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門太守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還有人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根本不可能取勝?
劉備是什麼人?身經百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百折不饒、堅韌不撥的一代英雄,在劉備遠未成氣侯時已是藿操眼裡真正的敵人,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爾,你們覺得劉備會發動一場沒有勝算的戰爭?
官渡之戰,當絕大多數人認為袁紹必勝,爭相聯絡袁紹表功時,結果袁紹敗了;赤壁之戰,當很多人認為曹操挾百戰之威、朝廷之名肯定必勝,甚至荊州、東吳諸多重臣投降聲一片,結果曹操輸了!
戰爭不到最後誰也不敢言勝,實力是戰爭取勝的主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誰說劉備不可能取勝,但萬一呢?
夷陵之戰陸遜真的是退無可退嗎?天助陸遜嗎?
夷陵之戰陸遜的表現堪稱完美,講三個小故事:1、劉備起初從白帝城打到夷陵,進展順利,除了劉備戰爭準備充分和士兵士氣高昂,再一個原因就是陸遜是戰略撤退,並非敗退,東吳除了丟了土地,沒有大的損失,將軍和士兵都沒有損失;
2、劉備圍宜都太守孫恆,而陸遜不救,孫恆可是孫權的侄子,按正常來說,就是一般的將領,也會派兵來救,何況孫恆,但陸遜有自已的計謀,戰後陸遜曾說過,只要計謀實施,孫恆之圍自解;
3、劉備派出將領在空地上挑戰,另在山林中設下伏兵,陸遜手下將領大多請戰,但陸遜不為所動,沒有中劉備的計。
可以說,要不是陸遜,東吳真的會敗於劉備之手,至於孫權權謀還行,打仗就是渣。陸遜取勝完全是人謀,又怎麼能說是天助呢?
至於說陸遜退無可退則更是胡說,整個荊州都是東吳偷襲得來的,沒有荊州時,東吳不是照樣過的好好的。
陸遜以名不見經傳擊敗名揚天下的梟雄劉備,是誰也沒想到的,這也是陸遜才能的體現,劉備敗於陸遜,是計謀不如人,非天意。
-
3 # Mer86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替關羽和張飛報仇,以七十五萬大軍興兵伐吳。東吳鼠輩見劉備大軍前來,一味的向劉備乞降,表示只要劉備罷兵,願意歸還荊州和孫夫人。再被劉備義正言辭的拒絕後,孫權拼湊了二十萬兵馬慌忙迎戰。彷彿,東吳對劉備的討伐一點準備都沒有。若是夷陵敗了,東吳就完蛋了似的。
但是其實,歷史上的夷陵之戰並沒有演義小說描述的那麼誇張。這一戰並不涉及東吳的興亡問題!因為東吳偷襲荊州時,孫權就已經想到了劉備會興兵報復。
他先是遷都武昌,將東吳的政治中心西遷至荊州,以示抗劉的決心;接著孫權又向曹操稱臣納貢,以換取曹操對他的政治和軍事支援。當然了,即便曹操不支援他,只要魏國在吳、蜀對掐時,能表示自立,孫權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孫權對劉備的進攻,他早有防備。僅夷陵前線他就佈置了三道防線,夷陵之後還是南郡和江夏幾道防線,劉備想一口吞下東吳,這必然是一場持久戰。劉備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再說劉備。其實劉備東征孫權,他的目地僅僅只是奪回荊州而已,也沒想過滅東吳。如果戰事不利,只拿下江陵或者夷陵,劉備也可以接受。畢竟關羽兵敗,再加上上庸三郡丟失,劉備直接損失了幾萬精兵。僅僅一年半時間,讓他拿出吞併東吳的兵力,他也根本做不到。
所以,歷史上的夷陵之戰,並不是一場一邊倒式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蜀漢和東吳的兵力配置是一樣的。
東吳的總兵力約五萬人,蜀漢的總兵力也是五萬人。並且蜀軍還有一萬人為了防禦魏國,駐守在長江北岸,沒有參加夷陵之戰。因此,蜀漢的實際參戰兵力,大約也就四萬人左右。後期約有一萬武陵郡的五溪蠻夷加入了蜀軍,但是戰鬥力一般般。
五萬人對五萬人,很顯然,這個兵力數字並不能決定東吳的興亡,頂多就是決定夷陵和南郡的得失而已。
看了夷陵之戰的兵力對比後,有朋友可能會很好奇:蜀軍五萬人,吳軍也是五萬,雙方的兵力旗鼓相當,蜀漢並不佔優勢。是誰給了劉備勇氣,讓他自信滿滿得就帶著這麼點人馬去找東吳復仇呢?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當時的形勢對東吳不利,對劉備有利。以公元221 年初的政治形勢來看,劉備去打孫權,他是佔了孫權兩點便宜的:
第一個便宜:劉備不用擔心曹丕會打他,但是孫權擔心曹丕打他。
這一點,一直是東吳的痛點。由於漢末軍閥混戰的原因,與蜀漢接壤的關中平原,被殺的是一片狼藉,堪稱十室九空。
沒有了民力支援,魏國在關中的兵力部署非常有限。四個軍團中,僅有曹真一路被部署在雍涼,用於對付劉備;而夏侯尚、曹休和張遼三個軍團,則全部分佈在曹魏、與東吳邊境,用來對付孫權。
如果曹丕想打劉備,他就要把用來對付孫權的部隊調到關中。這種大幅度的排程,先不說勞民傷財的問題。就怕魏軍還沒調完,劉備在知道訊息後,就提前撤回去了。
所以,曹丕打劉備是不可能的!他唯一能打的只有孫權!
