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飛花逐月大帝

    朱允炆為什麼削藩那麼簡單粗暴的問題,要從當時的形勢和朱允炆的做法說起。

    一、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以後面臨的形勢和他的需求

    我們知道,自西周王朝開始實行分封制以後,在王權逐漸衰落的過程中,諸侯王的勢力就慢慢的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制,甚至凌駕於朝廷之上,造成了長達數百年的春秋戰國的混亂時期,並直接導致了周王朝的覆滅。這段歷史也提醒了後世各個王朝的統治者們,逐漸取消了分封制,既使實行分封制,也想方設法削減藩王的勢力,確保中央政府的權力不收威脅。

    配圖:建文帝畫像

    西漢初期實行的是分封制,但漢景帝藉助晁錯成功削藩,確保了中央政府的統治地位。

    剛登上九五之尊的建文帝,沒有他的爺爺朱元璋那麼大的威望和震懾力,周圍除了幾個儒生,也缺乏強有力的戰將。而那些藩王又是什麼情況哪?這些藩王大都是朱元璋在世時封的,基本上都是建文帝的叔叔輩。但藩王沒有封地,只有一些田莊,其實力主要在於統領邊兵,掌握有北邊塞防的軍政大權,這尤其是以坐鎮北京的燕王朱棣勢力最大。

    作為一個後輩,其實他是面臨著各地藩王勢力會慢慢坐大的巨大壓力的,為了自己及子孫後代能夠穩坐江山,在他的謀士們的建議下,削藩也就勢在必行了。

    二、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措施及後果

    1、用人不當,力有不逮。

    我們看看建文帝削藩的班底都是那些人:翰林學士黃子澄、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方孝孺、兵部尚書齊泰、大將軍李景隆等人,這些人要麼是做學問的,對政治運作沒有什麼經驗,要麼就是空架子,軍事上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一些重大計劃和措施都是紙上談兵,一到戰場就原形畢露。

    2、操之過急,方法簡單。

    在自己還沒有坐穩皇位的時候,不知道隱忍積蓄力量,慢慢的各個擊破,而是採取遍地開花的最蠢的辦法。建文帝和他的班底只是看到了自己面臨著藩王的長期壓力,但並沒有認真分析這些藩王們各自所處的地位和力量,缺乏一整套削藩的措施,沒有一個輕重緩急,忘了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而這個“王”就是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

    配圖:明成祖朱棣畫像

    沒有合縱連橫的拉一批削一批,只是簡單的認為自己的皇帝,想處置那個就處置那個,而且還是先選那些相對根本沒有反抗之力的藩王,根本不擔心會出現的後遺症,或者根本就看不到可能會出現的嚴重事態,缺乏相應的應急預案,而這也導致後來的靖難之役裡沒有一個藩王來勤王救駕,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代價。

    比如,一開始就先向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等五個勢單力薄的藩王下手,而且還逼得湘王朱柏全家自焚,這樣一下子就引起了其他藩王的警惕,而建文帝還對此一無所察,還沉浸在自己的小勝利裡面而不自醒。

    操之過急,簡單粗暴,也是建文帝削藩失敗的主要原因。

    3、放虎歸山,自尋煩惱

    把藩王的兒子留在京城,實際上就是人質,目的就是防止藩王作亂,但建文帝卻接連把朱棣留在南京的三個兒子放回了,這樣朱棣在形勢不對的情況下,起兵反抗就毫無顧慮了。

    4、無將可用,敗績連連

    重文輕武的建文帝,一上臺就對武將接連打壓,導致在後來的戰爭中,根本沒有真正懂軍事的武將指揮軍隊。反觀朱棣,那可是跟著朱元璋打過仗的人,而且鎮守北方,直接面對的是蒙古大軍,戰爭經驗豐富,建文帝那些善於紙上談兵的手下豈是對手。

