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聯網
-
2 # 情感火鍋
需要培養的安全感,就是自我是缺乏安全感的。
很多的原因,造成了安全感的缺失,並不是因為失戀產生,它是從小到大可能的各種事導致了安全感的缺失,只是在談戀愛時,這一點被放大了。
不過,這並不是壞事,有不足,才會去彌補,才會成長。
首先找到你為什麼沒有安全感的原因,去告訴自己你可以,你很棒,以心理暗示的方法,給自己勇氣。
遇到自己可能失控的情況時,告訴自己冷靜,放鬆,調整呼吸,讓自我的存在感來安慰自己。
然後,遠離所以給你打擊的人,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別覺的他是對你好,她打擊你來發洩自己無聊的生活。
我從不覺得父母打擊孩子是激將法,那隻會毀了一個孩子的自信心,我也從不覺得那些插足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是好人,他們只是排除異己。
你優秀了他們會說,你失敗了更他們會說。你美他們會說,你醜他們也會說,其實他們自己也不怎樣,但為什麼要說你呢,不就是閒的呢。
更重要的一點,你必須有所學,可以是技能可以是知識文化,等等其中一件事,必須是你專長的,這樣你才有底氣,去做事。
好好去學習,好好去生活,好好去愛那些真真為你好的人。
安全感就會慢慢填充起來了,有時間別在家裡,多出去走走。
當然好很多人的安全感是從遊戲中得到的,遊戲角色的帶入感,讓自己無所不能,這方法不算最好的,但是會讓你暫時忘記煩惱。
逃避是自我保護一種,不過不要經常做,因為時間久了,自己會被麻痺的。
相信自己吧,你和別人不一樣。
-
3 # 心之助盧悅
很多女人常常把安全感掛在嘴邊,而很多女人和男人分手時的理由也是:“對不起,你給不了我想要的安全感。” 可是,安全感真的是別人能給的嗎?
英國精神病學家 John Bowlby 認為,人類內心的安全感是由早期的母子依戀關係決定的,如果我們早期作為嬰幼兒的安全需求被母親(撫養者)滿足,那麼長大後,我們的安全感就相對充足。根據科學研究,親子依戀關係主要分為四種:1. 安全型:我是安全的,母親是愛我的;世界是安全的,我可以放心的去探索 2.迴避型:我很差,我做不好事情,世界是不可靠的,我不能向外邁 3.焦慮矛盾型:只有我表現好的時候,我才值得被愛 4.混亂型: 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被愛,我覺得自己表現的或好或壞,別人對我是喜歡還是討厭我。
在以上四種親子依戀關係中,只有第一種安全型關係的人,才能擁有比較充足的安全基礎。而其他人,在長大後,內心都會充滿著不安全感、無法掌控感、恐懼感。
那麼,如何培養、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呢?
1、直面過往創傷,和過去告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直視問題。我們成年後的不安全,往往都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經歷。所有,想一想你經歷過的黑暗時刻和事件,小心的去和那些受傷害的自己對話,溫柔的對他說:“乖,沒關係的,都已經過去了,你可以走出來的。”。當你能夠直面創傷,有信心走出陰影的時候,你就為自己的安全鋪平了道路。
2、接納真實的自己、全部的自己我們感到不安全,其實一定意義上是對自己的不滿意。我們在潛意識裡希望自己是一個超人,可以解決掉所有的問題,但是現實的情況又不可能是這樣。當理想和現實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全, 我們感到自己沒有能力去應對這個世界。但是,親愛的,我們都是凡人。所以,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完美,接受自己的“解決不了”,要知道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去提升。當你接受真實全部的自己時,接受了自己的侷限,你就為自己的安全去除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和障礙。
3、要嘗試去探索、定義自我當我們確切地知道了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想要什麼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迷茫而感覺不安全。
4、給自己一個安靜平和的心境當你感覺到不安全市,想想一個讓你感覺安心的人或者安心的場景,可以是小時候你奶奶摟著你睡覺時候的放鬆愜意,可以是在小河邊扔石子的悠閒快樂,可以是你外出旅遊時看到的美麗草原。
5、學會樹立具體可執行的目標人的不安全,很多來自迷茫。當你設立目標,並且是具體可執行的目標時,你就會專注於手頭之事,只問耕耘,無暇焦慮。當你再抬頭時,會發現取得了收穫,收穫了自信,內心的安全感也隨之增加。
總結來說,安全感最終只能向內求索,當你自己變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強自愛時,還缺什麼安全感呢?還需要問別人要什麼呢?不需要了。
安全感最終只能自己。別人給的都不是真正的安全。
-
4 # 幸福成長課堂
首先必須得承認,追尋安全感,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就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說的,在生理需求的基礎之上,安全需求是第二個層次的基本需求。 而自我認同為較弱的一方,更易向更強的一方尋求庇護,獲得安全感。就像是指望一條船帶自己去往更好的大陸,乾脆放棄了學習游泳。而當船開始漏水時,不會游泳的人肯定比會游泳的人更加恐慌和無力。
那麼缺乏安全感的人,到底該如何提升自己在一段關係中的安全感呢?
