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看歷史
-
2 # 老豬的碎碎念
糾正一下題主,配圖錯誤,不知問咸豐配一個順治帝頭像是幾個意思,既然問到咸豐皇帝,咱也聊幾句,對於很多歷史不好的童鞋對這個年號不甚熟悉,但換個角度就極為容易理解了,咸豐有一個知名的老婆叫做慈禧,沒錯,就是統治了大清朝48年之久的老佛爺。正是由於咸豐本人的能力實為有限,在處理國之大事,用人馭人之術上和他的兄弟鬼子六都差了幾條街,要不是咸豐的師傅玩套路用“孝道”的把戲矇蔽了道光皇帝,(這事兒說的是道光帶奕訢和咸豐去打獵行圍,結果奕訢武藝超群,收穫了極多獵物,而咸豐天生體弱力不從心,未能俘獲任何獵物,結果其師傅暗地教授其應對方法,即為見到父皇后說是不忍殺戮故意為之,於是道光竟大為感動)相信靠真實力咸豐能得到皇位的希望很渺茫,咸豐雖然在位期間也著手變革,重用有能力大臣,但終因時局及個人能力所及,並不能改變大清國運,大清在他的手上滑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爾後在國內的天平天國和英法聯軍的雙重夾擊下,這個年僅31歲的皇帝在避暑山莊駕崩了。
-
3 # 小司馬說
清文宗咸豐皇帝,即愛新覺羅-奕詝,道光皇帝之四子。清朝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生於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
(咸豐皇帝朝服像)
評價之前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這位短命天子的傳奇一生。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被立為儲君;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病逝於北京圓明園,奕詝繼承其帝位,1851年改元咸豐;1851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最終咸豐皇帝依靠漢族地主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及外國勢力幫助下徹底剿滅太平天國運動;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聯軍藉口“亞羅號事件”,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中國。形勢急轉直下。咸豐皇帝以木蘭秋獮的名義緊急避禍承德避暑山莊。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被迫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豐皇帝避暑山莊病重,立載淳為皇太子。十七日,咸豐皇帝病死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走完了他苦難的一生。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
愛新覺羅-奕詝,即咸豐皇帝,生逢晚清亂世。此時的大清朝猶如行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面對驚濤駭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經歷過第一鴉片戰爭後的晚清已呈現出一副夕陽晚照的殘景。
咸豐皇帝評價:
正面整頓吏治,重用漢族大臣,嚴懲腐敗。咸豐皇帝繼位後初期勤於政事,為挽救清廷日益頹廢之勢,咸豐皇帝對朝政進行大手筆改革。大舉提拔重用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維護了清帝國的完整統一;清洗軍機處,重新安排軍機大臣人選。重用敢於做事的肅順等改革派大臣,支援其進行的革除弊政等改革,以鐵腕的方式整頓官場。對自乾隆皇帝末期開始的官場腐敗進行嚴厲打擊;推行“厘金制度”,增加清政府財政收益;開啟洋務運動,主要是為了重新扭轉清朝江河日下的困局。
抗擊英法。咸豐十年,英法聯軍藉口“亞羅號事件”,組織聯軍,再次侵華。初期咸豐皇帝命令清軍加固炮臺,同英法聯軍誓死血爭到底。雖然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負面1860年,面對英法聯軍的咄咄逼人攻勢,咸豐皇帝竟然放棄北京城,以木蘭秋獮的名義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在承德避暑山莊期間,咸豐皇帝縱情聲色,不問政事。導致英法聯軍在攻陷天津後大舉進攻北京城,致使清朝國都大門洞開。而聯軍進京後更是大肆屠殺無辜百姓。
(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咸豐皇帝在此病逝)
咸豐在位期間,清朝同英法美俄四國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俄天津條約》;沙俄還迫使清朝簽訂《中俄璦琿條約》。這些條約的簽署導致割地賠款數額特別巨大;導致中國大面積國土被列強瓜分搶奪,給中華民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英法聯軍防火焚燒了舉世矚目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圓明園的焚燬給後世華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痛苦記憶。
(圓明園現今遺址)
結語:無論怎樣說,咸豐一朝。咸豐皇帝作為清朝同外國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導致割地賠款的直接責任人。其名字應當被永遠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恥辱柱上!