對於這個問題,孫權當然是心知肚明。當劉備出兵後,孫權很明白自己的處境,他一個勁兒地向曹丕稱臣、進貢。雖然曹丕答應了他的臣服,但雙方都是明白人,曹丕不會相信孫權是真心投靠他。雙方還是會打。
同樣的,孫權也不會真的對曹丕放心,這小子隨時都可能撕毀盟約打劫他。
因此,夷陵之戰時,劉備只要專心對付孫權即可。而孫權得一邊要抵擋劉備,一邊還要防著曹丕。若是孫權的心理素質不行,東吳早就向劉備求饒,雙手奉還荊州了。
第二個便宜:劉備即使敗了,孫權也無法威脅到益州。並且劉備手上還有預備隊,孫權拿他沒辦法。
常言道:『未慮勝,先慮敗』。
劉備手上不可能只有四萬兵,起碼十萬人還是有的。他之所以要以四萬兵出征,主要是為了將打孫權的風險儘量的可控。即使他在夷陵被打敗了,也無非是損兵折將而已,蜀漢的根基還在,孫權絕不可能乘勝追擊,威脅到他的益州本土。
畢竟,曹丕的大軍虎視眈眈,就等著大戰之後收割孫權。吳軍就算戰勝了蜀漢,也只能是“以戰謀和”而已。事實上,後來的事態發展就是這麼發展的。
陸遜在閏六月打敗劉備,徐盛、潘璋等人覺得機不可失,還建議殺向白帝城,爭取活捉了劉備。結果,曹丕在九月就出兵三路伐吳了。這一戰,魏吳大戰半年之久,吳軍幾次被打的慘敗,急得孫權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難堪,趕緊派人屁顛屁顛地找劉備求和。
只不過,夷陵之戰對劉備的打擊太大,並且這一戰,蜀軍也敗得太慘、太徹底。面對孫曹交兵,孫權無暇西顧時,劉備連趁火打劫的能力都沒了。試想一下,如果劉備在夷陵沒敗那麼慘。以他的流氓本性,可以變出花的好好得要挾一下孫權小兒,讓他心甘情願的把荊州地盤給吐出來。
只是很可惜,曹丕的智商異於常人。劉備和孫權死磕時,他忍著不出兵;等到劉備被陸遜打得大敗後,他又貿然出兵。直接導致事態發展跳出了劉備的預估,正好中了孫權的下懷。他是左手持磚先拍了倒劉備,右手持刀再砍走了曹丕。在手起磚落之間,保住了東吳的基業。
最後做個總結: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並沒有《三國演義》描述的那麼誇張。這只是一場孫、劉之間的勢均力敵的較量。劉備之所以敢出兵,是因為他的外部壓力沒有孫權大,軍隊氣勢也壓孫權一頭。有渾水摸魚的嫌疑。
面對劉備的進攻,孫權原本不想打。因為曹丕對他的壓力巨大。但是孫權也不是沒有應對的手段。除了夷陵前線的吳軍外,東吳在荊州還有相當數量的機動部隊。即便是夷陵敗了,東吳也還有緩衝區。
其實這一戰,關鍵在曹丕。因為只要他趁火打劫,孫權必然要吃大虧。但是曹丕卻選擇坐視不理,眼看劉、孫死磕,不發一兵一卒趁火打劫。以至於夷陵之戰後,魏軍三路伐吳,孫權有了應對的時間。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最失敗的一點,是他敗的太慘了。損兵折將不說,連他自己也被打的沒了鬥志。後來魏、吳大戰,劉備卻沒有抓住這個興兵要挾孫權的機會。真的是折了兵馬,又賠掉了自己的老命。
-
4 # 獨家土雞製作技術
也不全對,夷陵之戰如果陸遜戰敗,那麼戰敗的軍隊還有吳國剩餘的生力軍全部都會後退到荊州城(當時的南郡,江陵)。
如果劉備繼續攻打荊州城和荊南四郡,那麼襄陽的曹軍就是最大的牽制。
就帖子的主題來說,如果劉備夷陵之戰勝利,並且順利拿下荊州和荊南四郡,光就吳國而言,還是可以繼續防禦蜀國的攻擊,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劉備攻下荊州之後,陸遜的下一個抵抗點就只有孫權稱帝的鄂州,鄂州淪陷之後,在退到柴桑,最後才是建業被攻佔。但是劉備在攻下荊州城和收復荊南四郡之後,唯一能做的不是繼續東征鄂州,而是必須向北攻打襄陽。因為襄陽如果在曹軍手裡,劉備根本就不可能繼續東征,如果劉備佔領荊州之後起兵繼續攻打鄂州,那麼襄陽的曹軍攻打荊州以後收並且佔領荊南四郡,那麼劉備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說夷陵之戰只是一個開始,如果真有一場剿滅吳國的戰役,那就只有荊州的這場決戰,不過荊州之戰的成敗與否,也只是吳國是否滅亡的一個因素,起最主要原因的,還是北邊的魏國。
