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雪夢不逝

    說起李廣迷路自殺,不得不說“漠北之戰”。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5萬騎兵和數萬步兵,外加輜重部隊,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找單于主力,以求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掃除匈奴之患。此時李廣年過六旬,經過多次向漢武帝請戰,漢武帝念老將軍報國心切,封李廣為前將軍,分在了衛青這一路隨軍出發。臨行前,還特意囑咐衛青,言道“李廣有點老了,不能讓他單獨面對單于,恐怕會失去機會,以至功敗垂成。”

    “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史記李將軍列傳

    衛青當然記住了武帝的話,於是令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合兵,共同承擔側翼掩護進攻任務,最後和衛青到預定地點會師。李廣很是生氣,他想直面單于主力,卻給了個側翼掩護進攻的任務。但是沒辦法,畢竟衛青才是主帥,官大一級壓死人,李廣和趙食其只得奉命而去。結果,衛青果然遭遇單于主力,衛青大獲全勝,斬敵一萬九千人,只剩下伊稚斜單于狼狽逃竄,衛青又追擊二百里,沒有發現單于方才回師,而霍去病更是勇猛,此役斬敵七萬餘人,匈奴左右賢王精銳損失殆盡。霍去病追擊匈奴殘餘部隊,登上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勝而還。

    李廣就倒黴了,和趙食其一起行軍居然迷路了,會師肯定不行了,走到最後竟然巧遇了回師的衛青部隊。衛青責問李廣的部屬,要帶他們回去受審,李廣呢,作為將軍豈能讓屬下領罪呢。李廣甘願領罪,但是不願面對刀筆小吏的審問,於是飛將軍李廣自刎了,將士們無不淚流滿面。

    為什麼李廣會迷路,而霍去病衛青不會迷路呢?我認為可能有這幾點原因。

    一、李廣趙食其部隊沒有合適的嚮導,李廣趙食其首次深入漠北,而衛青霍去病常年出擊匈奴,深入敵後,他們的屬下人才濟濟,還有他們自己,都對匈奴地形比較熟知。

    二、李廣年過六十,確實老邁昏聵了,沒有完全按照嚮導的行軍路線走,迷路很正常。

    三、衛青的計謀,李廣欲參與漠北之戰建立軍功,企圖染指衛青、霍去病的軍事話語權。自李廣死後,李氏一門和衛氏一門的矛盾也越來越大,後來霍去病射殺了李廣之子李敢,雙方矛盾徹底激化。

    四、漢武帝欲除李廣,漢武帝在出發前讓衛青不要重用李廣,此間是否有深意呢?史書並無這方面記載。

  • 2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迷路說並不成立。

    根據史記記載,司馬遷對衛青的迷路說表示懷疑,因此司馬遷沒有寫“失道“,而是“或失道“。“軍亡導“,有人居然解釋成嚮導跑了,這種解釋有著明顯的語法錯誤,只有解釋為軍隊沒有嚮導,句子才通順,並且語法正確。

    嚮導應該是衛青分配給各軍,然而衛青把抓住的俘虜都帶走了,所以李廣的部隊沒有嚮導。衛青的目的明確,不讓李廣參與捉拿單于的戰鬥。可惜他的信心過頭了,沒有李廣指揮,他損失士馬十萬,只斬首匈奴不到2萬。定襄之戰,衛青用只損失3千人的蘇建頂罪,抹去了損失士馬十餘萬的罪名。這次,他故伎重演,再次找替罪羊。公孫敖是他死黨,所以選擇了李廣。威逼利誘之下,結果把李廣逼死了。

    李廣的族弟是丞相李蔡,哥哥死的冤,李蔡自然會調查,結果李蔡也被逼死了。李廣的兒子李敢是大漢第一勇將,漠北之戰的首功,得到武帝賞識和破格重用,大紅人,衛青不能硬抗,用了一石二鳥之計,然後霍去病中計暗殺李敢,不久霍去病也蹊蹺地死了。 沒有了李廣,霍去病,李敢,那麼衛青是不是重新被啟用呢,沒有。武帝怎麼還會再用他! 衛青逼死李廣這一連串事件,連北宋的奸臣潘美也甘拜下風

