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酒和橘

    兩個月能臨到這種地步,看得出來功力很深厚啊。不過,就風格來說細節上還是要多留意一下,氣息上還差一點高古,簡單來說寫的有點偏現代了,在字勢和空間細節上還有待推敲。如“宣”字的欹側,左邊讓白多一點。

    就學書來說,我的觀點是深入——再深入——出帖的一個過程。

    可以嘗試去臨習鍾繇其他的楷書字帖,鍾繇諸如墓田丙舍帖,還示帖,力命帖,薦季直表。體會其中的用筆意趣,強化空間布白意識。

    學書不易,正如蘇東坡所言:大字難以結密,小字難以闊綽。

  • 2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666

    有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兩個月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很不錯了,說明你是個有心人,願意並且能夠下苦功,堅持下去,你還會有很大的進步。

    學習書法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學習書法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決心,有很多書友練習書法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只有幾天的熱度,然後就放棄了,結果可想而知。

    學習書法貴在精而不在多,有的書友每天練或寫很多的字,總是感覺寫不好,沒進步,很苦惱,其實,每天堅持用碎片化時間能反覆練習10個字足矣,要求是能夠練到跟帖子非常像,這是一個非常有成就感的方法,會讓你的信心越來越強。

    學習書法要選好字帖,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帖堅持臨摹直到能夠達到背臨通帖的境界,最好不要反覆換帖,有的書友今天學歐,明天學趙,後天又學顏,結果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一體也學不好。所謂背臨通帖,而不是僅能背臨整套字帖上的某幾個字。背完之後,跟原帖比對,發現跟原帖不一樣的,就是沒完全學會背臨,把沒掌握的字從頭再來,直到完全臨會,背臨熟練。

    這就是我的一知半解,如有不足之處希望同仁們批評指正,非常感謝。

  • 3 # 墨客田

    很不錯。筆劃好於結構。可以暫時換同期另外類似的貼練,這樣對你掌握結構進步更快。其實練字和做人做事都是同一個道理,不可能一步一程一段到位,都有一個迴圈進步的過程。迴圈練貼的好處是你每次進入下一個迴圈再次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新發現和新長進。這是我的一點練貼小心得。

  • 4 # 千千千里馬

    我從你的最後一行落款看,筆法大體與正文臨摹差不多,這說明你學習書法也不是從零基礎開始的了。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學習書法的青少年和老年人,他們臨摹的還真不錯,但是,一看落款的字,與正文差距較大,這就說明書法基礎不是太好。

    《宣示表》是書法史上第一個成熟的楷書,也被稱為楷書“鼻祖”,是王羲之像我們今天學習《蘭亭序》一樣崇拜的一個書法經典,至今也是小楷書法的經典範本。

    既然我們有一定的書法基礎了,就要百尺竿頭更上一層,在書法的技法上有更高的追求,才能把書法學得更好。

    儘管你的臨摹很不錯了,這是我們按照“寫字”的標準來衡量的。寫字的要求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能夠把寫的端端正正,漂漂亮亮,乾乾淨淨就是好字了,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如果我們停留在表面的端端正正漂漂亮亮,那就不會有書法的藝術性可言了。

    書法的藝術性在哪呢?就在精彩的筆法起筆、行筆、收筆之中和結體的避讓穿插的曼妙變化之中。

    歷史上的館閣體書法,之所以不是書法藝術,不是因為這些書法不具備筆法結構,而是筆法結構過於統一單調,所以,表面看起來當然就只有端端正正漂漂亮亮的樣子了。

    書法藝術就不是這樣了,它的學法也不是僅僅為了端端正正漂漂亮亮,而是點畫之間深藏藝術之情懷,結構之中蘊含無數情懷,所以,才有書法藝術可言。

    《宣示表》歷來被認為是小楷中的CROWN,臨摹這個字帖本身,就是學習書法藝術的精華,所以必須學好它。

    我看了你是臨摹,感覺你的書法學習套路,還不屬於對筆法有嚴密推敲的那種學法。所以,很多筆法基本上停留在表面,沒有對筆法有深入的理解。

    不管筆畫是一個點還是一個橫。筆法的結構都是由起筆、行筆、收筆組成的,這是一個鐵律。因為,無論楷書、行書、草書還是篆書、隸書,所有書法的筆法必須有明確的筆法結構即起筆、行筆、收筆。這是書法基礎的基礎。書法的第一課就是學好這個基礎。