這麼說是有原因的,那麼我們回來再說一下劉備佔領荊州城,陸遜後退到鄂州防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是曹丕,我會兵分兩路出戰。第一路,從襄陽發兵攻打荊州城,如果成功則乘機收復荊南,把劉備打回西川。如果失敗,那會派重軍鎮守襄陽,如果襄陽也丟了,那將會是大大的戰略失誤。
第二路,從壽春發兵橫渡長江攻打建業,估計打下建業的問題也不大,因為此時跟赤壁之戰時候的格局完全不一樣,首先劉孫沒有結盟,所以沒有援軍,其次我相信到了這種時候,孫權的水軍已經不可能抵擋曹軍的攻擊,所以曹軍必然會攻下建業。但是,就算荊州被劉備攻佔,建業被曹軍攻佔,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也不會滅國,因為孫權可以逃到士燮的領地,當個小地主,等天朝被曹魏或者劉蜀統一之後,吳國勢力只能上表稱臣,這時候才是吳國真正滅亡的時候。
所以說說來說去,夷陵之戰如果吳國戰敗,那麼吳國的命運還是會跟三國演義的結尾一樣,只不過是看最後剩下的吳國殘餘勢力,到底投降的物件是魏國,還是蜀國!!!!
-
5 # 小約翰
並不是退無可退,夷陵才算個什麼呦~
用這張圖可以大概感受一下夷陵之戰對東吳究竟有多麼“重要”。劉備從四川出發,在夷陵(今湖北宜昌)與陸遜相遇。此時別說離東吳建業(南京),就是離江夏(武漢附近)都遠著呢,哪裡就退無可退了?
夷陵之戰東吳勝利,基本就是讓劉備出了家門口就被爆錘了一頓,一寸土地都沒有得到。
實際上,歷史中的夷陵之戰,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說的劉備七十五萬,陸遜五萬,可能羅貫中覺得劉備一輩子不容易,臨了想讓他闊一把。實際上劉備一輩子從來沒打過以多打少的仗,夷陵之戰也一樣。
關羽死後,劉備足足休息了兩年才出兵。為什麼?因為之前他剛剛與曹操打完漢中之戰,長達兩年的拉鋸戰把蜀中的人力物力耗的精疲力竭,劉備就算再憤怒,也必須等自己恢復一下實力再去報仇。
即使這樣,劉備東征也不過只有四萬軍隊而已,後來又收買了一萬武陵蠻夷(戰鬥力很差),而且劉備軍隊中還有黃權帶領的一萬人在江北防禦曹魏,不能直接參戰。
而陸遜就擁有五萬正規軍,對劉備形成優勢。在陸遜背後,東吳還有數十萬兵力。所以劉備根本就沒打算滅亡東吳,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
那麼既然不能滅吳,兵力又處於劣勢,是誰給的劉備自信出兵的呢?
答:大局。
劉備的自信是——自己的基本盤是穩的,而孫權的基本盤是很虛的。
曹操在於劉備打完漢中之戰後,將雍涼一帶的百姓全部遷往關東。為什麼?為了防止劉備北伐,沒有百姓就沒有糧草,沒有糧草就沒有補給。而且漢中之前也沒有了百姓,所以蜀漢集團後來每次北伐都因為沒有糧草而功虧一簣,問題就出在這。
但劉備不能北伐,曹操也不能南征。搬空雍涼以後,曹魏在西線很難駐守大軍,加上蜀道兇險,根本無力對益州發動進攻。所以對於蜀漢政權來說,他的根據地是很安全的。
孫權則不同了。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遠在天邊的劉備集團,而是眼前的張遼!
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合肥離南京有多近。而合肥一直是曹魏的地盤,東吳進攻數次都沒有成功,對於東吳來說,近在眼前的張遼比劉備要危險的多。
客觀來講,如果讓東吳單獨對付劉備的話,是沒有問題的。要反對對付曹魏,也沒有問題。但如果讓東吳一起對待魏、漢兩家的群毆,東吳一定是搞不定的。
對於自己的劣勢,孫權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對曹丕稱臣納貢,希望曹魏不要趁火打劫,孫權的心裡是很沒底的。
這就是劉備出兵的原因所在,他知道東吳怕,所以他希望要挾東吳。就像當年自己和孫權湘水劃界一樣,因為曹操進攻漢中,所以劉備不得不吐出荊州三個郡給孫權,自己去防禦曹操。劉備希望透過這次東征,也從東吳要來地盤。
問題出在哪呢?
