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孤獨稜鏡

    雖然每一張照片每個人審美都不一樣,但大體上都會有如下一些公共的步驟:

    1) 鏡頭校正。無論是什麼題材的攝影,後期的第一步一般都是對鏡頭進行校正。可以透過LR或者PS,去校正鏡頭的廣角畸變和暗角等。

    2) 二次構圖。對風光攝影來說二次構圖也是經常要做的,剪裁畫面,調整畫面水平,垂直以及視角傾斜。例如海平面是否水平,房子是否垂直,視角是否左右偏移或有輕微的俯視或仰視?

    3) 基礎調色。對曝光,對比度,色溫,飽和度,HSL等進行調整。

    4)銳化。銳化是風光攝影當中很重要的一步,可以透過LR或者PS自帶操作進行銳化,或者用第三方外掛,例如nik collection。

    5)降噪。和銳化一樣,降噪也是風光攝影中很重要的一步,往往和銳化是同時進行的。同樣可以用LR或PS,或nik collection。

    6)區域性調整。對區域性進行光影,色調,影調等調整,達到畫面的平衡。例如暗部的區域性提亮。

    上述這些是風光攝影后期中常見的一些公共調整,當然不同的作品還會有各自不同的後期,例如,多重曝光,堆疊,景深合成等。

  • 2 # 消失的地平線318

    風光攝影的後期,少即是多,過度後期會使畫面失去美感。

    拍回的片子,首先要調整曝光指數(前期曝光適當為最好);接下來調整影調,個人認為這一步很重要,有助於表現意境;再就是微調飽和度、色彩、清晰度等等細節,,,之後調整水平,以確保片子的橫平豎直及整體的穩定性,,,最後一步很重要,檢視片子的四個邊界和四個角及周邊,是否有扎眼的、孤立的元素,有之則修掉。“橫平豎直邊角淨” 是對一張片子最基本的要求。

    圖1: 這是2015年路過中央電視臺拍的一張片子,當時剛剛學習攝影,框取的元素過多了,左邊的路牌干擾了主體的表現,後期修掉。還有一點就是右邊邊緣有兩個橘紅色的亮點造成破邊,拍的時候沒有顧及到,需要後期處理一下。另外,這張片子影調略微調整了一下,暗部加深一些,以增強主體的穩定及厚重感。

    圖2: 是後期修整過的,看上去是不是好很多?

  • 3 # 發現世界之美

    第一步,分析思考。

    這一步主要是回憶和分析當初拍攝時的創作思路、光影條件,在此基礎上確立圖片的調整方向和預期取得的最終效果。

    第二步,全域性調整。

    這一步可以在LR中進行,在PS中使用camera raw外掛也是一樣的。

    一、修正白平衡,調整曝光,確立黑白場。利用灰卡或尋找灰色點,恢復正常白平衡(如有特別創意有意改變色調色溫除外)。調整高光、陰影、白色、黑色,配合曝光值和對比度調節,確立正確的黑白對比關係。

    二、調整色彩搭配。合理使用三原色、HSL、色彩平衡以及飽和度調節工具,取得協調統一的全域性圖片色彩搭配和對比效果。

    三、進行鏡頭校正、構圖調整、圖片裁切、清晰度調節、加減暈影等操作,增強畫面的整體氛圍和視覺效果。

    完成全域性調整後,可轉到PS中進行細部修飾。

    第三步,細部修飾。

    一、使用色階調整、漸變濾鏡、徑向濾鏡以及畫筆工具等,配合蒙版,按照分割槽曝光的原理,調整光影變化,增強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和表現力。

    二、使用可選顏色、色彩平衡、色相飽和度等工具,按照色彩組合原理,分門別類、深入細緻調整各種顏色色相、飽和度、明度和顏色搭配,以期取得通透、和諧、富有感染力的畫面效果。

    三、使用模糊濾鏡、修補工具等,彌補前期拍攝時的缺憾,修補瑕疵。還可以使用一些電影、膠片、光線預設或外掛,營造特殊氣氛和特殊色調,增強畫面的戲劇性和故事性。

    四、使用降噪、銳化等工具,進一步增強畫面質感。最後選擇好輸出格式,調整好輸出引數,就完成了一個後期處理任務。

    如果需要在後期作接片、堆疊、置換、HDR、全焦段合成等處理,就要在前期拍攝時進行相應的準備和操作。附上幾張照片,謹供參考。

  • 4 # 阿楚達人

    我個人總結風光後期就幾步

    很死的流程:

