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大掌櫃

    "三類法庭"之說:一是現實意義的法庭--刑事法庭;二是傳媒界,一些無良記者僅憑個人恩怨、利益及取悅讀者來報道時事、寫極不負責或別有用心的文章,被報道者的形象從而被錯誤判定;而一個人可以憑藉能力和手段戰勝刑事法庭、操縱傳媒法庭,卻無法逃避第三類法庭--良心。劇中,老報業人說:每個人頭上有一片青天。對於當今,仍是有借鑑意義吧。

    當沙菲遇上哥頓,就註定了是一場悲劇。這是那本青蛙與蠍子的第一句話。也是一場已經註定了結局的故事的開端。現實裡沒有《青蛙與蠍子》,這是韋海怡和馬中寶的世界裡的書。當我們都想知道這本書到底寫了什麼的時候,他們的故事已經告訴了所有的觀眾。他們演繹了青蛙與蠍子的故事。

    青蛙愛上蠍子,外表堅硬的蠍子被柔軟的青蛙感動,想退下外殼變成青蛙,但是青蛙卻不能保護沒有殼的蠍子,蠍子能做的是重新舉起它的毒鉗,保護自己,青蛙愛蠍子,但是卻不能成為一隻蠍子,所以永遠不能真的理解蠍子,青蛙最後說,只有蠍子變成青蛙,她才能繼續過河,為了讓她變成青蛙,他選擇死亡。青蛙真的很偉大嗎?如果只有同類才能在一起,蠍子可以變成青蛙,為什麼青蛙不能變成蠍子?不知道是青蛙最後也不明白又或者青蛙只希望蠍子為他而改變呢?既然是異類,不論誰為誰改變,他們的本質也不會改變,蠍子永遠不是青蛙,而青蛙也從沒有打算變成蠍子。青蛙真的很自私,蠍子本來就是蠍子,就好象青蛙本來就是青蛙,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本性,沒有對錯。所以結果只能是青蛙去和他一樣同樣無害的金魚待在一起,平淡走完自己的人生,也永遠失去了愛情。而蠍子的悲劇在於她真的愛上一隻青蛙。

    成功的作品是說一個好故事,而一流的作品是在塑造人物。當你在看一個故事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把自己置身於人物的處境中去思考自己會作出什麼反應,你會感受到那些真正的矛盾衝突,不是編劇強塞給你的,是鮮活的人生和人性導致的。不想去吐槽近年的劇了,慶幸還有《第三類法庭》《我本善良》這樣的劇可以反覆回味。

    當年明月說自己一路走來沒有丟棄良心與理想,他說:“當然,我並不因此感到自豪,因為這並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堅強,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於,我遇到的人還不夠壞,經歷的事情還不夠多,吃的苦頭還不夠大。”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說人性本無善無惡才對,人有的只是生存本能,是基因遺傳的性格。後天的成長環境、教育以及機遇,和我們的基因碰撞,發揮出我們的性格,使我們做出選擇,這個就是我們的命運。所以我還是想解讀人物的遭遇和選擇,而不是去分析故事。

    韋海怡的悲劇可以說已經到了極致,主題曲唱道“世界或原諒我,我心仲裁著我,判我得到了什麼”。到最後,馬中寶也沒有清醒地認出她原諒她。可是她做錯了什麼?她不是大奸大惡,從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她所希望的只是一點點溫暖,不管是馬中寶的還是喬大羽的,她卑微的要求在青天白日之下卻被判為無理取鬧,得到的統統沒收。相比之下,周予諾幸福得多,可以在一個美滿的家庭裡單純地過活,即使平庸,卻可以得到正常人的人情溫暖。

    第一類法庭做不到公正審判,第二類法庭輿論也被人為操縱,縱然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可是錯事永遠不能夠挽回,破鏡不能重圓,傷口癒合疼痛的感覺依然在,還能夠怎麼辦呢。如果說這部劇就是驗證蠍子會咬青蛙,人本性不變,狗改不了吃屎,要如何確認一個機制,能夠使錯事能夠得到控制,不會讓它一再發生,不會讓悲劇重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曆裡的訂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