問題出在曹操死了。
曹丕的戰略水平,放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很驚人的。
當然了,是爛的驚人。
當時的情況,如果放到曹操手裡,肯定嗷嗷叫的去趁火打劫了!曹劉聯手一舉滅掉東吳,到時候曹魏哪怕拿到一半的東吳,也將對劉備集團形成壓倒性優勢,勝利必然屬於曹魏。
而曹丕居然選擇了坐山觀虎鬥!
事實上,曹丕也出兵了。在劉備一敗塗地以後,曹丕興沖沖的去“趁火打劫”,結果被東吳打的大敗。要不說這個人腦子真是有毛病,趁火可以打劫,劉備都退兵了,火都滅了你去打劫誰?
曹丕成功的利用自己神一樣的操作,讓東吳成功做到的先集中力量對付劉備,再集中力量對付曹魏的無縫銜接,孫權真的要感謝他啊~
所以說,劉備這一仗敗的,不怪自己,只怪北邊的豬隊友帶不動啊!
-
6 # 漩渦鳴人yy
啊?夷陵過去就是一馬平川?你這是不把當時荊州重鎮江陵看在眼裡呀!你更沒有把軍事重鎮江夏也放在眼裡。
當時東吳組建的防線一共有四條,夷陵只不過是第二條防線,後面還有以江陵作為依託的第三套防線,還有第四套江夏防線。
尤其是江陵,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城市重要性,當時。曹操拿下荊州以後,劉表的兒子劉琮跟曹操說過,江陵這座城市擁有荊州半數以上的錢糧,諸葛亮也一直在劉備逃亡的途中告訴劉備趕緊把這座城市拿到手,而周瑜跟曹仁在這個地方作戰,一年也才把這個城市拿到手裡面,東吳偷襲關羽,也就是從這個地方下手,所以說這個地方絕對是南荊州的一個重要的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防禦節點。
關羽在荊州十幾年長時間的駐守,讓他對整個荊州的防禦瞭如指掌,並且不斷地提高荊州的防禦能力。可以說劉備一路攻打過來,實際上是根他自己曾經的義弟關羽在哪兒較勁,關於把整個荊州防禦的,實在是太牢靠了,要不是有叛徒,荊州不可能這麼快速的淪落到了東吳的手裡。
江陵的防禦能力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周瑜天縱奇才,也只能在曹仁的手裡面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拿下了江陵。
所以說這兩條防線也是劉備不可逾越的大關,因此,對於劉備來講,當時最好的作戰選擇就是在東吳的主力沒有徹底龜縮到這兩個堅固的永貝的軍事防禦陣線以前,尋找機會,殲滅掉東吳的主力,然後讓東吳無人防守。
劉備多次派人去挑釁東吳主力,並且引誘東吳主力出擊,這一點歷史書上面有明確記載,但是都沒有成功,陸遜根本就不上你這個當。
至於有人說東吳的主力軍隊和當時劉備的正面軍隊兵力相當,這一點完全是無稽之談為什麼?劉備並沒有像演義裡面那樣一觸即潰,軍隊全部敗光了,劉備率領的軍隊且戰且退,不停地退到了白帝城,而陸遜並沒有追擊,因為就是兵力不足,這證明陸遜的主力部隊,他的兵力人數大致和劉備相比還是佔據劣勢的,甚至是佔據著大量的劣勢,所以陸遜在前方一把火燒了劉備一半的軍隊以後,竟然沒有把劉備徹底玩死,反而劉備憑藉著拜託軍隊能夠一步一步的穩紮穩打的退回到白帝城。
-
7 # 三國逐鹿
三分自是多英俊,又顯江南陸遜高。彰武元年(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雪恨,舉傾國之兵伐吳,隨後張飛又被叛將範疆張達殺害,這更堅定了劉備伐吳得決心。蜀軍同仇敵愾,奮勇殺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劉備順勢而下取荊州,連下東吳幾十座城池。孫權再次啟用陸遜為大都督,陸遜採用驕兵的戰術,以退為進,直到夷陵地區,吳軍展開瘋狂的反撲。
