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功大哥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國演義》,而其中的梟雄曹操更是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有勇有謀,雖然武功不咋地,還被馬超攆著跑,但曹操仍然統一了三國,只可惜死的早,大兒子曹丕有沒腦子,把江山直接送給了司馬懿!

    提到《三國演義》就不得不說這二位了,他們一個家財萬貫,打造了重八十八斤的大刀,一個力大無窮,天生好鬥,一嗓子將曹操的數十萬大軍喝退,沒錯,他們就是關羽、張飛!

    程昱、郭嘉曾說過,關羽、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這說明二人武功非常厲害,可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但歷史上張飛和關羽是做什麼的並沒有記載,那他們的武功為何如此厲害呢?

    關羽本身就喜歡懲惡揚善、路見不平最看不慣那些惡霸欺凌弱小,為此他揹負著好幾條人命,打傷了很多人,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一個人浪跡天涯,以賣棗衛生,可見關羽的武功本就不差,所做之事也都是伸張正義,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大英雄。

    再來說說張飛,在電視劇中,張飛純真率直,給人以種土包子、大老粗的感覺,做事勇往直前,從不考慮後果。

    可是張飛為什麼會去殺豬呢?其實這只是他的一點小興趣,用來打發時間,張飛從小就家境不錯,每天不用為衣食住行發愁,這使得他有很多時間和精力練武,時間一久,武功自然就高強起來了。而且在賣肉的過程中,張飛也結實了很多好漢,並向他們請教了許多武藝方面的問題,本領愈發高強。

    張飛也是因為這份賣肉的工作和大哥劉備相識,隨後認識關羽,三人趣味相投,志向相同,更是在桃園結為好兄弟。

    在劉備早期的戰鬥中,由於沒勢力、沒背景、沒金錢只能靠戰鬥力,而張飛與關羽在早期的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磨礪己身,不斷的進步,終於從一介武夫成長為一員虎將,令人聞風喪膽!

    在那樣的一個亂世中沒有一身本領很難自保,而這也成就了很多人,當然也有失敗的,但終究會有人萬古留名,怎麼樣,看完後你是不是也想和他們一樣,成為一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呢?

  • 2 # 城南太守

    這就給了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空間。

    曾聽一位武學大師說過:武功上基本上沒有以巧破千金,都是一力降十會。再厲害的武功沒有力量做支撐,都是花拳繡腿。

    而關羽和張飛正是一出山就力量驚人,並且具備很嫻熟的格鬥技巧。難道他們是天生神力?並且拜師過正規武學門派?筆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考證,給讀者一個較為完整的說法。

    關羽打棗練就無窮臂力。

    《三國演義》中提到關羽的職業,是亡命江湖賣綠豆為生,民間說是賣了五年的棗;關羽講義氣,喜歡接濟窮人,後來不還把張飛的豬肉分給了百姓。

    話說義不經商,關羽賣棗貨真價實,賺不了什麼錢,但仍能維持生計,說明其進貨渠道不一般。如果正常付款進貨,本錢早就陪光了。

    關羽有案在身,不大可能去搶棗。再說,要搶也應該去搶錢。關羽只能自己去棗園打棗。

    關羽一向看不慣豪強地主,所以他偷的正是地主豪強的棗園,打他的棗就是鬥地主,頗有點劫富濟貧的感覺。

    為了少惹麻煩,關羽總是穿一身綠,見有人來,便爬到棗樹上躲起來。一身綠衣,一張棗紅臉,藏在棗樹上誰也別想看著。

    關羽痛恨豪強,想必不會愛惜棗樹,只顧拿大竹竿一通猛打。當然在枝葉中揮動竹竿需要很大的力氣。

    關羽如此打了五六年,並且每天扛、挑、抱、推著賣棗,練就無窮的臂力。

    從技術特點看,揮動竹竿和揮動大刀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關羽選擇了八十二斤的大刀。

    另外作為常年混跡街頭的小商販,免不了與那些不良城管鬥毆打架,這就練就了一定的格鬥實戰能力,比如什麼拖刀計之類的。

    民間戲說:關羽還喜歡偷地主的老婆。

    比如偷秦宜祿的老婆杜氏,不然的話,他怎麼知道杜氏漂亮,告訴曹操讓給他。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穿一身綠,一方面是方便躲在地主家後院樹林裡,另一方面也是寓意給地主戴綠帽。

