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玩的國學

    我們可以從儒家的理想人格、治國理念和思維方式等三個方面,來看儒家的終極價值追求。

    首先,從儒家的理想人格來看。儒家和道家、墨家一樣,都是崇拜先王的,他們認為現在的社會已經墮落,只有在三皇五帝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時代,才是人類最美好的黃金時代。由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就是像堯舜禹、周文王、武王、周公那樣的聖人。在儒家的典籍中,聖人是人格道德品德最高的典範。孔子常常認為,聖人很難看到,退而求其次,能見到君子就很不錯了。所以儒家的學說就是教育人成為聖賢的學說,不管是孟子還是荀子,都說人是可以成為堯舜禹那樣的聖人的。因此,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簡編中說,儒家學說就是教人成為聖賢的學說。因此,在人格理想上,成為聖賢就是儒家在人倫道德上的終極價值。那麼,聖賢是什麼樣子的呢?

    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的問題的時候,很系統地闡述了什麼是堯舜禹那樣的聖賢。他說,首先是修己以安人,把自己的道德修養提升之後,去幫助別人,第二,修己以安百姓。在自我道德修養提高到一定境界之後,就要為天下的老百姓服務。也就說,儒家追求的是既有極高的道德修養,又有偉大的歷史功績的人。其實,從這兩點,也可以看出儒家內聖外王的邏輯。修己就是內聖之道,安百姓就是外王之道。

    第二,儒家思想學派在國家的治理上,追求以民為本,實行仁政,最高理想和終極價值追求就是實現王道理想。孟子是在孔子的仁者愛人的基礎上,開創了仁政學說的。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君主要把惻隱之心和愛人之心,推恩到老百姓身上,讓他們擁有固定的產業,這樣老百姓就有了恆心。讓老百姓能夠溫飽,贍養父母,養活妻子孩子,再發展經濟,讓老百姓達到小康社會,最後是興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在這個基礎上,就可能實現王道理想了。這種王道理想基本是一種空想主義,因為王道理想的前提是以民為本,而在封建社會君主制的制度下,以民為本只能是說起來好聽,看起來很美。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是儒家的一種最高價值追求——實現天下大同的王道理想。這種理想,也曾經激勵過一些明君和名臣,按照儒家的這種理想的制度設計進行過探索和努力。

    第三,在思維方法也就說我們說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儒家追求的終極價值就是中庸之道。中就是不偏不倚正好的意思,庸,就是用的意思。也就是說,中國儒家思想追求的是一種正好的、完美的狀態。孔子說過猶不及,過不好,不及也不好,只有正在中間的那種狀態最好。在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是一種理性的務實的文化,很少有非理性的盲目衝動。當然,這種認識論和思維方式也許限制了華人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也許要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不發達,擔負一部分責任!

  • 2 # 夢迴先秦2

    這要從“儒”的字義說起

    “儒”,篆文由“人+需”構成。

    “需”,甲骨文是“一個人的兩腋、兩腿有水” 的圖景,象徵人身體虛弱或淋雨。金文“需”則是“人在野外淋雨”的圖景。

    “需”的本義是:人有了困難(包括內因和外因),需要幫助。

    所以,“儒”的就是 “幫助有困難的人、滿足他人需要”的圖景。

    所以, “幫助有困難的人(們)、滿足他人(們)需要”,是儒者的初心所在,也是儒家的情懷。

    在《論語》中,“仁”出現了很多次,孔子更是把 “仁”放在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境界,所以我們常常說“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甲骨文由“人+二”構成。

    “二”,在傳統文化中象徵天地、陰陽。《道德經》中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以, “仁”的本義是:人在天地間,與天地、與萬物(包括他人甚至鬼神)的和諧相處。

    “仁”立足於人,放眼於天地萬物,所以,“仁”中就包含了人在社會上的為人處世之道、以及人在天地間的生存之道。

    儒家思想,發端於儒者的初心和儒家的情懷,立足於人的現實和人的限界,研究的是為人處世之道和在天地間的生存之道,目的是實現人與人的和諧相處和人類社會的長治久安。

  • 3 # 無知先生

    儒學的終極追求其實是很明確的了,

    北宋儒學大家張載提出了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被儒家公認為所有儒家學子的終極追求。

    《大學》裡開篇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什麼是“大學”?

