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慧慧的小康生活
-
2 # 鍾彥華
童年的時候飯都吃不飽,到處找東西吃,花生收了,就在花生地裡找遺留在地裡的花生;紅薯收了,就在紅薯地裡找遺留在地裡的紅薯,黃豆收了,就在田裡撿黃豆枝,再找點柴火一起燒了,再在柴火灰裡找燒熟的黃豆吃。一年夢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吃一次生煎包子,那才叫一個香啊!平時一聞到就流口水,那個餡是一輩子都記得的美食,現在再也找不到當年的味道了!因為沒有那種要喂一年的豬肉了
-
3 # 牛背散步
小時候最深刻的美味記憶是,媽媽晨起去鎮上賣掉米糠,然後給我買了兩個油餅,0.2元一個。那種味道幾十年來沒再嘗過。
-
4 # 阿波食遇記
跳跳糖
開啟包裝把糖倒進嘴裡然後張大嘴巴享受糖在舌尖上跳躍的口感,美妙不可言瑜。
跳跳糖
這種泡泡糖,有些裡面會有酸酸的粉粉,味道酸甜。一毛錢兩個,可惜吹不起泡泡。
CC樂吸管糖
一種特別的糖!薄膜塑膠包著的糖,裡面是粉末狀的糖,一點一點慢慢吸著吃,一根可以吃好久。嘗試過泡在水裡吃,但是還是不如干吸著爽。
CC樂吸管糖
口笛糖
可以吹哨的糖,每次塞嘴巴里吹,都會有口水吹出來對不對!還有種甜甜的感覺
口笛糖
星球杯巧克力餅乾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是星球杯吧,好像是一毛錢一個,用小勺挖出包滿巧克力漿的小小餅乾粒,小小的抿上一口,入口即化,酥脆可口~每次吃時撕開上面的附膜之後,還一定要舔一口殘留在上面的巧克力,不能浪費!
星球杯巧克力
純手工麥芽糖
小時候吃的路邊賣的麥芽糖,能吃很久,糖味純正。把粘稠的麥芽糖用筷子捲起來,慢慢的吃,每一口都甜化了心,好吃又好玩,有時候自己家也做,好懷念的味道。
純手工麥芽糖
粘牙糖
大家小時候吃過嗎?那細細的一條,嚼起來,好黏啊…大家都怎麼稱呼這兒時的"夥伴"呢?拉絲糖?拔絲糖?還是?
粘牙糖
大大泡泡糖
記得有粉色草莓味的和藍色的橘子味,其它的就想不起來了。現在超市裡賣的,已不是那種味道。還記得那時候我太笨,怎麼都吹不出大大的泡泡,每每被小夥伴們嘲笑。
大大泡泡糖
童年的味道是值的我們懷念的,懷念的美食讓我們無法忘記童年的味道。
-
5 # 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你們
我是80後 小時候吃的 雞腿麵包!帶著面和雞蛋去蛋糕房打的蛋糕 ! 一毛錢的棒棒冰! 芝麻糖! 酒心糖!……
-
6 # 小瑤說美食
豬油拌飯,菜湯泡飯,肉炒飯
豬油拌飯大家聽到這個肯定會覺得這肯定會很膩,不是哦,豬油拌飯真的是很好吃,可以說我是從小吃到大的,這還得感謝我母親,因為像我這樣年紀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豬肉拌飯。我母親那個年代生活貧困,家裡的吃食都給了長輩,而且很少有肉吃,那時候就用豬油熬煮剩下的殘渣一起拌在飯裡,再加點兒醬油就可以吃了。其實豬肉拌飯有著貧窮的意思。但是憶苦思甜,大家可以嚐嚐哦!