首先陸遜成功使用以退為進的策略,恰好在夷陵地區讓劉備軍成為驕兵。正所謂山無長勢,水無長形,行軍打仗也是如此,勝敗只是一瞬間。話說劉備高舉王旗,打著為兄弟報仇的名義,可謂正義之師,所向披靡,即便是孫權的侄兒孫桓承諾堅守城池一個月,三個時辰就丟掉。陸遜臨危受命,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閉門不戰,吳軍一退再退,直到夷陵道地區,眾將士都有怨言,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陸遜,而陸遜卻創造了奇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劉備屢戰屢勝,已經成了驕兵,就連劉備本人也認為蜀軍所向無敵,吳軍絕非對手。而諸葛亮曾多次提醒劉備,不要輕視陸遜,此人胸有韜略,暗藏玄機,然而劉備卻認為陸遜只是一個黃口小兒,不值一提。劉備和他的將士們隨即夜郎自大起來,222年,六月,劉備終於把陸遜逼到絕境,來到東吳的最後一道防線——夷陵山脈地區。
而劉備自恃無敵,竟然讓軍士連營七百里,這樣如何禦敵,正所謂驕兵、憤兵必敗。其二吳軍連連敗退,將士都不想如此窩囊,想與蜀軍廝殺一場,況且已經退無可退,吳軍計程車氣大增。而陸遜正是等待這樣的時機,恰巧在夷陵地區遇見,可見劉備之敗也是失去了地利人和,而這樣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有天助陸遜的成分。
其次分析陸遜夷陵之戰,為何佔盡天時地利。其一說陸遜佔盡天時,是當時正直六月,兩軍對陣,相持不下,天氣炎熱,山林之中,雜草枯木乾燥,很容易點燃形成火勢。而且夏季多是東南風,不像赤壁之戰那樣,需要“借東風”,陸遜隨即點燃枯草,就可以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大火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燒向蜀軍,更不需要像黃蓋那樣詐降。
其二所謂地利,是蜀軍為了避暑,軍隊都在山林中安營紮寨,這樣不就相當於站在柴火上等待別人燒烤嗎?就連水軍也一併躲進山林中避暑,所以說這綿延不絕的夷陵大山,就是最好的地理位置。由此可見,陸遜的成敗,難道不是靠著天時嗎?正是這驚人的巧合。
而毛宗崗在演義八十四回也曾這樣批註:
兵有驕敵人之志者,將有大出,先有不出以驕之,將有大出而勝,先有小出而不勝以驕之是也。顯而易見,陸遜正是用了驕兵之計,讓劉備猝不及防,縱火燃燒,蜀軍才一敗塗地,退守白帝城,而這所有的有力條件,都在夷陵地區會集在一起,這卻有天佑陸遜的成分。
你是如何看待夷陵之戰的?
-
8 # 我是趙帥鍋
劉備東征孫權時,陸遜選擇防守夷陵,並不是因為他退無可退,而是他故意選擇夷陵作為抵禦劉備的防線。當時,面對劉備的進攻,陸遜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禦敵人於門外,也就是在東吳和蜀漢的邊境線上做防禦,把劉備堵在國門之外。
第二種選擇,就是誘敵深入,讓劉備一路前行,不斷拉大劉備的戰線,增大劉備的後勤壓力,等到他的後勤戰線拉得足夠大時,再找準時機進行反攻。
當時,東吳和蜀漢邊境線的最前哨,就是秭歸山區。秭歸這個地方,我們只要看下地圖,就會發現,陸遜絕不會和劉備全力爭奪。因為這個地方,距離江陵太遠,而距益州太近。
更重要的是,秭歸全是山地,走水路要越過狹窄湍急的西陵峽,走陸路滿是高山險隘。如果陸遜在秭歸防守劉備,表面上看是劉備進攻東吳,但實際就成了東吳率軍,越過三峽地區,逆流而上幾百裡,去進攻劉備。
這樣一來,陸遜的後勤壓力就會變得非常大,因為這些地方綿延幾百裡,都是經濟非常不發達的貧困山區,就地籌糧明顯不可能。而且,相關地區,離荊州經濟發達地區太遠,又是一路逆流而上,從後方補給後勤,也是難以實現。
相反,劉備的後勤壓力卻會變小,而且劉備想進就進,想退就退,沒有什麼壓力。這種情形下,東吳大軍就有意無意的,進入了一個對自己完全不利的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陸遜就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也就是主動放棄秭歸地區,將戰線收縮到夷陵一線。總而言之,你劉備不怕死,就一個勁的向前推進,總有你後悔的時候。這楊一來,陸遜的後勤就不再有壓力,因為夷陵背後,就是富饒的荊州平原,陸遜完全可以就地籌糧。
而此時,劉備的後勤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更重要的是,益州軍隊進入夷陵地區,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風險,那就是,這塊地方好進難退。因為,從秭歸到夷陵走陸路,就必須穿越幾百裡的狹窄山谷,劉備的大軍只能延綿幾十公里。這種情形下,一旦前軍發生危險,後面的部隊根本無法救援。