-
4 # 歷史救生圈
咸豐皇帝本人的軍事水平,還是不錯的,這從咸豐在太平天國戰爭當中的歷次詔書當中就可以看出來。而且,咸豐可以任用賢能,比如曾國藩,肅順,訓斥軍機大臣穆彰阿。
同時,咸豐也希望可以革除弊政,同時開啟了洋務運動的開端。咸豐本人工作勤勉,基本上都是親筆批閱奏摺。嚴厲打擊貪汙腐敗,嚴懲瀆職失職,整肅官場政風。比如戊午科場案,五宇官號賬目案。
咸豐繼位的時候,國庫就只剩下了187萬兩白銀,太平天國在咸豐一登基就已經爆發,為了籌措軍餉。咸豐採取了多種辦法,從融化內務府的各種貴金屬,開捐,發官票,推行厘金制度,籌措1.7億兩白銀,才有足夠的軍費去鎮壓太平天國起義。
從皇帝來說,咸豐的水平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他的改革力度比較大,盡力革除乾隆末期以來的貪腐風氣。咸豐在整頓吏治方面是個狠角色,處理官員的級別之高、力度之大比雍正還要厲害。唯才是舉,重用漢族能臣,改變了清朝實行二百多年的“重滿抑漢”國策。
但是,咸豐的運氣並不好,首先,咸豐31歲就駕崩了。其次是,他剛剛上位就遇上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大起義,同時還遇到了第2次鴉片戰爭,25000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還有兩大不良嗜好,第一個就是咸豐非常酗酒,而且經常喝醉,第二個就是吸鴉片。他本身就是早產兒,身體不好,再加上無節制的酗酒和吸食鴉片,在31歲就駕崩了。
-
5 # 歷史大學堂
咸豐皇帝是一位苦命的皇帝,他一生可謂是歷盡磨難,從登基伊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可以說是沒過上一天安穩日子。同時,咸豐皇帝還是一位頗受爭議的皇帝,有人評價他剛愎自用妒賢嫉能,致使其有生之年也沒能夠平定天平天國運動;有人評價他翫忽職守膽小如鼠,丟下首都北京落荒而逃,任由外華人搶中國寶,毀我瑰寶級皇家園林圓明園;有人評價他荒淫無度不知節制,年紀輕輕就將自己原本羸弱的身體徹底造垮,三十歲就一命嗚呼。總之,咸豐皇帝絕不是一位好皇帝,甚至是歷史的罪人。
客觀的評價,咸豐皇帝確實很難算得上是好皇帝,但是也覺不應該成為歷史的罪人,甚至可以說,他也並非如一些人評價那樣的一無是處。
圖1 咸豐皇帝,1860年10月13日《倫敦新聞畫報》
一、沒趕上好時候的年輕皇帝
咸豐皇帝確實是沒趕上一個好時候,他是在道光三十年登級成為皇帝。從順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到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大清王朝從問鼎中原之始,到咸豐皇帝繼位已經過去206年了。由於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天然缺陷,再加之有史以來的天朝上國自居的姿態,以及始於明朝而“發揚光大”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這個完全世界脫節的東方大帝國,此時已然是千瘡百孔。
再加之,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利,對於民族自尊心的進一步打擊,以及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外患問題,大清王朝此時處境之艱難,無疑是雪上加霜。原本唯唯是諾的老百姓,此時面對生活之水深火熱已經蠢蠢欲動。咸豐皇帝就是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那一年咸豐皇帝虛歲20,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圖2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朝及周圍形勢
二、改革第一要素就是會用人
大清王朝當下的狀況,咸豐皇帝就已經心知肚明。早在自己還是皇子的時候,受過良好而系統教育的咸豐皇帝,就瞭解到了祖宗基業當下所面臨的危機,以及發現了自己父皇當下執政不當之處。所以上位伊始,咸豐皇帝就做了一個重要的人事決定,將父皇最為倚重的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罷免,而且是“永不敘用”!這基本上是對自己父親執政時期,用人方面的全盤否定,頗有魄力!
