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收購好時光

    特發性震顫是指身體某個地方會不由自主的顫抖。常見的是手。

    特發性震顫與基因有關。但會發生出來,主要原因是那個部位的器官過度勞累,且經常反覆做同一個動作,得不到放鬆。

    特發性震顫的反應最直接的就在做動作時,身體器官無法保持穩定,不停的抖動。比如舉手起來,維持姿勢,手臂不停抖動。用手寫字時,手腕不停抖動。

    特發性震顫主要影響人體做精細動作,社交時會帶來尷尬。想根治,或者嚴重的請及時就醫。輕微的,可以經常多個方向活動那個部位(注意不是勞累那個部位),拉那個部位的筋,按揉患處,配合一些活血藥酒,可以改善。

  • 2 # e醫路有你

    特發性震顫是屬於不自主動作中的一種,患者多處於意識清醒,但無法控制骨骼肌的不正常運動。

    特發性震顫患者約60%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該病可在任一年齡起病,平均起病年齡37~47歲,且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該病特點是發病較早,往往體現在手部,影響精細動作,包括書寫、使用筷子等,患者平舉上肢時,可見指部、腕部以每秒5~8次/秒震顫,振幅不定;其次體現的部位為頭部,可表現為細小的點頭或搖頭動作,精神緊張時可加重。

    如何診斷該病呢?

    有一套確診標準。

    1.雙手、前臂或其他部位肉眼可見的持續姿位性震顫或伴有動作性震顫,可伴隨著波動,震顫常影響生活和工作。

    2.病程超過3年。

    3.需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震顫,如某些藥物的戒斷狀態,或有明確的神經系統外傷,某些心因性因素,突然發生的震顫且迅速惡化。

    由於特發性震顫經常誤診,常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早期或增強的生理性震顫,所以確診特發性震顫必須除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特發性震顫並不會影響死亡率,長期或終生可以處於“穩定”狀態,但其可導致生活質量低下,社會交往活動減少,喪失勞動力,生活自理困難,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患者因喪失勞動能力提前退休。

    關於特發性震顫的治療。

    目前絕大多數特發性震顫病人僅有輕微的震顫,僅僅少數患者約0.5%~11.1%需要進行相應治療,這少數患者之中不足一半能透過有效治療而達到良好效果。

  • 3 # 藥師姐姐

    感謝邀請。特發性震顫(ET)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病人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是最常見的成人震顫病之一。估計患病率為0.4~5.0%,其患病率和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唯一的症狀就是震顫,包括動作性震顫和姿勢性震顫。姿勢性震顫主要表現為手部保持某種姿勢時出現的明顯顫動;動作性震顫是特發性震顫最有特徵性的表現,主要表現為手部完成某一動作時出現的明顯顫動,如指向發生偏移。ET被認為是一種良性疾病,隨時間推移震顫幅度逐漸增大,因此書寫、吃東西、穿衣、說話和其他精細活動困難不斷加重。患者通常是由上肢開始,向上發展至頭、面、舌、下頜部。表現為寫字變形,但不會過小;頭部可表現垂直的“點頭”運動和水平的“搖頭”運動;軟顎、舌的震顫會導致發聲困難。

    藥物治療

    1.普萘洛爾、長效普萘洛爾和撲米酮可減輕肢體震顫,普萘洛爾或撲米酮都可用作肢體震顫的開始治療【1】。阿替洛爾、加巴噴丁(單藥)、索他洛爾和託吡酯可用於治療肢體震顫;阿普唑侖使用要謹慎,因為有濫用危險。普萘洛爾可用於治療頭震顫。可以考慮用納多洛爾和尼莫地平治療肢體震顫;使用氯硝西泮有謹慎,因為有濫用危險,並可出現戒斷綜合徵。頑固肢體震顫病人才建議用氯氮平,因為它可導致粒細胞缺乏症【1】。

    如同時存在慢性阻塞性氣道疾病、心功能不全或周圍血管病的特發性震顫病人,首選撲米酮治療,普萘洛爾禁用。

    2.撲米酮和普萘洛爾聯合,治療效果或許比單藥治療好,且不良反應並不增加。如單用撲米酮和普萘洛爾治療肢體震顫療效不滿意,可將兩藥聯合應用。

    3.內科治療無效的病人可考慮注射BTXA治療肢體、頭和語音震顫【1】。

    4.ET患者對乙醇(酒精)的反應是特徵性的。許多患者即使只服用少量乙醇就可以減少震顫,約42~75%患者飲酒後震顫減輕,但只是短暫的,通常維持2~4小時,第二天震顫反而加重。

