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頭人騎大馬

    我的夢想是做一名警察。從小到大,一直在努力,雖然

    現實和夢想還有稍大得差距,但是這個一直是我的夢想,但是我一直在堅持,終有一天我相信它能實現。

    我要做#塔可青年,永不低頭#,不斷堅持,永不放棄。

  • 2 # 好好活著14641846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爬格子”當“作家”,是我這一輩子的追夢,然而真正讓夢變為現實,對我來說好似登月般艱難。

          我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出生在湘贛邊陲的一座礦山。是一個在深山溝里長大的礦工後代,依現在的叫法,我也是“農民工”的後代。童年時期我與鄉下孩子無異,有過歡樂,但更多的是幫父母幹家務。扯豬草,砍柴,菜地除草捉蟲子,挑水,煮飯洗碗筷,能幹的都得幹,不能幹的“霸蠻”也要幹。十一歲那年暑假,我和大人翻山越嶺,起早摸黑去挑沙,從山下挑到山上,垂直線一公里,三角錢一百斤。我每擔只能挑四十斤,一天挑4擔,累得腿腳發軟,頭髮暈。四年級時正逢“文革”轟轟烈烈,學校老師專享的閱覽室被封。暑假期間學校無人看管,閱覽室竹篾做的後牆,被人打穿一個大洞。我在牆洞旁檢到一本名為《苦菜花》的小說。其實在那個年代,在那座與外界幾乎隔絕的大山深處,一個山裡的孩子根本不曉得小說為何物。以我小學四年級的學歷,雖然字還認不全,可我連猜帶蒙,被書中的故事和情節折騰得“廢寢忘食”,亦哭亦笑,亦歡亦樂。從此我被這類比聽大人講故事有味的書吸引,那時我並不知道這是文學作品,更不知道當時這類文學作品,許多已被劃定為“大毒草”,成為禁書不可流傳而被焚燬。

        十三歲那年我的父親因車禍離世,父親走了,退休金沒了,全家五口靠二十多元的撫卹金度日。社會動盪,家境貧寒,俗話說“屋漏偏遭連日雨”,不久,我的一家又被“流放”回祖籍,在鄉下我半耕半讀唸完了高小,箇中辛酸不堪回首。有幸的是我在鄉下表哥家,偷偷讀完了古典小說《水滸傳》,那是表哥冒著挨批挨鬥的風險,私藏下來的“毒品”,可對我來說卻如獲至寶。我很崇拜那些寫書的人,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痴人作夢自己有一天也能著書立說。一年以後我全家返礦,我也進入初中。那時有句口號“讀書鬧革命”“讀書無用”,我雖然是初中生,卻對這些話理解不透,也很難適應學校的學習氛圍。我有大半的時間用於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以及上山砍柴賣給礦山鍋爐房,換取微薄的柴薪補貼家用。但我還是酷愛讀書看報,沒有放棄我的“作家夢”。礦山有一個不大的工人圖書閱覽室,幾十種報紙誰都可以看,書籍借閱要憑工作證。我是學生自然不能享受這一待遇,但只要有時間我就去翻報紙,看雜誌。經常幫管理員整理報刊書架,去新華書店扛書包書皮。一來二去我和長我一輩的圖書管理員,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管理員對我“網開一面”,“恩准”我可以悄悄借閱館內所有書籍,直到我下放農村之後,都享有這種“特權”,這無疑給了我以後“塗鴉”很大幫助。

          一九七六年,我在下放一年,又參加工作三年後,應徵入伍。在部隊第二年我當了連部文書,不久又擔任營部通訊報道員。開始給軍報和地方報刊寫“豆腐塊”,同時也創作一些歌詞、說唱詞、小劇等文藝作品。五年後,我回到地方,一直擔任廠、礦工會辦公室秘書。工作之餘,為了提高自已的寫作能力,我參加了《湖南文學》函授培訓班學習。幾十年裡,我先後在部隊,地方數十家各級報刊雜誌,網路媒體,發表散文,言論,短篇小說,小小說,歌詞等作品數百篇首,其作品屢有獲獎,並出版了兩本文學集。

