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學名句
-
2 # 楓葉173
宋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的詞中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就是夢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光闌珊處了。
至於詞中所形容的逛上元節賞花燈的關於香車美人的描寫其實都是為最後於燈火闌珊處的意外驚喜而做鋪墊的。
一個風度翩翩的大才子漫步於上元節的街頭燈影裡,即使那燈會再熱鬧,那燈光再輝煌他也是心不在焉的,他是希望於燈會中看見自己日思夜想的心上人。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是臆想也是觸動,臆想著心上人戴著金釵玉昝笑臉盈盈,香氣嫋嫋的迎面走來,然而街上那麼多精心打扮的女子哪個都不是自己的心上人。失望之情可想而之,更是越發觸動自己的思念之情了。
想想那時是沒有電的,絕不可能有如今的火樹銀花不夜城的景像的。也是沒有手機的,不可能像現在的我們遠隔千山萬水也可以聊天問候的,鴻雁傳書也不是如今的快遞那麼的神速的。況且那時的女兒家是不能輕易出頭露面的。除非節日父母開恩允許女兒放風一回,足見有情男女見面的機會的可貴。
燈火闌珊處這一句與前面的東風夜放花千樹形成鮮明的對比,由開始的滿街燈火到臨近熄滅的過程就有熱鬧散去街清意冷的意味了,其潛臺詞就是失望和惆悵。
然而卻意外的看見了她。在就要熄滅的燈火的照映下那心上人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出現在他的面前。沒準兒他的心上人也是在苦苦的尋覓之後外的看見了他呢。整個詩詞給人的感覺就是思念之苦,尋覓之難,愛情之美,而熱鬧的燈會是給美好的愛情罩上了一層美妙的光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
-
3 # 傳統文化探秘
那麼如何賞析這篇詞呢?
看背景。時代背景,時間背景,作者背景。
如這首《青玉案》,時代背景是南宋內弱外困時期,時間也許是元夕,也許只是作者假借的時間,而作者此時“可憐白髮生”。
南宋形勢岌岌可危,卻依舊一片歌舞昇平,作者人微言輕,作為抗金派,自然就只能獨坐“燈火闌珊處”。
上闕自然就是對南宋“一片大好形勢”的諷刺,下闋抒發了自己不同流合汙卻又無力改變現狀的悲憤。
當然,以上可以作為引申解讀,另一個從字面意思上的解讀就是其他回答者的解讀了。
所以,賞析一首詩詞,從背景和字面兩個方面找線索,然後綜合,也可以分開,這樣就能全面地解讀賞析一首古詩詞了。
奉上一首自寫古詩:
小年(新韻)
歲晏人家逢小年,
剪花祭灶備春聯。
諸神一路上天庭,
復吿人間事事安。
-
4 # 文學少女系
這首詞被推為元宵節詩詞第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就是吹落,星如雨。
起句點描寫煙花綻放。花千樹,突出煙花燃放的盛況,借用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象。星如雨,借雨的形貌寫煙花之光。
寶馬雕車香滿路,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魚龍舞,魚形,龍形的彩燈。這句渲染的環境氛圍。寶馬雕車,華麗也。滿,突出街上的熱鬧。
下片則寫人。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前句寫佳人服飾,後面寫的是體貌。
縱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
一見鍾情,顧左右而尋她。上片極寫環境的繁華喧鬧。在這種環境裡找一人當然是千難萬難。最後逼出一句驀然回首。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又燈火闌珊處之佳人,背景則是繁華喧鬧的街頭。強烈的對比更有一種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執著。
-
5 # 正信善行
古今第一元宵詞 這點不用質疑了。
上片突出寫的是環境,從如星如雨的絢爛煙花入手,然後拖進到街頭景象,車來車往極言熱鬧.香滿路則是代之美女也很多。
下片從環境到人。在如此繁華的環境中,佳人依然驚豔非常:蛾兒雪柳黃金縷。寫妝容,服飾。側身而過,餘香而去。故而驀然回首,縱裡尋他千百度。結尾又明暗對比,芳華熱鬧對著燈火闌珊。尤顯得驚喜非常
-
6 # 涑水司馬
近代著名詩詞評論家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出了人生三大境界: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元夕》為什麼會被王國維先生評為最高的境界?它是理想的追求,在經歷“眾裡尋他千百度”後,猛的回頭一看,原來理想離你這麼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你身邊。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只有經歷了千百度,或許我們才會體會夢想的內涵。
看全詞,上闕描繪了元夕時節城中百姓歡度元宵的熱鬧景象。下闋一位美麗的女子歡笑言言,在尋找自己的如意郎君,卻沒有想到在昏暗的角落看到了他。
這首詞看似普通,實質內涵深刻。元夕的熱鬧與燈火闌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想到了一句話“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參考辛棄疾的人生,一生致力於北伐而追不可得,而南宋朝廷卻沉浸於江南的風花雪月中,忘記了深沉大恨。他多麼盼望能像那位美麗的女子找到自己的郎君一樣實現自己北伐的理想,但繁榮的浮華已不允許他夢想的實現。他渴求君主的賞識,但燈火闌珊處又會有幾人可以看到呢?
