飛軍職。
十月,岳飛、岳雲父子被逮捕,命御史中丞何鑄、大理寺卿週三畏審訊。
十二月二十九日,刑部會同大理寺釋出《刑部大理寺狀》,認定岳飛“坐觀勝負,逗留不進”、“指斥乘輿”(對皇帝不恭)、“致張憲意待謀反”等罪名成立,“飛獄成,寺官聚斷,鹹謂死有餘罪”。大理寺按律:“臨軍征討,稽期三日者,斬”。這是判了岳飛死刑。
一切的根源在於,宋朝皇帝的“祖宗家法”就是猜忌武將。之前的紹興七年(1137年),高宗曾警告岳飛“犯吾法者,唯有劍耳”,只是當時議和還沒成功,高宗仍需要岳飛來抵抗金人南侵。但從皇帝角度來看,岳飛已無法駕馭,高宗對岳飛的猜忌只有日益深重。到紹興十一年,議和已成定局時,高宗再無顧忌,必殺岳飛“示逗留之罰與跋扈之誅”(忍你很久了)。
也就是說,岳飛的軍人職業本身就是被殺的理由。隨著他位置越來越高,被殺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當他做到樞密院副使時,幾乎是必死無疑了。他始終沒學會“聽領導的話”(哪怕是屁話)和“急流勇退”。他應該混日子,應該隨大流,應該馬屁拍拍、轎子抬抬,應該一點正事都不幹。
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高宗下詔“特賜死”。岳飛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自鴆,隨後還被梟首。目前史界以鴆死為通說,其餘說法,尚有“拉脅而殂”(打斷肋骨)或者賜自縊而死。其屍體被獄卒隗順冒死盜取,葬在臨安外九曲叢祠旁供隗順家人悼念。
岳雲及張憲則在岳飛死前的一個月,即紹興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遭到斬首。
-
8 # 阿飛是隻貓
岳飛是人們心中的大英雄,特別是他那首《滿江紅》,讀過之後讓人肅然起敬。"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英雄是孤獨的,英雄也是容易被猜忌的。
第一,穩固皇權,功高蓋主引猜忌。趙構畢竟不是名正言順登上的皇位,所以前期對皇位特別愛惜。隨著岳家軍的強大,再加上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趙構越來越猜忌岳飛。就算岳飛忠心愛國,收復故土,大捷頻傳,但是在趙構眼裡就像一根刺,功高震主,朝廷內外只知岳飛,而不知皇上。再加上岳家軍,作戰勇猛,兵強馬壯,趙構害怕岳飛謀反,儘管岳飛不會謀反,但是趙構還是要除掉他。
第二,岳飛的政治情商也害了他自己。岳飛一直把收復故土,迎回二帝,當成自己一生的奮鬥目標。收復故土,趙構肯定沒意見,因為疆土擴大,對他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也讓他當個大國的皇帝耍耍。但是,迎回二帝,對他來說就是天大的禍事了。他費力八叉的才當上偏安於一隅的皇帝,這下倒好,岳飛把他的父兄迎回來了。迎回來也好說,關鍵是誰繼續當皇帝,宋徽宗好說,他已經退位了,繼續沉醉於琴棋書畫,繼續研究他的瘦金體。但是,宋欽宗沒法弄啊,他的皇位是宋徽宗名正言順的傳下來的,讓他當王爺吧,一是他不願意,二是他下面的死黨大臣不同意。這就比較尷尬了,大臣嘴上不說,心裡跟明鏡似的,誰是名正言順,誰是撿漏的,但是大臣們都是聰明的,心裡知道,不妄議,岳飛就不同了,隨時隨地,收復故土,迎回二帝。趙構一聽到這,腦袋瓜嗡嗡的,自己在想,真迎回了二帝,自己就完蛋了,弄死他算了。最後,秦檜做了替罪羊,岳飛死於莫須有。
第三,趙構對自己的國力不自信,一心想安逸。岳飛死後,趙構立馬同金國簽訂了合約,歷史上稱為《紹興和議》。和議裡,割地賠款,把岳飛收復的失地,又割給了金國,最終是把自己的母親換回來。由此看來,趙構只想偏安於一隅,對自己的軍隊和國力也不自信,這些都是他布的棋,唯恐岳飛把這盤棋破壞了,所以殺了岳飛。他要做割地加安逸的皇帝,所以只能殺了收復故土的英雄。
-
9 # 無用暱稱
無非就是歷史的侷限性所帶來的——僵硬的體制和愚蠢的統治者。
用換位思考去考慮那個時代的人,就會發現歷史上某些在我們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個時代來看起來很合理。
就比如趙構之所以殺岳飛,其實就是因為他的蠢!趙構只是一個在後宮長大的守成之君,一沒有練兵統兵之才,二沒有引領時代的氣魄韜略,三沒有白手起家的光棍無賴,他就是一個蠢萌蠢萌的富二代,損失了一半家產,只想守住另一半家產的普通人……