    配圖:靖難之役

    5、婦人之仁,當斷不斷。

    建文帝是一個性格比較優柔的人,更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上位即施行仁政,修改《大明律》中那些比較殘酷的刑罰。施行仁政是好事,但建文帝書生意氣比較重,做事優柔寡斷,不敢當機立斷,而且太顧及自己的名譽和對親情的眷顧,忘了自古帝王多無情的古訓,甚至在對朱棣的戰爭中,居然下達了不能傷及燕王性命的命令!建文帝不想背上殺親叔叔的名聲,但卻讓自己悲劇了,現在看來,那是多麼的可笑。這個命令直接導致戰場上不管朝廷這方面具備多大的軍事優勢,但將士們肯定還是束手束腳,好幾次都因為這個命令,讓朱棣死裡逃生了。

    三、失敗的必然性

    由上幾點可以看出,用人不當,急於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缺乏整體戰略,婦人之仁等等都是他失敗的主要因素。按照建文帝的性格和做派,可以說,他贏了,大明朝可能會死得快;朱棣贏了,朱允炆肯定得死,但大明朝卻延續了更多年代。所以說,建文帝的失敗,在某種意義上,對大明朝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 2 # 樓哥看歷史

    個人認為,朱允炆削藩之所以那麼簡單粗暴,完全是個性殘忍使然。

    削藩的目的,按照文臣們的說法,是解除藩王對於朝廷的威脅。可是事實上藩王們真的對朝廷有威脅麼?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大明帝國開創人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位被《明史》稱頌為“天資仁厚”的新皇帝,在祖父去世不到百天的時間,就派曹國公李景隆帶兵到河南,以謀反的罪名將自己五叔周王朱橚廢為庶人,全家流放雲南。

    當時的周王世子朱有燉為了自己父王免於刑罰,主動承認所有“莫須有”的罪名都是自己一手策劃的,希望朝廷能夠放過父王朱橚。可惜的是這位被稱為“仁慈”的皇帝根本不聽,周王家族在雲南的待遇是“妻子異處,穴牆以通飲食,備極困辱。”

    同時周王被削,大明帝國其他的藩王們根本沒人敢吱聲,說明藩王們對於朝廷的實力是清楚的,他們是不敢有不臣之心的。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只需要慢慢削弱藩王們的勢力,就可以得到削藩的目的。可惜被實力對比衝昏頭腦的朱允炆並沒有這麼幹。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追尊了自己父親朱標為興宗康皇帝,把自己的兄弟們都封為親王。兩個月後,朱允炆就一口氣將自己的七叔齊王朱槫、十三叔代王朱桂、十八叔岷王朱楩全部廢為庶人,全家圈禁。而他的十二叔湘王朱柏更是不堪屈辱,全家自焚,以死明志。湘王如此剛烈的舉動,卻根本觸動不了一絲朱允炆堅硬的心腸。湘王死後,朱允炆不依不饒,給了他一個“戾”的惡諡。有人說朱允炆心腸軟,反正我是沒看出來,他殘害叔叔們的時候,手段毒辣的很。

    而對於燕王朱棣,朱允炆君臣一開始就恨之入骨,只是朱棣一直比較謹慎,沒有露出任何把柄給朝廷。等到了建文元年六月,燕山百戶倪諒上奏燕王謀反,朱允炆君臣一直在等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北平都指揮使謝貴等以在城七衛並屯田軍士佈於城內,填溢街巷,逼圍王城外牆。又以木柵斷端禮等四門路。令軍士登城擐甲,執兵飛矢入王城。可謂是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燕王朱棣被逼率領王府內的幾百護衛起義反抗。歷史上有哪個密謀造反的人沒有任何準備,反而被“被造反”物件這樣全副武裝堵在門口的?