或許那位美麗的女子能找到自己的理想郎君,但經濟繁榮的南宋卻容不下辛棄疾這樣的另類了。
-
7 # 歪風八面
我寧願相信辛棄疾是一個孔武有力、身長八尺的俠骨男兒。幾縷長鬚,滄桑滿面,青衫布衣,白馬西風。酒盡狂態現,千里殺一人,事了拂袖去,深藏功與名。
讀辛稼軒的詞,當沐浴更衣,著戰袍,揮金戈。
於慷慨激昂處仰天一嘯,笑看風起雲湧;於百轉千回時低吟淺唱,悠然林泉之下。
我也寧願相信辛棄疾是一個枯瘦的老者,潦倒窮困,騎著驢子,蒼茫奔波,在行行重行行中苦吟。
直到讀到這闕“青玉案”,才發現他俠骨錚錚下的柔情。
“青玉案”彷彿一種夢境。
——就像我們在看電影,但畫面不是那麼清楚,彷彿一切都看得見,卻又彷彿一切都看不真切,感覺恍然如夢中。
我們就是一個旁觀者,看著熙攘的車水馬流、佳人如雲。
月色下的這些都隱隱約約,並以一種慢鏡在播放。彷彿電影裡經常渲染的那些離別場面。
周圍的一切都模糊起來,漸漸的所有的聲息全無,漸漸的全部都成為了一種模糊的背景。襯托的詞人和那位女子在這些迷離的恍惚中異常的清晰。
偶然的擦肩,不經意的眼神交錯,似曾相識的感覺陡然間從兩人心底閃電般劃過。
心有靈犀的驀然回望中,便定格成了詩詞中最美麗的一瞬。
以往他的那些豪放詞,讀來感覺悲壯蒼涼、沉鬱雄渾、激盪跳躍。
掩卷之餘,耳畔沙場點兵時的連營號角尚留,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寶刀血未乾。
而這闕“青玉案”,則少了沙場征伐之氣,多了懷才不遇之感。
我一直固執的認為這是辛棄疾在寫他自己,他寫的那位女子其實就是他自己,他希望的是得到他希望的人的驀然回首的一瞬,而後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負。
千百年的歲月時空,滄海已桑田。而今管窺古人之意,已屬鏡花水月。惟有懷敬慕之情,存欣賞學習之心,不復他想矣。
-
8 # 謝小樓
辛棄疾在我們的映像中是豪放的,是曠達的,即使不是粗漢子,也是一個一心收復中原的志士豪傑,他的詞中,盡是鐵馬金戈之聲,豪氣幹去。不過,他也寫過很柔情的詞。
這首《青玉案·元夕》,就是辛棄疾最深情的一首詞。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是詞人剛從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臨安所作,此時辛棄疾來到了南方朝廷,卻得不到重用,內心非常苦悶,因此,解詞的人都認為詞中是借追尋女子來表達自己希望找到跟自己一樣想收復中原的知音。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解釋雖然符合詞人當時的情境,但卻少了一些味道,不如迴歸詞的本來面目,就將它當成一首深情的愛情詞讀,更加深婉動人。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節的這天夜裡,東風將燈火吹得四處飄落,像千樹花開,又像萬點流星,分外絢麗。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大街上,到處都是華麗的馬車,馬車裡散發出陣陣香氣,飄入臨安城的大街小巷。鳳簫吹奏出美妙的樂曲,月光在人影之中流轉交錯,整個晚上,到處都是魚龍花燈在飛舞著。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有一群美女,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她們語笑嫣然,帶著淡淡的香氣從我面前經過,她們中間有我要找的那個人嗎?沒有!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在這喧囂的人群中,千百次地尋找,渴望能看到她的身影,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她,夜將盡,燈火也變得稀疏了,就在我灰心失望之際,一回頭,看到她,站在那稀疏的燈火之下。
這首詞,寫的是透過苦苦追尋,終於找到自己內心的所求的人生幸福。全詞透過種種鋪墊,將所有的情感凝聚在最後那一瞬間釋放,讓人體驗到了得償所願那一瞬間的無限美好。
詞人先是描寫了元宵節夜晚的繁華景象,在這個繁華喧囂的元宵夜裡,詞人並沒有融入這個熱鬧的氛圍中,而是在尋找,找什麼呢?是一個人太孤獨了,想隨便找個人陪陪嗎?
