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紅樓夢》有沒有值得批判的內容呢?
6
回覆列表
  • 1 # 慎獨132757719

    從我第一次開始讀《紅樓夢》,就沒有聽說過此書有什麼缺點的評論,倒不是人云亦云,要說年輕的時候對這部經典名著有點膜拜程度,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紀閱歷的增加和累積,有了自己對於社會基本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於這部小說可以說是更加的推崇,更不要說什麼缺點了,實在是看不出此書有什麼缺點,或者這麼說吧,如果說要從這部書中找缺點就必須全面的讀懂這部書才可以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和認知,可以這麼說,現如今讀過此書和現在的紅學會的各位大師都沒有一個人敢說他讀懂了《紅樓夢》,那就更不要提什麼《紅樓夢》這部書的缺點了,我不是大師,就是一般的讀者,大師都沒有看出什麼缺點,我能又算什麼呢?這不是妄自菲薄。

  • 2 # 溯路之行2

    紅樓夢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魯迅先生曾說:悲涼之霧,遍及華林。然,呼吸領會者,獨寶玉而已。在書中,既有對封建統治的抨擊、也有對社會、市井的刻畫;既有對人性善惡的剖析、又有較高造詣的詩詞歌賦對聯;還有對路子的中醫、藥知識,等等。其中,不僅暢敘了千紅一哭的哲理、同時,且引領了萬豔同悲的思考。當然,我們不能以現在的三觀去衡量曾經的過往。尤其是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她畢竟是中國文學寶庫裡的瑰寶之一。

  • 3 # 浪漫秋季a

    主要人物的年紀有些模糊 比如黛玉進賈府好像六歲 但看錶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卻比較成熟 而襲人幾個丫頭能挑出來照顧小主子 年紀最少也在十二歲 幾年下來小主子都十五六歲了 而他們好像長不大也是十五六歲 還有巧姐 劉姥姥進大觀園時還抱在鳳姐懷裡 賈府炒家時候的時候她最少也有十歲左右 也長的太快了吧 當然這也和紅樓夢成書歷時十餘年 多次修改有關係 沒有刊印前都是手抄本 多次抄寫中有出入也在所難免

  • 4 # 萍風竹雨123

    紅樓夢單看某一細節,某些字句非常富有內涵,能讓人腦洞大開,讓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解讀,因而養活了許多紅學專家。但整體看來,卻是很有些讓人迷惑的或者不連慣的地方。

    一,有些人寫著寫著寫丟了,如黛玉房中的“春纖”,她在書中出現了兩回,一次是清虛觀打譙中出現了,一次是 晴雯為黛玉送錦帕時出現了。如,寶玉身邊的媚人,只在第五回出現一次,下文再沒有交代。

    二,有些地方交代不清。如賈母將身邊的大丫頭珍珠給了寶玉,被寶玉改名為襲人。但後來又在賈母丫頭行列裡出現了珍珠這個名字。如黛玉身邊的丫鬟紫鵑,她應該原名鸚哥的,可後來不知怎麼就變成紫鵑了。

    三,性格的前後不一致。如黛玉初進賈府時明明小心謹慎的很,時時小心,處處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但後來卻表現得尖酸刻薄,任性傲嬌。薛寶釵也是一樣,一開始介紹她隨分從時,藏愚守拙,可是卻表現得時時賣弄學問,行止不知分寸等

    書中還有一些其他呼應不了,或銜接不上的地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找一找。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缺憾?這可能是作者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過程中受其他人影響而導致的

  • 5 # 紅樓解夢人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古人有“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之嘆,魯迅,胡適,蔡元培,毛澤東,周汝昌,劉心武等痴迷研究者可列長長名單,其歷史影響獨一無二。可惜《紅樓夢》如斷臂維納斯,不足在於以下幾點:一,只有前八十回,後四十回迷失,讓我們無法看到賈府結局和寶玉以及大觀園眾女兒的命運。正因如此,續書之人很多,高鄂水平較高,但結局設計也只能算前後矛盾,違背原意。文字功夫更是雲泥之別。二,儘管作者“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耗盡心血,但文不對題還是有。如秦可卿死封龍禁衛,原文批註是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三,寶玉,黛玉年齡成謎,前文年幼,寫到後來似乎成年,詩詞歌賦水平老道,超凡脫俗。也決非孩童所為。四,秦可卿的身份設定令人困惑。一個抱養於養生堂的女孩,成為堂堂賈府的孫媳,且是幾代單傳。行事說話人人稱道,老祖宗誇獎,臨死前託夢鳳姐所慮大事,寶玉午休時臥房超豪華擺設。得的奇怪的病,死後出喪的風光。但這些只能說是白璧微瑕,絲毫掩蓋了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 6 # 狐狸晨曦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菁華和集大成者,作為文學作品的,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一定要說它的不足和遺憾,不在於小說本身,而在於它的作者曹雪芹。不在於曹雪芹自身,而在於曹雪芹著書時所處的時代。

    如果說《紅樓夢》有侷限和不足,那就是曹雪芹曹公這樣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算得上古往今來第一流的人物,卻只能用畢生的心力,去寫這樣一本關於幻滅和失敗的書。雖然是一本不管讀過它的人怎麼高估,終究會發現還是低估了的小說。

    帝王將相們生前功業再大,在宏觀的歷史和文明視角,不過是時代的浪花;

    但曹雪芹和《紅樓夢》是無可取代的,即使在文明這個層面的視角下,也是熠熠生輝的。

    然而,終究也只是一部書啊!