如果從秭歸到夷陵走水路,去的時候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但等到退回來的時候,那可就是逆流而上,難於上青天。
也正因為此,劉備從公元221年7月就開始東征,但直到公元222年1月,劉備的部隊卻還在秭歸原地不動,而直到222年2月,劉備才試著從秭歸,向前推進到夷陵,結果當時就被陸遜打得死傷狼藉。
-
9 # 君山話史
夷陵的確是戰略要地,說是東吳最後一道屏障,是誇張了,但至少關係到荊州的安危。陸遜能打敗劉備,靠的不是天助,而是智慧與勇氣。下面我就來說說。
第一,夷陵是荊州之門戶,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夷陵在現在宜昌東,其西面便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這一段區域長江水流湍急,多險灘,兩岸地形險峻,高山對峙,懸崖峭壁。過了夷陵往東,地形漸開闊平坦。
陸遜是這樣說的:“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徙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意思是說,夷陵乃是軍事要衝之地,是國家門戶,這個戰略要地是不容易守住的,一旦丟失,損失的不只是一個郡的地盤,整個荊州都可能完蛋。
劉備要東征,一定要拔掉夷陵這顆釘子,這樣既可保證長江航道的安全,同時優勢步兵進入地形平坦區後才能便於展開。
第二,面對劉備的優勢兵力,陸遜祭出烏龜戰術蜀軍在夷陵一帶的部署是這樣的:劉備把軍隊分佈於長江南、北兩岸,沿著山嶺安營紮寨,兵營有數十個,綿延八十里,營與營相連,遠遠望去,前不見首後不見尾,如長龍臥嶺。看劉備這架式夠大的,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氣勢。
當時東吳諸將紛紛請戰,然而大都督陸遜拒絕出戰,他分析幾點原因:其一,劉備兵多,銳氣正盛,佔據高山險要地形,難以進攻。第二,冒冒失失出擊,可能會遭到大損失;第三,劉備把部隊沿著山嶺佈置,兵力無法展開,要耐心等待蜀軍出現破綻。
這時陸遜只有五萬兵力,不僅要對付精銳的蜀軍部隊,還得對付歸附劉備的蠻族部落,劣勢明顯。不僅如此,劉備佔盡地利,軍隊駐紮在險要之山地,進可攻,退可守,兼據長江上游,優勢是很明顯的。
第三,劉備棄水師於不用,乃是重大失誤劉備儘管佔據長江上游的優勢,但他把勝利寄託在陸戰上,根本沒考慮把水師投入戰鬥。若以水陸兩路分進合擊,陸遜將被迫在陸地與河流同時迎戰,非常不利。那麼劉備為何棄水師於不用呢?
我想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蜀軍的水師力量比吳軍弱,對吳國水師有畏懼心;其二,萬一吃了敗仗,往後撤就是驚濤洶湧的長江三峽,想逃都難。因此,劉備對水戰心裡沒底,故而更傾向於陸上爭鋒。
後來陸遜曾對孫權說,自己最擔心的事,就是劉備會水陸並進。可見劉備著實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過於小心謹慎,戰爭不冒風險是不行的。
其次,蜀軍在軍事部署上有很大問題。首先,劉備把軍隊分割為江北、江南兩部分,沿著長江兩岸的山嶺安營紮寨,兵營數十座,綿延八十餘里。這個架式看了頗嚇人,可細細分析,就發現問題很大。兩部軍隊被長江隔開,一旦出現情況,難以互相支援;兵營沿著山嶺地帶分佈八十公里,道路不好走,軍隊失去機動性,難以大規模展開。
第四,對峙半年多後,陸遜終於有火燒連營的機會東吳軍隊在夷陵、猇亭一線與蜀軍對峙達半年之久。陸遜只守不攻,劉備反倒被動了。由於劉備據有山林之利,多次引誘吳軍來攻,都被陸遜識破。
到了閏六月,陸遜開始要反擊了,他用的是火攻戰術。蜀軍營壘相連,綿延上百里,地形狹窄,又依山伴林,倘若用火攻,蜀軍將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既然劉備結營百里已經半年之久,為何陸遜在半年後才要實施火攻之計呢?