    另外地主家有很高的院牆,刀柄長,能撐杆跳,所以關羽的長柄大刀是翻牆用的。

    即便關羽透過打棗和與城管打架,練就了無窮的臂力和一定的實戰能力,但是畢竟是半路出家,沒有系統的武學訓練,他的刀法不可能有那麼精妙。

    所以關羽可能還是拜入過一些正規門派,不然武學造詣不可能有如此之高。

    精通門派武學—齊眉棍

    細讀史書的可能知道,早年間涿郡附近,京西北玄平坡下坎兒有個地名叫“胡嶺”,武風甚熾,拳師雲集,門派林立,所傳武功有鐵砂掌、捋葉子、齊眉棍等諸般名色。

    其中齊眉棍一門修煉最為不易,須得於棗樹之下將木棍揮舞演練,叩樹三下方可。故而該門武功與販棗行業結合甚密。

    關公販棗,大約便是因此而諳於齊眉棍,進而舉一反三,長兵刃俱通。

    那麼,張飛的武功來自哪裡呢?

    張飛是殺豬的,殺的肯定是肥豬,大家看看農村的殺豬佬,要對付幾百斤的豬,沒有力氣是不行的;所以,《三國演義》形容張飛身長八尺,人高馬大才能對付一頭肥豬啊。

    殺豬有幾個步驟1,用殺豬刀從脖子上捅進胸腔,那麼這就訓練了張飛的臂力;2,給豬後腿拿割個口,用一個鐵釺子捅進去,這也是訓練臂力;3,然後對著那口吹氣,把豬給吹的圓鼓鼓的:

    因為經常吹氣,張飛的眼睛都鼓出來了,所以,《三國演義》形容張飛豹頭環眼,而呂布乾脆罵他環眼賊

    因為經常吹氣,張飛的肺活量很高,中氣很足,居然能喝斷當陽橋;所以,《三國演義》形容聲若巨雷,

    4,然後拿棍子給那使勁敲打;5,最後是泡在開水裡面,刮豬毛。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張飛的武器是丈八矛了;

    殺豬刀也是捅進去的,鐵釺子也是捅進去的,所以張飛的武器是用來捅的,只不過是捅人,丈八矛就是捅的啊

    丈八矛很長,其實就是殺豬的鐵釺子;

    丈八矛可以揮舞,就是敲打脹氣的豬的棍子

    張飛捅個一千頭豬,槍法感人。

    我們看看農村的殺豬佬,不敢說全部,但是大都是人高馬大、目眥盡裂、一臉兇相,其實都是職業病。

    劉備的武功哪來的?

    劉皇叔早年以織蓆販履為業,草鞋哪兒來的?自己編織的,編織是個精細活,標準動作是兩隻手配合,並且扳力大,左右平衡,所以使雙股劍。

    職業病,經常熬夜編鞋,眼睛被油燈燻壞了,動不動流淚。編個一千雙草鞋,雙手上下翻飛癲癇似的,劍法喜人。

    另外劉備拜師過盧植,盧植可是文武雙全,教的是儒家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以上都是民間戲談和個人猜測,具體劉關張的武藝怎麼來的,我們不得而知。

    也許我們現在所認為的武功,跟古代冷兵器戰場的廝殺根本不能混為一談。總之他們後來身經百戰,成為了亂世中的英雄。

    古人云:百戰精兵,精兵都是在戰場上磨練出來的。能在殘酷的冷兵器戰場上存活下來,本身就具備了極其豐富的殺人經驗和技巧。

    故戚繼光在《拳經》裡說:善戰必定藝精,怯敵還是藝淺。還說,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活便手足而已。

    關羽、張飛、劉備都是從鎮壓黃巾軍起家的,手頭上沾滿了黃巾軍的鮮血。能在與農民軍血與火的戰爭中脫穎而出,必然是磨練出了不一般的殺人技巧。

  • 3 # 實說歷史

    女人不問年齡,英雄不問出身,《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意這樣安排關羽、張飛,是為了交代關、張的家庭背景,為凸顯人物性格,和他們的武功沒有很大關係。