1、直面內心,分析自己會出現這種焦慮的原因
就如前面所說,對於安全感的需要是人的天性,缺乏安全感,不是多麼可恥的事情,完全不必焦慮,正視它就好了。
2、少作少鬧,多做溝通
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往往喜歡透過各種作讓男人圍著她轉來證明這個男人還愛他,甚至會採取一言不合就開撕這種極端的表達方式。
但這些缺乏情商的處理方式都只會增添你們關係中的不適感,將原本寵愛你的人推得更遠。
相反,不如善於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多向男友做“示弱式”溝通。
讓他意識到你缺乏安全感的行為並不是想折磨他,而是源於對於他的愛和需要。
讓他在理解你的前提下主動的安撫你,幫你脫離焦躁不安的情緒。
3、轉換觀念,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
歸根到底,缺少安全感,是一種自我感受,自己有問題是不能透過改變他人來根治的。
找伴侶並不是找一個寄生物件。
當你認為自己弱的天經地義,不然要男人幹嘛,實際上你已經放棄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心甘情願的當別人的依附者。
他關乎著你的生存問題,你當然害怕他會離開你。
同時過分擔心失去別人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選擇有限。
說直白點,就是對自己沒自信,擔心自己沒了愛情就活不好,或者擔心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為什麼會活不好呢? 成熟的成年人的人生清單裡不應該只有愛情,即使丟了愛情,同時運轉的還有事業、友情、親情等等。
只要你多維的人生框架還在,人生就不會因為某一個部分暫時缺失而停止運轉。
而一個真正高價值,具備戀愛情商的人,也從不擔心西出陽關無故人。
培養興趣愛好,擴充套件你的社交圈,認識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每一天都有太多新鮮事物可以填充你的生活,開拓你的視野。
一直向前,總會有新的風景。
有些所謂的情感磚家會告訴你:你要改變,當你成為他最好的選擇時,他就不會離開你。
但是我希望你知道的是,你要改變,但並不是為了成為某一個人最好的選擇。
因為我們不是別人的附屬品。
我們改變是因為我們值得擁有更充盈的人生,然後在面對更多更好的選擇時,有權利挑選最讓自己心甘情願的那一個。
-
5 # 十點讀書
經濟獨立
昨天我回家,聽鄰居們說,三單元的王姐,跟她老公劉哥又提出了離婚,而且這一次她的去意已決,居然不要車子房子,只要孩子。
其實他們這場離婚拉鋸戰已經持續了五年之久,而偏偏落到了今天才真正分道揚鑣。
不是因為王姐拖不起了,而是她終於有了說走就走的脾氣和本事。
想當初,王姐跟劉哥關係非常僵硬,兩個人經常吵架,但是無論是誰的錯,每次劉哥都趾高氣昂的辯駁道,你自己不掙錢,靠我養著,還有什麼不滿意?