咸豐皇帝在用人方面確實突破了很多條條框框,在天平天國最為鼎盛,大有將大清王朝取而代之之勢時,他突破乾隆皇帝立下“規定親王不得入軍機”之祖制,啟用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為首席軍機大臣,此時奕訢也不過就20來歲,他相信最終能夠拼盡全力挽救祖宗基業的,還得是自己至親之人,顯然弟弟奕訢是不二人選。果然,奕訢不負眾望,總算是將如臨深淵的大清王朝拉了回來。
圖3 愛新覺羅·奕訢(1833—1898),即和碩恭親王
有人說事後奕訢被咸豐皇帝“一擼到底”就是卸磨殺驢的表現,事實上這種說法比較武斷。客觀的說,畢竟是奕訢先挑戰了咸豐皇帝的皇權。奕訢竟然利用皇兄猶豫之間的含糊其辭,來了個瞞天過海。他利用職權之便,到軍機處立馬擬了一道晉封自己生母為皇太后的聖旨,並且在大堂之上,公然呈遞咸豐皇帝請求批准。咸豐皇帝乃奕訢生母的養子,被“道德綁架”的咸豐皇帝只好同意,奕訢的生母得了封號便安心的去了。
相當於被自己的弟弟“涮”了一把的咸豐皇帝,心裡那個恨就不必說了。同時,原本兄弟二人因為繼承人問題存在嫌隙,此時奕訢掌管軍機就敢挑戰自己皇權,還可能留著他嗎?所以事後奕訢被貶也就不奇怪了。
圖4 愛新覺羅·肅順(1816年-1861年)
最能體現咸豐皇帝改革決心之用人,就是重用了“刺頭”肅順,當然爭議也是最大。咸豐皇帝深知,想要破冰現有弊端叢生,死氣沉沉的破敗景象,啟用一位不尋常而又對自己忠心耿耿之人乃當務之急,肅順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飛黃騰達。
肅順,滿洲鑲藍旗人,他是努爾哈赤之侄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是已故鄭慎親王烏爾恭阿之庶子。一看是庶子,就知道了肅順是不可能獲得承襲親王爵位之資格,所以成了家之後的肅順就得搬出王府自謀出路了。這段自謀出路的經歷,給了肅順瞭解民間的千姿百態,也瞭解到那些坐享其成,國家蛀蟲一般地旗人們是怎麼個好吃懶做之生活狀態,這些認知對之後以及掌權,推行一些列舉措是有很大影響的。肅順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咱們旗人混蛋多”,確實很中肯。肅順在咸豐朝被破格提拔。從被擢升為“內閣學士”到“御前侍衛”也不過就四年時間,肅順一下子位極人臣之巔。
圖5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肅順為什麼能得到咸豐皇帝如此倚重?一方面原因是肅順辦事果斷,不怕得罪人的風格比較對咸豐皇帝用人的路子,但更主要的是,肅順的工作績效確實十分搶眼,列舉幾點如下:
1. 重用漢臣。如胡林翼、曾國藩以及左宗棠這些晚清明臣,哪一個沒得到過肅順的關照,尤其是左宗棠,要不是肅順出手相救,左宗棠在歷史上就是個“人名”,根本沒機會成為名人。
2. 整風官場。僅舉一例,震驚全國的“戊午科場案”正是被肅順破獲,為了以儆效尤,肅順堅守國家法度,硬生生要求咸豐皇帝處死了主考官,一品大員協辦大學士柏葰。
3. 廢黜旗人待遇。如前文所述,肅順對於旗人“白吃飽”之行徑是深惡痛絕。為了削減了國家支出,肅順砍了旗人的福利,省下來的錢正好用於國家平定戰亂。
這些舉措都是肅順為了挽救大清朝,頂著被人“下黑手”和“扒祖墳”的壓力,“硬”推行下去的。大清王朝應該感謝肅順的大刀闊斧,更要感謝咸豐皇帝的慧眼識人。
圖6 咸豐皇帝御批奏摺
三、自絕生路的憂鬱之君
內憂未除,外患已至,外華人的堅船利炮到底還是突破了大沽口炮臺。為了阻擊侵略者,中華兒女以血肉之軀與外華人的長槍大炮對抗,我們計程車兵如同伐木割草一般一排排倒下。在慘烈的事實面前,華人才明白,外華人不但是在戰艦上無敵,陸地戰依然可以打你個毫無還手之力。這不是人種之間的差異,而是科技時代的差異,這在當時怎麼也無法逾越之差異,給我華夏大地帶來了無盡的創痛。
咸豐皇帝怎麼也不明白,自己為了挽救王朝已然傾盡全力,為何還是這般田地?就連首都京城大清王朝最後的臉面都要眼看著保不住了。
圖7 大沽口炮臺 遺址
果然,咸豐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外國毛子還是闖進了北京城,倉惶之間咸豐皇帝選擇了“木蘭秋獮”,就是逃到熱河避難。從後來事態發展來看,這次逃離是咸豐皇帝人生最大的敗筆!結果,咸豐皇帝再也沒有活著回到北京城。
北京城遭受的前所未有之踐踏,更可氣的是據說一些華人也跟著渾水摸魚趁火打劫。當咸豐皇帝得知千古之園——圓明園被焚之一炬之時,真是肝膽俱裂,一口鮮血噴在了奏摺之上。而接下來的日子裡,接踵而至是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以及割地賠款的不爭事實。