    三國中關羽、張飛武功厲害程度。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關羽作為曹操攻打袁紹軍的前鋒,於萬軍之中斬獲敵方大將顏良的首級。

    公元213年劉備西進入蜀,關羽留守荊州。之後曹操派兵意圖攻下荊州,被關羽借持續多日的陰雨天氣,水淹七軍。

    就這些事情來看,關羽不僅武功過人,更具有過人的膽識和戰略能力。

    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取下敵方將領首級,古往今來也難有幾人;借老天之勢為軍中助力,以水勢迎合陰雨擊潰敵方,足見其審時度勢和對戰場分析之深刻。

    再加上曹操一直對關羽賞識有加、孫權也對關羽多加忌憚可知,即使是在天下風起雲湧、英雄輩出之時,關羽也是當時天下難以望其項背的將領。

    比起關羽,張飛的名氣傳說則少了很多色彩,更多的人只知道張飛喝斷長板橋的一腔孤勇。實際上張飛也為劉備的天下基業立下了許多軍功。

    劉備入蜀時趙雲、諸葛亮前去增援,就是張飛攻下江州,打開了益州的豁口;次年接受了張魯投降的曹操派兵攻打劉備時,也是張飛主動迎擊,將張郃大軍引到山道狹窄的瓦口關,請張郃入甕,一舉擊破。可以說作為五虎上將之一的張飛並非德不配位,也是一名智勇雙全的猛將。

    關羽和張飛真的是小生意出家,一個賣棗,一個殺豬嗎?

    關羽賣棗、張飛殺豬,劉備賣草鞋。這好像是人們對桃園三兄弟出身的固有印象。

    實際上,除了劉備早年賣草鞋以外,關羽和張飛的生意人出身,在正史上都沒有得到蓋棺論定的結論。

    正史上只提及了張飛少年時結識劉備,關羽年少犯事離開家鄉流落涿縣與劉備相遇。為什麼羅貫中要對關張二人進行賣棗和殺豬的形象設定呢?

    我們可以在此猜測一二,關羽是山西運城人,離涿縣很遠,亂世流離他鄉而謀得生計,行商的可能性很高。而關羽的出生地運城盛產棗,故安排關羽作為賣棗商販出身。而張飛作為涿縣本地人,對其進行殺豬屠夫的身份,則是為了鞏固對其五大三粗、勇猛無雙的莽夫形象。所以,單純的脫離《三國演義》談關張二人商販出身,是不嚴謹的。

    如何看待兩人武功水平很高這件事。

    羅貫中著作《三國演義》,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英雄如何在亂世得遇明主,謀求功業,我們更多的感受是英雄與時勢的互相影響。

    在《三國演義》裡,英雄一出場便是英雄,而並非像金庸小說中側重普通人如何成為英雄,故而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年少有才還未出山便冠絕天下,呂布一出現已經坐擁溫侯威名。

    在書中有名人無庸才的情況和劉備本身“好結交豪傑”的眼光加持下,我們能更加容易接受張飛和關羽即使作為市井商販也身懷一人能當百萬師的武藝。

    脫開小說來講,從劉關張三人初次結交、擰成一股勢力開始,到關羽和張飛獨自領軍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期間經歷了二十年,關羽和張飛在劉備左右,在天下群雄並起之時、勢單力薄之際,輾轉各所,早已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加上關羽、張飛本身有勇有謀,成為當時的天下名將也是情理之中。

  • 4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演義24名將中,關羽排名第四,張飛排名第六。他們兩人是三國中的萬人敵,然而關羽和張飛的出生並不好,並不是和馬超一樣出生於名門世家,而是出身於寒門。關羽是賣棗的,而張飛是殺豬的,卻有一身“萬夫不當之勇”的武功,他們的絕世武功從哪裡學的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三點原因。

    其一,張飛和關羽都出生於民間,是勤勞樸實的農民,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鍛鍊了自己,強身健體,練就了一身武藝。