每當聽到這些話時,王姐的心如針扎。這些年她雖然沒上班,可是為了這個家,她做牛做馬,任勞任怨,嘔心瀝血。
其實每一次她被逼上絕路,甚至無數次摔門而出,崩潰大哭,心灰意冷,最後還是選擇了原諒,甚至用討好的方式,再次回到劉哥身邊。
她不是沒有骨氣,也不是沒有自尊,而是當一個人失去了養活自己的能力時,再多的怨念,糾結,痛苦都成了不起眼的渣渣,它們無法跟填飽的肚子,開銷的票子,不漏雨的屋子分庭抗禮。
後來王姐痛定思痛,她開始瘋狂地到外面找工作,這幾年,她賣過保險,做過銷售,洗過盆子,終於攢夠了離開的底氣。
記得在《我的前半生》裡,唐晶曾說過,當你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男人給的時候,就沒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女性獨立,工作不管掙的錢多還是少,賺回來的都是一分尊嚴,至少可以挺直腰板說,離開了你,我一樣可以養活自己,過得很好。
而魯迅先生也曾說,出走並不意味著女性真的走上了解放的康莊大道,如果她們沒有經濟獨立,被奴役,被壓迫同樣存在。
一個女人最初級的安全感,首先應該是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當你有了這樣的資本後,就有了抵禦風險的能力,和選擇生活的實力。
精神獨立
昨晚快睡時,我又突然接到朋友芳子的電話。她說,最近這一週都食慾不振,寢食難安,鬱鬱寡歡。
我問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她告訴我,也沒什麼大事,就是這幾天她老公在外出差,她覺得很沒有安全感。
一來是因為沒人陪在她身邊,她覺得很孤單,彷彿失去了他,就沒有了主心骨。
二來她害怕老公會出去沾花惹草,所以整天胡思亂想,越想越慌。
我聽了以後,對她說,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中心和圈子,不能什麼都圍繞著老公轉。
他不在的時候,你可以利用閒暇時間看看書,跑跑步,練練瑜伽,又或者一個人安靜獨處也是很好的事。
畢竟結婚是各自安好,也能抱團取暖,而不是完全將自己嫁接到他人的身上。
其次,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感情,但卻不應該把自己的身心完全綁在愛人身上。
夫妻之間除了要相互信任以外,還應該給自己留有獨處的餘地和離開的能力。
畢竟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我們不能時刻控制對方的言行舉止,可是我們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心態和狀態。
我不知道這番話,芳子聽進去沒有。
可是如果她再這樣執迷不悟,將自己完全依附於老公,那麼她永遠也不會找到真正的安全感。
在感情中,女人最好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因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
記得畢淑敏曾說,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來自於一個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內心。內心強大才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外人無法給予。
如果想要獲得安全感,女性光擁有經濟上的獨立是不夠的,還應該同時做到在思想上不依附任何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古代有個王后,她有個很奇怪的習慣。那就是每天下午四時,她都要離開一段時間,她不要人跟蹤,也不要國王質問。
她結婚十幾年了,可是無論國王是寵愛她,還是冷落她,她都活得泰然自若。
有一天下午王后又要離開的時候,國王悄悄的跟在她後面,才發現,原來王后來到了一片森林裡,她一個人盡情的在那裡非常陶醉,喜悅,自在地唱著歌跳著舞。
後來國王終於明白了,原來王后一直很快樂的奧秘,就是她擁有獨屬於自己的精神殿堂。
一個女人最深層次的安全感,就是精神上的獨立。
有他,你可以過得錦上添花,無他,你也可以活得熠熠生輝。
身體健康
我曾經有個同事張姐,她內心第一次感到極大的不安全,就是她查出乳腺癌的時候。
在她沒生病以前,她拼命地工作,長期加班熬夜不睡覺。她不辭勞累地付出,成為家裡的免費保姆,管家婆,頂樑柱。
她曾以為如此優秀的自己,一定能過得足夠幸福。
可是自從她得病以後,因為不能過度勞累,所以辭去了工作,不僅沒有了收入,還需要人照顧和服侍。
剛開始她老公對她還很關心體貼,但在一次又一次地陪她放化療,日復一日地給她排隊掛號看醫生,甚至一道又一道地替她付高額醫藥費時,她老公顯示出了明顯的暴躁,埋怨,不耐煩。
張姐曾說,我一直是個很獨立的人,可是如今,真的有一種使不上勁兒的感覺。
我多麼希望不求任何人,不看任何人的臉色,能夠自己倒水煎藥,洗衣做飯,看病就醫,可是一個人即便再強大,在病痛面前,也不得不服輸。
記得亦舒曾說,我的歸宿就是健康和才幹,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