    改編一下《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長林王的話:“燕王之罪,罪在將來!”朱棣起兵之後,通州衛指揮房勝等,率眾以城來歸。遵化衛指揮蔣玉,密雲衛指揮郭亨,各以城來歸。這些人明知燕王和朝廷實力對比懸殊,卻依然選擇投奔他們的“燕王殿下”,這份號召力,確實能讓朱允炆君臣寢食不安。

    在長達三年的靖難戰爭中,朱允炆有一句著名“勿使朕有殺叔之名”一向被認為是軟弱、仁慈的代名詞。不知道在派人抓捕他十二叔湘王朱柏的時候,朱允炆是不是也說過這句話?

  • 3 # 西山講歷史

    朱允炆削藩是書生誤國的典型。這個事就是幾個毛都沒有長全的酸秀才,以為自己讀過幾本論語左傳,就指點江山,沒想到最後把江山搞丟了。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一段,紀曉嵐指責和珅貪汙賑災糧款,還在粥裡面加沙子,說和珅乾的不是人事,然後和珅就和紀曉嵐解釋,要先餵飽官員,官員才會幹活,粥里加了沙子,才能保證只有真正的災民才會去喝這個粥。兩相一對比,紀曉嵐不接地氣的毛病就暴露了。

    歷史上,朱允炆削藩依靠的班底就和電視劇中的紀曉嵐一樣,書是看了很多,但是沒有經過官場歷練,不通人情世故。以為削藩就是簡單幾個人在小會議室商量,認為自己想削哪個藩王,那個藩王就一定乖乖束手就擒。

    歷史上西漢成功削藩,但是西漢削藩是因為有戰神周亞夫存在,下面的藩王打不過這個人,所以才能成功削藩。

    可惜的是,朱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讓孫子坐穩皇位,把開國功勳裡能征善戰的人全給殺死了。這就導致朱允炆要削藩的時候,沒有人能震懾那些藩王。

    權力是依靠武力支援的。朱允炆就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他的書生班底也想不明白,他們以為只要亮出皇帝的招牌,那些藩王就一定乖乖就範,哪裡會想到那些藩王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至於朱元璋是不是提前安排削藩就更扯淡了,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和藩王都是自己的血親骨肉,而且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每一個藩王都是聽話的乖寶寶,朱元璋還希望自己一家人親幫親,藩王幫皇帝,大明王朝萬年流傳,怎麼會想到藩王在自己死後會造反。

    朱元璋根本不會預料到,他死後藩王敢造反,要是朱元璋真有這樣的想法,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活著的時候,就肯定把藩王們殺光了。

    朱允炆削藩失敗,完全是他缺乏政治經驗,不接地氣,他的班底也是一群無用書生造成的。

    書生誤國,古人誠不欺我!

  • 4 # 人者仁義也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皇太孫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當時皇太子朱標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即位為帝,史稱建文帝。明朝藩王的由來是當時明朝定都在南京,距離北方太遠,當時的元朝雖然被趕到草原,但是勢力還在,經常襲擾邊疆,於是朱元璋設立為了一些“塞王”來駐守邊疆,比如駐守北京的燕王朱棣,駐守大同的代王朱桂,駐守大寧的寧王朱權,這些塞王擁有兵權,可以掌握自己封國的軍政大權,而且當時徵發部隊必須向這些親王報告才能夠出發。當時勢力比較強大的寧王朱權,統治驍勇善戰的蒙古朵顏三衛,號稱擁有軍隊八萬,戰車六千。

    早在朱允炆當皇太孫的時候,這些藩王對於朱允炆就不是很尊重,史書說一句話“多不遜”。導致朱允炆很擔心這些藩王,那個時候朱允炆就和黃子澄商量削藩之事,黃子澄提出了漢代七國之亂的說法。而明太祖朱元璋看來藩王是國家的藩籬,都是自己的兒子,和朱允炆還是叔侄,如此親密的親緣關係是不會發生動亂的。洪武九年,訓導葉居升響應當時朱元璋號召大家暢所欲言,葉居升就提出了削藩的問題,他認為現在這些藩王的封國太大,兵權太盛遲早會威脅國家。但是朱元璋被葉居升囚禁在獄中而死。從此沒有人敢說話。