    由於你的字太小,我們無法作圖對比原帖,但是,我看了你的用筆,問題是筆法不夠“圓渾”,所謂的“圓渾”就是要把“起筆、行筆、收筆”天衣無縫地表現出來,而你的很多筆畫,感覺有起筆、行筆、收筆互相脫節的情況。

    這就需要我們臨帖的時候,把字帖上的筆法要看清楚。

    首先起筆要看清楚起筆的空間位置,行筆要看清楚行筆的角度方向,收筆要看清楚的藏鋒還是露鋒。

    如果長期這樣訓練自己的眼睛,我們對任何筆法都會一目瞭然的。只是,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書法學習,並不是這樣分析筆畫的。

    只有把筆畫分析準確了,才會把筆法學到手,也才會有精彩的書法基礎。

    按照筆法結構分析,也叫筆法、筆意和筆勢分析法。只有筆法、筆意和筆勢正確,筆法才會精彩,這是無數書法實踐證明了的。

    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他們學習書法的筆法,第一個筆畫的動作,起筆就沒有看清楚,這就會影響我們把這個字寫好,也影響我們對字帖的閱讀理解。

    怎麼辦?最好下筆之前首先比劃比劃,起筆是怎麼起筆的,行筆有沒有提按,收筆是藏鋒還是露鋒?

    所有的筆畫都是這個套路的分析,習慣了非常簡單方便還容易發現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訓練自己的這個觀察能力。

    如果長期對如何起筆如何行筆如何收筆似是而非,那麼我們學習書法的能力,欣賞書法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的,要提高書法學習能力,那就是一句空話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現在可以重新按照分析筆法的方法來學習書法。

    不妨你自己考考你,你到底真的發現自己臨摹的書法的每一個筆畫我真的看懂了,看準確了嗎?

    學習書法也沒有什麼難的,它就是一個方法問題。

    下次你臨摹《宣示表》就按照從筆法的起筆、行筆、收筆來分析,一定會有新的收穫的。

    同時也注意“接筆”問題,這樣書法的結構問題也會更精確。例如“退思”這個地方“思”字下面“心”字左一點的位置,字帖在什麼位置上?你寫的在什麼位置?對比一下,就會找到問題,這就是“接筆”。所以,每一次筆畫的起筆,都要看準確它的關係是什麼,這也是一種臨摹字帖的功夫。

    因為我們寫字的順序是從筆畫開始,筆畫又是從起筆開始,每一次起筆都是結構的所在,如果“接筆”有失誤,就會影響結構的疏密穿插。所以,“接筆”也是要注意的。但願你有一個新的開始,也有一個完美的“收筆”。祝你新年快樂。

  • 5 # 五千年書法

    練習小楷快兩個月了,還是練習宣示錶快兩個月了,好了就說你寫的字吧,用筆有些顫動,長橫和直棍撇力量不足,尤其是直棍撇,不夠直,顯得力量稍差,讚美的話我就不說了,我猜你也不一定想要

  • 6 # 如石書藝

    學小楷兩個月時間雖短,但看你臨的《宣示表》很不錯了,短時間內就能寫到這個水平不容易,尤其從點畫線條的質感和厚度、結體的穩定性都可以看出,你具備一定的書法基本功。

    如果說要在此基礎上再提高就越來越難了,這就像爬山,越到後面越難。

    據我以往教學經驗,我以為你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理清學習思路,務必搞清楚小楷筆法,尤其是你的《宣示表》筆法要領。

    我曾經說過,小楷字雖小,但法度一點不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掌握法度的角度來看,寫小楷應該從中楷或大楷入門,這樣便於理解筆法和字法。比如,同樣是一個“之”字,你可以比較一下,下圖是歐陽詢的《皇甫誕碑》

    ,下圖是《靈飛經》的“之”:

