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東汪郎

    謝@忠肝義膽嶽老三 相邀!

    說楊廣弒父的,大都傾向於楊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要廢黜楊廣,重新改立楊勇為太子,這才發生的歷史悲劇。

    但我認為,楊廣“弒父奪位”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因為從楊廣當時掌握的力量和所處的環境來看,行將就木的楊堅已經無法撼動他的太子之位了。楊廣已經控制了仁壽宮內外,切斷了宮殿對外的所有資訊和交通。

    楊堅養病的仁壽宮(即唐朝九成宮),地處深山老林,交通不便。楊廣一面在床前盡孝,一面已經派兵封鎖了宮殿對外的所有資訊、交通渠道。

    此時的楊堅正處於病危狀態隨時可能駕崩,根本無法對楊廣形成威脅,楊廣要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

    既然如此,他有什麼理由殺死自己的父親?無非是早一天登上皇位而已,但就此背上“弒父”的罪名,反而有違天道倫理。

    這麼蠢的行為,楊廣會這麼做嗎?廢立太子是一件大事,何況楊堅已經沒有能力廢除楊廣的太子之位了。

    隋文帝非常清楚廢立太子是一件大事,政治影響深遠。所以他在廢黜楊勇時,前後猶豫了很多年,可見他非常慎重。

    開皇年間,楊廣坐鎮江都時就開始培養自己的政治力量;仁壽元年被立為太子後,羽翼更加豐滿。

    楊堅非常清楚,此時的太子楊廣已經不是當初的晉王楊廣;何況他自己正處於病危之中,生命即將消逝。

    這樣的楊堅事實上已經沒有廢黜楊廣,扶持楊勇的能力了。楊廣弒父缺乏站得住腳的史書記載。

    其實最早明確指出楊廣弒父的史書是《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文帝仁壽四年七月”條。

    該內容引用的是隋末唐初趙毅的《大業略記》和唐朝中期馬總的《通曆》,但這兩本史料很不嚴謹,有明顯的戲說成份和汙衊嫌疑。

    《大業略記》不僅將楊廣的女主角弄錯,連隋文帝發喪的日期也寫錯了,這樣犯了明顯錯誤的史書有多少可信度呢?

    《通曆》的記載就更加誇張,我摘抄一句,“令張衡入拉帝,血漸屏風,冤痛之聲聞於外,崩”,是不是特別的有戲劇感?正因為這兩本史料不靠譜,《資治通鑑》在引用後,才會慎重的加了一句“今從《隋書》”。

    楊廣認為“天子自有死法”,是不能採用兵刃加身的。既然這樣,他又怎麼會如此殘忍的對待自己的父親呢?

    所以楊廣弒父是以訛傳訛,隋文帝楊堅是因為病危治療無效而駕崩的。

    最後感謝@天道TD 提供的仁壽宮遺址的地形圖。

  • 2 # 劇組演員拍攝濤哥

    錯的,楊堅是自己善終病逝的,然後其子楊勇就和楊廣兩個人爭奪太子之位,最後當然是楊廣勝出,至於楊堅呢,他一生也被後人所議論的,有人說他千古一帝,有人說他得位不正,是曹操二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功績很大,結束了自秦漢以來四百多年的動盪和分裂局面才有了後面的盛唐,高祖楊堅,滅北齊滅南陳,滅北周,建立大隋他都是功不可沒的,還遠征突厥和鮮卑,可能他這輩子唯一做錯的事就是辜負了獨孤伽羅吧,違背了當初的誓言,殺光了宇文一族,背叛了宇文邕,才導致了隋朝的國運在50年就快速結束了吧!其子楊廣也被後世說成了無惡不作的昏君,其實楊廣一生當中還是幹了幾件大事的,他修建大運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但是現在看來他的選擇是對的,只是他推行的急了點,所以才導致了民怨四起,天下人不的不反他,直到最後他死在了自己大將之下宇文化及的手下!最是無情帝王家,所以說在皇權面前無兄弟無父子無親情,這是最殘忍的!