    手術治療

    由於術後反應嚴重,手術方案取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

    參考文獻

    1.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質量標準小組委員會.特發性震顫內外科治療指南【J】.中國全科醫學,2005,8(16):1334

  • 4 # 出發點848

    特發性震顫的症狀;

    1.特發性震顫惟一的症狀就是震顫,偶有報道伴有語調和輕微步態異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開始,主要影響上肢,雙側上肢對稱起病,也可單側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響後,常向上發展至頭,面,舌,下頜部,累及軀幹和雙側下肢者少見,僅在病程的晚期出現,而且程度比上肢輕。

       2.典型的特發性震顫在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發現,對起病的高峰年齡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起病年齡的分佈為雙峰特徵,即在20~30歲和50~60歲這兩個年齡段;另一種觀點認為特發性震顫很少在少年發病,隨著年齡增長髮病人數增加,平均起病年齡37~47歲。

  • 5 # 眼球震顫

    大家都知道特發性震顫是一種以手抖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疾病,此病給患者帶來外表和社交尷尬,通常不引起殘疾,有的患者震顫可妨礙手完成精細動作如書寫,喉肌受累時可影響發音,下肢多不受累。患者常述及少量飲酒可使症狀顯著緩解,但為時短暫,機制不清。檢查通常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徵。特發性震顫的震顫常見於手,其次為頭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特發性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是常見的特發性震顫的危害。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幾種:

    1.合理膳食可多攝入一些高纖維素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營養均衡,包括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必需的營養素,葷素搭配,食物品種多元化,充分發揮食物間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少吃不帶殼的海鮮、筍、芋等容易過敏的“發物”;少吃含化學物質、防腐劑、新增劑的飲料和零食。忌食過酸、過辣、過鹹等刺激物。

    2.

    氣鬱質者當以行氣為主,常用行氣食物如:蕪菁,洋蔥,橘,茴香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南瓜,泡菜,楊桃,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

    亦不可多食冰冷食物,吃東西不能太涼。因為氣鬱的人,他有時候會上火的,這種人的上火和熱證,清熱時一定要小心,不能太涼的。也可以少量地飲酒。

    3.生活要規律,避免激動勞累

    多吃抗動脈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蔥等有降壓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穀雜糧,品種越豐富對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熱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別是油炸食品應該少吃

    每天保持15-20分鐘的體育鍛煉。

  • 6 # 健康雙子小達人

    多發群體1.家族史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病人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研究者對家族史的報道各不相同,從17.4%~100%,造成如此巨大差異的原因是特發性震顫的診斷標準不同。特發性震顫家族史的正確評價有賴於震顫症狀的徵詢以及臨床檢查。2.發病率 典型的特發性震顫可在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中發現,在普通人群中發病率為0.3%~1.7%,並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大於40歲的人群中發病率增至5.5%,大於65歲的人群中發病率為10.2%。男女之間的發病率無明顯差異,也有報道在瑞典和芬蘭女性與男性的發病率比率為0.5:0.71,特發性震顫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見。3.發病年齡 特發性震顫可在任何年齡起病,對起病的高峰年齡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起病年齡的分佈為雙峰特徵,即在20~30歲和50~60歲這兩個年齡段,另一種觀點認為特發性震顫很少在少年發病,隨著年齡增長髮病人數增加,平均起病年齡37~47歲。4.病程 震顫發病年齡與病情發展無關。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病始終緩慢進展,從無緩解。由於震顫造成勞動力喪失開始於發病10至20年之後,發生率隨著病程和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 7 # 朱安林醫生

    在輕微的情況下特發性震顫可以表現為無法阻止舌頭或手部搖晃,只能用顫音唱歌,並且難以完成小的精確任務,例如穿針。即使是簡單的任務,例如直線切割或使用尺子也可能是困難到不可能的,具體取決於條件的嚴重程度。

    在致殘病例中,特發性震顫可以干擾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活動,包括餵養,穿衣和照顧個人衛生。特發性震顫通常表現為節律性震顫(4-12 Hz),僅在受影響的肌肉發揮作用時才會發生。任何形式的身體或精神壓力都會使震顫加劇。