古人確實很聰明,但是那是相對於他們那個時代,古人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所以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去思考那個時代的行為,就必須要把整個背景帶入進去。
用換位思考,把當時的背景帶入,如果我是宋高宗趙構,我能再建宋室江山,顯然我不蠢,正因為我聰明,所以我並不認為宋朝能打贏女真,尤其是一個剛剛連續擊敗了契丹和北宋正值鼎盛的大金王朝。
哪怕岳飛在中原百戰百勝,但那是中原,不是北方,缺少騎兵的宋朝無法對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行殲滅戰,一旦戰事陷入僵持狀態,這對我建立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嚴重的負擔,而且就算不陷入僵持,分出了勝負,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好處,勝了有可能徒作嫁衣,再次上演一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因為這次北伐戰爭不是由我御駕親征,所以這場戰爭最大的得利者不是我,而是前方的領兵主帥岳飛。而且我也不敢御駕親征,我要是能打贏女真,就不會逃到海上了),要是敗了,那就更加完犢子了咯!女真人就可以提前完成統一了。所以我覺得這場戰爭最大的目的是以戰止戰,以戰促和!你要是說後面南宋再也沒有一次北伐成功過然後被蒙古滅亡……我……我也不知道啊!我又不能預知未來,只要宋朝不亡在我手上就行(●°u°●) 」。最重要的是,聰明的我早就看穿了,女真人已經吃撐了,他們一方也湧現議和派,可謂是一拍即和。而岳飛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金宋兩國的外交關係,反正以戰促和的局面已經被英明神武的我給打開了,為了儘快實現和平局面,將其中最影響和平的工具犧牲掉,這也不過分吧………………
…………
事實上,趙構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太大的智慧,也沒有很長遠的眼光,對他來說,只需要去選擇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就行!
有人就會說只需要議和就行了,也沒必要殺掉岳飛啊,只需要解除其兵權就行,何況留下岳飛實著可以震懾女真人,完全是戰略武器的存在………事實上,就趙構的角度來看,殺岳飛,確實是壞處多多,但是沒辦法,宋朝的國體是以文御武,像岳飛這樣沒有文官限制的武將在宋朝這個國家是個異端,這也只有在亂世之中才會出現這樣的異端。但是一旦和平來臨,異端的存在必將會影響到宋朝的國本,如果什麼都不做,就這樣讓前方打仗的將領解甲歸田,趙構是不會心安的。
與其說是殺岳飛始可和,倒不如說是殺岳飛震懾異端,讓武將階層明白他們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如果說要震懾女真人,只需要留下韓世忠張駿這樣的武將就夠了,趙構需要的是守成,只要守住了就夠了,這樣一來岳飛就真成多餘的了……
儘管岳飛和趙構之間沒有任何恩怨,儘管殺岳飛壞處多多,但是背鍋的又不是趙構……趙構早就安排了後路,那就是秦檜!趙構自己無非留下一個識人不明受小人矇騙的評價,如此一來,等殺岳飛的條件一一成立之後,屠刀麾下也就成了定局。
至於說什麼趙構是怕迎回二聖,這才殺岳飛……說什麼岳飛之死是因為岳飛情商不夠惹怒了趙構……這些就純屬臆測了。
首先,岳飛北伐時,宋徽宗早就已經死了,至於宋欽宗才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唯一的政績是做過亡國奴,你覺得趙構會覺得這樣的人能威脅到自己的皇權,就算真覺得有威脅,只需要讓宋欽宗回不到南宋的土地上就行了,反正生個病死個人在那個時代很正常。
所以說,岳飛之死主要在於兩個方面。第一,趙構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駕馭不了岳飛,所以岳飛要的直搗黃龍,他給不了,如此一來,和平時期的岳飛就會變成雞肋。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宋朝的國體是以文御武!哪怕流弊如宋太祖也得杯酒釋兵權,趙構可不是一個打天下的皇帝,他沒有能力對那些武將進行杯酒釋兵權,想要打壓不斷崛起的武將階層,繼續宋朝以文御武的傳統,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殺雞儆猴了,於是雞肋的岳飛成為了那隻被殺的雞。此舉也確實實實在在的震懾到了當時的武將階層!