  • 3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楊堅之死,和他的寶貝兒子楊廣,半毛錢關係也沒有。這一點,只需要查閱《隋書》和《資治通鑑》就可以知道了。

    《隋書-文帝本紀》裡記載道:“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寶殿,時年六十四。”

    這是對隋文帝死的記錄,並沒有任何記載表明,楊堅死在楊廣的手裡。相反,整個仁壽四年,對於楊堅的記錄都是身體情況每況愈下,你要真說他死在楊廣手裡了,我不大信。

    而在《煬帝本紀》裡,有關隋文帝之死,交代的也非常簡略:“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於仁壽宮。”“自高祖大漸,暨諒闇之中。”

    對於隋煬帝極其不友好的唐朝人,在修《隋書》時,都沒有提楊廣殺了楊堅。再看《資治通鑑》:“楊素聞之,以白太子,矯詔執述、巖,系大理獄;追東宮兵士帖上臺宿衛,門禁出入,並取宇文述、郭衍節度;令右庶子張衡入寢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別室;俄而上崩。”

    《資治通鑑》裡對這段歷史記載得語焉不詳,說的是楊素在皇帝快死的時候控制了皇宮內外,但也沒說就是楊廣殺得,因為當時老皇帝就剩一口氣了,他有那個必要嗎?沒有吧。

  • 4 # 紅黑聖西羅

    楊廣殺父這段,出自出李唐編寫的《隋書》,而且出現過多次。按照現在來說,這算是正史,書的作者是魏徵,李世民的重臣!

    來看下怎麼說的:仁壽四年七月,文帝病危,太子楊廣寫信向楊素詢問文帝的病情,楊素回信給太子時,宮人卻誤送到文帝手中,文帝大怒。同時,文帝的寵妾宣華夫人告訴他,太子楊廣欲行非禮。文帝下決心將太子楊廣廢掉,於是令柳述、元巖緊急召前太子楊勇前來,準備讓他繼承皇位。楊素得知這一訊息,馬上報告楊廣,楊廣立即偽造聖旨,逮捕柳述、元巖,將自己的心腹派到宮裡,又派親信宇文述等控制宮門,把後宮的人遣住別處。一切佈置妥當後,派張衡入宮侍疾,不久文帝就崩了。

    我們就算當個吃瓜群眾也是有腦子的,有幾個問題不知誰能答疑:

    1、楊廣和楊素為什麼需要用送信的方式交談?

    2、這等秘信,肯定是高度絕密,怎麼會陰差陽錯到楊堅手上?

    3、據說隋文帝要換掉楊廣時派遣的人是柳述等人,可楊廣即位後為何不殺他們滅口,只是流放?

    還有最重要的是一點:楊廣已經是太子了,無任何競爭對手,關隴世族和山東世族都是他的鐵桿,他要登基只是時間問題,有必要去殺父嗎?換做是你,你會這麼做嗎?

  • 5 # 觀海聽濤164

    按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聞野史都是隋煬帝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父親的生命,可歷史真是如此嗎?我反而覺得可能性不大。

    其一:隋煬帝有能力、有野心,他已經入主東宮,楊勇已死,隋文帝年邁,皇位已是手中之物,等待就是了;最不濟逼其退位就行了,就是殺也沒必要親自動手。

    其二: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隋煬帝已是世人眼中的千古暴君,是個十足的失敗者。可真真瞭解歷史的人清楚,隋煬帝是個幹事的人,只是太急功近利了,一代人幹兩代人甚至是三代人的事,那當代人如何能承受的了。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真實的隋煬帝!

    如此之人豈會行此等傻事,我不信!沒必要,歷史是血寫成的,可有些血是後人為了某種需要,硬是讓前人流的,這沒法說理,哪裡還有天理呀!

  • 6 # 歷史風雲天下

    不少史料都曾經描述了這樣二幅場景:楊廣誤送密信一事,以及宣華夫人被太子楊廣“無禮”事件,文帝知道後,大罵楊廣,方知冤枉了楊勇,於是急詔楊勇,想要讓其復位,而楊廣得知之後,就陰謀控制皇宮,後來傳出隋文帝病逝的訊息,而楊廣也就順利成章的成為了皇帝。

    這段描述有著赤裸裸的陰謀味道在其中,人們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皇位唐宗都可以弒兄殺弟且軟禁父親,更別說野心極大的隋煬帝了。而以上的場景在民間和野史中廣泛流傳,就算是正史也無法給出最為明確的答案,以此給了人們無盡聯想和揣度。