不,不是,前面就有一群漂亮的女子,可是卻不是他要找的人,他要找的,是一個自己內心篤定的人。
在這繁華喧囂的俗世中,在這萬紫千紅的紅塵中,他要找的,是他自己內心裡那個獨一無二的人。
找到了她,人生就不在寂寞孤獨了!
找到了她,人生也就完滿了!
找到了她,人生也就幸福了!
所以,當他經過無數次尋找,無數次失望,終於,不經意的一回頭,在那燈火闌珊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心念唸的人,那一瞬間,是無限的幸福與美好!
-
9 # 吾才是傻瓜
辛棄疾《青玉案 - 元夕》:這是一首深有寄託的詞,詞作透過對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的極力渲染,反襯出一個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上:元宵之夜的盛況。燈火輝煌、歌舞騰歡,一片繁華熱鬧。花千樹、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燈火之繁多,如在目前。這樣熱鬧夜晚,自然是遊人如織,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走出家門,湧上街頭,共慶佳節,真正是車如流水馬如龍。下:重在描述一個具體的人。前兩句寫觀燈的女子,她們無不身著盛裝,頭戴金翠,打扮得花枝招展,但詞人苦苦追尋的人卻不在其中。最後四句為全篇警句,在傾城狂歡之中,詞人等待著意中人的到來,卻久望不至,心中的悵然和失落可想而知。可是猛然間轉頭一望,卻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群笑語盈盈的女子不過是詞人意中人的陪襯,襯托""那人"的孤高淡泊。(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中評論說:"自憐幽獨,傷心人自有懷抱。""詞人在他閒居期間作下此詞,他以那個獨立於燈火闌珊處的女子自喻,寄託了他不甘流俗的懷抱。)
-
10 # 冰糖148138879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源遠流長的文學長河中,壘砌沉澱了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石礫珠貝流沙以及川流不息的水媚,而在眾多的興盛勃發中,詩詞所賦予的歷史厚度、硬度和寬度,結出的碩果,有的如佩珊般的玲瓏、清越;有的似高閣中擎起的明珠燦爛、奪目;有的可比肩黃河奔騰時的渾厚、蓬勃;有的就是一枚江南採蓮調,暖洋洋地甜膩、清爽。
詩詞的美好和雅韻,有說不完的話題。就如人世間的愛情一樣,沒有同樣的一個故事情節,沒有同樣的一個模板刻痕,沒有誰不懷揣著一顆春情的夢,“只願君心似我心”的共同祈願,乃是天下有情人追尋的最終。
愛情蠢蠢欲動好,愛情悽悽切切亦是好,浪漫炫麗的愛情同好。愛情可奔跑,愛情亦或靜美,走走停停也談情說愛,愛情是一卷未曾啟封的萬花筒,誰都別自作主張地去猜想赤橙青藍紫調諧與搭配,跟著初始的感覺亦步亦趨堅定向前去,縱然離別分合終難料,人生際遇偶相逢,不如陪君走一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說到情愛,宋詞中傳世佳作頗多,以婉約、清麗、轉承的風骨為基石,更讓宋詞在情感的把控、節奏和鋪墊上多了一份“九曲迴腸”的代入感,這類風格佔了較大的比例。線條的柔美珠滑,有時在遒健豪放的詩詞中也可鍥入生香。而大氣雄壯的詞人代表,蘇軾乃其一,稱為“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也在其列中,他們引領的詞風,洋溢熱烈,沉雄剛勁,悲壯激越,深受老百姓的喜歡。此風作愛情詩詞,更有一種難以媲美的兒男氣息。