以前的吃法:取一碗剛剛做好的米飯,將蔥花切成碎放在米飯上,再在上面放上一勺豬油,還有一勺醬油,攪拌均勻就可以食用了。
而現在也有現在的吃法:將豬油,姜,洋蔥,青蔥,放入油鍋裡翻炒5分鐘左右,聞到香味時濾去配料,將醬油和炒過的豬肉混合翻炒,倒入顆粒分明的米飯,進行翻炒,等到熟了就可以出鍋了,這就是現在的豬油拌飯的做法。但本人還是覺得以前的吃法更加香。
給大家安利一下與大米!適宜搭配食物首先大米和白蘿蔔搭配,有助於止痰化咳,消除腫脹的作用?大米和燕窩搭配,有助於滋陰補氣。大米和山藥搭配,有助於健脾益胃,有助於消化。
還有野山楂高粱米粥,這是我媽媽小時候的美食。
做法:首先將野山楂洗淨,將裡面的籽扣出來,然後將高粱米洗淨,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然後放入野山楂再把高粱米放裡,之後進行蒸煮,等到高粱米煮軟就可以食用了。高粱米屬於粗糧,一般人都很不愛喝,但是加了野山楂就不一樣了,野山楂有豐富的營養含量,搭配高粱米,有著養胃的功效,還有利於消化,酸中帶著米飯的香氣,老幼皆宜。
-
7 # 琳琅滿肚
1.頂頂糕。幼兒園門口總有人挑著擔子叫賣,幾毛錢一大袋子,沒有零花錢吃不上的小朋友們總會一邊用眼神豔羨吃上的夥伴,一邊集體起鬨“頂頂糕頂頂糕,吃了要長包“。雖然現在也有地方賣,但是賣的價格實在偏高了,且用料沒有原來實在,紅糖只有面上的一層,不再有紅糖夾心了。
2.牙膏巧克力,現在很多80後零食被複古情懷帶火,重回市場,但是牙膏巧克力好像被遺忘了。
3.不記得名字了,小學的校門口支著油鍋現場炸制的類似膨化食品的小零食,用塑膠袋裝著一包包賣的,五顏六色各種海星啊小魚形狀,有股海鮮味。
-
8 # 快樂慧主2019
我是71年出生的,還記得小時候最愛吃的美食是媽媽親手做的地瓜幹,上學時媽媽總是給我帶上幾塊,餓的時候用來充飢,還有各種蝦米幹,魚肉乾…想想就溜口水!
-
9 # LY像風一樣自由
我喜歡的一道美食,可能會引起部分人的不適,頂著壓力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高蛋白的美食。
它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土裡,據說長大需要三年,靠吸食大樹根部的汁液獲得營養。從幼蟲到成蟲就像取經似的。油炸一下搖身一變就是一味頂級的下酒小菜。說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猜到,這個就是我小時候最愛的一道野味,直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依舊對他垂涎三尺。
它的成蟲叫做金蟬,脫殼後叫做知了,有個成語叫金蟬脫殼就是說的它!我們那裡土話叫“解拉猴”,你們那呢?
-
10 # Reina一直走走走
說起童年美食,想起的就是辣皮:飛旺,衛龍,還有一些不記得牌子的雞筋、海苔王、仙人掌、霸王絲等,還有五毛錢一包的紅燒牛肉麵、鄉巴佬、蠶豆、小布丁之類的,有的現在還在賣,有的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離開了學校,感覺就很少再看到便宜又好吃的零食了,一般都在超市買,但超市的辣皮確實不咋的。
回覆列表
小時候我們家在農村,八九十年代,村裡家家戶戶都養豬,我家也不例外。那時候農村春夏秋三季都以素食為主,因為平時沒錢買肉吃。偶爾家裡來親戚了,就殺個雞,這種情況屈指可數。
可是冬天就不一樣啦!冬天大約在11月中旬左右,天冷得伸不出手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考慮定下殺豬的日子了。一旦決定好殺豬的日子,爸爸就忙著出去請幫忙殺豬的人。一般村裡都有固定的幾個“專業人士”,把這些人請到後,再去請一些家族裡的長輩,比如爺爺奶奶,姑媽、大伯啦等等!然後還要親自上門把前後左右的鄰居都請到。。
殺豬那天,家裡熱鬧非凡,大概能有十幾二十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然後殺豬的程式就開始了。一到關鍵環節,我和我妹撒腿就跑,逃回屋裡,把門反扣上(我倆擔心萬一那個待宰的豬掙脫了,闖進屋裡來)。然後我倆緊張地趴在床上,用手捂著耳朵,但是我們還是聽到了豬的慘叫聲。等到持續幾分鐘的嚎叫聲沒有了,我倆又迫不及待地跑出來觀看。這時候只見母親用一個大面盆接了滿滿一盆豬血端進廚房。一想到今天能吃到香噴噴的豬血發糕,我們就心花怒放。
接下來就是母親和姑媽嬸子等人在廚房裡忙活了。最後我家至少擺兩桌,一桌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桌上全是肉菜 ,每個菜都油汪汪的……
說實話,我實在想不起來殺豬那天母親做的啥菜,但是那種比過節還熱鬧的享受勞動成果的氣氛,那種吃夠了蔬菜終於可以放肆地吃肉的感覺,那種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一起喝酒划拳的鄉情親情,全部都融合在那滿滿一桌的殺豬飯裡啦!
不知從啥時候起,農村一般人家都不養豬了,想吃肉隨時可以買到,但是絕對買不到那種家養的豬肉了。
我童年時最難忘記的就是“殺豬飯”,這輩子恐怕再也吃不上了。現在我家基本常年不吃豬肉,總覺得城裡集市上的豬肉不好吃。
有人說,人的胃也是有記憶的,對於過去喜歡吃的飯菜很難戒掉。我想,也許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