只要對氣候有所瞭解,就明白了。閏六月大約是公曆的七八月,不僅是最熱的季節,而且長江雨季過去了,進入旱季。這時用火攻,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所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可不只是諸葛亮,陸遜同樣考慮到了天氣因素對軍事的影響。
中國是季風氣侯,夏季盛行東南風,風向是往西吹的。因此,當陸遜以火攻之計燒蜀軍營壘時,火勢很快向西蔓延,蜀軍一座座營壘都燒起來了。劉備雖然沙場宿將,百密一疏,僅此一疏,他就要輸個精光了。一邊是大火把營壘燒得精光,一邊是吳軍排山倒海般的進攻。蜀軍大都督馮習、前部督張南都被吳軍所殺,前來助陣的胡人部落酋長沙摩柯也死於非命。將軍杜路、劉寧等身陷重圍,只得繳械投降。
這一戰,劉備輸光老本,同時成就陸遜一代名將之美名。由是可知,陸遜之成功,絕非天助,而是智慧與勇氣的結果。
-
10 # 江湖小曉生
我覺得的確是這樣,因為孫權將都城從建康遷到了武昌,在此地興建武昌城,也就是將東吳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荊州這塊地盤之上。所以如果夷陵戰敗的話,那劉備大軍便可長驅直入,直搗武昌,東吳隨即便會滅亡。
夷陵是現在的宜昌三峽一帶,屬於荊州門戶。孫權這個時候儼然已經將荊州當成了自己的固有領土,所以才會將夷陵看的如此重要。因為夷陵屬於荊州的門戶,而且可以從這裡順江而下,佔領荊州各地。所以守住夷陵,的確是重中之重。並不是說夷陵守不住東吳就亡國了,而是孫權認為荊州是自己的地盤,讓陸遜必須要守住。
這就有些噁心了,因為荊州從來都不是孫權獨有的地盤,是他從關羽那兒活生生偷襲搶來的,而此前荊州是劉表的地盤,跟孫家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就是因為他想要這塊地盤,所以才會做了那麼多小動作。現在又厚顏無恥地告訴大家,我把都城設在武昌,荊州被人奪去了,那東吳就完了,你們看著辦吧。
無恥的孫權,強行遷都,只是為了逼迫陸遜死守。其實東吳遠遠沒有到那種,失去了荊州就失去了天下的地步。他們完全還是可以回到過去固守江東的局面。但是此刻的孫權已經不這麼想了,他認為既然已經奪取了荊州,那為什麼還要把這塊地盤看得那麼輕巧呢?荊州是孫權在位期間,唯一奪取的底盤,此外所有地盤都是他哥哥孫策打下來的,所以說孫權對荊州非常看重。
冬,魏嗣王稱尊號,改元為黃初。二年四月,劉備稱帝於蜀。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三國志》可是江東內部卻不看好,主要原因是這些大臣們認為奪取了荊州,那就是徹底跟劉備決裂了,這對東吳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孫權才會選擇強行遷都,告訴這些門閥世家們,只要荊州被劉備奪去了,那大家都要玩完。陸遜是在這種情況下死守夷陵的,自然是殫精竭慮,畢竟家族的命運此時已經跟東吳的命運捆綁在了一起。
劉備興兵七十萬,勢力浩大,而夷陵是唯一可以阻擋他們的地方。在關羽和張飛相繼被殺的情況下,劉備整個人幾乎瘋了。他登基為帝后,第一件事那就是興兵伐吳。這是他一生中做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為他帶走了這輩子所積攢的所有人馬,號稱七十萬之眾。當然七十萬是虛詞,指的是人數眾多,不過最少也有四十萬左右。
孫權聽罷,收了二人,乃謂百官曰:“今劉玄德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餘萬,御駕親征,其勢甚大,如之奈何?”百官盡皆失色,面面相覷。---《三國演義》這些人馬對東吳來說是致命的,因為東吳大部分是水軍,很少有人能夠抵擋如此龐大的水陸兩棲人馬。所以當時孫權甚至希望送還荊州給劉備,也不想劉備打過來。整場戰役之中,孫權的前期部隊連連失利,而夷陵這裡是陸遜親自把守,是最後一道關卡。一旦夷陵失守,那七十萬大軍便會長驅直入,佔領荊襄各地,最終導致東吳滅亡。
陸遜的人馬不足以抵擋強大的劉備,真是老天幫了忙。光靠陸遜那點人馬,真的沒辦法抵擋劉備的大軍。他們之所以能夠拖住劉備,第一個原因就是佔據了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夷陵一帶山川遍佈,他們佔據了荊州這一邊的底盤,對劉備來說,是易守難攻的地方。
初更時分,東南風驟起。只見御營左屯火發。方欲救時,御營右屯又火起。風緊火急,樹木皆著,喊聲大震。兩屯軍馬齊出,奔離御營中,御營軍自相踐踏,死者不知其數。---《三國演義》第二個原因就是天氣太熱了,當時士兵們只能選擇躲在樹林子裡乘涼,誰能想到陸遜會狠心燒掉這漫山遍野的樹林呢?劉備大軍為此損失慘重,其實就是因為老天爺不成全他,天氣太熱才導致了這場災難。如果換一個季節,劉備重新來過的話,那東吳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劉備駐紮白帝城,孫權依舊忌憚害怕。這裡提到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用火攻擊敗以後,他退守到了白帝城。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被打敗了,為什麼孫權還是那麼擔心呢?