    “大學”就是“大人”之學。

    “大人”是相對於“小人”而言。

    “大人”其實也就是孔子說的“君子”。

    《論語》中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易經》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其實張載的橫渠四句,就是《大學》中“親民”的具體表現和展開,就是曾子說的“仁以為己任”。

    比如:周總理當年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問同學們“為什麼而讀書”,周總理當時的回答就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也就是說,周總理把整個中華民族的崛起當成了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感就是“仁以為己任”!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當一個人敢於把社會變得更好、國家變得更好、世界變得更好,把所有這些當成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的時候,他就是君子、就是大人!

    這就是真正的儒家!

  • 4 # 步武堂

    這個問題的正確問法應該是“儒學的終極價值觀是在追求什麼?”

    “價值”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廣,所以只能回答一個“核心概述”。

    儒學的終極價值觀的追求是:

    固化的社會秩序和標準的個人的修養,而固化的社會秩序透過標準的人的修養來實現。

    儒學追求的社會秩序實質上是等級秩序,這種等級秩序直指人的個體等級和人的社會屬性的等級。

    從人的個體來講,儒家的觀點是人生而不平等,所謂先天性,也就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種不平等可以也只能透過人的後天努力實現人的個體變化,就是所謂的“修身”。

    從人的社會屬性來講,儒家追求的是人的社會“從屬性”,透過教化和個人修為來“固化”人的從屬性。就是“齊家,治國”,最終“平天下”。

    實際上,儒學設計了一個“固化的”社會秩序,然後指導人們如何更好的主動承認乃至自覺的維護這種秩序。

    儒家的終極價值觀(核心價值觀),之所以能夠從先秦“諸子百家”當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這種價值觀的追求,是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價值觀,因此,自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和儒家的價值觀統治了中國兩千年的意識形態。

    從積極意義上講,正是這種“一家獨大”的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才使得“華夏文明”得以無間斷延續,即使是在所謂的“外族”統治時期,“獨尊儒術”並未受到任何衝擊,作為國家意識形態主流的地位從未減弱。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儒學推崇的固化的等級制度,使得社會的思想活力越來越差,意識形態的創新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思想的禁錮,甚至奴化,使得士大夫集團除了成了皇權幫兇,也成了“士紳集團”自身的堅定護衛者。

    等級制度和登記本身的固化,社會的所有活力就成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追逐,於是整個封建社會就是“城頭變換大王旗”,而等級本身卻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

    儒學,是“偉大的思想”,它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傳承做出的貢獻無以倫比,但對中華民族的思想禁錮,也是“無以倫比”。

    這就是“儒學”。

  • 5 # 任有新2

    儒學在中國歷史上,為維護封建統治和中華文化傳承起過一定作用。但是,它的哲學是唯心論和中庸之道,終極目標是大同世界。是要克已復禮,妄圖恢復所謂仁治、三綱五常和三從四德之禮儀的較先進的奴隸社會。後人將其改造,加入新的理念,如程朱理學,曾國藩的王道和攘外必先攘內之類治國之術。妄圖鞏固封建等級社會。現在又被包裝為所謂國粹和國學,塞進了若干道家和馬赫等的唯心主義和看似唯物主義,實則掛羊頭賣狗肉的思想觀點。如天人合一,無原則的和諧與卑躬屈膝的奴化思想,連岳飛的愛國崇武和五四反帝反封思想都予以歪曲或否認,是資本主義思想理論都不能容忍的偽科學。對於近現代社會是腐朽的,危害社會進步和和科技發展的。我認為,當今時代,應對孔老先生的原始理論和觀點一分為二,繼承其精華,去除糟粕。當然,在法制社會要尊重個人言論和信仰自由。但社會教育和主流媒體應宣傳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 6 # danyboy