    0、眾多合成技巧

    景深合成、焦距合成、hdr、接片等等等

    1、堆疊降噪

    但當然不僅僅是堆疊降噪一步,作為raw檔案畫質榨取的第一步也是唯一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包括ettr拍攝方法,堆疊提高寬容度,超解析度成像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儘可能還原細節資訊,方便後期選擇。

    2、色調統一

    調色的所有操作都在這裡了,也不細講,這一步操作完全看個人審美(當然最關鍵是你有沒有注意到) 平常所謂重口味後期,就是這一步沒做好。

    3、環境光效渲染

    都說攝影就是看怎麼用光

    風光攝影的光有時候由不得自己

    那可以後期啊

    當然這裡說的有時候是造假光(當時不存在,但至少要是合理的光)

    但更多的時候是加強實際光

    有時候丁達爾不明顯,強行加眩光等等

    4、加深減淡

    大佬們都知道的後期

    而萌新幾乎都不知道的東西

    和我所謂的環境光效渲染有點類似

    上一步我更多注重於光源

    而這一步注重的是光在物體上的光影

    5、銳化輸出

    最後一步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別以為套一個銳化濾鏡就算了

    在什麼平臺釋出圖片

    轉換為什麼色彩空間

    輸出什麼尺寸

    銳化中的各個引數

    具體的輸出流程

    都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對有純漸變色的圖片(做錯一步都是色彩斷層,色深不足或srgb的原因)

  • 5 # 學財商的靖哥哥

    對於拍攝完的照片進行二次加工後期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利用裁剪二次構圖。

    2.調整亮度、對比度以及調節高光暗部的層次。

    3.運用第三方軟體的濾鏡、文字、編輯等功能修飾美化照片,達到滿意效果。

    我拍的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用華為魅9拍的,

    對於初玩手機拍照的朋友掌握上面三點就可以了。

  • 6 # Jiang上善若水

    城市的風光照片,在PS裡開啟的原始模樣,處理前,先看一下照片少了什麼、多了什麼、色彩如何、清晰度如何,得看清晰度,如果清晰度不咋的,退出PS,把它刪除,風光照片,可以將清晰度調高些(是人像,要往反方向調整),增加一個相當有效果的調整條,去除薄霧,一調整,照片的對比度,明暗效果出來了,進到曲線裡邊,秒調高下暗調和陰影,陰影裡的層次有些缺少,落日時分,將色溫稍稍提高,增加些暖調調。基本上差不多了,進入PS看一下,調整下水平度和垂直度,這照片基本上完成了。像明度、色相等基本不調,風光照片,主要是看清晰度、對比度、遠近層次等,幾方面入手,適當調整就OK了,不太建議做太大幅度調整……

  • 7 # 2019好人

    我理解的風光攝影,不僅僅是一種記錄,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情感抒發。同樣的景色,不同的人帶著不同的心情去看,就是不同的景色,所以我的風光攝影我更願意定義為情感風光攝影,反映的是自己內心的色彩與感情。烏雲密佈,抑或是晴朗藍天,就完全是看心境。這也就是拍照和攝影的區別,有思考,綠色軟體用心去領悟,敢於表現你心中的色彩,心中的感受!

    按下快門不是攝影的結束,是攝影剛剛的開始。

    我們剛學英語的時候,一定都學過這句話:Take a picture, 現在,我想說的是,讓我們一起來 Make a picture!

    原始的攝影作品,透過如下步驟來調整。

    1. 調整水平線

    目測就可以看出,這個片子向左側傾斜。透過影象-影象旋轉-任意角度來調整,然後使用在進行裁剪

    2. 色階

    我們可以透過影象-調整-色階,或者透過透過快捷鍵,CTR+L開啟色階調整介面,向右拖動黑色小三角來增加畫面的暗部,向左拖動白色小三角來增加畫面的亮度。拖動的過程要注意,綠色軟體不要出現死黑或者死白的現象。

    (提高部分:我們可以在拖動三角的時候,按住ALT鍵來觀察死黑或者死白現象)。。

    3. 曲線

    透過影象-調整-曲線,或者CTR+M開啟曲線調整介面,向下拉動曲線是增加暗部,向上拉動曲線是增加亮部。我們也可以使用PS預設的效果,採用中對度比或者強對比度。我一般都是以曲線中心為點,下半部向右下方拉動,上半部向左上方拉動,可以增加畫面的對比程度。

    4. 飽和度

    5. 銳化,縮小

    銳化可以讓畫面更銳利,更清晰。簡單可以透過濾鏡-銳化-銳化的工具來調整。這時候,要儲存好大圖片。然後縮小圖片,這可以方便網上和大家交流,也可以防止別人盜用你的圖片使用者商業用途。影象-調整大小,先選擇1600畫素,然後再次銳化,綠色軟體在影象-調整大小,選擇800畫素,小小圖片另存為

