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紅9九

    哲學家總在思考“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但我們一般人對此理解不會同於哲學家。從哪來,到哪去是研究人類生存方向,咱不考慮,我是誰,我們只能想到自已,或指自己,不是哲學家指的人或人類。

    中國有句老話:“三十年前見父說子,三十年後見子說父。”三十年前的我是父親的兒子,三十年後的我是兒子的父親。我只是生命的一環,父親的兒子,兒子的父親。這就是我的地位,我的責任,我的所屬,我的一切的一切。

  • 2 # 無聊閒人

    無聊給提問人,"我是誰"的答案,用二個問題作答。

    第一,世上從來沒有我會如何?

    第二,世上有了我,出現了甚麼又有甚麼意義和影響?譬如某男某女有了個兒子/女兒,他們因此而被負累又或者感到幸福。。。。。。

  • 3 # 連山堂6319285774

    從哲學的角度問題來說我是父母的意念而化作的個體物質,是我自己來經歷世界萬事萬物一個過程,是從無穿越時空隧道又到無的距離。

  • 4 # 紐約浪人1240

    這是人類自誕生以來最大的一個問題,人類的先哲們已經思考了數千年,也有很多深刻的見解,比如大哲學家笛卡爾認為“我思顧我在”,有人認為這是唯心主義,這樣顯然把問題簡單化了,就像簡單的把宗教歸類為精神鴉片一樣。哲學被稱為“人類智慧的花朵”,哲學探討的是事物背後的本質,比如我們老祖宗莊子講的“莊周夢蝶”的故事,到底是莊子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子,這背後蘊藏著深奧的哲學道理。

    哲學的意義在於你信奉什麼樣的哲學思想,你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認為“存在先於本質”,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做出的選擇,他的思想在上世紀50-60年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很多年輕人都信奉選擇的力量,透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哲學同宗教一樣同樣影響藝術家的創作,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高更在塔希提島苦悶的時候就創作了一副巨幅作品《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

    最後講一個輕鬆的段子說明哲學和我們生活的關係,一群圈養的豬被喂肥了就送去屠宰場,這樣一撥一撥的來來往往,主人發現有一頭豬一直悶悶不樂,也不吃東西,所以它一直很瘦,也就避免了被送去屠宰場的命運。主人不解,問那頭瘦豬“你為什麼不開心?也不吃東西?”,豬回答“因為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那裡去?”

  • 5 # 忠義雲天

    問佛:未生我前誰是我?生了我後我是誰?

    佛笑而不答!

    答什麼呢?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未生你我前,無你無我,為何非要弄個大鵬鳥轉世岳飛,金蟬子轉世唐僧的故事?

    問"我是誰”的人一般都相信前世今生後世的因果關係,由此演義出了諸如孟婆湯之類的故事,自圓其說,不知就是不知,說什麼天機不可洩露?

    我是我,我之前無我,我之後無我,今生唯我!

  • 6 # 詩意國學

    首先,當思考我是誰的時候,就把世界分為兩部分了,一部分是我,一部分是除我之外的世界,於是,我就是與世界對立的那個存在;

    其次,當思考我是誰的時候,又把做出思考行為的主體和被思考的物件分開了,那麼,究竟是思考著的那個主體是我,還是被思考的客體是我?實際上,這時的我,已經是兩者之間飄忽不定不再確切存在的了。

  • 7 # 道友請留步v

    我是誰呢?當別人問我的身份的時候,我會告訴他我的姓名。姓名便是我的標籤,如果告訴認識我的人,他們便能又姓名回憶起關於我的種種。在別人眼裡,這便是我。

    可別人眼中的我又怎麼可能百分之百準確呢?我心中的我又比別人眼裡的我更加的豐富多彩。

    但我心中的我似乎又時刻受著外界的影響,不停地變化著,不管是性格還是慾望,心性還是記憶。。。有人說我性格差,要我改變,可我就是這樣,如果改變了,我還是我嗎?有人讓我丟掉記憶,可如果沒了記憶,我還是我嗎?或者被人改變了記憶,我還是我嗎?

    但是,小時候的我,嬰兒時期的,難道就不是我了嗎?那個時候,我天真爛漫,甚至沒有嬰兒時期的記憶,可我還是我啊!只不過是嬰兒時期的我 。

    可能記憶、性格、慾望什麼的之於我都不重要,反正它們都在變。但不管怎麼變,我還是覺得這就我,不管是上一秒成佛,還是下一秒成魔。

    那麼我是誰?記憶、慾望、性格什麼的都不是我,反而是我承載了它們,並向外界顯示――這就是我!