    《資治通鑑》和《隋書》對於隋文帝晏駕一事,雖然沒有陰謀詭計的描述,只是說其自然死亡,可是隻言片語中仍然無法斷定就一定無關聯,真是真真假假,無從確定。

    不過筆者卻認為有陰謀夾雜其中,而至於說楊廣弒父我則不認為是這麼一回事。

    從種種推測來看,文帝死前經歷的事情被描述的有鼻子有眼的,可能不排除是有心人造謠,但筆者認為很大可能性是存在的,文帝有廢黜楊廣之心,而楊廣得到訊息就來了上述那麼一出,此時的隋文帝已經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對此無能為力,楊廣控制皇宮,軟禁父親,這是在陰謀奪權,卻也是行使此刻太子的權力,至於殺害文帝一事相信絕然是不存在的,卻不排除文帝在病痛和氣憤中而自然死亡。

    其次,筆者認為是對亡國之君隋煬帝的汙衊,政治問題都是能利用則利用,誰管它真假呢?正因為楊廣在文帝駕崩之際做出了一系列的事件,所以落在他人的眼中,這就是可利用造謠生事和對煬帝的質疑。

    最後,李唐得到了天下,他們需要師出有名,而抹黑煬帝無異於在拔高李唐的正統性,眾所周知,唐太宗有改篡歷史的前科,所以他汙衊隋煬帝也是很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筆者不認為隋煬帝殺害了父親,但是我卻認為是有宮廷動作的政治事件發生。

  • 7 # 菜根漫譚

    關於隋文帝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病而死。一種是被兒子楊廣殺害。據史書記載,隋文帝楊堅病重期間,尚書僕 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等因皇帝病重而入宮侍奉,太子楊廣也住進宮中的大興殿。楊廣見文帝的病情危重,就寫信給楊素,讓他關注文帝的病情,並 詢問老爹死了今後怎麼辦。不料楊素的回信被宮人誤送到文帝手中,文帝看後十分震怒。 緊接著,又出了一件文帝無法忍受的事情。文帝最寵幸的宣華夫 人在宮中被楊廣調戲,竟衣衫不整地跑到文帝病榻前哭訴。文帝氣急敗壞,大罵:“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大任!”當即命令柳述召喚廢太子揚勇,要重新立他為太子,廢掉楊廣。柳述起草詔書後讓楊素過目,楊素馬上告訴了楊 廣。楊廣假傳聖旨,命親信左庶子張衡進入大寶殿侍候文帝。張衡進殿後就把宮人和衛士全都趕 了出去。才過一會兒,張衡就出殿宣 布文帝已經駕崩。人們都認為是張衡奉楊廣之命殺害了文帝。長期以來,兩種說法爭論不休,各有依據,但是,如果全面分析當時的情況,應該說隋文帝病死的說法還是較為可信的。 因為自仁壽四年春,隋文帝就已退居“二線”,楊廣雖為太子,實際已掌握了朝政大權。在文帝已經病入膏肓即將死亡,他很快就要繼位 接班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再去殺害老爹,自背黑鍋,戴個大逆不道的罪名。

    再說,宣華夫人與楊廣早就有來往,楊廣經常送給她一些貴重物品,其目的是讓她在父親面前替自己說好話。而隋文帝廢掉太子楊勇,立楊廣為太子,宣華夫人也從中出了很大力氣,他們之間首先是政治合作關係。如果楊廣想非禮宣華夫人,找什麼時間不行,非要選在父親病危之時呢?再退一步,既使楊廣非禮了宣華夫人,她從自己未來的命運考慮,也犯不上給即將入土的老皇帝打小報告,而得罪馬上登基的新君主呀。