    下圖是《宣示表》的“之”: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歐陽詢的楷法是最“標準體”的楷法,我們只要將這個筆法法則掌握了,無論寫大字還是小字都筆筆有法。而《宣示表》則要求更高,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它有隸書筆法和筆意,波磔明顯,而且筆力內含,難度較高,相比之下《靈飛經》筆法簡單許多。從你臨帖圖片中看出,你不缺筆力,但筆法不夠到位,一是楷書點畫筆法還不夠到位,表現在一些點畫的起承轉合,轉折、撇捺的筆法不到位,沒有熟練掌握楷法基礎,就很難寫精小楷,更難以體現《宣示表》的小楷特點。

    關於筆法,我曾多次談過,我們說的筆法不是個性筆法技巧,寫一個轉折、一個鉤,怎樣控制手勢、控制角度、力度,這是個性筆法技巧,我們不能照葫蘆畫瓢的去模仿,這種模仿其實是機械的、刻板的,而書法的點畫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古人談的“三十六”法、“九十二”法等也只是一個大概的原則,以幫助我們理解。而真正的筆法,只有一個共性法則,比如一個“之”的轉折,它所表現出的一種法度是在筆鋒動態軌跡中,蘊藏著書家心手合一的筆法理解,而這個理解必須符合筆法的本質精神,必須符合文字書法約定俗成的共性原則,也就是中鋒原則。至於如何理解中鋒原則,我以談過多次,在這裡就不在累贅了。

    你 只要方法對了,再深入理解《宣示表》的特點,臨此帖就一定事半功倍。祝進步!

  • 7 # 中州耕牛堂主

    建議題主在七分像的基礎上認真領悟《宣示表》的書法精神,再加上三分自己的個性,進行小楷作品創作,不要花太多精力用在臨帖上。當然,如果題主喜歡,堅持臨帖也是可以的。

    楷書創作,可以參考一下盧中南和洪厚田的路子,因為他們的路子緊跟時代發展,符合時代書風之要求。

    楷書創作必須要“活”,在筆法不變的前提下,其它的都可以視情況而變化。呆板的楷書作品是不可取的。

    另外,李松的魏碑書法創作的路子也是可取的。建議題主看一下李松的楷書教學影片。

    在臨習《宣示表》的同時,建議題主多看看衛夫人的小楷《筆陣圖》和王羲之的小楷《黃庭經》,以上作品都是與《宣示表》一脈相承的,多看看有益。但無論怎麼看,怎麼悟,最終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才是正理!古人的作品再現,可以說明自己的書法功底深厚,但畢竟是古人的東西再現。學書法,沒有個性融入,形成不了自己的書法風格,怎麼能行呢。

    本回答的側重點是放在“七分像的基礎上加上三分自己的個性,創作形成自己書法風格的書法作品”,並沒有刻意的誇題主。記住,沒有刻意的誇題主的字,就已經認可題主的書法功底了。

  • 8 # 千年蘭亭

    兩個月時間,《宣示表》能寫成這樣,應該說很不錯了,筆法的問題不大。

    不過整體而言,不太像鍾繇的字。這裡所說的不像,不是指外形,而是指其精神面貌。

    鍾繇小楷,妙在古雅厚重、巧拙相生。此作巧則巧矣,但靈動飄逸過度,厚重古拙之感不足。

    比如“宣”字,與原帖一比較,問題就出來了,長橫鉤過細,且結構也不要位,整個字一下就“飄”起來了。

    現代人寫鍾繇、王羲之小楷,多先學唐楷,再學鐘王,即所謂“由唐入晉”。但這帶來一個問題,即以唐人筆法寫晉人書法,也就是說,以後人筆法寫前人的字,所以我們常見,現代人寫的字比鍾繇寫的好看,但古樸的韻味卻沒了。

    可是不學唐楷而直接學魏晉,其難度非同一般,很少有人能走通這條道路。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我認為可以作這樣的嘗試:

    先練唐楷,再習魏晉小楷,同時寫一寫漢隸,以體會鐘王小楷中的隸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鑲嵌類翡翠飾品時,是關心價格還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