我們不難想象此時咸豐皇帝之心情是何等悲涼,他可能甚至懷疑當初父皇為什麼要選自己當皇帝,讓自己成了敗壞祖宗基業的背鍋人。他也痛恨自己為何要逃離京城,現在看來還不如在北京城與洋人決一死戰,還能落得個“君為社稷死”的好名聲,但是說什麼都晚了。所以咸豐皇帝選擇了逃避,無論熱河生活條件多麼艱苦,他都堅持不回北京。
圖8 熱河行宮圖(區域性)
就在咸豐皇帝逃到熱河一年之後,終於熬到了人生盡頭。咸豐皇帝雖然心灰意冷,但是祖宗社稷之重任並沒有忘記,他在臨死之時,儘量權衡各方面關係,出了一套看似全方位考慮的託孤方案,將自己唯一年幼兒子,託付給了他生前最為信任之人。安排有後事以後,咸豐皇帝終於燈枯油盡,他感到腹中飢餓,但是還沒等燕窩粥做好就撒手人寰。
對於咸豐皇帝一生的總評,也許有人會說他能夠做得更好,但是我想說他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四年之後,咸豐皇帝終於入土為安,蓋棺於定陵。
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
-
6 # 歷史課課代表
清文宗咸豐皇帝是清朝歷史上第九位皇帝,他是清朝最後一位誕育子嗣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透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同時,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咸豐皇帝二十歲登基,在位僅十一年,年號咸豐,鹹是普遍的意思,豐是富足的意思。可是當時清王朝的卻無法讓天下豐衣富足,咸豐皇帝從登基伊始直到退位始終面臨著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糟心局面,作為一國之君的咸豐皇帝,卻既無膽識無遠略、無才能亦無作為。咸豐帝這十一年的皇帝生涯就像陸游《釵頭鳳》中感嘆的那樣:“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陸游的這三個錯用在咸豐皇帝身上卻是十分貼切。咸豐皇帝的十一年皇帝生涯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錯!錯!錯!咸豐皇帝在道光皇帝駕崩後錯登了皇位;在英法聯軍入侵時又錯離了皇都北京;在臨終前又錯定了顧命八大臣。
道光駕崩-錯坐皇帝寶座:道光皇帝雖有九位皇子,但是到了道光帝晚年時,年長的皇子大半已經去世,除了奕詝和奕訢外,再就是幾個六七歲對的幼子,這就意味著有條件有能力競爭帝位的,只有奕詝和奕訢兩兄弟。奕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年幼的奕詝從小被奕訢的母親靜貴妃撫養,兄弟二人從小一起在上書房讀書,年齡又很相近,關係也很密切。道光皇帝對於這兩位皇子也是寄予了厚望,晚年的道光皇帝對於立誰為皇子的問題非常矛盾,一方面,皇四子奕詝仁愛誠孝,又是先皇后中宮嫡出之子,身份貴重,但是另一方面,皇六子奕訢天資穎異,能文能武,雖為側室靜貴妃所出,但是清朝祖制,立太子並不分嫡庶。最終在經過多方的考量和反覆的思忖後,道光帝將奕詝立為太子,同時封皇六子奕訢為恭親王。道光帝的一份詔書裡安排了兩位皇子的身份,這在清朝的傳位遺詔中沒有先例,也充分反映了道光帝在立儲方面的矛盾心態。
根據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不難看出,道光帝留下的皇帝寶座,應該由恭親王奕訢繼承,奕訢無論個人德行還是治國才能都是道光帝諸皇子中最為優秀的,但是結果卻被奕詝錯坐了皇帝寶座,當然,這件事情的責任不在咸豐帝,而在道光帝。毫無疑問,錯坐了皇位的咸豐皇帝的執政生涯給民族和國家都帶來了巨大的悲劇。
英法圍城-錯離皇都北京:咸豐皇帝登基之初就面臨著內憂外患兩大治國難題。帝國的內部,太平天國在咸豐元年揭竿而起,幾年之間連克江南數省,攻陷金陵後更是僭越稱帝,與清廷分庭抗禮。這場戰爭殃及清朝最為繁華富庶的南方十四省,前後歷時長達十四年之久,從咸豐元年即位開始,知道咸豐十一年病死熱河,咸豐皇帝在有生之年都沒有看到叛亂的剿滅,這場歷經咸豐、同治兩朝的影響重大、死傷眾多、破壞巨大的農民起義讓咸豐皇帝焦頭爛額,手足無措。