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劉備雖然被打敗了,可是軍事實力還在,對東吳依舊是非常重大的威脅。況且這個時候曹丕大軍壓境,孫權腹背受敵,他可不想被這兩幫人合夥收拾了。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所以自然是要找劉備主動求和了,此外劉備的力量十分強大,這是不用說的。他駐守白帝城其實是想著找機會復仇,這個時候孫權的求和信送來以後,並沒有打消劉備的念頭,讓劉備停止伐吳的主要原因是他生病了。夷陵之戰直接導致劉備結束了一代梟雄的人生,這對東吳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總結:夷陵之戰是天助陸遜,否則劉備必然蕩平東吳。 夷陵就是現在宜昌東一帶,屬於荊州門戶,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一旦失去夷陵的庇佑,那荊州可就是一馬平川的事情了。孫權之所以將都城從建康遷往武昌,其實就是逼迫陸遜這樣的江東豪族們拼死守住夷陵,因為夷陵一旦守不住,那荊州可就沒了,荊州沒了東吳就算是亡國了。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前來攻打東吳,聲勢浩大,不是陸遜那點人馬能夠阻擋的。陸遜利用夷陵地勢上的優勢,將這裡變成了唯一可以阻擋劉備的地方。老天爺為此也出力不少,當時天氣炎熱,導致劉備的軍隊只能躲在樹林裡休息,最終被陸遜一把火擊敗。失敗以後的劉備,駐守在白帝城不回成都了,這讓孫權依舊十分害怕,趕忙求和,可以看得出,劉備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回覆列表
夷陵並不是陸遜佈下的最後一道防線,陸遜守住夷陵並打敗劉備靠的也不是運氣,而是當時雙方的戰場形勢決定的,劉備要想取勝幾乎不可能。
首先,看一下劉備的出兵情況。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7月,劉備整合人馬,出兵伐吳,劉備的具體部署是:
劉備親自率4萬人馬由成都出發東進,任命吳班、馮習為左右領軍,相當於前敵正副總指揮,任命張南為前鋒,偏將黃權以及趙融、廖淳、傅肜、杜路、劉寧、陳式等分別統領各部;
車騎將軍張飛率所部1萬人馬由巴西郡的閬中南下,兩支人馬相會於江州。
其次,看一下陸遜的迎敵情況。
孫權本不想打,但劉備出兵後,孫權知道再多也已無益,只能迎擊了。孫權馬上做出部署來迎擊蜀軍,任命38歲的鎮西將軍、右護軍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統一指揮在荊州的各部人馬拒敵。
孫吳的這些人馬大約有5萬人,包括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諸葛瑾、步騭、鮮于丹、孫桓等部,他們在陸遜的統一排程下,沿長江由西向東擺下了四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在最西邊的是振威將軍潘璋,他負責守固陵郡,這個郡是孫權私設的,包括巫、秭歸、興、信陵、沙渠等5個縣,與益州接壤,是荊州的西大門,構成第一道防線,潘璋兼任固陵郡太守,統一指揮本郡防務,郡內幾處重要據點也都分兵把守,其中李異守巴山,劉阿守興山。
第二道防線:如果這道防線被突破,下一道防線是夷陵,這裡由陸遜本人防守,陸遜命宋謙督水軍駐守於枝江,命安東中郎將孫桓守夷道,與夷陵互為外援。
第三防線:由夷陵沿長江再往下是江陵,也就是南郡郡治,由虎威將軍朱然防守在這裡,朱然自己坐鎮於江陵,偏將軍韓當兼任永昌郡太守,輔助朱然,成為夷陵的後援。
第四道防線:由江陵沿長江往下就是劉備、關羽之前在荊州的大本營公安,由綏南將軍諸葛瑾負責防守,諸葛亮瑾這時還兼任著南郡太守,協助他守公安的是周瑜的次子、興業都尉周胤,在公安附近還有建忠中郎將駱統率領的3000人馬守在孱陵,歸諸葛瑾指揮,構成第四道防線。
除了這四道防線,為防備蜀軍由長江北岸發起迂迴進攻,命建威將軍徐盛駐守當陽,徐盛同時還兼任著廬江郡太守。為防備蜀軍由長江南南岸偷襲,任命鮮于丹為武陵郡都尉,守備在武陵郡,又命平武將軍步騭率萬人屯駐在長沙郡,以防不測。
最後,看一下實際作戰情況。
從陸遜的部署看,夷陵是此次防衛作戰的重點,圍繞著夷陵,在其以西、以東分別組建了若干道防線,佈防的層次很清晰。
孫吳的人馬並不算多,但佔據了有利地勢,再加上指揮得當,抵擋住劉備大軍的進攻還是有把握的。
劉備率領的大軍已經進入三峽地區,來到了蜀漢控制的最前沿白帝城,劉備在此設立總指揮部。
劉備命前鋒張南以及吳班、馮習等部繼續進軍,雙方的軍隊最終在巫縣、秭歸一帶相遇,此戰蜀漢軍隊獲勝,吳班、馮習在此擊破吳軍的陸議、李異、李阿所部,分別佔領了一些地方,孫吳的第一道防線被突破。
但這並不意味著孫吳的潰敗,因為在第二道防線,劉備率領的蜀軍遇到了頑強抵抗,戰事隱入到焦著狀態。
其實這很正常,不是劉備和蜀軍打得不好,而是他們的人馬並不佔絕對優勢,而孫吳一方是防守,只要不犯錯誤,蜀軍很難得手。
劉備最後敗在了孫吳的第二道防線前,孫吳後面還有兩道防線並沒有用上,可以想像,即便劉備運氣好,最後攻克了夷陵,但為此也會付出慘重代價,到那時,以劉備的力量,未必能連克後面的江陵和公安。
所以,夷陵之戰的勝負並沒有多少運氣成分,結果並不意外,這是戰場形勢和雙方實力所決定的。