-
10 # 唐風宋月
首先申明一點,岳飛的正式罪名不是莫須有,而是圖謀造反。莫須有是韓世忠向秦檜諮詢案件進展時秦檜對韓世忠的敷衍之詞。因為案件正在審理階段,秦檜不便向韓世忠透漏太多案件秘密,所以跟韓世忠說,岳飛的罪名也許有,當然也許也沒有,一切都要看最後的案件審理結果,我不方便多說什麼。換言之,岳飛雖然打入大牢,但是隻是犯罪嫌疑人,還沒有正式定罪,所以他的罪名只能是也許有,也許沒有。最後岳飛的部下交代岳飛圖謀不軌,雖然岳飛極力否認,但是秦檜和趙構採信了岳飛部下的供詞,所以岳飛被定了造反罪,跟而已岳雲一起在風波亭被冤殺。
趙構之所以殺岳飛,原因已經爛大街了,就是岳飛的主戰主張跟趙構的主和主張相悖,而金人跟趙構談和的條件之一就是殺死岳飛。所以岳飛其實是趙構向金人獻的投名狀。
回覆列表
岳飛字鵬舉,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將。
公元1103年,岳飛出生於一個普通人家,少年時代飽讀詩書,學習騎射,堪稱文武全才。公元1122年,岳飛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活。他率領他的岳家軍同入侵金軍進行了無數次戰鬥,所到之處,威名遠揚。
1.宋高宗昏庸,寵信投降派大臣
1127年北宋滅亡,趙構在應天府建立南宋,趙構對投降派比較器重,任用投降派李綱為臣相,岳飛幾次向宋高宗趙構上書,要求抗金保衛中原,但是趙構並未聽取他的忠言,而是革除了他的職務,逐出軍營。
宋高宗打壓朝中抗金力量,把堅決主張抗金的李綱罷相,彈劾抗金將領張所,岳飛的軍隊也成為孤軍奮戰。
1130年建康戰役,岳飛帶領岳家軍大敗金軍,取得首次勝利。接著,岳飛又收復襄陽六郡,聲名遠揚。
2.與宋高宗趙構之間的矛盾
公元1137年,岳飛上書,恢復中原計劃,高宗聽信秦檜等饞言,否定了岳飛上書,岳飛憤而辭職,高宗得知,派人勸岳飛還朝。岳飛再一次上書,遭高宗趙構斥責。
3.重用奸臣秦檜,與金議和
宋高宗重用秦檜與金聯絡議和,岳飛對議和表示強烈反對,高宗不聽岳飛之言。1138年,秦檜代表高宗趙構跪在金腳下,達成第一次議和。
4捏造"莫須有"的罪名,岳飛含冤致死
1139年,宋朝廷慶賀與金議和,岳飛抗議議和。宋高宗降詔,令岳飛停止抗金。1141年,秦檜陷害黃世忠,彈劾岳飛,剝奪了他的兵權,秦檜讓手下人告張憲謀反,牽連到岳飛,捏造其謀反將岳飛下獄,他們以"坐觀勝負"等罪名,將岳飛定為死罪。1142年,宋高宗趙構下令將岳飛賜死,岳飛在大理寺被殺害,時年39歲。
岳飛作為一代忠臣,他帶給後人的那種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民族精神永遠深深地刻在人們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