    根據現代“紅學家”考證,曹雪芹大致生於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逝世於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

    同樣一個地球,同樣一個世界,東天那顆叫“曹雪芹”的巨星,如此孤獨和黯淡。

    而同樣是在文明的視角下,“雲和山的彼端”,西方世界的“人類之子們”正在交相輝映,開啟一個人類歷史的新時代。

    威廉·莎士比亞,生於1564年,逝世於1616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威尼斯商人》,

    托馬斯·霍布斯,生於1588年,逝世于于1679年;機械唯物論,國家起源說,

    勒內·笛卡爾,生於1596年,逝世于于1650年;近代哲學,解析幾何,

    約翰·洛克,生於1632年,逝世於1704年;《論寬容》 《政府論》 《人類理解論》,

    艾薩克·牛頓,生於1643年,逝世於1727年;萬有引力,三大定律,微積分,

    查理·路易·孟德斯鳩,生於1689年,逝世於1755年,《論法的精神》,三權分立學說,

    伏爾泰:生於1694年,逝世於1778年,《哲學通訊》《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形而上學論》

    本傑明·富蘭克林,生於1706年,逝世於1790年,電荷守恆定律,《美國憲法》,

    讓·雅克·盧梭,生於1712年,逝世於1778年;《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

    亞當·斯密:生於1723年,逝世於1790年,《國富論》,古典經濟學,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1724年,逝世於1804年,古典理性哲學,

    托馬斯·傑斐遜,生於1743年,逝世於1826年;《獨立宣言》,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生於1770年,逝世於1827年,九部交響曲,交響樂之王,

    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羅蒙諾索夫,生於1771年,逝世於1765年,熱能第二定律、化學質量守恆定律,

    ……

    這是中國文學之大幸,亦是中華文明之大不幸。未來百年是沉淪與屈辱,皆發端於此。

    看到和曹雪芹同時代這些人類文明史巨星的名字,再讀《紅樓夢》那篇“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淒涼何止十倍!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篷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 7 # 半瓣花上閱乾坤

    個人覺得,《紅樓夢》最大的缺點,就是它裡面的讖語。

    讖語也即對於結局的暗示,由於詩詞本身含義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讓人模稜兩可,所以即使曹雪芹寫了結局也跟沒寫一樣,因為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而進行解讀,這也導致很多人解讀《紅樓夢》的時候牽強附會,把自己的一孔之見強加於《紅樓夢》,非說《紅樓夢》影射什麼朝廷大事。這真是對於《紅樓夢》的褻瀆啊!好好的東西,你非要給人家解讀一個令人驚恐的答案,這跟羅胖子販賣焦慮也沒什麼兩樣。更可恥的是,這些人還打著專業學術的名義,誤人子弟。完全帶歪瞭解讀《紅樓夢》的方向。讖緯這玩意兒本身就是屬於封建迷信的東西,已經被唾棄很多年了。但《紅樓夢》依舊拿來使用,並且運用得爐火純青,用得太多,讓人處處生疑,步步驚心,這就是它最大的問題。

    命運,不在虛無縹緲的暗示裡,而在一步一個腳印的行動裡。

  • 8 # 夢歸秦淮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最高峰,俗話說“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自誕生以來,影響經代不衰,大量的文人、藝術家甚至是政治家都非常喜歡讀,甚至在封建社會還作為禁書,被封建社會禁止流傳。《紅樓夢》也影響了近代和現代的大量作家,如張愛玲談到讀《紅樓夢》第81回“佔旺相四美釣游魚”時,評價其“天日無光,百般無味”,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便得出不是曹公之筆,憤怒的說:“《紅樓夢》未完還不要緊,壞在狗尾續貂成了附骨之蛆”。

    《紅樓夢》以其高超的文學藝術構思,催生了一大批研究者,近現代著名的紅學家有:魯迅、胡適、張愛玲、蔡元培、毛澤東、周汝昌、劉心武等,其歷史影響獨一無二,形成了所謂的紅學。

    說到紅樓夢的缺點,除了後40回的作者不是曹公外,還存在很多語焉不詳的地方。比如:主要人物的年齡問題,寶玉、黛玉、薛都寶釵等人的年齡太小,詩詞歌賦水平老道,超凡脫俗,也決非孩童所為。還有秦可卿的身份成謎,一個養生堂保養的女嬰怎麼能夠成為像賈家這樣的豪門貴族呢?且據書中描寫,賈府的人對秦可卿的都是誇獎之詞,但是實際上據作者的暗示,秦可卿與其公公賈珍之間是存在非正常男女關係,關於這一點,賈府上下都是諱莫如深。秦可卿臨死前託夢鳳姐所慮大事,寶玉在其房間午休時臥房超豪華擺設,生的病也沒有名稱,但是死後出喪卻非常的風光。

    《紅樓夢》存在的缺點也可能是作者為了避諱真實的事情而有意為之,即使存在這些瑕疵,但也絲毫掩蓋了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 9 # 仲光瑞

    紅樓夢沒有缺點,從性上來看紅樓夢小說把異性之前或同性之間的性闡述的非常好。張愛玲說過一句,三恨紅樓未完。年輕的時候會覺的紅樓夢最後沒有曹公的後四十篇,是個遺憾。但經歷了人生的千山萬水,才領悟到紅樓夢的藝術感。畢竟曾經年少強制要求太多的事物非黑即白,直到現在才明白只有向世界上的殘缺不全所妥協,人生真正的完美才會降臨。紅樓如此,人生如此。最後結局不過都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