無論你掙得多少錢,多麼強大獨立,擁有再愛你的人,一旦你失去了健康,就幾乎被打回了原形。
因為沒有掙錢能力的你,不能自理的你,甚至成為了嚴重拖油瓶的你,幾乎很難從自己身上找安全感。
而且也不要在天災人禍面前,去輕易考驗人性。
因為即便是你的枕邊人,也很難長期經得起因你的身體狀況,給他帶來的巨大的身體,心理,物質上的壓力。
其實一個女人最基本的安全感,就是來自於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是無比重要的身體健康。
因為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它,你的安全感就失去了成長的土壤和養料。
而且女人如果沒有了健康,那麼你就近乎失去了一切,那種感覺就如住在了空中閣樓一般,你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隨時都提心吊膽,害怕沒人愛,害怕被人拋棄。
如今很多女性,無論她們是單身,已婚,亦或離異,無論她們是失業,全職,還是創業,無論她們有沒有人愛,都嚴重缺乏安全感。
記得《洛麗塔》裡曾說,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健康,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當一個女人,財務能自立,情感能獨立,身體很健康時,就能擁有了終極安全感。
-
6 # 春銀說管理
十年前,我走進另外一個家庭,成為另一個家庭中重要的一員。不久以後家庭中又新增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兩位新成員。我和家婆作為這個家裡唯一的兩名女性,我們相互合作,她幫我帶小孩打理家務,讓我解除了後顧之憂,而我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協助老公進行事業的發展。我和老公都來自農村,雙方父母都是農民,經過這十幾年的努力,實現了在廣州買房買車的夢想,讓每一位家庭成員感到安心和踏實,這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女人的安全感最重要的是來源於家庭,而家庭的經營,和女人的大氣和智慧分不開。
-
7 # Matt麥
2.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一種安全感的由來 所以學一些改善人際關係的知識 多一點跟朋友們交流溝通。
3.如果你想要個好的安全感 身體健康是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每天不斷的鍛鍊身體 主意養生 提升身體素質。
4.不斷的充實 不斷的學習 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 。
-
8 # 歐陽談戀愛
安全感是一個籠統的宏觀命題,缺乏安全感會在生活中產生無數的連鎖效應。
我是戀愛導師,主要從事情感親密關係的研究,我將主要從愛情的角度來說下關於安全感的一些內容吧。
為了更好的方便大家理解和掌握,我把本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來闡述:
1、安全感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2、安全感為什麼那麼重要:
3、怎麼培養安全感;
當然,內容可能有些學術和枯燥,我儘量的說的簡單一些,也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
一、安全感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一個在日常人際交往中經常感到焦慮的人,一旦投入戀愛,只會更加焦慮;一個在戀愛中患得患失自我折磨的人,在工作中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通常也會患得患失,容易被各種小問題所困擾。
以此類推,不安全感更像是一個不幸的屬性加成,當你缺乏安全感的時候,通常在人生各個方面都會感到無限的焦慮和恐慌,會影響你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安全感為什麼那麼重要:
這裡要提到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解,他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
而作為安全的需求,可以從圖片看見,是除了生理需求以外人的最基本的最根本的需求。換句話說,當你滿足了吃飽穿暖能活著,下面你最需要的就是對安全的需求。可見其重要性。
三、怎麼培養安全感
現在我們知道了安全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它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將從安全感的構成來講解怎麼樣培養安全感.