  • 3 # 日暖心安

    夢想,似乎是年少時許下的諾言,很久遠,我的夢想一直和文字有關,想當一名作家,想讓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想讓更多人透過文字認識我。

    少年時代流行結交筆友,書信往來訴說著彼此的崇拜。後來學校組織文學社,2000年的時候,一本簡單的A4紙大小的學校文學期刊橫空出世,在我們眼裡比郭敬明,瓊瑤還有吸引力,看著自己的文字印在紙上,一遍又一遍讀著,開心,自豪,小失落……伴隨著整個高中歲月。

    後來義無反顧地把志願全部填成漢語言文學專業,就為了年少時的文學夢。

    而現在,嘗試著一些文學作品的創作,散文,詩歌,小故事,文案,生活裡的細細碎碎,新媒體洶湧而來,我又開了個人微信訂閱號,閒來無事寫寫生活工作情感點點滴滴,工作很忙,但每週我總會抽出時間來排版,找圖片,整理素材,挑選背景音樂,雖然粉絲寥寥無幾,雖然閱讀量一直很低。

    我的文學夢一直在,我一直守護著,努力著,可能這輩子我也成不了作家,也出不了一本書,但等我的孩子長大了,他也知道媽媽曾經也在文學道路上努力過,付出過,堅持過,等自己老了,看著文字裡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感慨這條路並不好走,但我沒有退縮,我也為夢想努力過,雖然不是每一個夢想都會開出璀璨的花,但過程裡我也收穫了不一樣的自我,在文字裡,我見天地,見眾生,也見到了自己!

  • 4 # 搞笑電影老師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和beyong的《海闊天空》兩首歌兒,《老男孩》這首歌在我畢業那年風靡一時,如今轉眼已過去八九年,勾起了太多的回憶: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是不是應該放棄

    花開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你在哪裡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只剩下麻木的我

    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那時陪伴我的人啊

    你們如今在何方

    我曾經愛過的人啊

    現在是什麼模樣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

    改變了我們模樣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

    我有過夢想

    是的,夢想總是很難實現,越長大就遙遠,越懷念。從未改變的可能在我身上不會有,我不是一個持之以恆的人。兒時曾夢想當個作家、書法家、音樂家,可惜都被一一否定了,最後成了一名教師,也沒有什麼後悔和惋惜,教書育人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和學生談起夢想時,他們脆脆的聲音充滿活力,信誓旦旦重複著我們昨日的故事:警察、科學家、飛行員、教師·····我們會會心一笑,然後鼓勵他們做個有志青年,奉獻社會,報效祖國。

    雖然我們踏入社會被磨去了稜角,但是內心還是要為夢想留一片淨土,保持那份熱忱和衝動。引用胡適先生的話更為精闢: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現在你們都有理想,但出了社會便可能不同了。那時各奔前程,各種打擊,各種現實的考慮,都可能使得你把崇高的理想收斂起來。這就是現實在考驗我們的道德力,我們的理想性,我們對真對善對美的追求是否迫切。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是如此的。我們是否能撐得住,就在這個關頭。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天造之材,皆有其用,孩子的夢應被鼓勵,成人的夢也要延續。考驗我們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沒有經歷住考驗,但如果可以,就助孩子一臂之力,始終讓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將夢想延續下去。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 5 # 周桂琴

    我很小的時候,就常常看見父母為了一點事情就吵架,而且一直吵,甚至打架。母親也很少關心我們,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幫家裡幹活,以減輕大人的負擔。家裡很少有快樂的時候,難得看見母親有笑容,父親白天上班,基本不在家。我不喜歡待在家裡,不喜歡家裡的氣氛,讓人很壓抑,那時候,我常常想我長大了,到很遠的地方去,快快樂樂地生活,決不會像父母一樣總是吵架。這就是我的理想,後來大一點了,讀書了,而且我那時候的成績在我們村裡的孩子當中,還算好的,我就萌發了上大學的美夢,離開這個家,我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美滿的歸宿。