    震顫也可能發生在頭部(頸部),頜部和聲音以及其他身體部位,一般模式是震顫始於手臂,然後傳播到某些人的其他區域。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頭部震顫。也可能發生其他型別的震顫,包括伸展的手臂的姿勢性震顫,手臂的意外震顫和手臂中的靜止性震顫。有些人可能會有步態和平衡的不穩定和問題。

    在睡眠期間不會發生與特發性震顫相關的震顫,但特發性震顫患者有時會在醒來後抱怨特別粗糙的震顫,在覺醒的最初幾分鐘內會明顯變得粗糙。震顫和疾病活動強度可能因疲勞,強烈情緒,低血糖,冷和熱,咖啡因,鋰鹽,一些抗抑鬱藥和其他因素而惡化。典型地,震顫在“表現”情況下惡化,例如在商店寫支票或進行演示時。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病也可與ET同時發生。一項研究發現震顫程度,僵硬程度和功能性殘疾與特發性帕金森病患者無差異。手震顫占主導地位(如在帕金森病中所做的那樣),幾乎在所有病例中均發生,其次是頭部震顫,聲震顫,頸部,面部,腿部,舌頭和軀幹震顫。大多數其他震顫與手震顫有關。另一項研究發現更嚴重的震顫,更低的睡眠障礙頻率,以及其他非運動症狀的相似患病率。

    特發性震顫的行走困難很常見。大約一半的患者伴有肌張力障礙,包括頸肌張力障礙,作者痙攣,痙攣性發音障礙和顱肌張力障礙,20%的患者伴有帕金森病。睪丸功能障礙(嗅覺喪失)在帕金森病中很常見,並且據報道在患有特發性震顫的患者中也會發生嗅覺功能障礙。許多患有特發性震顫的患者也表現出許多與特發性帕金森病相同的神經精神障礙。

  • 8 # 使用者2924865214958

    根據患者經常出現姿勢性和(或)動作性震顫,飲酒後減輕,有家族史,不伴神經系統其他症狀體徵應考慮特發性震顫可能。

  • 9 # 北京仁愛堂客服劉園園

    特發性震顫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除非病情嚴重到讓患者無法照顧自己。大多數患者都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不過他們可能會覺得吃飯、穿衣、書寫等日常活動有困難,這些都可能導致患者在社交場合退縮

  • 10 # 海之聲荊門店

    特發性震顫的臨床表現有:

    特發性震顫患者通常先由上肢開始,雙側上肢對稱起病,也可單側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響後,常向上發展至頭、面、舌、下頜部。累及軀幹和雙側下肢者少見,僅在病程的晚期出現,而且程度比上肢輕。

    特發性震顫患者常見表現為手的節律性外展,呈內收樣震顫和屈伸樣震顫,旋前旋後樣震顫(類似於帕金森病)十分少見。書寫的字可能變形,但不會表現為寫字過小。另一個常影響的部位是顱頸肌肉群。頭部、舌或發聲肌均可累及。患者手部嚴重的姿位性震顫和頭部震顫,包括垂直的"點頭"運動和水平的"搖頭"運動。軟顎、舌的震顫會導致發聲困難。

    姿位性震顫,可同時含有運動性、意向性或靜止性震顫成分。震顫可能在指向目的的運動中加重。震顫起病時頻率為8~12Hz,隨著病程和年齡的增加,頻率逐漸降低,幅度逐漸增加。

    特發性震顫會影響患者的外表和社交,影響工作與生活,因此也必須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上可透過藥物治療,包括心得安、阿普唑侖等藥物,還可透過外科治療,目前控制震顫的最佳外科手術為腦深部電刺激術,微創、安全、不損傷神經,控制震顫效果明顯。

    (3)周圍神經疾病:酒精使小腸對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和維生素的吸收減少,形成末梢神經炎等。

    (4)腦血管病:大量飲酒使血流量增加,心率加快,而且酒精對凝血機制中血小板和血液粘稠度有影響,使腦梗塞危險因素增加,易發生腦血栓、腦溢血、腦梗塞等。

    (5)癲癇:長期大量飲酒,突然戒酒或減量,常導致癲癇疾病的發作。

    (6)容易出現深層感覺障礙和肌肉萎縮。

    綜上所述就是酒精依賴症的危害,勸患者要及早戒酒,如果患者採用多種方法仍不能戒斷酒癮,飲酒已經影響生活,患者可考慮手術戒酒,一種毀損術;一種是腦深部電刺激術,經過多年臨床驗證,手術成功率達91%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工作做得再好是否都是領導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