安全感具體其實可以分解為:1.確定感,2.安全感,3.可控感
(一) 確定感 —— 學會以變通的思維看待問題,學會活在當下
缺乏安全感的人,和具備安全感的人的區別就在於:對於多數缺乏感的人來說,把“對事物所抱有的態度”和“目前的境況”過度的緊密聯絡起來,換句話說就是:必須百分百確定目前的境況是絕對好的,才會對實物持有積極態度。
以談戀愛為例,當兩人在熱戀期時,普通人會非常懂得享受這段時間,每天甜蜜得找不到北;但對於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同樣在熱戀期時,他們則會有一種強烈的焦慮感,覺得時刻都要明確對方是足夠愛自己,感情是百分百穩固的,並且對未來也會持有一定的恐慌感——這種恐慌感來自於他們對熱戀期過後兩人感情的單方面揣測。
也就是說,擁有安全感的人能更好地享受當下,把握目前,而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不能,他們始終活在惴惴不安之中,把本應該用來甜蜜建立感情的機會,都用來反覆求證對方是不是夠愛自己,自己和對方是不是肯定有將來上面了,結果自然影響了本該進展順利的感情。
對策建議:
需要提高自我控制力,對不確定性的自我控制能力,認識到沒有什麼是百分百的安全,或者哪怕現在是安全的也不表明之後不會出現變故,以變通的思維看待當下,學會享受當下的美好。
(二) 安全感
安全感的支撐和獲得需要幾點:經濟物質基礎、社會人際支援度、角色定位、自身價值、自我的接納和肯定、良好的行為方式
1. 經濟物質基礎
說白了,你得有自給自足的物質條件,讓你的身體感覺到一種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的自我掌控感。
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很難獲得安全感,一個處處為了省錢糾結的人也難以完全獲得安全感,特別在如今社會經濟壓力重大的客觀環境下。
平賤夫妻百事哀可能存在誇張,但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肯定會因為缺乏安全感在親密關係中導致更多矛盾。
對策建議:努力有自己的事業,經濟獨立。
2. 社會人際支援度
家人、摯友、靈魂伴侶、泛泛之交…當所有定位都有對應的人選,並且這些人都認可和支援你,以你自己為中心發展出一整條穩定的人際脈絡後,人類在心理上的安全感會得到大大提升。
沒有朋友,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都更加容易產生不安全感。
對策建議: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和父母朋友相處好。
3. 角色定位
人這一生都在扮演著各種角色,只有當你的角色定位準確,人們才會覺得安全,不然很容易產生質疑。
比如愛情關係裡,女生常常產生焦慮的問題就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我?“,”我們是不是有未來”等等,這就是顯然因為角色定位不準確造成的。在不是對方女友的前提下,過早的角色帶入開始覺得對方應該喜歡你,在對方沒有表現出要和你結婚的情況下,過早的以未婚妻身份自居。
對策建議:認清楚你的角色,比如“我現在就是隻是和他接觸接觸看看,不一定要做他女友”“我們只是戀愛,還不到談婚論嫁考慮太多的時候”。
4. 自身價值
當我們對目前所處環境產生懷疑時,不確定感由此產生。
還是以戀愛期為例,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時,即使對方嘴上說著很愛你,但其實你心裡總還是有個結——因為你認為自己的優秀程度不足以支撐得起他的愛。
對策建議:你培養安全感的著手點就在與與其惴惴不安,不如讓自己更優秀起來: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比現在更優秀,直至在他的愛面前“不心虛。”
5. 自我的接納和肯定
沒人是完美的,缺乏安全感很多時候也產生於對自我的否定和不接納,哪怕在別人眼中你已經很好,可自己依然會自卑,會過於擔心自己的缺點。
很多情況下,很多人還沒有付諸於行動之時,就先把自己否定了:“我肯定做不到,做了也白做。”
自我否定越多→安全感就越缺失→自我否定越多,這是個惡性迴圈了。
對策建議:學會自我接納和肯定,即使有一些缺點也是正常,也要多看看自身的優點,比如“雖然我沒錢,但我很健康,我還很年輕啊”
6. 良好的行為方式
行為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內心和他的行為是互相影響的。
如果你行為孤僻,陰暗,做事對你總是小心翼翼,慌里慌張,那麼也會影響你的內心。
對策建議:培養自己良好大氣的行為方式,不卑不亢,積極的參與興趣活動。
(三) 可控感 —— 人對於超出自己掌握的事情,總是充滿了不安
可控感作為最後一個層面,也是最重要的需求。有心理學家稱,控制感是人類安全需要的最高層次,人類最大的恐懼就是失去控制。
我們可將控制感分為“主觀控制感”和“客觀控制感。”
1.客觀可控感
以個人能力、業務水平等程度高低、自身價值為基礎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靜下心來背十個單詞,就會記住十個單詞;你為一件事拼了命的努力,或多或少能看到點成績;我喜歡上一個人,多數情況肯定能追到對方;戀愛中都是我甩別人,這就是所謂的“客觀控制。”,你是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本控制你的生活和需要的。
