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坐隱江湖

    南懷瑾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國學大師,《論語別裁》也是南懷瑾先生的代表作,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覺得非常好,但現在,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不是太適合。

    《論語別裁》是講課記錄,行文比較口語化,讀起來比較輕鬆,而且裡面很多內容延伸、發散得很廣,讀起來很有意思,也能學習到《論語》之外的知識。

    比如,說道家是藥店,平時沒生病的時候,可以不去,但是生病的時候(逢亂世之時) 一定要去;佛家是雜貨店,平時有事沒事,可以去逛逛,就看看不買也行,但是社會上少不了它;儒家思想則是糧食店,天天都得吃......

    但是,也因為延伸得太廣,往往忽略了對論語本身的解釋,不利於初學者對《論語》的學習。

    另一方面,南懷瑾先生認為要讀懂真正的孔孟思想,要將唐宋以後的註解,比如朱熹、張居正、王陽明等人的註解推開,才能找得出孔孟原來的思想,所謂“以經解經”。

    話是講得很有道理,但是對初學者來說,可能還是以學習經典為要。朱熹是四書五經的圈定者,其所學所思在明代被奉為圭臬,雖然過,但價值肯定是存在的;張居正是以內閣首輔的身份教小皇帝《論語》,其學識、視野相較朱熹,別有一番風味;王陽明就更不用說了,他是心學集大成者,五百年來難得一見的“聖人”,不能說他所註解的就是胡說八道。

    個人覺得,華杉的《華杉講透論語》非常適合初學者學,註解內容是集歷代大家精華,延伸不多,但也通俗易懂,可讀性強,我現在在看第二遍。

  • 2 # 閒看秋風999

    在中國大陸,如果去“麥當勞”之類的洋快餐店,你是願意去吃裡面的“稀飯、豆漿、油條”還是吃裡面的洋快餐如各種“派”呢?

    學習《論語》也是一樣。其實也不僅僅是學習《論語》,學習任何一本古代經典,比如《孟子》或者《老子》,都要去研讀原著。

    不可否認,中國文化歷經千年傳承,在此期間湧現出了數不清的“大家”或者大師;不過撇開原著而不顧,去追隨這些“大師”;

    那就有的南轅北轍,緣木求魚之嫌了。最好的辦法是找一本名人註解的原著,如朱熹註解的《論語》就行。

    只有保證原汁原味,才能知道《論語》的價值所在;只有參考同樣是歷史已經有定論的後世學者的註解,才能真正走近孔子。

    孔子的《論語》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勵志書”;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為什麼《論語》第一章是“學而”的原因。

    孔子出身卑微,因為其母親的身份卑微,非明媒正娶,而是於孔父野合而生。孔子年輕時的地位在父親家族(貴族)中根本得不到承認。

    於是乎,孔子才發奮讀書,留下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千古名言。而且這裡的“習”,並非“複習”;而是實踐,在實踐中去檢驗習得的知識。

    因此,讀《論語》一定要自己下功夫,然後去檢驗孔子觀點的正確與否;這樣才能避免被大師們帶了節奏。

    初學者最好讀原著。

  • 3 # 快樂庭院

    這部書的好真實不可言盡,我僅說三點,餘下只有讀過了自品:

    1,這是一部為人學問、人生處世整合著作。

    南懷瑾先生多佛道儒皆有研究,南老本人閱歷也極其豐富,對人情世故學識淵源頗為洞曉,《論語別裁》是集成了古之聖人孔子和今之大師南懷瑾先生的人生、學問等精華。所以說這是一部提煉人生智慧的大作。

    2,這是一部擴充套件知識和視野、積蓄歷史底蘊的好書。

    本來這部書就是按照《論語》個篇章的順序下來的,再加以闡述和古今中外的先聯絡,對一些原本陌生的歷史事件會多幾個視角分析,更會增加個人觸類旁通的能力,書裡大量的歷史事實更加深了讀者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親切和熟悉度,同時也能增加個人的古文字素養。

    在7月23日晚上,我偶然翻開了手邊的《史記》,自己不自覺地讀了幾頁,原本我對《史記》是望而卻步:文字艱澀難懂,而今我居然可以讀的很有趣味,在24日我把自己的這種感覺分享給了不少朋友,我功勞歸功於這近二百天堅持不斷地閱讀《論語別裁》!

    3,這是一部提升文字素養的經典著作。

    南懷瑾先生語言幽默風趣,引人入勝,沒有疲累之感。沒有任何的說教之感,很多深刻的道理都是用輕鬆生活化的語言表達了出來,讓人越琢磨越有味道。越思考越覺得意味深遠,這就是大家的文字。

    更多的好只有讀者自己去慢慢領悟。當然我認為這部書適合於小學生開始的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

  • 4 # 東方簡評

    《論語》的誕生距今已有2500年,各種各樣的註疏可謂汗牛充棟,當然都說自己最合夫子原意。但有句話說得好,罪孔子者儒生也。這種筆墨官司打九萬年也打不完。其實,孔子歿後,儒家便一分為八,孔門心法即已失傳。所以我認為,能自圓其說者,可矣。《論語別裁》系南懷瑾先生對《論語》的講解,弟子們根據錄音帶整理而成。對於這本書,南先生本人也非常重視。眾所周知,“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講的就是這位南先生。很多向其學佛者,南先生都建議先讀《論語別裁》這本書。為什麼呢?做人的根本。

    學界很多人對這部書是不屑一顧的,因為這部書是不合“學術的規範”的。所以啊,兩條路上的人,各行其道就是了。臺灣著名歷史學者許倬雲先生有次去拜訪南先生,南先生就說我們是兩條道上的人,不必談什麼。許倬雲事後說道,真是個聰明人!