  • 3 # 減水書生

    李廣一生於匈奴交戰70餘次,雖屢屢破敵、令匈奴膽寒,但殺傷相抵,一直未能封侯。其從弟李蔡雖然聲望不及李廣,但不僅封侯而且位至三公。甚至李廣的部下,才能不及中人者,亦在屢次征伐匈奴中建功而封侯。對於封侯一事,李廣一直耿耿於懷。李廣屢次請命參與征伐匈奴的大戰,其既有為國建功的考慮,但主要是想建功封侯祛除這一心病。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戰,李廣好不容易徵得漢武帝劉徹的同意,能夠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兵,為前將軍。李廣參戰的目的就是要建功封侯。

    可是,天不與人。武帝認為李廣年歲太大,可能難以直面匈奴對敵。更關鍵的是認為李廣運氣太差,對敵匈奴可能會導致大戰失利。所以,劉徹私下叮囑大將軍衛青不要讓李廣單獨與匈奴單于接站。

    大將軍衛青這些武帝新啟用的將領,與李廣這些老將軍本就異心異德,就是認為李廣不是自己人。所以,衛青也願意把直擊匈奴、建立功勳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將領。所以,免去李廣前將軍的之位,安排他與右將軍趙食其迂迴行軍,使其失去與單于接戰的機會。

    武帝與衛青上下協作的結果,就是李廣難以同匈奴單于接戰。加之李廣一向的運氣不好,漠北迷路,連匈奴的影子都沒見到。

    李廣自殺的原因:

    一是對衛青不滿,認為衛青故意壓制他,免去其前將軍的職位,使其無法與匈奴接站。二是對命運不滿,自己征戰有年,不是沒有建功的機會;能力出眾,號位飛將軍,令單于側目;年過六十,好不容易徵得此次機會,而且單于就在眼前,卻無法建功封。

    三是不願面對刀筆之吏,漢承秦法,大軍遲滯當斬,即便有武帝的恩庇,也難免再次被免為庶人。

    所以,引刀自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如是而已,可能真得就是命運不公吧。

    至於驃騎將軍霍去病,《史記》中的一句概括可能最為恰當: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

    霍去病能夠建立如此大的功勳,一是有武帝的特殊關照、有衛青的裙帶蔭庇,這種政治資源是李廣所不能及的;二是霍去病確實有敢打敢拼的勇氣和能力,加之漢之伐匈奴正趕上大牛市,就適合霍去病這種滿倉加槓桿的操作;三是霍去病所率之兵馬皆強於諸將,“所將常選”,無論是所轄幕府還是所率精兵,皆是精中選精,遇到匈奴當真就所向披靡了;四是霍去病真是運氣太好了,“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就沒有遇到過李廣那種悲催的遭遇。

    至於迷路的問題,除了是否有得力嚮導外,關鍵是運氣的因素。茫茫漠北,誰都可能迷路,沒準連匈奴單于都可能迷路,但迷路的結果就天差之別了。李廣、張騫等人迷路,結果貽誤了戰機,這就是罪。而霍去病可能也迷路過,但誤打誤撞,殺進匈奴老家了,一群老弱病殘的匈奴貴族就在前面,連單于的爺爺都在裡面,那結果就是以石擊軟、大殺四方,然後回家立功。

    武帝中後期,漢帝國已經形成了對匈奴的全面壓制,李陵一支5000人隊伍都能跟匈奴十幾萬大軍硬碰硬且不吃虧,所以說不用什麼飛將軍,就是一個白痴帶著強大的漢朝軍隊,都能在匈奴草原隨便搶掠一番。這個時候,李廣還不能建功封侯,氣都要氣死了。怪就怪命運無常吧。

  • 4 # 疙瘩姜1

    在公司也一樣,做的事越多,出的差錯也多。

    再加上多是防守為主。也沒有幾次經典戰役,所以沒能封侯。

    幾十年如一日鎮守邊疆,功勞苦勞,化作老淚流。

    噴李廣的良心何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剃光頭是一種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