  • 8 # 德厚致遠

    仁壽四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楊堅駕崩,終年64歲。世人盛傳他被其子楊廣弒殺, 關於隋文帝的死因,一是參考《資治通鑑》:初,文獻皇后既崩,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皆有寵。陳氏,陳高宗之女;蔡氏,丹楊人也。上寢疾於仁壽宮,尚書左僕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皆入閤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寶殿。太子慮上有不諱,須預防擬,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條錄事狀以報太子。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陳夫人平旦出更衣,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歸於上所;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乃呼柳述、元巖曰:“召我兒!”述等將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巖出閤為敕書。楊素聞之,以白太子,矯詔執述、巖系大理獄;追東宮兵士帖上臺宿衛,門禁出入,並取宇文述、郭衍節度;令右庶子張衡入寢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別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頗有異論。由是後世人民對此頗有議論。分析事件起因,就是楊堅病重,在此期間發生了兩件事,讓楊堅勃然大怒。一是楊堅最寵愛的宣華夫人陳氏報告說楊廣對她調戲無禮。還有就是楊廣沒等楊堅壽終就開始策劃即位問題,為此楊廣寫信徵求楊素的意見,不料楊素寫給楊廣的回信,卻被人誤送到文帝處。楊堅盛怒之下,埋怨己故的獨孤氏慫恿他廢楊勇而立楊廣,便讓人召楊勇入宮,楊廣聽說此事,立即派親信進宮把侍候楊堅的人全部趕出去,然後,楊堅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兒子楊廣謀害了父親文帝楊堅。

    還有種說法,說是隋文帝楊堅正常病死。《隋書·文帝本紀》:“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有星入月中,數日而退。長人見於雁門。秋七月乙未,日青無光,八日乃復。己亥,以大將軍段文振為雲州總管。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寶殿,時年六十四。”根據這段記載可知文帝是病死的,病了幾個月才死,並非突然去世。

    在古代,64歲病逝也很正常。我覺得隋文帝還是正常病死。史書交待楊廣弒父的理由不夠充分,而且不太可信。其中內情也不為人知。世事任憑他人論,皆如雲煙過眼空。而且楊廣即位後,雖是有為之主,修長城、挖運河、徵高麗,但必定是亡國之君,濫用民力,窮奢極欲,窮兵黷武,自已被勒死,隋朝也覆滅。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把握當下,繼續努力,造福人民,貢獻祖國。

  • 9 # BM大嘴

    隋文帝楊堅生死迷案!

    當我們翻開隋朝的歷史,有一個人是始終無法繞過去,這個人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的主要的功績,在於統一全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的戰亂與軍閥割據的局面,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使連續三百年的戰事得以停止,全國統一,南北民眾獲得休息,社會上下呈現出了空前的繁榮局面。

    那麼現在的問題來了,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究竟是怎麼去世的呢?其實關於楊堅的死因,歷史上一直是充滿爭議的。史學界對於楊堅去世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楊堅死去由於身體疾病嚴重而導致的。第二種認為楊堅是死於自己的兒子楊廣手中。

    在仁壽四年的時候,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隋煬帝楊廣考慮到如果隋文帝楊堅去世,必須要作好防備措施,以及提前準備,他親手寫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來詢問楊素。楊素把情況一條條寫下來回復楊廣。但是宮人誤把回信送到了楊堅的寢宮,楊堅看後非常憤怒。這時天剛亮,宣華夫人出去更衣,自稱自己被楊廣所逼迫(真實性無法考證目前)。宣華夫人拒絕了他才得以脫身。宣華夫人回到隋文帝楊堅的寢宮,楊堅看見宣華神色不對,問什麼原因,宣華夫人流著淚說:“太子無禮!”楊堅聽後憤怒,捶著床說:“這個畜生!怎麼可以將國家大事交付給他!獨孤誤了我!”於是楊堅想要召見自己的兒子楊勇。楊素知道此事後,告訴了楊廣。隋煬帝楊廣迅速調來東宮兵士來到宮中,宮門禁止出入。後宮的人員全被趕到別的房間去。隨後,楊堅在大寶殿去世,在位23年,享年64歲。至於死因史書資料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因此我們無從而知。

    有人認為楊堅就是被自己的兒子楊廣所殺的,因為古代人為了爭奪權力,什麼事情都能做,更何況楊廣此時很有可能就會被廢掉,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皇位,所以有人就認為此時的楊廣很有可能會為了權力而挺而走險。

    而有人卻認為此時的楊廣沒有必要為了皇位而背上弒父的罪名。因為此時的楊堅身體已經極為的不好,而且楊廣此時在朝中也掌握有很大的權力,所以此時楊廣繼承皇位已經沒有任何懸念。所以楊廣沒有必要殺自己的父親楊堅。

    透過以上的講述,我們知道了關於隋文帝楊堅的死因,目前是具有非常大的爭議,目前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

  • 10 # 鹹魚閒聊

    隋文帝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迷,關於他的死無外乎兩種說法,一是被楊廣所殺,二是病死,而且被楊廣殺死還有很多版本,至於哪種說法更可靠,因為本人研究歷史並不透徹,也不敢妄下結論,在這裡只能將這幾種情況寫出來,並表達一些本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討論一二。