    縱觀南先生一生的行履,從未脫離過“做人的本位”這個課題,倘若能明瞭這點,讀他的著作就有方向性了。

    有人說,《論語別裁》是白話講說,比較簡單,適合初學者。說的對。可是僅僅適合初學者嗎?南先生也常說一句話,最初的即是最終的。真能把《論語別裁》融會於心,做人的境界必將有顯著提升。

  • 5 # 愛讀名著的小星老師

    讀《論語》,我個人推介三本書。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不適合初學者讀。

    這三本書按照時間先後分別是:

    第一本,宋代朱子《論語集註》。

    作者朱熹,這本書從一個理學家的角度解讀論語。

    朱子本身就是儒學發展到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他花了畢生心血完成這部書,據說他在臨終前還在修改。

    朱子註解這部書的本意就是讓我們明白聖人之道,聖人之心,為我們普通人指出一條進階之路。

    優勢非常明顯,不但字詞讀音、文字含義、典故都有解釋,還集合了前人的優秀評語,更重要的是對於義理和聖人之道的闡釋,最符合孔子原本的意思。

    第二本,錢穆先生《論語別裁》

    這本書的好處,首先是離我們才幾十年,用的是我們一讀就懂的白話文。

    其次,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詳細的註釋、義理的闡釋、作者的感概、翻譯。

    以上這四個方面,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稱得上是良心之作。

    尤其是義理闡釋和自己感概,可以看到錢穆先生的求聖的拳拳之心,以及他自己在《國史大綱》裡講的對於中國歷史的溫情,讀來讓人感動不已。

    第三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

    我仍然記得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候所受到的震撼。

    南師解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反問道:假如有個朋友從遠方來找你,你會真的很開心嗎?

    我當然不可能每次有朋友來都開心。因此這段話不是字面的意思,還有更深刻的含義。

    我從這段解釋中感受到了南師讀《論語》的兩條重要規律:

    首先,你得從常識出發來讀論語。

    其次,你得反身自問,如果你變成《論語》裡主人公,你會怎麼想?

    不要問《論語》怎麼說,而要問你的心怎麼說?

    最後,我來回答為什麼這本書不適合初學者讀,有兩個原因:

    1、沒有具體的註釋。

    2、旁徵博引,故事太多,以至於初學者會迷失。

  • 6 #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當然是原著最好了,初學者更可以讀,第一遍可以不求甚解,把不認識的字,特別是沒見過的通假字,生僻字要查工具書予以解決!讀論語古代漢語字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要常備,如果喜歡古文!學習也是一種投資,可以說是軟投資,一是浪費錢也浪費精力,如果喜歡可以忽略不計!讀原著的好處真正可以自己帶著發問來探究文章古語裡的意思,好學而深思是學習古文的思想,古為今用是學習古文的目的!一開始學習有阻力,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就退縮。如今學習可以求助的老師很多,學習廣種薄收,集思廣益,只要深入進去,就能慢慢找到符合自己的方法,長期堅持下來,讀書自然有所增益,透過論語的學習,更知曉歷史的發展規律,時間長了,知識積累多了,本體消化了,就是自己的見識與涵養,所以好書需要反覆讀,多思考,多總結經驗,使自己更懂得社會發展趨勢,從而為自己贏得人生!

  • 7 # 任緣中

    名為《論語別裁》,內容主要是根據南師講演的筆錄彙總而來,從學的弟子加以完善,擇錄流通出版。古來大家對經典做注的情況屢見不鮮,如經典以下的《傳》《注》《疏》《抄》不絕於世,以期接續道統,克應時代後學之所需,希求善法永住。我們要看到,《論語別裁》當然可以看做是南懷老的一家之言,然大要原則是“述而不作”。依經不依語,道理示人以真實,黃葉空拳都是表法。

    南師身為民國時期的過來人,站此新舊交替之節點,感嘆華夏文化之斷層,“聖賢”學問淪為邊地之餘事,今人唯以邏輯科學為務,金元虛擬為伍,不能了知至聖先師建立彼因故。為此一大事因緣,而開方便之門,講《論語》而稽古,借法語而思今,亦希後生智者,端此用心,誠明為體,正言善行,得真實智。

    論《論語別裁》,與其說是對《論語》的解讀,倒不如說是接引後世儒者的資糧;與其說是單對儒家學問的旨歸,倒不如說是開示學為人師的垂法。

    末法時期,學人根性大不如前,迷惑境緣,顛倒心性,不知性命之學,謂之儒家乃紙上思辨,與西哲無異,可乎?

    儒教佛老,經史合參,非只從文字上搬弄精神,而是對生命開展深廣的認知,非只修心行善,而能與世遷移,應物不迷,獨立之人格,仁愛之思想,宏願即廣,行則當下,不為物役,善處於人。《論語別裁》可謂是南老實修功夫的整合,若不瞭解聖賢著書用心,則皓首窮經,也只是死於經教之下,依文解字,反成魔冤。

    文依法而存,法依文而興,《論語別裁》非止是釋詞解字的訓詁考證之學,博而寡要,而是契機契理的圓教之法,簡而易明。

    時、位在變,這裡有個不變的原則,在《論語別裁》裡,不是說教,而是展現聖賢活潑的生活,真懂了這個,你也過聖賢的生活,時、位都是自己在掌握。

  • 8 # 孤獨的心56035063816

    《論語》是兩千年前的教育家所作,它符合了當時人民文化素養;而以民國教育家想再作《論語別裁》借古育今本是好意,只是現代人民的素質已經發展的遠離《論語》本意。然本人就事論事,只有胡說幾句,如有不妥請作者原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物防治包括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