    社會下層勞動者是非常辛苦的,如農民種地,張飛殺豬,關羽賣棗等,日積月累,有了一把力氣。古代冷兵器時代,誰的力氣大,誰就有優勢,他們使用非常重的武器,佔很大優勢,能夠克敵制勝。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相遇後,越聊越投機,相約桃園結拜後,各自打造了趁手兵器,如關羽的青龍偃月的重達82斤,張飛的丈八蛇矛應該也很重,劉備的雙股劍可能相對輕點。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置全身鎧甲。

    其二,張飛和關羽在多年征戰中,積累了經驗。

    公元184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後,一同參軍,剿滅黃巾軍。關羽和張飛在和黃進軍的作戰中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戰功積累了作戰經驗。古代戰場,冷兵器時代,傷亡非常大古代戰場,冷兵器時代,傷亡非常大,如果能在殘酷的戰爭中生存下來,他的實力突飛猛進,可以成為一方大將。如關羽和張飛經歷了黃巾軍,討伐董卓,與呂布爭奪徐州,與曹操混戰等戰爭,他們逐步成長為大將。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可以鍛煉出人才。在實踐中學習,是最有用的,是成就最高的。關羽和張飛就是這樣的,他們兩位一沒上過軍校,二沒學過武功,可是在常年的軍事生涯中,鍛鍊了自己,改變了自己,使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軍。

    如馬謖,只知道紙上談兵,在丞相諸葛亮面前說得頭頭是道,儼然一副專家的樣子。他沒有從基層做起,從一開始就是諸葛亮的高階參謀,在南征孟獲之戰中,他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戰略和諸葛亮的不謀而合,深得諸葛亮青睞。然而,在守衛軍事要塞街亭之戰中,沒有聽從經驗豐富的副將王平的合理建議,一意孤行,他失敗了,失敗得很徹底。最終,他為自己的“紙上談兵”買單了,被諸葛亮揮淚斬殺,丟掉了自己的腦袋。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左右推出馬謖於轅門之外,將斬。

    其三,關羽和張飛可能跟隨軍中武功高強的師傅學習武功。

    人剛剛生下來,不可能啥都會,一個人學有所成,應該會有一定的過程。學文需要一個名師,學武也是這樣的。關羽和張飛參軍後,應該會有軍中武功高強的“教頭”當教練,教將士們學習武功。如林沖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他正是憑藉獨步天下的武功才奪得這個“教頭”職位的。而劉關張三人的軍隊中,也可能有如林沖這樣的好教頭,操練軍隊,練習武功。

    總結:雖然關羽剛開始時賣棗的,張飛是屠夫,可是他們在參軍後,酷愛武功,勤加練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取得如此成績,成為三國僅有的萬人敵。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 5 # 無筆

    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裡各種英雄人物,其中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兄弟更是傳奇。我們都知道三人在桃園裡結義,感情比親兄弟更加深厚。關羽張飛這這二人武功更是一代傳奇,為蜀國的建立更是立下巨大的功勞。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為什麼關羽張飛的武功如此厲害,能輕而易舉的戰勝敵軍將領,取下其頭顱?張飛在沒有遇到劉備之前是殺豬的,那麼他又是怎麼會的武功?關羽是買棗的,又為什麼武功更是厲害?

    一、關羽武功之謎

    關羽出身市井,這個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的群雄競相爭鹿更是造就了許多英雄。關羽又叫關雲長也叫關二爺,可想而知後人對其至高的評價。而在打天下之前,關羽他是個買棗的,只是力大無窮。其實民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關羽少時力氣大,有一天溜出去玩的時候,途徑縣衙,見縣衙門口有人在哭。

    於是上前去詢問得知,是老者的女兒背縣衙霸佔,老者無法,才在門口哭泣。聽聞哭訴關羽很生氣,於是提了一把菜刀闖進縣衙,一刀殺了縣老爺,解救了被困女子。後關羽一路逃亡,途徑一條河流。滿身滿臉泥垢,遂洗了一把臉,結果在望向水面,見自己的臉變成了棗紅色。於是關羽臉的顏色由此得來。我們都知道關羽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就這個刀的重量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了的。

    可為何關羽可以拿得起,甚至運用自如呢?關羽是賣棗的,是在他逃亡時買的,這些在都是他用杆子從樹上打下來的。他賣了五六年的棗所以打杆子打了五六年,也就是這樣日夜的練習練就了他的力量。其實關羽的武功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招式,我們都知道學武功要從小聯絡,但是關羽的生活沒有條件讓他專門的系統的去學習武功,但是關羽有著力大無窮的天賦,在逃亡賣棗時又練就一身本領。在打仗時更是英勇,有著一股不怕死的精神。