    朱元璋去世之後,下遺詔讓各個藩王駐守封國,不要來南京送葬,朱允炆按照這個執行,但是藩王不滿。

    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到底是不是簡單粗暴

    其實削藩一開始是比較倉促的,建文帝即位之後,戶部侍郎卓敬就密奏建文帝要削藩,但是這封密奏被建文帝留中不發,但是留言卻傳到了藩王的耳中,於是傳言開始在燕王,周王,代王之間散播,最後朱允炆開始削藩,當時齊泰認為應該從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始削起 ,但是黃子澄認為先削燕王朱棣,一旦燕王起兵,不是那麼好處理,可以先除去燕王的黨羽周王,於是建文帝採納黃子澄的意見,先逮捕周王,把他廢為庶人,遷徙到雲南。而代王有貪汙虐待的罪狀,於是把代王送到四川和當時的賢王蜀王居住。

    這個時候有識之士就站了出來,前軍都督府斷事高巍,他認為應該向漢代的削藩一樣,實行推恩令,不過手法不一樣,他覺得可以把西北諸王的兒子孫子分封到東南諸王的地盤,再把東南諸王的兒子孫子分封到西北諸王的地盤,同時藩王的地盤縮小,居住的城池擴大,削弱力量,同時對於順從朝廷的藩王早點獎勵,違背朝廷的藩王大力打擊。高巍的建議十分好,但是建文帝沒有采納。

    在建文元年,建文帝開始採取手段,命令諸位藩王不能夠節制文武官員,同時更換官制,廢岷王為庶人,在抓捕湘王時,湘王自焚,齊王也被廢為庶人,而代王被幽禁也被廢為庶人。這個時候輪到了燕王,建文帝對於這個叔叔還是手下留情的,早在周王被抓住時,燕王就已經暗中召集兵馬準備了,建文帝還讓張昺,謝貴擔任北平的軍政大臣,負責監視燕王,到了建文元年二月,燕王朝拜建文帝,當時很多大臣主張遷徙燕王前去南昌,但是建文帝不同意,最後讓燕王回到北平。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一週年的禮儀時 ,燕王世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朱高燧前來入見建文帝,建文帝又放過了他們三兄弟,隨後不久燕王起兵造反,建文帝這次兵變後下達命令,“勿使朕有殺叔之名”。這樣的話到了戰場使得官兵畏手畏腳。最後這幾次戰爭中建文帝被擊敗。

    建文帝削藩的評價

    其實建文帝的惡果早在朱元璋手下已經註定了,朱元璋分封諸王給予強大的權利,但是卻沒有設定相應的手段來制衡他們。此外,建文帝當政時才二十二歲,他的這些叔父親王在各自的封國都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其中燕王、寧王這幾個重要的藩王,更在長期邊防生涯中受到軍事鍛鍊,燕王曾經和傅友德一起北征過,此後鎮守北平防禦蒙古,這種軍事經驗在此後靖難之役裡發揮了出來。而朱允炆只是在朱元璋後期開始處理政務,也就是審閱一些奏摺意見之類,對於複雜的政治鬥爭經驗根本沒有,在和燕王的鬥爭中看的很明顯,建文帝的優柔寡斷,顧念親情很明顯沒有決斷力。而且朱允炆接受的還是儒家教育,書生的氣息很明顯。

  • 5 # 北辰飛雪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七月,朱允炆逮捕周王(燕王朱棣同母弟),廢為庶人。第二年四月,湘王拒絕被捕,自焚死。齊王、代王先後被廢為庶人。六月,岷王有罪,廢為庶人。然後準備對朱棣動手的時候,朱棣就開始造反了。可以說,朱允炆位置還沒坐穩,便開始削藩,而且直接廢為庶人,足以稱得上簡單粗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朱允炆的性格導致的