    版本一,據《大業略記》記載。公元604年四月,隋文帝突發疾病在仁壽宮居住靜養,時尚書左僕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皆常入仁壽宮陪侍左右。七月太子楊廣給心腹楊素寫信詢問隋文帝病情以及隋文帝駕崩後該作如何準備等事宜,楊素收到信後很快做了答覆,差人將回信送給楊廣,可是送信人誤將信給了隋文帝,隋文帝看過後很憤怒,加上不久之後隋文帝寵愛的宣華夫人對他哭訴說楊廣對她圖謀不軌,於是隋文帝便堅定了易儲之心,他命令柳述,元巖將廢太子楊勇召來。可是訊息不慎走漏,被楊素得知,楊素立刻將訊息告訴楊廣,於是楊廣假傳聖旨將柳述,元巖逮捕入獄,並調來東宮士兵把守仁壽宮,隔絕了仁壽宮與外界的一切聯絡,然後只派右庶子張衡進入仁壽宮侍候隋文帝,其餘宮內之人皆被趕出,隨後隋文帝駕崩。於是這裡便出現了隋文帝死亡的第一個說法——被楊廣派去的張衡毒死。

    版本二,跟版本一的過程大致相同,只是殺死隋文帝的方式不同,據《通曆》記載宣華夫人哭訴太子楊廣無禮後,隋文帝大怒道“死狗,那可付後事,遽令召勇,楊素秘而不宣,乃屏左右,令張衡入拉帝,血濺屏風,冤痛之聲聞於外,崩。“說白了就是被張衡砍死的。這個我認為可信度不是很高,隋文帝當時畢竟還是皇帝,弒君這麼大的事情按理應該是很秘密的進行,被活活砍死而且喊聲連宮外的人都能聽見,這麼做是怕外人不知道嗎?

    版本三,正常死亡。《隋書高祖本紀》中記載“甲子,幸仁壽宮。乙丑,詔賞罰支度,事無鉅細,並付皇太子。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有星入月中,數日而退。長人見於雁門。秋七月乙未,日青無光,八日乃復。己亥,以大將軍段文振為雲州總管。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寶殿,時年六十四。遺詔曰:………”,根據這段話的記載,我們不難看出,雖然他從發病到駕崩只有短短的三個月,讓人覺得很蹊蹺,但是發病前他已經將很多國家大事託付給了當時的太子楊廣,這說明隋文帝對楊廣很器重,並沒有不滿意的地方,而且臨終前隋文帝還與大臣們一一道別,說明他並沒有被楊廣軟禁脅迫,更沒有被楊廣切斷他與大臣們的聯絡。如此隋文帝屬於正常死亡,而楊廣也是正常接位。

    對於前兩種記載,很多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並提出了質疑,因為不管按照哪種說法隋文帝當時已經是病入膏肓了,而楊廣也已身居東宮多年,朝中根基深厚,已經無人可以威脅到他的地位,況且隋文帝生病以來朝政大事幾乎都已經交由楊廣處理,所以楊廣登基指日可待,根本不用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弒君弒父這種有違人倫道德被後世青史所痛罵的事情,後來司馬光在編寫的《資治通鑑》裡對這段歷史的記載也註明了“今從《隋書》”,可以看出司馬光也是傾向於隋文帝病死一說的,而且《隋書》是正史記載,可信度比較高。也許隋文帝臨死前可能真的對楊廣的某些做法心生不滿吧,畢竟人無完人,誰都有犯下錯的時候,但臨死前要重新廢立儲君是皇家大忌,會引起朝廷內外的大動亂,嚴重動搖國本,這種不利於統治,不利於政權穩定的事情,應該不是一代明君隋文帝所能做出來的吧!

    有人說歷史本身就是任人打扮的姑娘,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誰又能說的準呢,但這並不代表野史的記載就比正史的記載可靠,我認為對於歷史,我們在以相信正史的前提下,對存疑的歷史事件持以懷疑的態度,然後再根據疑問去證明到底哪種說法更讓人信服,更讓自己信服,這才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應該有的歷史素養,而不應該對任何事情都輕易的下定自己的主觀臆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可以根治嗎?現在的臨床診治方法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