    他關羽就是關著腳的人,又怎麼能懼怕那些從小生活優越的穿著鞋的大將呢?關羽在後人的心中幾乎近似於神話,但關羽的武功也是從每一次的實戰中,每一次的戰場廝殺中積累起來的,日日積累,月月積累而來的。積累是很重要,但關羽確實也有著過人的武學天賦,和超強的膽識。也就是說關羽的武功不僅僅是通過後天的練習練出來的,我認為關羽的武功與其天賦和經歷都有著密切關係。所以這樣看來後人稱關二爺為武聖他也是當之無愧的了。

    二、張飛武功之謎

    在遇到劉備和關羽之前張飛只是一個殺豬的,也就是屠夫。那麼在後來大大小小的戰鬥中,取敵人頭顱像袋子中取物的張飛又是怎樣來的?其實這也與張飛的職業有很大關係。首先說殺豬就是一個力氣活,必須要力氣。

    殺豬要經歷一系列的步驟,洗,刮毛,吹氣,削皮等一系列程式。而這些工序對殺豬的人有著很高的要求,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練就。張飛的功夫多半也是從殺豬的時候聯絡的。張飛與關羽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功夫都是於市井時練習的。也就是說他們沒有什麼固定的武功招式,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武功套路。有人說關羽的武功在張飛之上,因為關羽有很多一戰成名或者是經典的戰役,可是張飛沒有關羽那麼多。

    這樣的人就認為張飛是不是不如關羽?其實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個人武功的高低,不僅僅侷限於以戰役所得的功勳為標準。而在於這個人對武功的理解和運用,以及對武功的精神的理解。而張飛和關羽我認為並無高低之分,二人首先都是出生於市井,且都對兵器運用自如,都領敵人聞風然後喪了膽。對之後蜀國的建立都立下汗馬功勞。缺一人則功不能成,要不然後人也不能讓這二人比肩呢。都說桃園三兄弟,提起東漢英雄關羽大家也都會想到他的義兄弟張飛,所以這二人是不能夠論高低的。

    由此看來張飛關羽的武功都是在生活中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所歷練出來的,雖沒有什麼招式什麼套路,但也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英雄不是嗎?

  • 6 # 韶華傾夢

    張飛和關羽,雖然一個是殺豬的,一個是賣棗的,但是他們的武藝卻不必那些出生於世家大族的子弟低,甚至是過之不及。而他們之所以能成為萬人敵,有萬夫不擋之勇,原因如下。

    其一,有高人相助。歷史上有很多人,他們無論是武功,軍事才能,亦或者是琴棋書畫,他們的功底都非常精湛。但是,他們中有一大半的人卻名不見經傳,就這樣默默無聞的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而他們之所以名不見經傳,是因為他們沒有做官的心思,他們一心向往自然,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所以他們到處“旅遊”,四海為家。漢末是一個英雄迭出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人才如噴泉般噴灑而出。

    在這種大環境下,有幾個武功高強,卻不聞名天下的高人是很正常的。比如童淵,他肯定武功之高,曾教出了“北地槍王”張繡、西川槍王張任,以及“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不扯上正史)。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關羽和張飛兩人能在機緣巧合之下碰到個一兩個高人,然後從他們的手中學會了一些本事,這也就不奇怪他們武功高強了。

    其二,古人的體魄強壯,天生神力。雖然古人的生活水平比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差,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的體魄就比我們弱。恰恰相反,古人的體魄比現代人的體魄要強壯的多,他們有些人會天生神力,就是力氣要比同齡人大的多。

    所以,關羽和張飛能成為萬人敵,令敵人聞風喪膽,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因為他們的力氣很大,這麼大的力氣提著幾十斤重的武器去和別人對打。如果對方的力氣比他們小,那他們一掄起武器就砸砍過去,敵人根本無法招架的住,而力氣和他們相當的,雙方打得時間久了,手臂也會發麻,這樣一來,也無法戰勝他們了。