另一方面,帝國的外部,英法等列強在修約的要求遭到拒絕後不斷挑釁,並縱兵侵擾中國沿海數省,最終從天津大沽口登岸,一路橫掃清軍,進逼北京城下,在英法聯軍圍城之前,作為一國之君的咸豐皇帝將恭親王留在京城之中,自己則以秋獮木蘭之名攜后妃皇子和一干大臣倉皇北逃。最終京城被英法聯軍攻破,清朝幾代帝王苦心經營一百多年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慘遭劫掠焚燬。沙俄也趁機陳兵北疆,侵佔了中國黑龍江以北一百多萬平凡公里的國土。咸豐皇帝作為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面對外敵入侵,不僅沒有身守社稷,反而臨陣脫逃,以至於京師淪陷,社稷傾覆,他在民族和國家的危難關頭逃離北京,這是他犯下的第二個錯。
臨終託孤-錯定顧命大臣: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五,三十一歲的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病重,臨終前,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召見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額駙景壽、協理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瀚、焦祐瀛等大臣遺命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同時將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封為“贊襄政務八大臣”。同時,為了防止八大臣獨裁專權威脅皇權,他又將兩枚代表權力的印章分別賜予皇后鈕祜祿氏和太子生母葉赫那拉氏。這就導致了朝野之上分成了兩股勢力,一股是八大臣組成的顧命大臣勢力,一股是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組成的帝后實力。兩股勢力都想爭奪最高領導權,咸豐皇帝本欲使兩股勢力相互合作,相互牽制,已達到互相平衡,最終使得皇權得到最大的利益,但是他忽略了另一股重要的勢力,那就是留守北京的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帝胤勢力。果不其然,最終兩宮皇太后聯合了北京的恭親王,成功的發動了政變,將咸豐皇帝遺命的顧命八大臣盡數罷免。辛酉政變的發生實際上是咸豐皇帝生前沒有對主要政治力量進行平衡而導致的惡果,政變之後清朝出現了從未有過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政治格局,慈禧太后從此登上政治舞臺,並影響清朝政局近五十年。這也是咸豐皇帝的皇帝生涯中犯下的第三個大錯。嚴格的來說,咸豐皇帝算不上昏君,但是也絕不是明君,他在即位之初也是做了一些革除時弊、改革朝政的事情,但是似乎他的命運很不好,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被他碰上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外國入侵讓他趕上了。最終在一系列打擊下,咸豐皇帝開始得過且過,麻醉自己,最終自己和王朝共同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
7 # 土雜漫談
清朝的皇帝都被美化了,都被史官美化了,因為他們的歷史都是他們的史官記載的,他們的史官又都被皇帝支配。
其實咸豐皇帝,並不能算一個好皇帝,他抽鴉片死的,死也死在了河北承德,沒有死在皇宮裡面,所以怎麼說呢,他不是個好皇帝。
他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優柔寡斷。面對官場積弊,貪汙成風,還有土地兼併的情況,他都知道,但他沒有力量,也沒有意識去去解決這些積弊,導致了國內的農民企業,一波接著一波,比如說太平天國起,比如說捻軍起義,比如說回民起義,都是在咸豐朝出的亂子。
第二就是身體孱弱,他因為清朝皇室一直是跟蒙古客戶的女人,結婚生小孩,導致都是近親結婚嗎?所以,小孩兒的身體素質都比較差,先鋒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孩,他身體素質比較差,到了後面,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也就導致了後面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第3個特點就是,驕傲自滿,驕傲自大以上朝天國上朝的皇帝自居,於是發生了第2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並把咸豐皇帝趕出了北京,希望你逃到了承德,但這種這種情況下,他心灰意冷,沒有精神振奮的去進行改革。使中國失去了一次工業化崛起的機會!
