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5537944004
-
2 # 追花精靈
有大量的土地,但沒有年輕人來種地,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種地不是子承父業,那也得能種好地能盈利才可以。
社會在發展,種地不是靠力氣靠汗水的。這樣的家庭模式,孤身奮戰是不可能有好的盈利的。產量少了沒有什麼收益,不能把種出的東西合理賣出去沒有什麼收益!
種地也必須要有規模,要有營銷手段,要現代化,要機械化……這樣才能有發達的農業,土地才不會荒蕪!
所以我們不要擔心有沒有年輕人來接班種地,而是希望有知識有能力,有財力有膽識的人來投身農業。也要有人來指導農民發展農業!
土地不能只靠農民來折騰,種地不能延續傳統。讓年輕的一代不再如父輩一樣辛苦當農民才是我們的希望。土地是否會荒蕪是大勢所趨,政策對了,方向對了,就會解決了!
-
3 # 蒸汽機車迷
老農民老了,老農民的兒子進城打工買了樓房,老農民的孫子也進城讀書了。農民的種地的手藝失傳了,耕地草長的比人還高呢,哎,後果不可想象。
-
4 # 老周242827558
這種現象太現實了,現在糧食便宜今後呢?一旦今後糧食價格有了大的波動,老百姓收入沒了,國家給老百姓的六七十元的補貼能夠他一個月的消費嗎?我們的國家還不是那麼富裕,再者人口又多,我說句最真誠的話,把價格定在適當位置與我們的貨幣國情相適應,趁老百姓的心氣還沒散,今年災害過去了,自家能收總比買它人的強吧。
-
5 # 飛火流星905
蠶食耕地的現象每年都有發生。糧食價格再怎麼低迷,農民想加大自己土地面積的願望也可以說是痴人說夢。想了也是白想,根本無法實現。除非你花錢流轉別人的土地。可你得考慮,低迷的糧價乘以你生產的糧食扣除成本後有沒有收益。如果不是從事高效農業生產的話,流轉他人土地種糧,真的只能是賠本賺吆喝,從受累中尋樂。
種田的農民老了,子女不願接班種地怎麼辦?還能怎麼辦,用農民自己的話說,就是“眼趕著辦唄”!能轉給別人,多少有些收入更好。沒人想要,轉不出去也沒有辦法。出現撂荒,農民心疼。心疼也要自己忍著,打掉門牙往肚子裡咽吧!有什麼辦法?無奈呀!
-
6 # 超能種養殖種果場
說多也沒有用,糧多和人不以糧為主食,才造成便宜,如真的得價,不出半年有是谷滿洞漂了,不休沒人種,只看賺不賺錢,如真的賺錢和沒有吃,再難也難不倒華人,比種糧還苦累都不知幾多人運作去做。
-
7 # 使用者4820316809568
所以農民應該下崗了。中國14億人口要想吃飽飯必須發展大農業,發展機械化才有出路。
現在農村的現狀中青年都在城裡工作生活安家樂業,農村老年人沒了接班人,將來唯一出路就是土地整合發展國營農場,提高糧食產量來保證國民糧食安全。
-
8 # 楊智卷
農民種地不掙錢甚至陪錢,這是不爭的事實,那為什麼陪錢還要種呢,這就是中國農民的特別之處。每年下種的時候滿懷希望有個好收成能賣個好價錢,收穫時減產,價錢低,自然災害,都要自已抗著。土地面積加大是句鬼話,全國每年修路,房地產開發都是大面積佔地,土地越佔越少,土地只能減少不會增多。中國農業何處去,已經到了急待挽救的時候了。
-
9 # 丁大大204753787
因為這些老農民老了沒有養老金和醫療保障,加上勞動辛苦,要經嚴寒酷暑,風吹日曬的考驗,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非常悽慘,加上糧價不高,去當農民工的工資又高,工作比種田還輕鬆,種種原因,年輕人怎麼願意去務農?政府應該降低工作人員工資和城市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農民老人的養老補貼金,提高農產品價格,使年輕人認為打工還不如回家種田,也嚐到政府對農民的好,實行城鄉、體力和腦力、工人和農民的平等對待政策,只有這樣農民才有接班人。
-
10 # 潘發明
不種地就不種吧!中國的確不需要幾億農民。
問題的核心是中國的農民太多,產不出多少糧食,農民自己吃了大部分!
美國28億畝耕地,只有400萬農業人口。中國有18億畝土地,耕種技術再落後、再養閒人,最多有1000萬農業人口足夠了!
2018年農業直補:資金總額度超過2200億,平均每畝耕地補貼120多元。2200億大大超過每年進口糧食的資金。
白種國家的地,拿著國家的補貼!
還天天嚷著向國家要退休金,還要臉不?
-
11 # 重慶律師陳安定
本題的重點是怎麼辦。說實話,我也想不出好辦法。事實上,政府都還沒有想到好的辦法。走一步看一步吧!
-
12 # 手機使用者5844775063
農民自己的事兒,與外人沒關係。
-
13 # 桂花香281675641
哪個願種土地我全部給他,他只能是城市就可。
-
14 # 老王123
不要擔心,發展智慧機械化農業,美國都發展到第四代智慧農業了,我們必須努力趕上去!
回覆列表
造船不如租船,種糧不如進口外國的糧食,土地每年在減少,種地的農民在減少,年輕人也不願種地也不會種地了,國外糧食又便宜,還能在中間掙差價,同時又和有關國家建立了經貿關係,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