    朱允炆是溫室裡的花朵。朱允炆出生的時候,天下已經承平日久。朱允炆既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也沒有出門歷練的經歷。說得難聽一點,他就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得一點風吹雨打。朱允炆不知道削藩的難度,也不瞭解戰場廝殺的殘酷。他的經歷,註定了他迷信書本上的東西,而沒有自己的判斷,最終選擇簡單粗暴的削藩方法。

    朱允炆性格柔弱。朱允炆從小仁厚,但換種說法,就是性格有些軟弱了。這也是在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加快了清洗功臣的步伐,就是擔心柔弱的孫子駕馭不了那些驕兵悍將。但這也導致了,靖難期間,朱允炆手中沒有大將可用的尷尬局面。性格柔弱的同時,便代表著他非常容易被人影響,從而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法。

    藩王的權力並不大,給了朱允炆信心

    朱元璋雖然分封了眾多藩王,但和西漢時期的藩王還不一樣。明初的藩王權力,其實是被極大的限制了。王府最多設定三護衛的人馬,而且王府的許多官員都是朝廷任命。邊塞的藩王對外作戰時有節制軍馬的權力。但平時的時候,無論是行政還是賦稅以及兵馬,都是歸屬於朝廷的。

    因此,在前期的時候,周王、湘王、齊王、大王、岷王等人,都是束手待斃,被朝廷輕易拿下。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手中根本沒有多少造反的資本,也沒有造反的膽量,對朱允炆尚抱有一絲幻想。這也是朱元璋提前做了預防。而且各個藩王之間的封地,也有互相監督、抵制的作用。當初朱棣造反的時候,王府中也只召集了800士兵。這些藩王權力不大,然後乖乖束手就擒,給了朱允炆極大的信心。使得朱允炆相信自己削藩,會比西漢平定“七國之亂”更容易。

    朱允炆所用非人導致

    朱元璋五月去世,六月的時候,兵部侍郎齊泰升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由翰林院升為太常卿,這些人是削藩的主要人物。等到了七月,方孝孺進京,也開始給朱允炆出謀劃策。其實在這之前,有大臣給朱允炆建議實行“推恩令”,可朱允炆不聽,非要直接削藩,而且一削到底的那種。下面我們看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人出了哪些昏招。

    齊泰、黃子澄。黃子澄曾經為東宮侍讀,因此更受朱允炆信任。黃子澄以西漢七國之亂為例,堅持用兵削藩,建文帝同意了他的看法。

    第一,當初齊泰建議直接削燕藩,黃子澄不同意。在削完周王、湘王、代王、齊王、岷王后,朱棣有了反應時間。

    第二,朱棣造反之前,假裝稱病,想要自己在南京的三個兒子回去伺候。齊泰主張不放人,而黃子澄主張為了不讓朱棣起疑心,把他的三個兒子放回去。這就使得朱棣造反沒有了顧忌。

    第三,善於防守的老將耿炳文暫時打了敗仗,黃子澄便建議用李景隆去代替耿炳文。李景隆本身是個紈絝子弟,打仗根本不在行。最終,李景隆兵敗,獨騎逃回南京。這時,黃子澄哭著要求殺掉李景隆,但建文帝卻放過了他。最終,朱棣兵圍南京城的時候,李景隆開啟大門,已經朱棣進城。

    在這個過程中,齊泰雖然過失較少,但也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朱允炆任用的這兩個削藩主將,昏招頻出,把一手王炸的牌打得稀爛,給了朱棣成長壯大的機會。

    翰林侍講方孝孺。在朝廷和朱棣大戰的時候,朱允炆卻日夜和方孝孺在講解《周官》法度。方孝孺把古官制、古宮殿名稱講給朱允炆聽。但對於前方戰事的建議,卻都是迂腐不能用,說不中事物的要害。他們三人在氣節、忠心上無可指責,但實際能力確實堪憂。