    這個問題問的有趣,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為什麼我說問的有趣呢?是因為,對於中國傳統思想來說,比如儒學,可能並沒有關於“終極價值”、“最高價值”的標準答案。不是說沒有答案,而是說沒有唯一的、固定不變的、標準的答案。

    這與西方古典哲學很不同。西方古典哲學,比如黑格爾、馬克思,都是建立了龐大而精神的體系的,涵蓋了一種思想體系的方方面面,既有價值觀也有方法論,還有一整套自洽的概念、術語,從一個論證的起點抵達一個論證的終點。對於這一類的思想體系,我們可以追問其終極價值是什麼,是沒有問題的。

    而對於儒學,就很難找出唯一的答案。

    包括儒學在內的很多中國思想,就像不講究透視而講究“散點透視”的中國畫一樣,具有“多中心、泛道德、在實踐”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人的實踐中,有著不同的解釋。

    例如,從德目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說“仁”是儒學的終極價值,最高價值。這在《論語》等許多儒家經典中都有表述,“子曰仁者愛人”,等等。“仁義禮智信”這五個最核心的德目裡,“仁”是最為基本的;

    例如,從倫理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說“孝”是儒學的終極價值,孔子自認為“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孝”是儒家建立倫理學的起點,也可以說是終點。《孝經》開宗明義就說“孝”是“至德要道”,等等;

    例如,從制度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說“禮”是儒學的終極價值,“禮”在儒家體系裡比孔子還要久遠,是成於周公之手的最為原始古老的制度。儒家文明又被稱為“禮樂文明”,歷朝歷代的儒家士大夫及有“精神追求”的帝王如漢武帝、漢光武帝、唐玄宗等,都把禮樂的建立作為國家的最高成就。另外,禮,也是中國古代思想與其他世界各國最為不同的一項制度。總之,從制度的角度看,“禮”的最高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例如,從個人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說“君子”是儒學的終極價值。儒家對培養怎樣的人,尤其措意,就對人的教化而言,成為“君子”,能夠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具有獨立人格,就是做人的最高成就。所以,“君子”是儒學教化個體的最高目標和價值,當然,君子中的君子,那就是聖人了。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從社會理想的角度看,“大同”是儒學的終極價值。我們都熟悉《禮記 大同》篇裡頗為類似“共產主義”圖景的描述,特別是在晚清經過康有為的大力鼓吹後,“大同”成為了儒家關於人類社會的理想生活的終極價值。

    以上,只是略舉了一個例子,大家還可以繼續去思考。我的意見很簡單,儒學沒有一個唯一的、絕對的、固定的所謂終極價值,我們只能從不同的“面”中發現不同的核心價值、究極目標等。

  • 7 # 新儒哲

    下面這段話是一位大儒的總結:

    王時槐(王塘南):人在生理中,猶魚之在水,由中徹外,無之非是。此理塞天地,亙宇宙,無微可間,無時可息,本性空寂,而非冥頑。其中自有這段生生不容已之幾,瀰滿充周,活潑圓融,孔子所謂“逝者如斯”,《詩》所詠“於穆不已”者是也。須知此理,乃為知性。又引程子“天道運而不已,日往月來,寒往暑來,水流不息,物生不窮,皆以道為體,運乎晝夜未嘗已”一段。又引《易》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謂:“先儒嘆自漢以來,學者未知此義,豈不然哉?”

    王時槐:嘉靖進士、嘉靖南京兵部主事、萬曆貴州參政

  • 8 # 何書彬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與其說,儒學的終極價值是在追求什麼

    不如說,人的終極追求是什麼。

    如此,觀《論語》首末二章,可見一斑。

    《論語》首章:“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末章:“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帆風順枯葉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