    其三,張飛好鬥,關羽好義。張飛是一個屠夫家的兒子,他也繼承了他老爹的手藝,在涿郡賣豬肉為生。但是,張飛有一個缺點——好鬥。因為這個好鬥的缺點,所以他經常會把豬肉放在井中,然後用大石來蓋住,並聲稱能搬的動石頭,豬肉免送。可是,張飛看重的不是豬肉,而是隻要有人搬的動石頭,就代表有資格入張飛的法眼,這樣一來,好鬥的張飛就會和他們切磋上幾招,一來二去的,武藝肯定有所提高。

    而關羽能,我們都知道他在家鄉的時候,因為心有不忿,便殺死了一個惡霸,然後開始逃亡。但是,關羽又是一個心中豪俠仗義,被儒家春秋所薰陶的人。所以,又不能簡單的憑藉關羽殺了人就是壞人。因此,當關羽在逃亡的路上,他會賣棗來維持生活,而在賣棗的輾轉途中,只要是遇到惡人,他就是出手。這樣一來,在不斷的懲戒惡人的途中,他也不斷地增進武藝。

    總而言之,關羽和張飛的武藝剛開始的時候肯定不是很強的,一是因為他們天生神力;二是因為他們後天的不斷練習(比如張飛就是一次比一次強,呂布的手中,從過招五十餘回合到百來回合),才有可能成為萬夫不擋之勇的存在。

  • 7 # 老董談史

    首先說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本來就是一種“誤解”。

    為何這麼說呢?

    張飛殺豬,關羽賣棗,只是《三國演義》中出於故事情節需要而演繹出來的。而且認真看過《三國演義》的也會知道並不是表面看到的這麼簡單。

    關羽賣棗只是因為關羽是河東人(今山西運城解州),而河東特色就是產棗。在那個兵荒馬亂時期,只不過是個營生。而關羽自幼就熟讀兵書,而且拳腳功夫也是很厲害的。

    張飛殺豬,只是個營生而已,他的目的是為了結交天下有志之士,不然就不會把一扇豬肉放到井裡,用磨盤壓住,讓人來取了。可見張飛其志不小。2.再看《三國志》中的有關記載。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有記載“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關於兩個的“萬人敵”的武功從何而來,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中記述:“初,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根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稱關羽“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推定了關羽,張飛兩人“萬人敵”的高超武功。

    相傳關羽23歲的時,即公元183年,殺死了當地的惡霸,從家鄉逃了出來,他能殺死惡霸,並能還能全身而退,肯定需要一定的能耐。而且呂布死後,又得到“赤兔馬”,可謂有萬夫不當之勇。

    張飛,字翼德,比關羽小五歲,幽州涿郡人,即現在的河北保定涿州市人,涿郡地處幽州境內。史書記載:“幽州突騎,冀州強弩,為天下精兵。”意思是指幽州之地的人,多擅長騎術。

    在這個環境中長大,張飛自小習武自然也不稀奇。

  • 8 # 長安視界

    三國演義24名將中,關羽排名第四,張飛排名第六。他們兩人是三國中的萬人敵,然而關羽和張飛的出生並不好,並不是和馬超一樣出生於名門世家,而是出身於寒門。關羽是賣棗的,而張飛是殺豬的,卻有一身“萬夫不當之勇”的武功,他們的絕世武功從哪裡學的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三點原因。

    漢壽亭侯關羽的傳奇一生

    咱先說說關羽的情況,關羽(?-220年),據後人查證,問號應該是公元160年,也就是說關公是公元160年,出生在河東郡解縣,就是今天山西運城,關羽字長生,後改字雲長。

    據史料上記載,關羽的祖父叫關審,字問之,號磐石,據說還是個90後,當然他這個90後比我們現在的90後要早1900年,他是公元90年生,死於公元158卒,活了六十八,史書記載:關審“衝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訓其子。

    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出生的家庭,即便不是書香門第,也是文化世家,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關公夜讀《春秋》的故事,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因為在那個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很難有讀書識字機會的。

    至於關羽從小是否習武,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中國有一句俗話,盛世習文、亂世習武,關羽生長的年代,正值東漢末年,朝廷腐敗、邊疆戰事不斷,關羽的家鄉在山西運城,正好就處在東漢與鮮卑、烏丸的交界處,人們為了不受欺負,自然需要學習武術,以求自保和保護國家。