    綜上所述,從小的成長環境,決定了朱允炆沒有深遠的見識,並且極易受人影響。再加上藩王的權力沒有那麼大,給了朱允炆莫名的信心。這些被任命來削藩的官員,又不堪其用,很有誇誇而談的嫌疑。使得朱允炆認為,“以天下制一隅甚易,及屢敗,意中悔,是以進退失據。”《明史》中的這段話,就很精闢地總結了,朱允炆為什麼會這麼簡單粗暴削藩的原因。

  • 6 # 漩渦鳴人yy

    朱允炆這麼做其實有兩個方面,第一,這是別人給他下的命令,他也只不過是按照命令形式,她沒思考那麼多,第二他也擔心他手底下這些叔叔聯合起來一起對付他,所以他必須得抓緊。

    按照朱元璋的做法,其實大家也能夠猜的出來,朱允炆削藩一定程度上也是沿襲了朱元璋的意思,畢竟朱元璋雖然很喜歡替他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可是他認為最適適合他的,或者是他最上心的,還是他和馬皇后的這一支,也就是他的大兒子朱標,因此對於朱元璋來講,他有兩個維護的目標第一,維護他的子孫後代,未來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有好日子過,第二,維護朱標這一個子孫脈,所以他必須得處理那些潛在的危險,哪怕這些潛在的威脅是他的子孫,他也不會放過。

    因此他殺了胡惟庸,然後又殺了藍玉,接著他又殺了李善長等等一大批的人,他就是為了給朱允炆鋪路,等到後來他發現真正威脅朱允炆皇位的是他那些兒子,而他自己又不想下手,因為這維護的他最後兩個底線之一,所以他決定把這件事情交給朱允炆。

    朱元璋的年號是洪武,朱允炆的年號是建文,已經證明了朱允炆,他就是聽他爺爺的話,在專心致志的替爺爺辦事情,他爺爺可能對他說了一句遺言,真正推動朱允炆去做這件事情的,是他手底下的這些大臣,一個大臣想要獲得主公的信任,很顯然就是要替自己的主攻辦事情,越難做越好,越有危險性的越好,上去做完了之後立刻就能得到自己主公信任,但是當時的大明王朝有什麼事兒,北方的蒙古人被打的差不多了,而男方已經基本上平定了,此時還能幹什麼?當然是沒事兒找事兒找點兒事兒幹了就是削藩。

    大家想想,朱元璋提倡說要學翻朱允炆,把這件事情告訴其他人,其他人肯定就說削往死裡削,把這些藩王一個個削得不剩了,才能體現吾皇英明啊!

    所以說當時的朱棣起兵的時候打了個名號叫做清君側,其實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大臣在朱允炆做事的時候沒少吹枕邊風,大家想想你去做事情,有一個人天天在你旁邊鼓吹說你能行,你做的不錯,乾的很漂亮,這種事情你出馬肯定能贏,那這樣的話就算這個人一開始做事的時候是小心翼翼,到最後做事兒也是大手大腳,這種情況的人,無論是在歷史上,無論是在戰爭裡面,還是在現如今的競技體育裡面不在少數。

    你說第一個原因,朱允炆削藩這件事情有他自己的主意,但是他的佔比很少更多的是別人的主意,所以他必須得要尊重一下別人的意見。

    第二個原因,他擔心他手底下的這些叔叔聯合起來一起對付他。

    朱允炆在對待他的一些叔叔的時候,一般採取的都是懷柔政策,也就是我先削你手裡面的權利,你如果乖乖的把這些權利交給我,那我就把你當成自己人一樣!

    到最後朱允炆把看守南京城的城門交給他第16個叔叔的時候,雖然這步棋看上去很蠢,但至少證明了朱允炆對待他這些叔叔沒有壞心眼兒,起碼,朱允炆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打算下殺心的。

    由此也會帶來一個問題,也就是該處理的叔叔越變越多,而你的懷柔政策不可能對每個人都有效,萬一這些不想聽從削藩政策的叔叔們抱成一個團跟你一起鬧事情,那怎麼辦?

