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七月975
-
2 # 空白三水
本人是農村的孩子,自己感覺最苦的農活,是給莊稼打農藥,應該是玉米,玉米長到一米左右需要打‘縮節胺’的農藥,讓玉米不在生長秸稈,多產穗有更好的收成,那時候天氣正是最熱的時候,沒有一點風,而且爸媽告訴最熱的時候莊家容易吸收水分,大中午有八九畝地,用水桶提水,手工的噴霧器背在背上,一壺一壺的打藥,真的很累,又熱又渴又累,當時的心情真心不願意在幹了,等到有了收成的時候心情那是美美噠,在等到玉米賣了換錢,那心裡更是美美噠,
-
3 # 髒兮兮l
小時候下地幹農活,印象最深的是掰玉米,太陽很大,天氣很熱,還要穿著長褲長衫,因為玉米的葉子澀澀的拉到面板特別難受,曬的頭暈目眩。最恐怖的是我怕蟲子,到現在一直都是,但玉米上很容易有蟲子,一看到蟲子就有要暈倒的怕
-
4 # 宅喵追劇
最辛苦的農活,看到這幾個字,往事都浮現在眼前。從小在農村長大,我從十歲開始插秧,收水稻,除草,挖紅薯,掰玉米,收小麥等等,能做的農活,幾乎都做過了。那些年,也並不覺得有多辛苦,因為,覺得比較母親的辛勞,這一切都算不了什麼。現在回首往事,也有幾分佩服自己。如果真要選最辛苦的,我覺得可能是收水稻吧。
那時候,還沒有收割機,收水稻全靠人工。每年八月下旬,重慶是最炎熱的時節,也是收水稻的日子。家裡的水稻,我和母親兩人,要收半個月才能收完。還記得第一次下水田割水稻,矮矮的我,一下去就“淹沒”在了稻子裡,稻子比我高了好多。我用鐮刀一把把割下水稻,媽媽接過我割好的稻子,將稻子用力地在打板上敲打,把穀子一粒粒地敲打下來。一把水稻,要敲七八次,才能基本全部脫落。那時候,有一些勞動力,到了季節,會專門給別人收水稻,一天辛苦下來,大概三十到五十塊。現在早已不用手動收水稻,再也見不到打板,鬥等等收水稻的工具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犁田,播種,插秧,施肥,收割,曬乾,到脫殼成米,這每一步都很辛苦,所以,更要懂得珍惜。
-
5 # 駿景農業
我幹過最辛苦的農活,那就應該是我們專業在畢業時候的上山實習了。因為我是城裡孩子,在選擇這個專業之前,基本沒有幹過農活。
這是每一名學生都必須參加的,我也沒有例外,長達兩個月,中間我只因為崴腳,請過了半天假。
我們是園藝專業的果樹方向,是這個專業所有方向裡最累的,我們提幹,修剪,栽苗,搬盆,撤草莓棚膜,還有外出實習,早上七點集合,晚上九點才回學校,當時那個狀態就是,“上車就睡,下車看樹。”
當年,我們每組都拿著一米多長的鋸,上山鋸樹,初期是提幹,所以大家在站在地上還都夠得著,後來要修剪果樹了,即使是現在兩三米高的果樹,也是需要上梯子的,一手修枝剪,一手是鋸,腳下的梯子在有點軟軟的有機肥(糞)裡,特別不穩,幸虧有小夥伴們相互支撐。
有的時候剪山楂樹,刺扎的我是真疼。
後來開始栽一些已經嫁接好的苗子,大家就圍著土堆,找塊磚頭一坐,一栽就是一下午。
和草莓有關係的活,就自然會有草莓吃,對,之前還發過蘋果,而且,和大家一起,就感覺不是那麼累了,這和一個人幹活真的不一樣,這兩個月,我會一直記在心裡,這是使我真正愛上農業的,非常重要的時光!
駿景——裡脊
-
6 # 歲溯流年
生活在南方地區,也自小在農村長大,家鄉種植的主要作物基本上都是水稻,除了水稻之外,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作物,比如大豆,棉花,油菜等等。
印象中最深刻的事就是“雙搶”時節,那個時候,都是雙季稻,一年二季收成,“雙搶”,顧名思義,既要忙著完成地裡一季稻的收割,晾曬,打揚;又要忙著二季稻的犁田,扯秧,蒔田等等,反正事兒一大堆!
八幾年,農機很少,價格又高,家裡又捨不得請人,基本上都是早起晚睡地趕。。。。。。
早上水田的有不少的螞蟥,吸血都吸成了“胖子”,還一種叫泥蛆的,偶爾咬上了,痛得要命,每年這二樣可惡的東西都會把你小腿弄得到處是傷;
到了中午,感覺太陽特別毒,真正的辣眼睛,拚命地喝井水,身上衣服更是大片大片的鹽漬;
晚上,還得肩挑稻穀,肩頭的皮肉都是紅腫的,小孩力氣小,就用小水桶擔。
一個雙搶下來,上氣不接下氣,人會黑一圈,也會瘦一圈,真正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現在這些都成為了兒時的記憶,同時也成為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人生體驗!