    從這點分析,關羽從小就可能習武,再從關羽的爺爺來分析,這個老爺子能用易經和春秋教育他的兒子,而且還活了六十八歲來看,在古代,這可以說是很長壽了,如果不強身健體,一定很難活到這個歲數。

    杜甫曾經感嘆,人活七十古來稀,杜甫出生在他們600多年以後,也才活了59歲,從這點分析,關羽的爺爺應該習武。

    而關羽的父親把他說的非常孝順,史書中曾用性至孝來形容他,那麼孝順的一個人,自然是他爹說啥就是啥,老子英雄兒好漢,他爹文武全才,他自然也不會差,可以說關羽是出生在武術世家,自小習文習武,武藝高強自然就不足為奇。最後,還要滲透一個道理,看到的未必真實,真實的未必看到。眾所周知,張飛敬重讀書人,還有書法作品問世。關羽秉燭夜讀,水淹七軍,富有韜略。可見,兩人都曾經受過文化教育,家庭環境是不差的。在戰亂環境下,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讓子弟學文練武,防身備用。因此,兩人很可能之前就有武術技巧和鍛鍊習慣,只不過書上沒有強調而已。那為什麼要用很低賤的職業來給他們貼一個標籤呢?更大的原因可能在於,他們的大哥——劉備劉皇叔也只是販賣草鞋的。大哥尚且職業如此低賤,小弟有必要把地主身份、萬貫家財和過人技能暴露出來嗎?當然越普通越平凡為好,在大哥面前一定要低調。

  • 9 # 歷史總探長

    關羽和張飛的武功高強我們可以從時代背景;國家、社會現狀;個人以及作者四方面考慮。

    首先,就時代背景來說,三國爭霸,天下分分合合,戰火連連,且不說報國殺敵建立戰功,就僅僅是為了活命,百姓們也要習得一些真功夫。況且按常理考慮,時代動盪,匪人必定不少,關羽和張飛為了好好營生對付匪人也必須要有武傍身。

    再從國家、社會現狀考慮,古代王朝都是以戰爭平天下。在兩漢數百年裡,朝廷都很重視“全民習武”,特別是在邊塞這種“國家安全警戒線”存在的地方,更是大力倡導、鼓勵男子學習騎射、搏鬥等軍事技能。對於有一定功夫並願意為國家效力的人,國家會給予很高的待遇,百姓為此更多、更努力地學習功夫。久而久之,在邊塞形成了習武的風氣,按照“走量”式培訓,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武功高強的人,自然加入國家隊伍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從個人來說,據記載,關羽身材高大雄偉,從小同玩伴一起做騎射格鬥的遊戲時就比同齡人略勝一籌。加之後天的訓練與作戰經驗的積累,其實力不斷昇華。

    關二爺在三國演義中是賣棗為生,這自然不需要多麼高強的武藝,後天也沒有機會鍛鍊,但是眾所周知,關二爺腦子裡可有不少東西,區區一介草民又怎麼有機會、有意識去讀書呢,這就像劉備雖然在市井賣草鞋但是卻是皇族一脈的道理一樣,這關二爺的出身可不簡單。

    另外,據說張飛天生神力,而且張飛的營生是什麼?殺豬!張飛魯莽,不會庖丁解牛式的技巧性殺豬,只有一身蠻力。我們都知道骨頭是很難剁的,常人幾刀下去就會手臂痠痛。但是張飛從業多年,雖然自有他的門道但是這一身神力自然是越發強大。老天給的天生神力可不是人人都求得來的,古說“一力降十會”,關羽、張飛二人這天賜神力可就是他們武功高強的理由之一了。

    漢時沒有我們現在的軍事學校可以系統訓練,關羽和張飛兩人是在劉備軍中不斷訓練,最終使一身蠻力有了用武之地。

    我們說有能力未必能為人所知,怎麼關羽、張飛兩人就能從一介草民起家最後平步青雲,留名青史。功名利祿自古至今是人們追逐的物件,他們兩人也不例外。古時以戰爭平天下,要想百姓參軍為國效力必須得有實質性的回報。關張二人心懷萬里,志向又怎會只停留在小小集市。他們積蓄力量,整裝待發,建功立業又怎麼是難事呢。