《青玉案·元夕》當屬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別有風味的愛情詞闕。全詩濃墨重彩一種氛圍的積極醞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是一個夜色裡的寫意,似乎不是一個普通平常的夜,從題目中可揭曉,這是元夕夜,非常重要的一個時令佳節。這一天,東風來了,它沒有將花兒吹來或吹落,也沒有將伏草吹得抑或揚,它只吹散了漫天空的火樹銀花,一朵朵地在開,一朵朵地又墜下,幻作星星點點的似雨點般稠密的殘落火花,好不美好的一幕。詩人在這樣的熱鬧非凡裡,必是隨眾逐流而行。“花千樹”、“星如雨”,不甚美妙的形容。如果這樣的描繪廣角還不夠,那麼詩人用心地一點點地引入,將讓人大開眼界了。“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寶馬”、“雕車”、“鳳簫”、“玉壺”,一派豪華、盛大的聚會,可想而知的人山人海里,各種琳琅滿目的節目應接不暇,誰在吼,誰在吹,誰又舞動著火火的日子,林林總總的在街頭結尾遊動,好不氣派的招展。詩人用筆大氣,不縮頭縮尾藏了揶了,卻似乎只在一種情景和環境的描摹鋪墊中,他寓意為何?這或許才是這首《《青玉案·元夕》的重點和落腳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市井裡其實不光有現成直的節目,看客和“觀眾”是如何的姿態呢?從梳妝打扮,從精神氣色,從明眸談吐,從一抹暗香中,可窺見到一位位美麗的人兒款款地隨人浪而去,穿梭著,歡笑著,那麼的一時好光景,煩惱皆無。這就是詩人要的結果嗎?寫了一大杆子人行如流水,擦肩而過。他有沒有心內一絲暗湧的期待呢?詩人的排版佈局工於精巧,完美妙哉。
一千古名句就這麼呼之欲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原來,詩人帶著一份尋思和期盼來夜市,為了那心上人,他不辭辛勞地尋了“一夜”,在人頭攢動中百度千迴轉,卻在一次無意回首間,發現心中的她在燈火的深處,她在等待嗎?
好美妙的一刻,詩人“烹飪之功”火候自成一派,多一點則有臃腫的病態,少一點卻嫌清瘦略減,肥而不膩,環瘦處也豐盈十分。《青玉案·元夕》,難得的情愛詩篇卻不露半點訴說之痕,卻真真地是寫了一場浪漫的煙花會上一次千古都愛了的美妙邂逅。
“人約黃昏後”的赴約很美。“燈火闌珊處”的不經意遇見,美麗動人。
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王國維雖不是就事論事品頭論足詩詞的境界,卻勝過一次品評的要義。人生境界,皆能在“驀然回首”中尋找到心內的本真,或許這才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沒有丟失自己。
-
11 # 酒微醺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宋代〕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意:元宵之夜,彩燈齊明,猶如一陣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璀璨的焰火又像滿天吹落的點點星雨。
豪華的駿馬雕車來往穿梭,脂粉馨香飄滿街巷。絲竹管樂高奏,此起彼應。白玉彩燈旋轉,光耀奪;魚燈龍燈舞動,徹夜歡鬧,笑語喧譁。
濃抹盛妝的美人們笑語盈盈地飄然走過,留下一縷淡淡的幽香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苦苦尋找了千百遍,也沒有看到她的影子,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見我苦苦尋找的她,正站在燈火稀疏暗淡的角落,默然無語。
賞析:
上片描寫元宵之夜燈火交輝,歌舞並承的熱鬧景象。起筆“東風夜放花千樹”,寫燈光。以花喻燈,寫出了燈的燦爛多姿;用“千樹”來形容,又寫出了彩燈數量之多。
“更吹落,星如雨”,寫焰火。焰火明滅,參差起落,像是春風吹落了滿天星斗。這兩句比喻貼切自然,想象新巧奇妙。著一“更”字,把燈光與焰火交織一起,賦色瑰異,給人以應接不暇之感。
接下來寫車馬遊人。“寶馬雕車”,言車馬華麗;“香滿路”,極言遊人之多,並暗示特指美人。後三句極寫徹夜歡鬧的歌舞之樂。
“玉壺”,有人解作“月亮”亦無不通,但做“玉製彩燈”解,似與上下句所寫景象更為和諧。整個上片從整體上濃墨渲染元夕的熱鬧氣氛和場面,只是為人物的出現描繪背景。
下片將鏡頭漸漸拉近,由面聚焦到點——燈火闌珊處的“”身上,定格。過拍兩句繼續寫元夕之夜的盛況,不過鏡頭也由全景轉向了局部——笑語盈盈,濃抹盛妝的美人。
