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民族,過去曾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之說,據說連美國的教師節,都特意設在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誕辰日,可見這一點是名聲在外的。現在天下太平,居然有這麼多人認為讀書無用,這的確是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大家認為讀書無用,擺在桌面上的理由,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現在大學收費這麼高,動不動就要農民幾十年的收入,教育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市場過程,沒有多少人有能力為了“興趣”或“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些奢侈的理由去讀書。對教育機構來說,它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對學生及其家長來說,他們追求的則是效用最大化。這個“效用”就是畢業以後的好工作和高收入。如果無法就業,則相當於買了一臺不會製冷的冰箱,效用等於零,又不能退貨和保修,那當然就是“無用”。
現在我要追問的是:中國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僅為8%,大大低於世界中、低收入國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說美國的35%了,為什麼竟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就業難呢?
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一切都要從全球的眼光來看。在我看來,關鍵在於,由於盲目地開放以及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失誤,中國在全球的產業分工中被鎖定在了一個低端加工業的位置,需要的僅僅是一些受過中等教育的藍領工人(有大學生頓悟:“讀太多書沒用,初中就夠了”),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白領工作崗位提供給大學生。
排斥大學生的機制是這樣發生作用的:為了儘快提高精英階層的消費水平,中國的消費品產業往往採取了直接從國外進口生產線的方式,結果使中國自身的裝備工業(即生產線的設計製造技術和成套裝置技術)由於失去了市場而在整體上陷入困境,大量國企破產倒閉,大量的白領工作崗位也因此喪失。而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和國外商品的大量湧入,更是連大批民營的民族產業也擠垮了。雖然外資也會帶來一些就業機會,但統計顯示,外資在中國每提供一個就業機會,就同時“消滅”三到四個工作機會。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化”正是造成中中國產業分工位居低端,從而間接導致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決定性原因。
奇怪的是,很多大學生對導致自己陷入困境的“全球化”程序卻是持一種熱情擁抱的態度。之所以會這樣,除了一些主流經濟學家的刻意誤導之外,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有利於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迅速與發達國家接軌。但大學生們陷入的一個最致命的誤區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必須首先要成為一個“生產者”,也就是說要先就業,然後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在能夠容納自己就業的產業被擠垮,大學生成為“靠低保生活”的多餘人口時,好萊塢電影中展示的那種有房有車的中產階級生活,可能越發像是夢中的景象了。
理解了這些原因,我們就能夠明白讀書究竟為什麼會“無用”了;我們也就能夠明白說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他們“不能轉變觀念”,為什麼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可恥言論了;我們也能夠明白教育部門在專業設定、擴招與否上大做文章對解決就業難問題基本上是無濟於事的了……
華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民族,過去曾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之說,據說連美國的教師節,都特意設在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誕辰日,可見這一點是名聲在外的。現在天下太平,居然有這麼多人認為讀書無用,這的確是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大家認為讀書無用,擺在桌面上的理由,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現在大學收費這麼高,動不動就要農民幾十年的收入,教育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市場過程,沒有多少人有能力為了“興趣”或“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些奢侈的理由去讀書。對教育機構來說,它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對學生及其家長來說,他們追求的則是效用最大化。這個“效用”就是畢業以後的好工作和高收入。如果無法就業,則相當於買了一臺不會製冷的冰箱,效用等於零,又不能退貨和保修,那當然就是“無用”。
現在我要追問的是:中國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僅為8%,大大低於世界中、低收入國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說美國的35%了,為什麼竟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就業難呢?
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一切都要從全球的眼光來看。在我看來,關鍵在於,由於盲目地開放以及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失誤,中國在全球的產業分工中被鎖定在了一個低端加工業的位置,需要的僅僅是一些受過中等教育的藍領工人(有大學生頓悟:“讀太多書沒用,初中就夠了”),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白領工作崗位提供給大學生。
排斥大學生的機制是這樣發生作用的:為了儘快提高精英階層的消費水平,中國的消費品產業往往採取了直接從國外進口生產線的方式,結果使中國自身的裝備工業(即生產線的設計製造技術和成套裝置技術)由於失去了市場而在整體上陷入困境,大量國企破產倒閉,大量的白領工作崗位也因此喪失。而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和國外商品的大量湧入,更是連大批民營的民族產業也擠垮了。雖然外資也會帶來一些就業機會,但統計顯示,外資在中國每提供一個就業機會,就同時“消滅”三到四個工作機會。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化”正是造成中中國產業分工位居低端,從而間接導致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決定性原因。
奇怪的是,很多大學生對導致自己陷入困境的“全球化”程序卻是持一種熱情擁抱的態度。之所以會這樣,除了一些主流經濟學家的刻意誤導之外,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有利於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迅速與發達國家接軌。但大學生們陷入的一個最致命的誤區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必須首先要成為一個“生產者”,也就是說要先就業,然後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在能夠容納自己就業的產業被擠垮,大學生成為“靠低保生活”的多餘人口時,好萊塢電影中展示的那種有房有車的中產階級生活,可能越發像是夢中的景象了。
理解了這些原因,我們就能夠明白讀書究竟為什麼會“無用”了;我們也就能夠明白說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他們“不能轉變觀念”,為什麼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可恥言論了;我們也能夠明白教育部門在專業設定、擴招與否上大做文章對解決就業難問題基本上是無濟於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