-
7 # 枯木逢春170335803
最辛苦的農活有天種:第一,七八月份收稻穀,南方種兩季稻穀,要搶收,搶種,俗稱“雙搶”,所以比較辛苦;第二,是給玉米施最後一次肥,在農村施肥一般是自家農家肥,最後施玉米肥是五六月天氣,玉米長得又高了,葉片比較蟄人,擔著農家肥去施,玉來葉片也粘著糞便,弄得人臉上,身上都是,施完玉來肥回家洗澡後身上還有很大的臭味。
-
8 # 玉樂家
夏天去地裡摘辣椒,又辣又熱,那滋味一輩子記憶猶新。
老家在豫西南的一個小鎮上,90年代尚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種辣椒成了當地人致富的重要手段。每年春天,人們就開始培育辣苗,然後移植到地裡。大約在七八月份的時候,第一波辣椒就成熟了。成熟的朝天椒在熱氣騰騰的地裡,像碧波上燃燒的火把,一簇一簇的舉著。
夏季雨多,熟了的辣椒在雨水的洗禮下特別惹眼。說一個不怕大家嘲笑的當地不良風氣,因為當時大家普遍不富裕,種植價格較高的辣椒在當時是很多人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一些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家,會半夜偷摘別人的辣椒,十分可惡。所以,長紅了的辣椒必須趕快摘回家,或者直接賣掉,或者曬乾再出售。總之,一定要收回自己家裡才放心。
七月份的天氣,正是豔陽高照的伏天。放了暑假在家,除了寫暑假作業,看電視,幫家裡幹農活也是少不了的。父親母親大約清晨四五點就起床,趁著涼爽先到地裡去摘辣椒了。作為孩子,可以睡一會懶覺,但條件是趕在父母幹活回來把早飯做好。
一般八點中左右,父母就會抗著一袋子辣椒回來吃飯了。所以,七點左右就我就要起床準備早飯。做早飯並不輕鬆的活,不光是一家人的飯菜,還要給豬、雞、鵝等牲口準備吃的。家裡當時用的還是燒柴的地鍋,要燒一大鍋水,燒開至少要半小時。因為除了做飯的用水外,還要灌滿一大一小兩個熱水瓶,加上給牲口和(huo)食兒的部分。煙熏火燎,汗流浹背,做完也是又熱又累的。不過想想,和吃過飯到地裡摘辣椒受的那一份罪相比,已經輕鬆很多了。
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和下午兩點到七點,這兩個時段去摘辣椒,我也是要參加的。母親通常會給準備一個小盆子,告訴我摘滿幾盆之後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上午的氣溫是慢慢上升的,幹活的過程也就會越幹越熱。為了少被太陽炙烤,我就儘可能地加快速度。但是速度快了有個問題,特別容易揪斷辣椒。新鮮的紅色辣椒汁很快順著我稚嫩的面板暈開,慢慢從毛孔滲到肉中,灼燒火辣的痛感也一點點放大。不一會兒身上就開始冒汗了,加上太陽的溫度,就疼得受不了了。額頭臉上的汗珠流下來的時候,想用手去擦,結果擦完之後,臉上也開始火燒火燎一般。
這時候,我就會跟父母訴苦,說太辣了,我要去河邊洗洗。然後,以飛快的速度跑到地頭的小河溝旁,瘋狂地洗呀洗呀!還算清涼的河水只能短暫減輕辣椒帶來的痛感,所以要想覺得不辣就得一直泡在水裡。
不過,去太久,父母是會叫的。他們連哄帶騙,說,看到前面那棵野莧菜沒,摘到那兒我們就回去。我又鼓起幹勁,忍著辣椒的灼痛,繼續埋頭摘起來了。
沒有父母是不心疼孩子的,但窮苦的農村家庭主要的收入全來自土地,不勞作如何維持生活呢。父母要求幹農活,除了幫他們分擔之外,還是希望在勞動中鍛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意志,讓我們知道做農民有多辛苦,激勵我們好好讀書跳出農門。
如今回想起摘辣椒的童年往事,仍舊忘不了那種痛苦的滋味,但我更感激這些年來父母供我讀書所付出的一切。他們一生辛苦勞作,老來卻疾病纏身,無福消受現在我能給與他們的好生活,心底時時湧現著無法消弭的遺憾。
-
9 # 來自外太空的一顆星
謝謝邀請。小時候去同學家玩,她家旁邊有片玉米地,看到了就想掰幾個玉米棒子吃。七月中旬的中午,我和我的小夥伴在地裡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臉上身上都是玉米上的鬚鬚,特別扎,然後掰了兩個最大但依然沒熟的玉米回同學家了。這是我做過的最辛苦的農活。家裡沒地,幹農活的機會不多。
回覆列表
就是大熱天的在地裡除草,那是熱的很啊,關鍵是自已也聽話,媽媽不說話讓走我就不走。直到幹活幹完了,媽媽什麼時候回去我也在回去。那時候八九歲吧,只要不是重活我都幹過。打藥,施肥。都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