    所以說最好的辦法快刀斬亂麻,先切出來一批想要服從你命令的,把那批不服從你命令的放到一邊去,然後再專門針對不服從命令的一個一個接著打。

    快速出擊打敵人於懵逼狀態,這個是朱允炆的做法,但是很顯然做的有點太著急了。

  • 7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削藩不是撿柿子,千萬不能先撿軟的捏(削)。

    在回答題主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糾正一下這個問題。建文皇帝的削藩政策絕對不可以用簡單粗暴四個字來概括。因為削藩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自然也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政策去解決。至於方式粗暴不粗暴,我覺得可以用另兩個詞來替換,叫做雷厲風行,乾淨利落。

    中國歷史上存在藩鎮割據並且情況嚴重的應該有三個朝代,漢朝,唐朝和明朝。其中只有漢朝漢景帝時期的削藩成功了,唐朝自從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就一直十分嚴重,雖然元和年間唐憲宗皇帝的削藩政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從整個中唐和晚唐的歷史來看中央政府的削藩最終還是失敗的。而明朝建文帝的削藩不僅沒有取得成功,而且還直接導致了自己皇位的丟失。當然他失敗的原因,可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簡單粗暴這四個字。

    如果真的要用一句話精煉的概括建文皇帝的政策推行最終以失敗告終的原因,恐怕就是我們經常會提到的一句俗語:老太太撿柿子——先揀軟的捏。

    我們回顧一下建文皇帝削除藩王的過程就會發現,他推行政策的順序是:由弱到強。雖然我們辦事情,一般情況下都講究先易後難。但削藩恰恰不能先易後難。為什麼呢?

    建文皇帝首先消除的就是那些手裡既沒有多少兵馬,又沒有多少錢糧更沒有多少地盤的封王。這是典型的老太太撿柿子,也是按照先易後難的方法,一步步的削除藩王對於中央政權的威脅。但是,在他按部就班的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逐步的削除那些實力較弱的藩王的時候,那些實力強大的諸侯王,看著比自己弱小的諸侯王們一個個被中央政府所剪除,心中十分恐懼。在恐懼心理的作用下,一些實力強大的祝福網,只能選擇鋌而走險與中央政府對抗,這樣自己的地位才能保住自己,才能夠有一線生機。

    燕王朱棣正是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在建文皇帝全心全力的解除那些實力的弱小諸侯王的時候,裝病不出甚至裝瘋賣傻,這只不過是為暗地裡準備武裝造反爭取時間而已。當朝廷全心全力的削除那些實力較弱的諸侯王之後,燕王朱棣便打著“拯救太祖血脈,誅殺亂臣賊子”的靖難旗幟,名正言順的造反了。

    此時,燕王朱棣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而中央政府因為周旋於各地諸侯王之間,雖然不能說精疲力盡,但經歷的確消耗了不少。並且削藩政策在諸侯王心中並不得人心,於是燕王朱棣造反之時各諸侯王都是心裡偷著樂。中央政府幾乎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其實,拋卻建文皇帝削藩政策失敗的其他原因不長,就以的順序而論,他應該先集中力量,集中所有力量將那些實力強大的諸侯王先行剪除掉,剩下的那些實力弱小的諸侯王,看見比自己強大的諸侯王都被中央朝廷所滅,恐怕也不敢抵抗,就望風而降,主動請求削翻了。

  • 8 # 峰峰說史

    建文帝登基僅一個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削蕃行動!藩王權利大會影響到文官的權利,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文官是很厲害的,所以建文帝在文官的遊說下開始了削蕃!