  • 8 # 使用者6317220047

    作為大學攝影專業科班出身的老前輩。我仍然堅持一個非常鮮明的觀點:攝影人必須是懂後期的,但是千萬不要濫用後期,因為現在是數碼時代了,第一次拍攝就可以帶給你非常好的視覺享受,因此完全無需過度的後期。

    作為針對將攝影用於商業用途的專業人士,我這裡強調“懂後期”不是俠義的,你會做後期,而是廣義的理解,你需要懂得用於顯示和印刷領域的後期變化。當然,能做到這點的人在中國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你作為一個專業攝影師,不太可能有機會去印刷廠接觸到印刷的所有工藝和環節;同樣你也不可能像我一樣多選修電子工程專業並對顯示系統產生一個全面的瞭解,因此到照片用於電子展示的時候,你同樣鬧不清楚原理。

    作為普通的攝影人,你需要理解:至少了解你想顯示在手機上的色彩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進而我如果需要如實還原,大致要拉多少飽和度才能讓手機上縮小顯示的影象能和原圖的色彩基本保持一致。你不需要知道是25%還是30%,你需要知道的是原理。為什麼手機上的顯示會失真?

    這就是我對後期的技術層面理解。我不展開了,因為有太多攝影以外的知識大家需要補課。

    很多人會說後期由藝術層面的理解。我個人的理解是:後期是工匠乾的活。不存在藝術一說。亞當斯/布勒松都不自己做暗房的。由專門團隊伺候。我甚至認為,攝影師完全不需要那相機。我指導助理來拍就可以了。

    我證明給大家一下,前幾天在富士山旅行時隨手拍攝的圖片。我在原圖的基礎上提升大約30%的飽和度(我用努比亞手機的自帶軟體直接調整的,原圖是奧林巴斯EM5 MK2拍攝)。發在朋友圈中。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調整,沒有任何裁切。這是唯一的後期。其實片子調到這裡看著也就比較舒服了。

    我讓後期完全“尊重”我在拍攝時候的決定。

    風光片是可以不好看的,構圖光影是可以不重要的,色彩是可以不好看的,因為照片是不是好,是要看照片的敘事性,而不是好看不好看。也就是照片所謂的“魂魄”需要有;而外衣穿的破爛一點其實沒有多大關係。

    再例舉一些

    上圖,我是原圖傳到電腦的,沒有加飽和度

    上圖,我加了20%的飽和度

    你會發現兩者沒有區別。為什麼?

    因為飽和度到最高時,飽和度無論怎麼調,色彩都不會變化的,當產生變化時,色彩就嚴重失真的。相信有PS經驗的朋友都體會過這一刻。

    這說明什麼?

    說明你要相信你的相機制造商,大自然的造化加上相機本身的效能已經能給你最好的色彩。去修正它幹嘛呢?我們不要看造假的照片,這些照片經不起看看著不舒服。

    相反,無意中對比了一下亞當斯的作品。我自慚形愧!還是再拍攝上好好提升吧!

  • 9 # iWangQian

    亞當斯當年的偉大之處在於發明了分割槽曝光法,現在數碼技術已經很成熟,利用數碼技術來表達美術表現預期,兩者有機結合,才是好的作品。建議攝影師,多學學美術。

  • 10 # 影像洪辰班

    風光攝影如何後期最好看?

    風光攝影,主要注重曝光和層次!

    曝光就是前期拍攝時要儘量獲取真實的環境曝光,同時風景的光影及色彩層次要分明,避免雜亂無章的情況。

    如果前期拍攝獲得了足夠多的上述元素,那麼後期處理就能獲得最佳的畫面效果了!

    下面就以後期處理過程來說明題意!

    洪辰介紹的方法非常非常簡單,只需使用Ps中的“可選顏色”這個簡單而又強大的功能基本就能實現了!

    操作步驟:

    1.在Ps中開啟需要處理的圖片↓可以看到圖片的曝光基本正常,畫面的層次比較分明,就是在色彩上有所欠缺,接下來就進行處理。

    3.根據下面的各個圖片對各種顏色進行調整,獲取最佳的色彩呈現,大家可以在調整時左右移動滑塊觀察色彩的各種不同變化,就能知道這些滑塊的具體作用了,在這裡我就大概的概括一下:減青色加紅色,減洋紅色加綠色,減黃色加藍色,減黑加白,反之亦然!

    4.色彩調好以後,最後對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進行最終微調,根據個人喜好調節到最佳效果!

    最終效果圖對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看美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