“眾裡尋他千百度”極言詞人尋覓之苦,那種執著,那種急切,以及久覓不得的失望之情,躍然紙上。接著筆鋒陡然一轉,又創造出一種冷清孤寂的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她不在燦爛輝煌的華燈之下,不在熱鬧歡樂的歌舞池中。卻一人獨自站在遠離喧囂,隔絕繁華的燈火闌珊的角落,不隨波逐流,自甘寂寞,孤芳高潔。他就是詞人苦苦尋覓的“意中人”。
從起筆至“笑語”句,作者不惜筆墨,極力渲染歡快熱鬧的場景,意在反襯冷落孤寂的人,從而突出他不同凡俗的品質。結尾這一畫龍點睛之筆,點到便止,留下無窮韻味。王國維激贊“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嘉軒詞,以豪放雄渾著稱,但其纖綿婉約之作,亦不止小晏少遊,這首詞既是代表作之一,歷來受到美評。它的好處在於,寫出了一個人由尋覓、追求、到終於發現,這樣的過程,這樣的境界,詞人苦苦尋覓,執著追求的“那人”,其實是一種處世態度,一種人格品質的形象化體現。
明確的說,表達的就是作者自己的志向和人格,所以梁啟超說他“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憶蘅館詞選》)。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回覆列表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白話】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賞析】
詞題“元夕”,即舊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佳節,在唐宋時期非常盛行,而且留下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優美篇章。辛棄疾這首詞的藝術構思又有不同,全詞透過燈火之夜的景象描寫,顯示出婉約情深的獨特風采。
詞的上片多層次地展現了元宵燈節的熱鬧場景。起句是化用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意,構成新的境界。“花千樹”、“星如雨”,都是形容巧奪天工的各種式樣的明燈。這些名目繁多、爭奇鬥豔的彩燈,掛滿了大街小巷,猶如一夜春風吹開了千樹火花,又好似滿天絢爛的焰火隨風灑落,匯成了一片燈的海洋。
“寶馬雕車”以下四句,進一層描繪歡度元宵之夜的群體活動。在觀燈的人潮中,有的貴族之家乘坐“寶馬雕車,”一路上飄散著濃郁的香味。這時燈月輝映,悠揚悅耳的鳳簫樂聲,更令遊人心醉神迷。“玉壺光轉,” 比喻月亮西沉。“魚龍舞,”指人們舞動著紮成魚和龍形狀的彩燈。儘管時已深夜,但是觀燈的人群依然在縱情狂歡。這裡詞人極力渲染元宵燈節人流如潮、熱鬧非凡的氛圍,然而在歡騰的人群裡卻尋找不到心中的“那人”。這就為下片抒寫主要人物形象作了有力的映襯鋪墊。
下片由全景轉寫人事。“蛾兒”、“雪柳”,都是當時盛行的女子頭戴的金首飾。這些打扮入時的美女,一個個風姿綽約,香氣襲人。她們邊說邊笑地擠在人群中觀燈,並且一一從詞人的眼光中掠過,但都不是反覆尋找的意中人。“眾裡尋他千百度”以下四句,這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精采筆墨。當詩人在熙攘的人群中東尋西覓,終不見倩影時,偶然回頭,卻在無意之中發現了“那人”站在燈火冷落稀少的地方。這裡詞人讚美一位孤高自賞、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而以和婉、優美的筆調收結,讀來倍覺情韻深長,回味不盡。
這種深層的意蘊,折射出詞人在政治上遭受排擠而又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尚人格。梁啟超評論此詞說: “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 《藝蘅館詞選》引)。可謂一語破的。這首抒發“別有懷抱”的婉約詞作,反映了辛棄疾的審美情趣和對多樣化詞風的藝術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