    削蕃有三種策略:上策,削掉藩王的軍權,接到南京或者鳳陽,賜給王府,好吃好喝的養著。這是最符合建文帝仁君形象的策略;中策,推恩制,分化瓦解藩王實力;下策,連根拔起,貶為庶人。但是他偏偏選擇了下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削了五個藩王,有一個藩王甚至被迫全家自焚!

    這種情況下,其它諸王莫不戰戰兢兢。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正式靖難,起兵南下,用時三年就攻下金陵,代侄為帝。

  • 9 # _誰主沉浮74928152

    朱棣打敗朱允炆後同朱允炆一樣進行了撤藩,但是二人在在撤藩上的做法卻是不同的,朱允炆採取的撤藩方式是非常極端的,而朱棣的撤藩方式則是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進行撤藩。

    同樣是撤藩為什麼說朱允炆是非常極端呢?因為朱允炆撤藩是殺叔撤藩。朱允炆在位四年做的最多的就是削藩,朱允炆上位後聽從身邊親信黃子澄的話開始了自己的削藩之路,但如果朱允炆削藩不那麼激進的話也不會被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奪走皇位。朱允炆開始削藩之時就恨不得將自己的叔叔們都殺死,手腕過於狠辣,在他的削藩過程中逼得湘王自焚,將周王流放雲南。這樣狠辣的行為無疑是讓其他藩王記恨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朱棣不願意步兄弟後塵,並且自己手中掌握一定的軍隊因此朱棣便開始了名正言順的“清君側”。

    朱棣上位後同樣忌憚藩王勢力,但是朱允炆是前車之鑑,朱棣不允許自己如同朱允炆一樣被另一個藩王以“清君側”的名義推翻,因此朱棣在保留朱允炆削藩的政策保留,但是削藩的方式改成溫和、緩慢的方式。

    朱棣削藩的第一步是:減少藩王護衛,慢慢消減藩王的護衛隊。第二步針對犯錯的藩王先告誡,再貶為庶人,手段相較於朱允炆溫和許多。第三步:將軍權收歸,將藩王手中的軍權慢慢從藩王手中轉移到自己功臣的將領手中。並且頒佈針對藩王的政策方便削藩。

    在削藩上,朱棣溫和的方式要比朱允炆激進的方式要好的多,在帝王術上朱棣也比朱允炆要強的多。

  • 10 # 冒牌學者呂先生

    削藩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歷史上的西漢七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前車之鑑。在政權建立初期,透過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藩王制度能夠有效的加強中央政權的穩定。而時間長了以後,隨著新生政權的逐步穩定。以及隨著時間推移,藩王與後世的君主之間血緣關係的變淡。擁有高度自治權的藩王就變成了皇權的威脅。在明慧帝朱允文身上尤為如此。在開國皇帝朱元璋時代,各地手握重兵的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兒子,對於疑心很重的朱元璋來說,這些兒子無疑是他最信任的人。即使在太子朱標身上也是如此,從明朝開國以來,朱標都是無可置疑的皇位繼承人。太祖嫡長子身份以及多年監國參政積累下來的政治經驗和滿朝文武的支援是認誰都無法動搖的,包括後來的明成祖朱棣。朱標的政治能力和威望足以壓制住他的藩王兄弟們。我想,如果朱標順利繼承皇位他會採取更加溫和的辦法來解決藩王對於皇權的威脅,不至於到兒子這一代收到王權掣肘。而一切都因為朱標的早逝,使得政權過渡不平穩。藩王這一歷史難題留到了朱允文的手裡。顯然朱允文的繼位更多的是依靠爺爺朱元璋對於長子的感情和朱標多年在朝廷中積累的威望。實則其個人的能力是遜於其叔叔們的。藩王們心中肯定頗為不服,使得其皇位更加不穩固。而此時朱允文就好比被一群狼圍起來的一隻羊,心中充滿了不安。而政治能力的不足,也導致其過於急切地採取過激的手段最終激起了藩王靖難的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low這首歌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