-
8 # 歷史簡單說
咸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慈禧太后是咸豐皇帝的皇后,他的兒子是同治帝。咸豐皇帝叫愛新覺羅·奕詝,生於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他的生母是鈕祜祿氏,道光十三年,冊封為皇貴妃,道光十四年,成為皇后,但在道光二十年就病死了。
奕詝就被交給靜貴妃來撫育,而靜貴妃還有一個兒子,皇六子奕訢,而奕訢就是奕詝儲君之位的最有力競爭者,道光在鈕祜祿氏死後,就再也沒有冊立皇后,所以靜貴妃就成了皇貴妃,成為了事實上的皇后,掌管後宮。
奕詝比六弟奕訢大一歲,奕詝的老師是杜受田,奕訢的老師是卓秉恬,奕訢各方面都要比奕詝優秀,雖然奕詝是嫡出,比庶出奕訢有一點身分上的優勢,但是在清朝,並不是採用嫡長子繼承製,而是立賢不立嫡長。
所以道光帝在皇四子奕詝與皇六子奕訢,兩人之間猶豫不決,而奕詝的老師深深知道,奕詝不管在學習,還是在騎馬射箭上面,都不如奕訢,所以只能另找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仁孝之心。
當道光帝帶著奕詝和奕訢去狩獵的時候,道光帝發現奕詝竟然一箭不發,就很好奇,問他為什麼,奕詝說春天,正是萬物生長的時候,他不忍殺生,而道光帝認為,這才是皇帝之言,就秘密立其為皇儲。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道光病逝,奕詝繼位,也就是咸豐帝。不過咸豐帝比較不幸運,因為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發生了天平天國起義,咸豐帝最終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的幫助下,鎮壓天平天國的起義。
可以說咸豐帝繼位之後,就一直面對著天平天國的起義,太平天國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在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咸豐帝又遇到了英法聯軍,八里橋之戰清軍大敗,咸豐皇帝趕緊逃往熱河,只留下恭親王奕訢在京,圓明園最終也被燒了。
咸豐皇帝在熱河之後,反而喜歡上了戲劇,或者他是在逃避,不想回到京城,而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弱,終於在咸豐十一年七月的時候病逝,他故意將自己的親弟弟奕訢排除在顧命大臣之外,而最後的大權也落入了慈禧的手裡。
清代有兩個皇帝特別沒有存在感,那就是咸豐皇帝、同治皇帝這對父子,與清代的其他皇帝相比,這兩個皇帝得到的評價基本是負面的,很多人認為道光皇帝傳位傳錯了人,歷史上有一個皇帝與咸豐帝很類似,那就是唐高宗李治。
回覆列表
愛新覺羅·奕詝也就是咸豐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
咸豐帝的能力還是可以的,就是從所處的時代他,他這個皇帝非常不走運。在咸豐一朝,南方都被太平天國佔了,北方的捻軍四處活動,外部還有英法聯軍來燒圓明園,自己倉皇逃到熱河並最終死在那裡。怎麼看咸豐的時期非常像明朝的崇禎時期,內外交困,大廈將傾。但咸豐帝明顯比崇禎強不止一個檔次,咸豐帝穩住了局面,延續了清朝的國祚,沒有成為亡國之君。
咸豐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咸豐帝比崇禎最強的地方在於用人方面。咸豐帝大膽啟用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信任曾國藩為首的漢人統兵對付太平天國。崇禎多疑,剛愎,在他治下兵部尚書和各省督撫殺了好幾十個。但咸豐帝用人不疑,放手讓曾國藩辦團練組織湘軍。即便曾國藩“屢戰屢敗”仍支援他“屢敗屢戰”,用人專一、政策穩定,保證了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這一點崇禎完全做不到。
有人說咸豐帝太好色,逃到熱河還沉溺於女色,最後掏空了身子,死的時候才31歲。但另一種說法是,因為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對咸豐刺激太大,咸豐帝覺得愧對祖宗,實在沒臉再幹下去了,就縱情酒色麻醉自己,等於是慢性自殺。
總之,咸豐帝絕不是無能之輩,能挺過這樣的危機,沒有統治手腕是不行的。只是咸豐帝所處的大時代對他太不利了,積貧積弱的中國和冉冉上升的西方列強迎頭相撞,誰當皇帝都挽救不了這個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