    但是,高考並沒有帶給我希望,我隨打工流來到詩意般的江南,那個我在書中讀到過的煙雨江南,也曾走在丁香一樣的姑娘走過的青石板的雨巷,兩邊是粉牆黛瓦,然而我的心中卻沒有詩意,這江南不屬於我,這江南排斥我,忽然發現,我好想家,故鄉的一草一木,鄉親的一顰一笑,都時時牽動我的心,無數個夜晚,無數個夢裡,我都在故鄉,和兒時的夥伴,或是同學,是那麼的快樂。故鄉的長江,更似一根長帶,牽著我的靈魂,逆流而上,湧向故鄉。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不可以依靠父母,我得為自己尋找未來。先是打一份工,後來打兩份工,雖然很辛苦,睡眠時間嚴重不足,但似乎看到了希望,就像在黑夜裡看見了晨曦,苦並快樂著!經過四年的苦熬,我和妹妹一起在常熟招商城租了一間店鋪,做起了服裝生意。在那裡,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結婚生子。

    婚後,我把所有的心思都轉移到孩子身上,給他深深的愛,希望他有幸福的童年,溫暖的家,無論他在哪裡,家永遠都是他的故鄉,他的避風港,媽媽永遠都是他的堅強後盾。我曾經天真想,要做兒子的啟明星,指引他以後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可是,兒子他自己是自己的啟明星,他有自己的規劃。他比我那時候幸福!

    雖然我的家庭不像父親和母親那樣總是吵架,但也有吵架,更多的時候,想到作為父母,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想到孩子的心裡感受,也就吵不下去了。

    現在的生活,我不知道是不是幸福或者快樂,但我很平靜,很從容。以後我仍然要為這個家的安靜祥和而努力,為我的孫子準備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 6 # Amanda270

    真正有那麼一個夢想在我腦海中成型的,覺得可以作為日後追逐奮鬥目標的夢想,彼時的我己經是初中了。

    剛入青春期,開始有獨立的想法,對所有未知的領域充滿好奇。那時偏科很利害,語文、歷史、地理是我的最愛。尤其是地理,我可以花一上午的時間在家畫中國地圖,標註出各省的省會,孜孜不倦。別人的偶像是劉德華、周潤發,我的偶像是徐霞客,幻想著終有一日,自己可以像偶像一樣遊歷祖國的大好河山。

    直至今時今日,這個夢想也沒變過。遊歷的經費在養家餬口後變成了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沒關係。可以借工作的機會啊。因此,別人最不願意離家太遠工作的專案,我最喜歡!由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生活,有著太多的新鮮感了。環境、人文都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只有深度遊才能體會得到的。

  • 7 # 追夢異鄉

    我從小到大從未改變、一直追逐著的夢想是當作家。夢想歸夢想,不一定要實現,有夢想終歸是好的。

    人的一生,可以說是夢想的一生,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好多夢想,我小時候的夢想很多,比如當警察抓壞人,當法官審壞人,當官天天蓋“紅公章”,當飛行員去“天上”,當潛水員去海底……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夢想成了幻想……但當作家的夢想一直沒有改變。

    也許受“文化人”父親的影響,我們弟兄四個從小都喜歡寫作。我看到那些優秀作家們寫的文章,好生羨慕;看到好的書籍,愛不釋手。心想,要是自己寫的東西多好!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8 # wjy-大海