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對策建議:讓自己更加優秀,培養自己的能力,做什麼事情都遊刃有餘的時候,你的可控感就會產生。
2. 主觀可控感
(1)調整認知
缺乏可控感離不開錯誤的認知方式。真正的要明白,你的焦慮和缺乏安全感不是事情本身帶來的,更多的是你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比如:一次考試一道題沒答好,你如果認為覺得完蛋了,這次考試廢了,那麼你就會產生焦慮和不安全感,失去對事情的控制力。但如果你改變你的認知,覺得一道題也沒什麼,不會影響我整個考試的結果多少,我把剩下的題做好就一樣可以取得好成績,可控和安全感就回來了。
對策建議:能以良好的以客觀的、具有適應性的心態和思維角度來看待事物。
(2) 控制情緒
情緒糟糕只會影響結果,導致腎上腺飆升,讓人更加激動,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
對策建議:任何時候都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保持平靜和理智,可以透過肌肉放鬆放鬆法、瑜伽、冥想多多練習。
(3)注意力
安全感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很主觀的存在。就像神明一樣,你如何看待,它就如何存在。當你把缺乏安全感看成是導致你人生不如意的必然因素,那麼只會讓你對它越來越聞風喪膽。嘗試著儘可能忽略它,這樣才能讓它對你的影響降到最小。
對策建議:對一些事情不要過於在意和放在心上,當你不再關注它的時候,久而久之,反而有了安全感。
(4)積極的行為
行為影響著結果,結果影響著心理,所以與其擔心害怕,不如積極的行動起來,當你看見事情一一點點吵著好的方向進展的時候,可控感和安全感就回來了。
我是 歐陽Line ,你的戀愛導師 ,有情感問題可以諮詢: lqlq901207
-
9 # 刺蝟成長筆記
如果你讓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盡情放鬆自己,他一定做不到。
如果你讓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沒必要的事情上不要去擔心,他一定也做不到。
因為這不是講道理就能解決的“害怕”,是靈魂深處,本能的“不安全感”和“無法確信”。
缺乏安全感的人,總是會體驗到一種威脅,失控的威脅。
我們對安全感可能有很多解釋,但我今天想說一下親密關係中的安全感,我認為這裡的安全感說的就是安全型依戀模式。
我們在童年和養育著(一般是母親)的相處會影響我們的安全依戀模式。《由內而外的教養》一書中寫到,“對嬰兒來說,有一個能夠細心照料他的人,並且這個人能夠感受、理解他的需求並積極做出迴應,他就會有安全感。”
通常,問題型的依戀關係有以下幾種情況。
迴避型:如果小時候你和父母有異地分離的情況,或者父母工作繁忙常不在家,或者你經常被父母拒絕正當的情感需求,你就可能形成迴避型依戀。
你透過迴避與父母的親近和情感聯結,以適應父母的冷漠態度。在日後的親密關係中,你的伴侶也常常會認為你語氣冷漠,缺乏情感。
矛盾型:有矛盾型依戀情結的孩子,在和父母交流時會有不協調感,有時甚至覺得父母侵犯了他。
如果孩子在與父母交流中經常有衝突,覺得父母不可靠,那麼他們在企圖依賴父母時,心裡就會充滿焦慮和不確定。
紊亂型:如果孩子的依戀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而父母的行為又時常給他們帶來迷惘和恐懼,他們就可能形成紊亂型依戀。
你可能經常覺得父母的行為令人難以忍受、讓人恐懼,而且也很混亂。最常見的,被父母虐待的孩子中,紊亂型依戀出現的機率相當高。
所以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安全,是有理由的。
不是你特別作,特別奇怪。而是,你從小的養育,並沒有幫助你建立好的安全感。
這不是你的錯,當我們長大後,再去建立潛意識的安全感,是困難的,漫長的,因為你的潛意識堅信這世界是不安全的。
最重要的是不是培養安全感,而是要接納自己的“不安全感”,安撫它,照顧它,讓它存在。
當你一次次體驗到,可能出現的失控其實並不會真正的失控,體驗到自己也慢慢擁有了掌控感,一定會好一點。
-
10 # 清風
你的性格使然,總是關注內心的世界,比較敏感多疑,有比較強的完善欲等等。睡覺前總檢查周圍環境,擔心干擾,你這個不是培養安全感的問題,是你強迫症的問題,讓你覺得安全感的缺失,總要想一些東西,檢查一些事物。你越是想這些事情,越是無法控制,順其自然吧,真實的接納自己現在的情況。這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自己慢慢努力吧。
回覆列表
你是不是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睡覺習慣抱東西, 或者蜷縮著睡。
吃很多或者不吃, 喜食甜食。
念舊, 抱臂, 莫名其妙的孤單。
開燈睡覺, 怕黑, 莫名的恐懼感。
喜歡有口袋的衣服, 穿沒有口袋的衣服, 不知道手往哪放。
不愛說話, 但有時卻能夠滔滔不絕的講話。
喜歡角落和窗戶邊。
不喜歡擁抱或者握手等此類肢體接觸。
喜歡聽到對方的甜言蜜語, 同時又懷疑。
喜歡聽歌, 越悲傷卻越愛聽悲傷的歌。
我們為什麼這麼缺乏安全感?