  • 8 # apple20160212

    調侃一下。我是誰?這太意識流,需尊請先哲或聖人給我開竅洗腦,否則,我這紅塵世界的凡夫俗子的未開腦洞會更加混沌,還可能走火入魔,無法頓悟。唉嘆一聲,還是回到渾渾噩噩的現實中吧。

    回到正題。真不知如何回答“我是誰”這種哲學問題,但知道有“我”的意識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上人類和其他生靈(物種)的唯一不同,即只有人類真正理解什麼是“我”。本人還依稀記得多年前的一科普文章介紹說,因為人類有“我”的意識,方能稱霸地球,生存於弱肉強食生物鏈的頂端。那篇科普文章為證明上述觀點還講了一有趣的試驗。說是科學家在森林內立了一面巨大鏡子,並在鏡子前面上方懸掛好吃的食物,經過偽裝,只能在鏡子(映象)中看到,找來一隻據說智力相當於三歲人類幼童的大猩猩,當它看到鏡子中的好吃食物後,伸出爪子去抓,可想而知,大猩猩抓不到後繞著鏡子一圈圈的亂轉,並誤認鏡子中的大猩猩在和他爭奪食物,氣得呲牙咧嘴,捶胸頓足。試驗沒完,科學家又抱來一位不到一歲的人類幼兒,說是此年齡的幼兒智力不會超過那隻大猩猩,當人類幼兒看到鏡子中的食物後,再根據鏡子中他自己的映象,他如科學家所願急速的回頭找尋。這個試驗證明人類幼兒知道鏡子中是“我”,即他自己的虛擬影子,而大猩猩卻不知所以然。儘管大猩猩的智力比人類幼兒高,但人類幼兒卻有大猩猩無法比擬的智慧。

    不知用這話題再侃些什麼,那就說些牽強附會的題外話,既然人類因知何謂“我”而雄傲天下,那做為人類單元個體的你我他(她)更要有自知之明。侃到這兒。

    (附註,上述試驗好像還有大象,猴子等被認為聰明的動物,但都不知鏡子中就是它們自己,即“我”)

  • 9 # Kant孟

    科學主義者認為科學是萬能的,沒有不能回答的問題。特別是自從出現量子物理學之後,有人把靈魂同量子聯絡在一起,這樣就似乎給靈魂找到了一個科學的依據。其實不然,就算量子和靈魂都是以“波”的質態出現,也無法像聲波和電波一樣測得到。對這個問題,“薛定諤的貓”給出了權威性的解釋。結論是:既然靈魂是無法用儀器來證實,所以,用科學解釋靈魂是徒勞的。

    神學主要探討靈魂和上帝的問題,但神學是以神秘主義為特徵的學問。神秘主義是獨斷的,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你不能質疑。在靈魂問題上,三大宗教都有不同的說法,基督教的說法是“靈魂不死”,即“我”是不死的。我們世俗所說的死,只不過是軀殼的死亡,而靈魂要麼去天堂,要麼下地獄。看過但丁《神曲》,就會感到一個經過地獄的靈魂是何等毛骨悚然!佛家認為萬物皆為虛幻,包括靈魂。人所看到和想到的一切皆由“念”而生。人在有“念”之前是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東西,那就是佛。

    哲學是從理性上探討靈魂問題。人類開始是對大自然感到驚奇,總是問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突然有一個智者向世人發出一個聲音說:“人啊,去認識你自己吧!”。這個人就是西方哲學的鼻祖—蘇格拉底。這一句話可謂驚醒夢中人。因為,在此之前,從來不曾有人問過“我是誰?”。從此以後,哲學上又了一個新的學問叫“形而上學”。什麼叫“形而上學”?如果我們把科學稱為“形而下學”,那麼一切科學無法解答的問題就靠形而上學解答了。比如靈魂、上帝、意志等等。

    那麼,哲學上對靈魂(也就是“我”)的解說怎樣呢?我們這裡可以把它看作是支配自己人生的“意志”。人的意志和身體經常處於矛盾狀態,比如,一個強姦犯,他在實施強姦之前,他的靈魂一定會提醒他,這是犯罪。可是他的身體發出一種荷爾蒙戰勝了自己的靈魂,實施了犯罪行為。所以我們說一些人把握不住自己就說他“意志不堅強”。

    簡而言之,認識真正的自我和不認識真正的自我是有差別的。認識到真正自我的人一般都能“自律”,都能“吾日三省吾身”。反之,找不到靈魂上自我的人,總是挑別人毛病,不能反思自己。這種人往往做人做事沒有底線,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 10 # 俺來也81

    我為所有,所有皆我。答案之一。用你所知道的所有去思考我是誰?答案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一個意思。好玩不?思考吧!

  • 11 # 特雲熊智

    第一次讀金剛經,讀到下面句話時,3大問題迎刃而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你是誰?如來;

    從哪裡來?無所從來;

    到哪裡去?亦無所去。

    沒有來,也沒有去,一直就在這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已故親人和自己要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