    我有一個夢想,一直堅持到了今天的銀絲白髮,乃至隨風告老的不棄……是什麼能讓自己的夢想“青春不老”?就是母親的教育,一個好老師的引導;還更重要的是:政通人和的大家庭裡的這份溫暖。勤能不輟,耕心犁德的是一份感恩,一份責任,一份義務。因為自己現在也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37年來做母親的內心反饋。更加讀懂了自己母親當年那份艱辛與不易;特別是五六十年代普遍的經濟貧窮,家庭的窘境,母親還有病,並且,樂觀面對病魔的痛苦。母親,給孩子們永遠都是堅強和樂觀。母親用言傳身教的正能量,沐浴了兒女有美好的價值觀的追求和努力。剝繭抽絲,細化了人生的大道理。講古論今,學習先人的道德規範。“頭懸梁錐刺股”的勤學不厭,岳母刺字”的精忠報國”。母親長期教育我們:做人要有氣節,不偷不摸,別人家的東西,就是“金蛋”也要踢成黃水…,做人永遠要有誠信有道德。等等……無論多麼貧窮無助,都要堅守勤學、勤勞、勤儉、勤志。當然母親所教育的數不勝數……一言一行戳印骨髓,這已是融化成了傳承的受益。

    我的那個童年和天真的少年時代,是母親言傳身教中度過的,母親給我注入了精神財富的價值。因為貧窮我連學都上不起,是掃盲的幸運,我偶爾的遇上了斷斷續續的那麼幾年的讀書……也就是這樣的讀書中,經歷了幾位老師,可是老師也有不一樣的心態對學生或者是他們的價值觀及責任心。但是就有這樣一位四年級的亢老師!正是這位亢老師的師德素養,教育引領了我,幫助了我。記得,入少先隊員時,我沒有第一批戴上紅領巾!給我帶來的打擊是莫大的,我愧對母親最好的教育,也辜負了我最積極的少年上進思想。我不知道這是家庭成分不好所受到的影響。偷偷的流下了眼淚……不言中,被細心的亢老師察覺到了,第二批老師讓我如願的戴上了渴望已久的這個“紅領巾”……!我高興的向母親誠然著;她老人家期盼子女所教育我的那片苦心。

    是母親和老師的教育和肯定,我蕩存著夢想追逐,像“螢火蟲”一樣的砥礪前行……心中從沒有黑暗從沒有迷失……因為我有母親有老師一直都在呼喚我的夢想向前奮進。

    沒有踏入大學的求知渴望,卻有母親和老師教育的道德感恩的康莊大道!青春歲月男婚女嫁,我選擇了道德,伺候了三位特殊的老人伺候精神病大爺公公18年。(年邁的爺爺公公、奶奶婆婆共計五年。物件的親生父母早逝)在這期間,農耕苦作,披星戴月,濟經雙貧,孤舟搖夢,籍道德續筆……誰又知道我的夢想寫在道德的冊頁中呢?只有我對著影子認真的抒寫……此時,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開始傳承母親對我的那些教育引領,我和孩子生存的時代是幸福的,沒有像媽媽那時那麼貧窮,那麼歧視,其碼溫飽無憂。女兒上學前班了,我陪在孩子身旁寫點東西,伺候老人的感受,讓更多的老人都得到兒女應該有的盡孝。這是我選擇了伺候老人有道德的目的所在。可是,想寫什麼沒有屬於我的紙和筆……家裡經濟不允許買不起,寧可為老人買補品,也不能為自己買寫作的書和紙和筆;這是良知。後來,我在孩子的舊本子的背面寫自己要抒發的東西。

    歲月的磨合,心血的滴露,我寫出了很多很多的東西,走出家門上報刊發表過。自己遺憾的評價過,不成文的殘章逐夢,完美的向上渴求的希望。為的是:心有感恩是幸福,心有大我是人生。小我奉獻是價值,敢於逐夢是責任。

    我寫了很多很多的作品還在夢中……我一定要讓夢想飛起來,實現應有的價值。因為那是母親和老師的教育引領在飛翔,是實現自己的真正人生價值而續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欠5000逾期沒還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