個人成長經歷導致的安全感缺乏
成長的環境、舊日的創傷或者有著苛刻的父母, 都是造成個體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的因素。
失敗或被拒絕的經歷導致的安全感缺乏
生活中最近發生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情緒以及對自身的看法。生活中遭到失敗或拒絕會對一個人的自信帶來打擊, 會使我們對自身和他人都產生更為負面的看法。而原本就有著較低自尊水平的人往往對失敗的反映更為強烈, 以往類似失敗的經歷以及關於自身價值的負面想法全部再次啟用, 浮現在腦海中。
社交焦慮引起的安全感缺失
在聚會、約會、當眾講話等的社交場合會感到緊張、臉紅、不自信, 覺得總有人關注著自己。比起評價他人, 人們更關注怎樣才能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那些總是評價、排斥別人的人往往是在掩飾自己安全感的缺失。正因為如此, 他們的評價往往不那麼準確:他們更看重一個人的外貌特徵而非內在品格。
由完美主義帶來的安全感缺失
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最優異的成績、最佳的工作、最完美的身材、最理想的伴侶。不幸的是, 哪怕我們再努力, 生活中總有事情超出我們的控制。如果你因此處在沮喪的情緒中, 責備自己不夠完美, 你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和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長期地否定自己、擔心自己不夠好會導致抑鬱、飲食失調或者慢性疲勞。
如何使自己獲得安全感?
1、不要獨自躲在暗處。就像牆角的花, 孤芳自賞, 把自己禁閉起來, 只會默默凋零。多跟人打交道, 跟別人互動互信。其實, 一切傷害都是自傷。放心, 別人不會傷害你, 傷害你的只有自己。事物本身並不傷人, 往往是你的想法, 卻能傷害自己。所以, 凡是要多往好處想, 心向Sunny。
2、不要總是一個人宅在家裡, 多出去走走。在家裡悶得太久, 很少與外界接觸, 時間長了, 就會對外面的世界產生陌生而害怕的感覺。多去接觸一些人, 多熟悉環境, 可減少與外界的隔膜, 會消除你的不安全感。
3、安全感來源於給予。一個人若總想從別人那裡要什麼, 想得到什麼, 就會忐忑不安, 缺乏安全感。當你去付出的時候, 為這個世界給予一些什麼時, 就會感到踏實和心安。你一定要記住:安全感就是給出來的, 而不是要來的! 多想想怎樣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美好的東西吧。
4、接納真實的自我, 你會有安全感。當一個人接納了真實的自我, 才會心中坦然, 才能夠接納別人, 才能接納世界上的一切。這樣自己內心的恐懼就會漸漸淡化, 慢慢地消失。
5、學會獨立而不依賴。對別人的依賴程度越高, 自己越是缺乏安全感。當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時候, 就只能靠自己, 只能信任自己。這樣反而有利於獲得安全感。
6、多做那些使自己擁有安全感的事情。而每當去照顧孩子的時候, 或拿起筆寫點什麼的時候,時常會感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