    最後,從作者角度說。我們瞭解到的關羽和張飛是從《三國演義》中。而《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小說多多少少都會有作者個人的情因素在裡面。我們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出了名的重蜀輕魏,關張兩人受重蜀思想影響,形象更加生動,更加完善,更加驚人印象深刻。

    拋開作者的主觀性寫作,關羽和張飛武功高強不過就是時代、社會動盪而百姓不可獨善其身唯有奮起一博的無奈以及大丈夫志不在眼前的心胸所成就的。

  • 10 # 歲月是一條河流

    古代大多數武將,他們都生於名將世家,比如像李廣這樣的名將,都是將門後人,自幼就在這種環境裡面成長,得到的培養自然就非常好。不過也有一些名將,他們的成長環境好像不是那麼好,卻一樣擁有非常強的武力。比如關羽張飛倆人,他們倆人的出身都不是非常顯貴,關羽是來路不明,張飛則是身世存疑。在演義裡面,張飛是屠戶,關羽販賣棗、豆。這倆人的社會地位應該都沒有那麼高,可他們倆後來都成為了萬人敵,跟著劉備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可張飛關羽他們的這身武藝,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呢?

    在演義裡面,他們倆人一開始出場,就具備了非常強的實力,隨後菜鳥關羽溫酒斬雄,菜鳥張飛上去直接和呂布打了五十多個回合沒有分出勝負。兄弟倆人都有著一個非常精彩的登場表現,他們倆的武功,在三國裡面都是屬於頂尖的水準,倆人的出身與自己的武力有些不相匹配,我認為這就是環境所導致的。

    關羽張飛倆人的社會地位雖然不高,但並不妨礙他們學習武藝。像關羽他本身就是由於在自己的家鄉犯事了,這才逃亡做了商販,可能關羽的名字也是假的。在那個時候,有膽量流亡到別的地方,關羽之前就必然是一個狠角色。

    從關羽的性格來看,他的家世不會非常顯赫,但也不至於非常落魄。再加上他生活在河東地區,這裡在三國時期,也是與匈奴這些外族交界的地方,屬於是北部的邊疆。在這裡還生活著大量的外族,在漢末時候,北部的很多少數民族就已經不斷內遷。 這些民族也會改變地方的風氣,像河東這些地方,常常會出現一些悍勇的名將。這裡民風彪悍,大家喜歡學習武藝也不是什麼問題。關羽自幼就應該是受到當地環境的影響,自己也就練出了一身武藝。

    那麼張飛的情況也差不多,他生活在河北地區,這裡也是邊疆,與外族交界。在漢末時期,像公孫瓚這些軍閥都是在這裡活動,這個地區有著尚武風氣。還駐紮著很多軍隊,尤其是騎兵在這個地區較為常見,因此張飛也就受到環境影響,自己練出了一身武藝。

    張飛的家庭環境應該是要比關羽好一些的。首先張飛這個人是非常尊重士人的,他對這些士族出身的人非常好,反而是對自己的屬下不是那麼尊重,動輒打罵,他也因此被手下給殺掉。張飛這就是典型的富貴病,自己從小習慣了這些僕人為自己服務,自然就不會拿這些手下當回事。

    以張飛的家庭條件,應該有能力花錢來請老師教授自己武藝了。他可能還有點文化,因此像龐統這樣的人才,他能看出這些人的不凡。至於他怎樣淪落為屠戶,就不得而知了。

    總得來說,關羽張飛倆人的武藝是受到環境的影響。當然,像那個時代社會動盪不安,東漢與外部的匈奴、羌這些民族連年交戰,邊疆地區不得安定。人們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必然要有著一身好的武藝,才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況且秦漢時期,民間尚武風氣盛行,很多人都非常崇尚以軍功入仕,這些人練出一些好的武藝也很正常。況且三國裡面像呂布,趙雲這些武力非常厲害的名將,他們的出身也沒有那麼高貴。更多出身高貴的人,反而勇武是不如他們強的,像顏良這樣的將門世家,最終還是死在關羽手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妝零售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